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育肥,指使禽畜(一般为肉用禽畜)变得肥胖或丰满的养殖过程。]猪在实际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往往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是很,导致育肥效果差,养殖效益低。那么如何进行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呢?以下看小编分享的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

  首先要做好入栏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

  有的饲养员[饲养员是汉语词汇,拼音sì yǎng yuán,解释为饲养牲畜的人。]可能经验不足,猪一卖完以后,马上进行冲栏、消毒,这当然不错,但是方法不对。猪群走完以后,首先我们要把猪栏[猪栏,亦作"猪阑",即猪圈,指的是用栅栏围起圈猪的地方。]进行浸泡,用水将猪栏地板、围栏打潮,每次间隔1-2个小时,把粪便软化,再进行冲洗,这样冲洗就快了,可节省时间,提率。还有的饲养员冲完栏以后,立即就进行消毒,这个方法不对。按正常的程序,是浸泡--冲洗干净--干燥—消毒—再干燥-再消毒,这样达到很好的效果。

  育肥猪入栏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对猪栏进行修补、计划,和人员安排等。比方说,育肥猪每栋计划进多少,哪个饲养员来饲养,这些都要提前做好安排,包括明天要转猪,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有所了解。对设备、水电路进行检查,饮水器是否漏水?有没有堵塞?冬天入栏前猪舍内保暖怎样?都要考虑。

  猪群入栏以后,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进行合理的分群,要把公母猪进行分群,大小强弱要进行分群,为什么[《为什么》这首歌是描述在外频迫的一段艰苦经历。]要进行分群?目的就是提高猪群的整齐度,保证“全进全出”。实际上,公母分群时间不应是在育肥阶段,在保育阶段已经完成。

  二、密度的控制

  我们尽可能保证密度不要过大,也不能过小,保证每一栏10~16头,这样比较合理。超过了18头以上,猪群大小很容易分离。密度过小,不但栏舍的利用率下降,而且会影响采食[采食,读音cǎi shí ,汉语词汇。]量。为什么现在这个独生子女没有我们以前的多子女吃饭香、身体好?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每栋猪舍要留有空栏,这起什么作用呢?主要为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分群做好准备,要把病、残、弱的隔离开。比方说进300头猪,不要所有的栏都装满猪,每栋起码要留5到6个空栏。如果计划一栏猪正常情况下养13头,那么入栏时可以多放两三头,装上16头。过一两个星期后,就把大小差异明显的猪挑出来,重新分栏。这样保证出栏整齐度高,栏舍利用率也高。

  猪群入栏,重要的一点就要进行**,即通常讲的“三点定位”。“采食区”、“休息区”、“排泄区”,要定位,保证猪群养成良好的习惯;只要把猪群**好了,饲养员的劳动量就减轻了,猪舍的环境卫生也好了。三点定位的关健是“排泄区”定位,猪群入栏后将猪赶到外面活动栏里去,让猪排粪排尿,经一天定位基本能成功;如果栏舍没有活动栏,我们就把猪压在靠近窗户的那一边,粪便不要及时清除。

  有的栏舍有门开向走道,往往猪一下地,如果不**,猪很容易在门这个地方排泄,为什么?因保育猪在保育床上时,习惯在金属围栏边排泄,所以我们**时要把这个肥猪舍的栏门这个地方“守住”,不能让它在这个地方排泄。转群第一天,我们要求饲养员对栏舍要不停地清扫粪便,并将粪便扫到靠近窗边的墙角,这样可以引导猪群固定在靠窗墙角排泄。

  第三、用料管理

  育肥猪在不同阶段的营养要求不一样。某些猪场[猪场拼音:解释:1.]的育肥猪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始终只有一种料。我们“长风华多”的猪虽然生长速度快,但是如果配方不科学,也不可能140天,平均体重达到114千克。

  另外,要减少换料应激。转群以后要进行换料,所以我们就要实行“三天换料”的方法,第一天,保育猪料和育肥料按2:1配比饲喂;第二天,保育猪和育肥料按1:1;第三天保育猪料和育肥料按1:2。这样三天就过渡了。

  第四、要强调的是饲喂的方式

  通常育肥的饲养方式,有“自由采食”和“定餐喂料[喂料,给牲口喂饲料-weiliao]”两种方式。这两种饲养方式各有优缺点。自由采食大家知道,省时省工,给料充足,猪的发育也比较整齐。但是缺点是容易导致猪的“厌食”;该方法还很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因为料充足,猪有事儿没事儿到处拱,造成浪费比较大;也容易造成霉变,因为,以前添加的饲料如果没有清理干净,很容易在料槽底存积发生霉变。自由采食再一个缺点是:猪只不是同时采食,也不是同时睡觉,所以很难观察猪群的异常变化;也容易使部分饲养员养成懒惰的作风,因为把料槽以后就没事儿,根本不进猪栏,不去观察猪群。

  定餐喂料也有它的优点:可以提高猪的采食量,促进生长,缩短出栏时间。我做过详细的试验,同批次进行自由采食的猪和定餐喂料的猪相比,如果定餐喂料做得好,可以提前七到十天上市。定餐喂料的过程中,更易于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定餐喂料的缺点是:每天要分三-四餐喂料,这样饲养员工作量加大了。另外,对饲养员的素质要求高了,每餐喂料要做到准确,难以控制;如果饲养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很容易造成饲料浪费或者喂料不足的情况。喂料的原则就要:保证猪只喂养。喂养,就是让猪每餐吃饱、睡好,猪能吃多少就给它吃多少。

  曾经有一位个体户老板说,猪长到150斤以后就不怎么给猪喂料了。他认为这猪一天要吃五六斤,得要很多料钱。

  但是他没想到,到了育肥后期猪一天要增重一千多克,能赚很多钱。

  那么到底一头育肥猪一天要喂多少?很多人心里没数。现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估算方法,一般每天喂料量是猪体重的3%~5%。比如,20千克的猪,按5%计算,那么一天大概要喂1公斤料。以后每一个星期,在此基础上增加150克,这样慢慢添加,那么到了大猪80公斤后,每天饲料的用量,就按其体重的3%计算。当然这个估计方法也不是的,要根据天气、猪群的健康状况来定。

  三餐喂料量是不一样的,提倡“早晚多,中午少”。一般晚餐占全天耗料量的40%,早餐占35%,中餐占25%,为什么?因为晚上的时间比较长,采食的时间也长;早晨,因为猪经过一晚上的消化后,肠胃已经排空,采食量也增加了;中午因为时间比较短,且此时的饲喂以调节为主,如早上喂料多了,中午就少喂一点。相反,早上喂少了,中午就喂多一点。

  第四,喂料要注意“先远后近”的原则,以提高猪的整齐度。有这样一个现象——靠近猪栏进门的和靠近饲料间的这些猪栏里,猪都长得很快,越到后面猪栏猪越小,这是为什么?肯定是喂料不充足。所以要求饲养员喂料,并不是从前往后喂,而是反过来,要从后面往前面喂,为什么?因为,有些饲养员推一车料,从前往后喂,看到料快完了,就慢慢减少喂料量,后就没有了,他也懒得再加料了。如果我从远往近喂的话,后离饲料间近,饲养员补料也方便了,所以整齐度也提高了。

  第五,保证猪抢食

  养肥猪就要让它多吃,吃得越多长得越快。怎么让猪多吃?得让它去抢。如果喂料都是均衡的话,它就没有“抢”的意识了。如果每餐料供应都很充裕的话,猪就不会去抢了。所以,平时要求饲养员,每个星期,尽量让猪把槽里的料吃尽吃空两次。

  比如,星期一本来这一栋栏这餐应该喂四包饲料的,就只给喂三包,让猪只有一种饥饿感,到下一餐时,因为有些猪没吃饱,要抢料,采食量提高了;抢了几天以后,因喂料正常,“抢”的意识又淡化了,。那么,到了星期四的中午,又进行控料一次,这样一来,这些猪又抢料。这样始终猪处于一种“抢料”的状况,提高了猪的采食量,提高了猪生长速度,猪可提前出栏。

  要减少饲料的无形浪费。有的人讲:饲料多喂是浪费,那就少给。其实,少给料同样也是一种浪费;因为,少给料以后,猪饥饿不安,到处游荡,消耗体能。猪不安以后,到处游荡,就消耗体能,这个“体能”从哪儿来?从饲料中来,要通过饲料的转化。这样,饲料的利用率就无形中降低了,料肉比就高了。另外猪饥饿嚎叫,也是消耗能量,也要通过饲料来转化,所以我们喂料要做到投料均匀,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是喂料的要求。

  控制好育肥猪养殖环境,关键的是做好“三度一通一照”。即:温度、密度、湿度、通风[通风就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和光照。温度可能会引起了很多管理者的关注。育肥阶段的适温度在20~25℃,那么每低于适温度1℃,100千克体重的猪每天要多消耗30克饲料。这也是为什么每到冬季,料肉比高的原因。如果温度高于25℃,那么它散热困难,“体增热”增加。

  体增热一增加,就会耗能,因呼吸、循环、排泄这些相应地都要增加,料肉比就要降升高。为什么经过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育肥猪的出栏时间往往会推迟,就是这个道理。平时还要做好高-低温之间的平稳过渡,舍内温度不要忽高忽低。温度骤变,很容易造成猪的应激。所以,一个合格的场长,每天应关注天气的变化。

  后,就是湿度和通风

  猪舍要保持干燥,就需要进行强制通风。为什么?现在大部分猪场没有强制通风,靠自然通风,但自然通风往往不能达到通风换气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进行强制通风。据观察,90%以上的猪场,通风换气工作没做好。

  到底通风起什么作用?通风,不仅可以降低舍内的湿度、降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高舍内空气的含氧量,促进生猪生长。为什么到了秋天、冬天,猪场呼吸道病就来了?主要是通风换气没做好,这是猪场发生呼吸道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一个是光照。很多人认为,育肥猪还需要什么光照?到了冬天,有的猪场为了省钱,舍不得用透明薄膜钉窗户,窗户用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封着,这样很容易造成猪舍*暗,舍内*暗,会致猪乱拉粪使,*暗与潮湿是往往是联在一起的。

  所以要想养好猪,必须要做好“二十八字”经,要保持栏舍:“干净干燥、气温适宜、空气新鲜、合理密度、全进全出,按时防疫,适时保健”。

  猪场管理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员工的“绩效考核”,也可以说这是猪场管理的核心。很多场没有实行绩效考核,饲养员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一个育肥饲养员怎么去考核他?考核重点是“死亡率”、“料肉比”、和“单位成本”。各个猪场有不同考核方法。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就是以上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目前不少猪场都存在很多误区和偏见。认为育肥猪的饲养很简单,育肥猪的饲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育肥阶段,只要不死猪,对整体效益就没有多大影响。小编劝您尽快改变这种思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