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殖行情的不断好转,也有一部分的人加入了养猪的队伍中,对于新手来说,常常会因为在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养殖中管理方法不当,使得仔猪的成活率大大下降,从而影响到了养殖效益,所以一定要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一)仔猪管理

1、仔猪接产 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出现临产征兆后,准备好接产应用的器械和药物,做好母猪外产道和*房的消毒工作;仔猪出生后先清理口腔、鼻腔内黏液使呼吸道畅通;用软布擦干仔猪身上黏液,避免硬物造成仔猪皮肤损伤,断脐长度以8-10 cm为宜,断的、断端碘酒消毒后放入仔猪保温箱内,此时可以撒些干燥粉等,称重并做好记录;如果母猪有宫缩但不见仔猪出生应马上进行人工助产,但严禁缩宫素的使用。

做好仔猪防疫保健管理工作,有效降低死亡率

2、仔猪哺* 仔猪出生30分钟后基本已能自由活动,此时可以辅助仔猪哺*,根据仔猪大小、强弱合理安排仔猪吃奶位置以固定奶头,以便增加仔猪整齐度。注意应该让每头仔猪都吃足初*,在补充体能的同时尽可能[尽可能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大致是穷尽行得通。]多的让仔猪吸收母源抗体[抗体(Antibody),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 Ig),是一种由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kangti],增强仔猪抗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能力,减少仔猪发病率

3、仔猪外伤性操作 仔猪出生后很多养殖者习惯进行断牙、断尾、打耳号、**等外伤性操作,此时很容易引起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的感染,因此建议进行操作时尽可能做到精细、消毒,减少感染几率

4、仔猪补水 这是很多人都容易忽视的问题,仔猪出生后生长速度很快,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代谢废物的排出都需要水的参与才能完成,单纯靠母*中的水份远远不够需要,因而出生3天后就要补充清洁饮水,避免饮用脏水引起腹泻等发生

5、仔猪补料 目前习惯做法是7-10日龄补料,应遵循少添、勤添的原则,保持开口料的新鲜,避免浪费,早期诱食的目的是使仔猪的胃肠道及早适应固体饲料,尽可能做到早期断奶,断奶后仍然饲喂*猪料,减少仔猪因断奶换料引起的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诱发肠道疾病。

6、仔猪早期断奶、转群 目前大多数养殖者采取的断奶日龄为28-30日龄,管理者21日龄断奶,断奶后在原环境继续生活1周时间,所谓减少断奶应激。在此建议尽可能实行21日龄早期断奶、转群,因为仔猪20日龄后大部分母源抗体基本已降低到较低水平,而且主动免疫[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mianyi]产生的保护还很低,再加上断奶、环境等应激,因此抵抗病原菌感染的能力不足,并且母、仔共同生活的环境存在大量母体排出的病原菌,此时很容易造成潜伏感染,断奶转群等应激诱发疾病的发生

7 建立全进全出管理制度 仔猪断奶后应同时转走母猪、仔猪,尤其是仔猪,应转到经特殊处理的相对干净的环境中,此时即使存在应激等因素,也不会对仔猪造成较大伤害。母、仔共同生活区域已经被母猪经分泌物排出的病原菌严重污染,如蓝耳**、伪狂犬**[狂犬**(Rabies virus, RV)属于弹状**科(Rhabdoviridae)狂犬**属(Lyssavirus)。]、细小**等,仔猪断奶后由于胃酸所造成的肠道粘膜损伤给病原菌的感染创造了条件,加之应激条件下仔猪整体抗病力的下降,使仔猪处于发病的危险期,如果存在严重的诱因就会使仔猪表现出临床症状。

肥壮的仔猪

(二)仔猪防疫

1、1日龄猪伪狂犬活**[活**是指将细菌或**在人工条件下促使其变异,失去致病性但保留免疫原性和繁衍能力和剩余毒力,接种后在人体内有一定程度的繁殖或复制,类似一次轻型的自然感染过程,但不会导致人发病。]滴鼻 由于母猪感染伪狂犬**后将终生带毒,并且会随着母猪唾液、粪、尿甚至奶水等分泌物向外排毒,由于母、仔的接触传播会感染仔猪造成损失,因而建议猪伪狂犬病压力较大猪场[猪场拼音:解释:1.]应在仔猪出生当天采取活**滴鼻,通过黏膜免疫产生的抗体和**毒株的抢先占位效应保护仔猪不被感染。

2、3日龄补铁、补硒,以增强仔猪身体机能。

3、7-14日龄接种蓝耳病活**,间隔3-4周后进行二次加强免疫 目前国内蓝耳病*性猪场基本上不存在,母猪一旦感染会造成母猪长时间带毒和散毒,ELISA检测到的母源抗体在仔猪6周龄时已下降到点,而未免疫仔猪在8-10周龄时ELISA检测抗体为阳性,提示仔猪在8周龄前已被蓝耳**感染,况且ELISA检测到的母源抗体与保护没有相关性,因此建议仔猪尽量早地建立自己的免疫以抵抗蓝耳**的感染,保护自身免疫系统不受侵害,实践证明在成功免疫蓝耳病的基础上可有效加强其他**的免疫效果。

4、猪瘟免疫 由于免疫抑制因素、猪瘟**自身质量、免疫程序、免疫剂量、免疫操作、母猪隐性带毒感染等问题的存在造成猪场猪瘟免疫失败,因此建议猪场应根据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抗体监测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按适合的免疫程序严格进行操作,确保猪瘟免疫成功。

5、其他**病的免疫 如乙脑、口蹄疫、**性腹泻等**病应在适当时间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以减少因此造成的损失。

6、相关细菌性疾病免疫 如链球菌病、喘气病、萎鼻、大肠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可根据自己猪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免疫接种。

(三)仔猪保健

1、仔猪出生后灌服一些如大肠杆菌抗体、**性腹泻抗体、圆环**抗体、寡聚糖等成分的保健品(杂志广告--仔猪开口金),尤其是母*不佳的仔猪,以增加仔猪抗病力。

2、3日龄补铁、补硒,以增强仔猪身体机能。

3、仔猪三针保健计划 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成分的保健药,如针对附红细胞体病可选择长效土霉素,针对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可选择头孢类。在仔猪3、7、21日龄时进行保健,此时应注意保持一猪一针头,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仔猪断奶保健 仔猪断奶前以母*为主,断奶后完全以固体饲料为食,此时仔猪采食量很低,甚至不食,但仔猪基础代谢仍在进行,因此造成营养的负平衡,致使仔猪身体机能进一步下降,抗病力下降,因而建议在仔猪断奶阶段采取饮水保健方式,在仔猪饮水中添加抗应激成分、营养类成分、免疫调节剂、适当的抗生素,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助消化成分、多种抗体成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