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嗜血[嗜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或者说是性格,看见血以后有种莫名的兴奋和冲动,就像天生晕血的人一样,见到血就晕,而嗜血的人是见到血就兴奋就高兴。]杆菌[杆菌一般呈正圆柱形,也有近卵圆形的,菌体大多平直,亦有稍弯曲的,菌体两端多钝圆,少数是平截状或尖突状。]病是一种让很多养猪户朋友都曾感到头疼的猪病,这个猪病一般多在保育阶段和断奶前后发生,严重时病死率高达百分之五十左右。接下来一起学习了解下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症状和防控治疗。

  

一、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症状

  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初期病猪高烧,且持续不退(从发病到死亡,持续性高烧),体温40.5~42℃,体表皮肤发红,严重者酱红色,耳稍发紫,个别甚至皮肤坏死脱落。

猪副嗜血杆菌病症状及治疗防控有哪些?

  病猪精神萎顿,食欲下降或废绝,畏寒,打堆,昏睡不醒。咳嗽,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发病后期,病猪进行性消瘦,皮肤逐渐苍白,发青,变紫。关节肿大,共济失调,眼睑皮下水肿,部分病猪出现四肢无力,起立困难,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跛行。

  被毛粗乱(典型的毛毛猪,如刺猬),耳杂发绀,全身淋巴结[淋巴结(Lymph node)是哺*动物特有的**(水禽也有两对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特别是腹股沟结淋巴结严重肿大,生长**。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也会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如遇天气骤变,死亡将增多。

 

 二、猪副嗜血杆菌病防控治疗

  

1)个别治疗:

发病初期,对发病猪只注射过头孢噻呋钠、磺胺六甲、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Florfenicol)中文名称: 氟洛芬;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是在八十年代后期成功研制的一种新的兽医专用氯霉素类的广谱抗菌药。]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一种白色粉末,半衰期约为61.3分钟。]

等药物,并取得满意效果,但几个月后部分猪只又相继开始发病。

  

2)全群治疗:

全场猪只采用恩诺沙星100g+饲料加药,连用7天,发现部分好转,后改用磺胺六甲、阿莫西林等多种药物,但仍未能得以全面控制。

  

3)**接种:

由于血清型

[血清型又称血清蛋白型。]

的多样性,猪场曾接种过某国产品牌及某进口品牌的副猪**。

  

4)制作自家苗:

由于药物治疗易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于是建议猪场直接送病料并制作自家苗,经全场接种自家苗两个月后,全场疾病被彻底控制,生产呈现出该场从未有过的好形势。

 

 防控建议:

  

1)隔离病猪。

对无饲养价值的病猪、僵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猪舍清洗干净,严格消毒。

  

2)药物治疗。

本病对磺胺类药敏感,可用氟苯尼考、磺胺二甲、泰乐菌素、阿莫西林等任选一种拌料,连用7天,可减少死亡。由于该病原菌易产生耐药性,建议药物交替使用,防止耐药。对个别不吃料或食欲差的猪,用阿莫西林饮水,并用氟苯尼考注射。

  

3)预防措施。

改善饲养管理,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消除致病诱因,做好蓝耳病等**性疾病的预防工作,可减少该病发生的可能性。可在产前

[产前指的是孕妇妊娠后期至分娩前的一段时间。]

和产后各一周的母猪料,*猪料,保育猪料中添加预防**物,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4)接种**。

如果猪场流行的血清型与市场上**的血清型没有交叉免疫力,那么另一条可行的途径就是分离细菌,制作自家苗,是潜在可行的途径,可获得好的免疫效果。初产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以后每次产前30天免疫一次。

  以上就是关于猪副嗜血杆菌病症状及治疗防控的全部介绍了,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