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edema),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病,也叫肠毒血症[毒血症是全身感染的一种类型,是指病原菌在侵入的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后,只有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病原菌不入血。]、溶血性大肠杆菌毒血症、胃水肿、肠水肿、胃肠水肿、小猪摇摆症或麻痹性中毒等。以出现水肿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本病[古医书名,提出:“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主要发生于每年的秋末冬初季节期间(10月至12月初),以11月份发病多。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秋冬猪水肿病症状,猪水肿病的防治。
秋冬猪水肿病症状
病因
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仔猪,尤以断奶后5—15天的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常见。主要因断奶后饲料突然改变,引起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此外,生活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饲料中单纯缺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矿物质元素等也都是致病因素。
症状
本病多突然发病,病初表现轻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不稳、体温一般不升高,偶有个别猪只体温上升;随之可见头面部及眼睑水肿,并出现神经症状,大多行走不稳,摇摆盲目转圈,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二后肢直立,有的卧地不起,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口吐白沫,用手触摸猪体,反应敏感,兴奋不安,叫声嘶哑,表现惊厥。本病进程很快,一般均在48小时以内死亡或恢复,大猪病程较长,常可延至5-7天或更长一些时日。致死率达90%。解剖可见猪体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胃壁水肿为严重。切开胃壁可见增厚和胶冻状,并流出清亮或茶色液体,结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心包和胸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空气则凝成胶冻状。
猪水肿病的防治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经常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饲料,经常注意猪舍清洁卫生,常可避免发生本病。尤其在将要离*时,更要注意上述问题。离*不要骤然,饲料要多样化,保持饲养条件逐渐变化,使仔猪有个适应过程,更能起到比较可靠的预防作用。
(2)在断奶前1周和断奶后3周,每头每天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磺胺甲嘧啶1.5克,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3)升麻、陈皮、川连、茯苓、车前子、泽泻、黄芩各20份,双花、川朴、紫草、川军各25份,磷酸氢钙200份,芒硝550份。共为细末,混合均匀后备用。10公斤以内的仔猪每次内服10克;11至20公斤的猪每次内服20克;21至60公斤的猪每次内服30克;31至40公斤的猪每次内服40克;40公斤以上的猪每次内服50克。每天一次(混饲料中),连用[◎ 连用 liányòng[use together;use in succession;go consecutively] 连起来使用“个”和“俩”不能连用...]五天,可起到预防作用。
(4)鲜马齿苋50克,侧柏叶20克(每头每天的用量),切成细末,混饲料中饲喂,每天早、晚各喂一次,连用5天,预防效果很好。
治疗
(1)10%磺胺噻唑3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二次,连用五天。也可用加倍量一次注入腹腔中,每天一次,连用五天。
(2)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每千克体重5毫克,一次肌肉或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3)10%氯化钙15毫升,一次耳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五天。
(4)50%葡萄糖溶液40毫升,5%抗坏血酸溶液10毫升,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以上就是秋冬猪水肿病症状,猪水肿病的防治。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前后的仔猪,特别是比较肥胖的仔猪更易发生本病,而且死亡率极高。肥猪、母猪以及大克郎猪均能发生本病,而且率也很低。所以,在秋冬之交期间,要特别重视此病的防治工作,避免或减少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