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专家建议大家,在育肥猪的饲养中要根据猪生长规律来喂养,自由采食[采食,读音cǎi shí ,汉语词汇。]量大,日增重高,胴体背膘厚;限喂时,日增重较低,但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利用率[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较高,胴体背膘薄。由此建议也是应为育肥猪偏肥[piān féi ㄆㄧㄢ ㄈㄟˊ 偏肥 特别鄙薄。]现象较为普遍。那么,育肥猪为啥还会偏肥呢,这种情况对育肥猪是好还是坏,并且育肥猪偏肥该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都亟待我们解决!
育肥猪为啥还会偏肥
有的养殖户为了让猪长得快些,却出现了大猪偏肥现象,为什么呢?生长猪“为能而食”,所以饲粮能量高低会影响猪的采食量、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瘦肉率就是指猪含有的瘦肉量,瘦肉在整个中所占的比率。]。如饲粮能量水平降至10.8兆焦/千克饲料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但胴体瘦肉率提高;如降至8.8兆焦/千克饲料时,就会因采食能量不足,严重降低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猪体会很瘦。能量过高会出现偏肥,一般饲粮能量水平在11.9-13.3兆焦/千克饲料为宜,小猪和中猪能量要高些,大猪能量要低些。
饲料中蛋白含量不同,猪的生长速度和胴体肥瘦会不同。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偏低时,猪的生长速度会减慢。饲粮粗蛋白水平在17.5%时,表现较好的日增重,超过22.5%时,日增重反而下降,但瘦肉率会提高,但是用提高蛋白质水平来提高瘦肉率是不经济的。应根据猪生长的规律和瘦肉率要求不同来定蛋白质水平。对于洋三元等高瘦肉率的猪,60千克体重以前,蛋白质水平在16%-18%,后期在13%-15%为宜;对于中等瘦肉率生长肥育猪,前期14%-16%,后期12%-14%为宜。
在配合饲料时还要考虑粗纤维[粗纤维(Crude Fiber,缩写CF),是膳食纤维的旧称,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的影响,猪利用粗纤维的能力较差。粗纤维的含量会影响饲粮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消化率是指饲料中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称为可消化营养物质,可消化营养物质占食入营养物质的百分比。]。粗纤维含量过高,则适口性差,饲粮的消化率降低;含量过低,猪会出现拉稀或便秘,而且由于采食的能量减少,猪的增重速度降低,也降低了猪的背膘厚,所以可根据粗纤维水平调节猪的肥瘦度。小猪和中猪不宜超过5%,后期不宜超过8%。尽量少用或不用稻壳粉、糠等高纤维粗料喂猪。
饲料加工细度,饲喂方法也会影响猪的采食量、生长速度和肥瘦度等。饲料细度在微粒直径1.2-1.8毫米为宜,肉猪采食爽口,采食量大,增重快,饲料利用率也高。粉碎过细,会降低猪的采食量,同时使胃溃疡发生率增加。在含有部分青绿饲料时,粉碎粒度稍细不会影响适口性,也不会造成胃溃疡。有些饲粮生喂比熟喂好,大部分维生素会因高温被破坏。饲料干喂省工省时,便于应用自动饲槽进行饲喂,湿喂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又可避免产生饲料粉尘,但加水量不宜过多,一般按料水比例为l:0.5-l.0调成湿拌料,在加水后手握成团、松手散开即可。在夏季注意防止饲料**变质。稀料会影响猪的干物质采食量,冲淡胃液不利于消化,所以农家在加喂泔水时,不要加水过多。
育肥猪偏肥该怎么办
所谓“小猪长骨,中猪长肉,肥猪长膘”,所以要根据猪生长规律来决定喂养方式,自由采食量大,日增重高,胴体背膘厚;限喂时,日增重较低,但饲料利用率较高,胴体背膘薄。但有些瘦肉生长潜力较高的猪对限量饲喂的反应不是很明显,可以自由采食,一般农户按顿限量饲喂,每顿喂到稍有剩余为止,体重35千克以下时,胃肠容积小,消化能力差,每天宜喂3-4次。35-60千克的猪,胃肠容积扩大,消化能力增加,每天应喂2-3次。体重60千克以后,每天可饲喂2次。饲喂次数过多会影响猪的休息,也增加了用工量。
每次饲喂的时间尽量保持均衡,夏季选在早晚天气凉爽时饲喂。有的农户在喂养时,中猪阶段限喂,认为这样会调架子,后期再加量,其实这样会使猪长的偏肥。一般中猪阶段不限喂,60公斤后稍微限喂。也就是,前期采用自由采食,后期采用限量饲喂的方式。猪的饮水量比较大,有的农户不注意这些,认为只要用稀料或泔水就不用加水,其实饮水不足或限制饮水,会引起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日增重降低和饲料利用率降低,背膘厚增加,严重缺水时将引起疾病。猪的饮水量随体重、环境温度、饲料、品种和猪采食量等有所不同。冬季时,饮水量为5-15斤,夏季约为10-30斤,有自动饮水器好,也可在喂完时加水到槽里,到下一次喂料时喝完。如果把握好以上的影响因素,养猪效益会增加,猪生长得快,又不会偏肥。
以上就是“育肥猪为啥还会偏肥,育肥猪偏肥该怎么办”的全部内容了。大家有关于农牧行业所不懂的地方欢迎来咨询我们火爆兽药饲料网,我们一直在努力为广大养殖户做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