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来源也变得丰富起来,同时养猪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过去那种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养猪方式已经基本改变,农村养猪正朝着科学饲养的方向发展。采用科学的饲喂[饲喂 拼音: 解释: 1.]方式,能够合理地利用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使猪多长肉,快出栏。
1、生喂与熟喂
在农村,许多养猪户有给猪饲喂熟食的习惯,认为熟食可以缩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粗纤维(Crude Fiber,缩写CF),是膳食纤维的旧称,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猪可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消化率是指饲料中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称为可消化营养物质,可消化营养物质占食入营养物质的百分比。]。据试验,饲料的类型不同,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其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组高,蛋白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生料组和熟料组无显著差别。青、精料类型日粮,一般应以生喂为主。青绿饲料煮熟后,大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遭到破坏,煮熟后的精料一般要损失10%-15%的营养成分。生精料饲喂肉猪,平均日增重比熟料喂猪提高10%左右,每增1kg毛重可节省精料0.2-0.3kg。干物质消化率生喂与熟喂无差别,但蛋白质的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此外,生料喂猪还可以节省许多人工和燃料。但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饲料,如豆料籽实中的大豆、豆饼等饲料中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胰蛋白酶Trypsin (Parenzyme) 为蛋白酶的一种,EC 3.4.4.4,是从牛、羊、猪的胰脏提取的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分解,因此不宜生喂,需高温处理后再喂。
2、稀喂与稠喂
稀喂因含水量多,导致消化液[人体内对食物消化起作用的液体。]分泌减少,加速胃排空,使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缩短,势必降低饲料的消化率。稠喂特别是生干喂和生湿喂,能加强猪的咀嚼机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延长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和提高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因此提倡稠喂。干饲料拌水或干饲料拌青饲料浆水的干湿程度以捏得拢、散得开为宜。
3、多餐与少餐
必须根据猪的类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不能一概而论。哺*仔猪胃容积小,消化力弱,从7日龄开始主要是诱食,可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每天可喂6顿以上;刚断*的小猪消化机能正处于日趋增强的阶段,每天可喂4-5顿;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需要养分多,每天可喂4顿;架子猪、大肉猪、空怀母猪、公猪日喂2顿即可。夏气天气炎热,昼长夜短,猪的活动时间也长,可酌情加喂1~2顿稀食,以防饿补水。冬季寒冷,昼短夜长,则早晨顿要喂得早,晚上一顿要喂的迟,以适当拉开2顿的间隔时间。而且晚上一顿还在喂得稠,以防饿御寒。
4、定时喂食
喂猪决不可以今天迟喂,明天早喂,每天应该固定饲喂的时间。这样会使猪养成习惯,一到时间就想去吃食,并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吃食特别香,也容易消化,不易发生肠胃病。如果喂食时间不固定,打乱了猪的生活规律,就容易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导致猪患胃肠病,时间一长,猪就会消瘦,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迟缓。
5、定量喂食
喂猪时饥一顿,饱一顿,会使猪消化**,增重缓慢。所以,当摸清猪大致的采食量后,应确实一个在体的喂量。但同一群甚至同一头猪的食量大小,往往因气候条件、饲料适口性,饲喂技术等而有差异。饲喂者掌握了猪的食量后,还要根据猪体的营养状况,饲料情况和食欲情况,灵活掌握饲料的喂量。一般以饲喂后槽内不剩食,猪不舔槽为宜。如槽内有剩食,下次可减少点;如果不够吃,下次可多喂点。猪的食欲规律一般是傍晚旺,早晨次之,午间差,一天的喂量应大体根据这个规律来分配,使猪始终保持旺盛的食欲。
6、定质喂食
猪的饲料好选择正规饲料厂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的饲养标准[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配制的配合饲料。如果农家自配,也应根据猪饲养标准大体确定混合料的消化能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每次配料的品种和配比不宜变化太大。
7、定温喂食
猪吃食时,饲料的温度对猪的健康和增重也有较大关系。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温饲喂,冬季应酌情用热水调制饲料和喂温水。如果食温太低猪吃下去后,要消耗很多体热才能把饲料升高到与体温相等的程度,而体热则是由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后产生的热能来补充,无形中要浪费许多饲料,对妊娠母猪还可能引起流产和胃肠炎。健康猪吃食时有抢食的习惯,所以给猪喂食时,不能喂很热的烫食,否则容易烫伤猪的口粘膜甚至食道。长期喂烫食,还会引起脱毛症,使猪发育受阻。
只要按照以上几种方法进行饲养,肯定能够避免很多麻烦,有效提高猪群的身体健康水平,真正起到养猪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