猪副嗜血[嗜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或者说是性格,看见血以后有种莫名的兴奋和冲动,就像天生晕血的人一样,见到血就晕,而嗜血的人是见到血就兴奋就高兴。]杆菌病是一种由副猪嗜血杆菌导致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又称之为多发性纤维素[纤维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关节炎(arthritis)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由炎症、感染、退化、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因可以引发猪的格氏病,故有时也称之为格拉泽氏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可以说是制约全球养猪业的发展主要因素之一。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症状
临床症状取决于炎症部位,包括发热、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跛行、皮肤及黏膜发绀、站立困难甚至瘫痪、僵猪或死亡。母猪发病可流产,公猪有跛行。哺*母猪的跛行可能导致母性的极端弱化。死亡时体表发紫,肚子大,有大量**腹水,肠系膜[肠系膜是悬吊、固定肠管的腹膜的一部分。]上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尤其肝脏整个被包住,肺的间质水肿。
解剖症状:胸膜炎明显(包括心包炎和肺炎),关节炎次之,腹膜炎和脑膜炎相对少一些。以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为炎症(严重的呈豆腐渣样)特征。肺可有间质水肿、粘连,心包积液、粗糙、增厚,腹腔积液,肝脾肿大、与腹腔粘连,关节病变亦相似。
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Lymph node)是哺*动物特有的**(水禽也有两对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呈大理石状,颌下淋巴结出血严重,肠系膜淋巴变化不明显,肝脏边缘出血严重,脾脏有出血边缘隆起米粒大的血泡,肾*头出血严重,猪脾边缘有梗死,肾可能有出血点,肺间质水肿,明显是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心肌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喉管内有大量黏液,后肢关节切开有胶冻样物。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严格消毒
彻底清理猪舍卫生,用2%氢**钠水溶液喷洒猪圈地面和墙壁,2h后用清水冲净,再用科星复合碘喷雾消毒,连续喷雾消毒4~5d.
加强管理
对全群猪用电解质加维生素C粉饮水5~7d,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减少应激反应。
治疗
隔离病猪,用敏感的抗菌素[抗菌素是一种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进行治疗,口服抗菌素进行全群**物预防。为控制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耐药菌株出现,应进行药敏试验,科学使用抗菌素。
(1)重症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0.2mL/kg,每早肌注1次,连用5~7d.
(2)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0mg/kg,每晚肌注1次,连用5~7d.
(3)大群猪口服土霉素纯原粉30mg/kg,每日1次,连用5~7d.
(4)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饮水对严重的该病爆发可能无效。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立即采取抗生素拌料的方式对整个猪群治疗,发病猪大剂量肌注抗生素。大多数血清型的猪副嗜血杆菌对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头孢菌素、庆大、壮观霉素、磺胺及喹诺酮类等药物敏感,对四环素、氨基苷类和林可霉素有一定抵抗力。
(5)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口服纤维素溶解酶(副株利克),可快速清除纤维素性渗出物、缓解症状、控制猪群死亡率。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治可以说是目前猪场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的主要工程,采用**免疫是主要的预防措施,**用猪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免疫,除了对预防自身之外,还可以有效保护小猪早期发病,降低复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