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朋友反映自己一个小猪场,有50多头育肥[育肥,指使禽畜(一般为肉用禽畜)变得肥胖或丰满的养殖过程。],其中有一圈5头猪,体重40斤左右,育肥形式良好。但是猪却一直咬尾,现在猪的尾巴只剩下根部了,特来请求各位朋友有没有好一点的办法。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总结了育肥猪咬尾怎么办,以供大家参考。

  育肥猪咬尾怎么办

  先观察,把要咬尾巴的猪只[猪只,词语,读zhū zhī, 猪的总称。]挑出来单独饲养,对被咬猪只涂抹碘酒消毒,再加青霉素,不能让猪只闻到血,那样更加重咬尾的。其次分析育肥猪咬尾的原因。

育肥猪咬尾怎么办

  育肥猪咬尾的原因

  咬尾是一种病态的行为。现在猪咬尾的情况已经不多见,在90年代初,咬尾比较严重,发病率可高达50%,一般发生在30~80公斤的猪群。咬尾的猪一般都处于亢奋状态,采食、生活节奏异常,影响猪的生产水平。

  导致猪咬尾的因素主要有密度、空气质量、营养因素、疾病等。外来的瘦肉型品**,其对营养、环境的敏感度越高,则更容易发生咬尾。饲料霉变、锌元素缺乏等营养性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影响比较大。当猪有慢性猪瘟或潜在猪瘟时,也会出现猪咬尾巴的状况。

  当氨气浓度比较高、氧气浓度缺乏的时候,猪会出现烦躁、不安、兴奋等状态,因此猪群的互咬。如果是营养因素导致的猪咬尾,具有普遍性,同一个栏舍内比较较高。如果是疾病因素导致的猪咬尾,则一个栏舍中有两三头猪经常会咬别的猪,比例相对较少。

  如果是环境因素导致的猪咬尾,则具有很明显的阶段性,当环境改善则咬**为减少或消失。猪混群和转栏并栏时,猪群原有的社会地位被破坏,猪群之间通过大家来确定新的社会地位关系,这一段时间,引起短暂的咬伤[概念咬伤(bite mark)是指人或动物的上下颌牙齿咬合所致的损伤,在攻击和防御时均可形成。],不会长时间咬尾。

  在防控咬尾症时主要从营养和管理两方面着手。营养方面,要保证原材料的新鲜,全价饲料要注意饲料的保质期和仓储环境,仓储时间不要太久。此外,要保证可吸收的微量元素足够,可加入一系抗应激的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管理方面,做好免疫,避免疾病的发生。注意通风换气,降低废气(特别是氨气)的浓度。在秋冬季节保温的同时要兼顾通风,做到保温与通风之间的平衡。

  给仔猪断尾[断尾是人们通过实施手术将狗的尾巴截断,所以就产生了断尾。]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控制猪咬尾症的办法,其实断尾治标不治本。仔猪即使断尾,仍然有3~100px的尾庄。断尾主要是对超饲养密度的猪群会有帮助。

  育肥猪咬尾的治疗

  现在猪咬尾现象只是偶尔会发生。猪咬尾并不是单因素引起的,主要因素是营养不平衡,缺乏某些营养物质。此外,猪具有嗜血性,一头猪受伤流血会导致其他的猪去撕咬。解决咬尾问题,需要找到引起咬尾发生的原因。

  首先要把被咬的猪隔离出来,避免其他猪的攻击。被咬伤的猪及时涂抹碘**或西药水以防感染。其次,用消毒药水干扰猪的嗅觉。此外,如果是小猪阶段饲喂全价料,发生咬尾,不妨去换一种全价料,如果咬尾情况好转则说明是饲料问题。

  驱虫不可忽视

  猪体表有虱子、疥癣等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时,由于皮肤刺痒,猪在墙壁摩擦会导致耳后、肋部等出现渗出物或出血而吸引别的猪来舔咬,猪体内有蛔虫则攻击性增强。因此,给猪群定期驱虫可避免寄生虫导致的咬尾症。

  单独饲养有恶癖的猪

  猪咬尾症的发生常因个别好斗的猪引起。因此,如在圈中发现有咬尾恶癖的猪时,应及时从猪群中挑出单独饲养;对特别好斗好咬又无圈单独饲养的猪,可每头用氯丙嗪80—100毫克、20%硫酸镁20毫升进行肌注或者灌取***3—4片,保持安静。

  对轻微咬尾现象的猪群,可采用白酒或汽油稀释后对猪群进行1—2次喷雾,能起到有效的控制;对被咬伤的猪应及时用高锰酸钾液清洗伤口,并涂上碘酊以防止伤口感染,咬伤严重的可用抗菌素治疗。

  育肥猪咬尾怎么办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所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