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病[中医病名。]即猪高热综合症,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和细菌以及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疾病。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如何预防猪高热病,猪高热病怎么预防。
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A.平时做好药物保健,保健方案中建议不要使用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慎用磺胺[磺胺,分子式:C6H8N2O2S,英文名:sulfanilamide,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结晶,无臭,味微苦。]药物。药物治疗方面,要考虑应激、毒副作用、免疫抑制和诸多并发感染。
B.平时要经常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消毒要使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消毒药,中药名。]进行更换使用。(如卤素类、酸类、醛类、双季铵盐和双胍类、酚类和碱类消毒药)加强猪场消毒对预防猪高热病是很好一种的方法。
C.不要胡乱接种**,猪场接种过多的**,对猪群健康稳定是有性的影响。(如:自家苗、PRRS弱毒苗、PR弱毒苗、猪瘟脾淋苗、还有进口的多联苗等)想依靠**来预防猪高热病那是不可能的,终是越打越乱,后容易机体免疫失调。
D.搭配合理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质量差的原料好不要使用,避免导致慢性中毒,免疫力下降,诱发猪高热病。
E.夏季注意降温通风,猪场卫生干净。要求对猪群冲水洗浴来防止热应激、中暑等可以诱发猪高热病的环境因素。
F.控制猪高热病的稳妥办法:用复方花青素+牛磺酸+阿司匹林/拌饲料,临床治疗效果很好。
病原及流行特点
1.病原猪蓝耳病**为该病的主要病原,以猪瘟、圆环**、附红细胞体病、**型性猪瘟、链球菌病、胸膜肺炎、伪狂犬病、弓形虫病等为继发病的几种或多种病的混合感染。
2.流行特点呈区域性爆发流行,主要发生于夏季,气温高,猪舍密度大,通风力低,隔热条件差,猪易发生热应激。另外,温差大温度高,有害气体含量高,往往引起猪群发生应激,使猪群抵抗力下降。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猪均可发生。发病急、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高,一般猪群死亡率为40%~50%,高的可达到80%~,其中以仔猪更为明显。
流行特点呈区域性爆发流行,主要发生于夏季,气温高,猪舍密度大,通风力低,隔热条件差,猪易发生热应激。另外,温差大温度高,有害气体含量高,往往引起猪群发生应激,使猪群抵抗力下降。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猪均可发生。发病急、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一般猪群死亡率为40%~50%,高的可达到80%~,其中以仔猪更为明显。
猪高热病怎么预防
预防
预防原则是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保护猪群,提高猪免疫力。
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禁止场外人员进入猪舍,特别是生产区;加大消毒的频率和密度,每星期3~5次,并且要做到消毒彻底;坚持自繁自养,疫病流行期间不要引进猪只;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合适的**。重点做好猪瘟、猪肺疫、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的**免疫工作;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冬季节1.1平方米/头,其他季节1.2平方米/头;做好防寒保温和通风工作,小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0~26℃、大猪15~20℃;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按时驱虫,避免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
(1)严格检疫监管,禁止从疫区调运生猪。要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外来生猪要经过严格的检疫,并隔离观察至少2个月以上,隔离期间定期采血检查,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规模场生猪应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2)控制继发感染。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素:如泰乐菌素、恩诺沙星、氯氟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嘧啶(C4H4N2,1,3-二氮杂苯)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四环素等进行联合用药,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可配合使用黄芪多糖和一些中药制剂,如二花、板兰根、鱼腥草等制剂,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病程较长的猪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主要是采用10%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配以维生素、电解质等进行静脉注射补充体液和能量,临床疗效较明显。
(3)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对环境、场地和猪舍分别用双链季铵盐、酚类或碘制剂等消毒药进行连续轮回消毒。猪场消毒池也要经常更换消毒药,以保持消毒液对病原菌的敏感性,确保消毒效果。对病死猪实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并对污染的圈舍、场地和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
(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反应。高温季节要搞好防暑降温,降低饲养密度,保持猪舍通风,保证空气质量。注重饲料营养的科学性和品种的多样化,尤其要注意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饲喂清洁饮水。
治疗方法
对于体温40℃以上的病猪,可肌肉注射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链霉素和安比、磺胺间甲氧嘧啶等药物。剂量为:中大猪:青霉素80万单位3~5支、链霉素100万单位1支、安比10mL3~4支、磺胺间甲氧嘧啶10mL1支、双黄连注射液10mL2支;小猪(低于30kg):青霉素80万单位1支、安比10mL1支、磺胺间甲氧嘧啶10mL1/2支。
如果确诊继发以下某种传染病,可对症治疗或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型猪瘟。对发病猪,可用猪瘟单苗以10~20倍的剂量肌肉注射,作紧急接种免疫;对未发病的猪,可用4~5倍剂量免疫注射。
(2)附红细胞体。临床上应用贝尼尔、脱氧土霉素、九一四等按规定剂量和疗程治疗均有效果;在发病期间,可在饲料中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和黄芪多糖或泰乐菌素等药物预防。
(3)弓形体病。在发病季节,对猪群可用磺胺类药物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嘧啶钠进行预防,用足剂量的磺胺类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但初次量要加倍。
(4)链球菌病。对病猪可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针剂和多西环素注射,再配以阿莫西林加黄芪多糖饲喂有较好的效果。
临床症状
发病猪只体温升高至40.0~42.5℃,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病猪皮肤发红,耳后耳边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病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病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病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后全身抽搐而死。
如何预防猪高热病,猪高热病怎么预防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猪的饲养过程中,或许会出现很多病症,也许我们不能自己治好这些严重的疾病,但是只要我们了解这些病症不仅能做出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即使没能防住,也可以尽早发现这些疾病好早些来找兽医来诊断,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