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腹泻是由肠道吸收紊乱引起的,基本特征是黄白痢,它不是**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或伴有多种疾病的常见临床现象。那么猪常见腹泻病有哪几种,分别都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猪腹泻?
猪常见腹泻病分别都有什么症状?
一、**性腹泻
1、猪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胃肠炎[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其病原体为冠状**[冠状**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科(Coronaviridae)冠状**属(Coronavirus)。]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特征为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
2、猪流行性腹泻:临床上以排水样粪便、呕吐、脱水为特征。其病原是冠状**科的猪流行性腹泻**。
3、猪轮状**[轮状**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病:是由猪轮状**引起的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寒冷季节多发、常与仔猪白痢混合感染,只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大猪为隐性传染。仔猪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
二、细菌性腹泻
1、仔猪黄、白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初生仔猪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排**、白色或黄白相间的粪便为特征,多发于7-30日龄以内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发病季节不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哺*期仔猪发生黄、白痢,与母猪*房炎或其它疾病有关,应注意检查母猪,根据实际情况对母猪用药进行防治。
2、仔猪副伤寒[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2-4月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急性型初期便秘、后下痢、拉恶臭血便;腹下、耳尖、四肢末端、嘴、尾尖等身体远端皮肤呈红色,后期变为青紫色;体温升高,慢性者便秘与下痢交替进行,粪便呈灰色淡黄或暗绿色。
3、仔猪红痢:又称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呕吐、排红色稀粪。一般来不及治疗即死亡。
4、猪痢疾:猪痢疾是由猪痢疾蜜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常发生于生长发育的架子猪(仔猪和成年猪发病少),发病季节不明显,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可长期危害猪群,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初体温略高,排出混有多量粘液及血液粪便,常呈胶冻状。该病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停药后易复发,难以根治。
三、母猪疾病引起的仔猪腹泻
1、母猪产后炎症引起的仔猪腹泻:症状即母猪产后发生*腺炎、母猪便秘、仔猪拉未消化的白色*块状稀便。
2、母猪**血液原虫、霉菌中毒、免疫低下、肝脏损伤引起的仔猪腹泻:仔猪眼眶发乌、**稀便、*户;母猪眼眶发青、泪严重、皮肤有陈旧性出血点。
四、寄生虫腹泻
1、仔猪球虫病[球虫病是一种对家禽肠道有损害的寄生虫病。]:又称“十日龄腹泻”,主要引起仔猪10天左右发病,拉酸奶样臭便,后期拉暗红色腥臭粪便,一般抗生素无效。
2、肠道寄生虫性腹泻:如鞭虫、结虫、蛔虫等引起的猪持续腹泻、渐进性消瘦、腹泻有腥臭味,剖检肠道里可见虫体。
五、应激性腹泻
常发生于断奶、转群、换料后,拉未消化饲料、粪便有气泡。
如何预防猪腹泻?
1、加强饲养管理,适应生长环境,预防因天气突然变化而引起的疾病,控制适当的饲养密度,并定期对围栏进行消毒,以确保围栏干燥,水箱清洁以及猪只健康好养。
2、做好常规**的免疫工作,建立适合养猪场的科学免疫程序,注意**的保存条件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3、快速补充猪的吸收,提高采食量,抗应激等。
4、仔猪在出生当天滴鼻,3天补铁抗球虫病的药物,7日支原体一头份,食槽5-7天,以防止腹泻。
5、母猪分娩前后应进行保健和**免疫,以防止仔猪出生后出现腹泻。
6、另外母猪产程长会造成母猪无*或者少*,也会引起仔猪拉稀腹泻,在母猪产前一周要添加类似加强生产动力的药物,缩短母猪产程,减少拉稀。
以上就是“猪常见腹泻病分别都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猪腹泻?”。以上就是关于猪腹泻的一个简单说明,希望能给养殖户提供帮助,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