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培养一头优良的后备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需要饲养者花费很多精力和成本。但是很多朋友的猪场一直被头胎[头胎,读音tóu tāi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第一次生育。]母猪高淘汰率所困扰,淘汰吧心疼可惜,继续饲养又不创造经济价值还要增加成本。对此非常无奈。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头胎母猪淘汰率偏高的原因,供大家参考学习。

头胎母猪淘汰率高的原因

  1、青年母猪配种[配种,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pèi zhǒng ,指的是使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细胞结合以繁殖后代,以达到扩大种群的目的。]后按饲养要求不能投入高营养饲料,又要限量饲喂,以防胚胎死亡升高。中后期30-105天不能摄入高能量饲料。防止哺*期[哺*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就是开始哺*到停止哺*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10个月至1年左右。]采食量下降产生负效应。

  2、初产母猪采食量较少。同时自身又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这样满足不了初产母猪营养需要导致母猪产后消瘦失重过大。。

头胎母猪淘汰率高的原因,头胎母猪淘汰率高处理措施

  3、一部分初产母猪产仔多,泌*性能又好,为了满足泌*需要动用母猪体脂肪、体蛋白,造成蛋白流失过量。

  4、繁殖全期增重20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其中胎儿11千克、胎衣2.5千克、胎水1.5千克,子宫3.5千克、*房组织2千克,妊娠期[妊娠期是指受孕后至分娩前的生理时期,属生理学名词,亦称怀孕期。]需要能量较大,为了保胎,不能投料过量,导致营养**。

头胎母猪淘汰率高处理措施

  1、选留或选购优良的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应等到配种月龄和标准体况、体重,方能参加配种。做好后备母猪初次**记录,配种不宜过早或过迟,好是等到第二或第三次**时配种。

  2、初产母猪带仔不宜过多,不要多于自身*头数。

  3、哺*期不宜过长,好实施早期断奶,以21天为宜。可以使用贝优*代替饲喂小猪保证小猪成活率。

  4、哺*期增加一些营养较高的饲料。如在母猪料中长期添加生命源改善饲料品质,调理母猪肠道吸收、提供生殖营养、免疫营养、肠道营养。

  5、断奶后好放牧增加运动、喂青饲料,高剂量添加发酵生命源增加采食量促进恢复体况。

头胎母猪淘汰率高相关讨论

  1、造成初产母猪不**而被淘汰,其主要原因是营养达不到母猪繁殖和自身发育生长需要。

  2、种母猪存在一种生理需要,要求体肉蛋白质含量至少达到35千克。凡达到这一指标,繁殖效率就会有所提高。而青年母猪初产后配种比较困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蛋白质含量偏低,只有16-20千克,大约要到第3-4胎时,体内蛋白质含量才能达到35千克指标。

  3、若哺*期日料量不足,母猪就要调用自身体内积存的养分,为产奶所需,首先动用脂肪,接下去动用体蛋白。若泌*期体蛋白损失量超过分娩时体蛋白含量的10%,就要使断奶后再**的间隔时间延长。仔猪窝增重减少。哺*母猪脂肪损失对断奶后繁殖性能的影响没有蛋白质密切。

  4、母猪的饲养管理应是妊娠期低能量饲养。哺*期高营养能量饲养。

  5、母猪产后要尽快将日饲喂量增加到营养需要的高峰。好再7-10天提到高采食量。

  目前猪场普遍存在着后备母猪初次配种容易受胎,而断奶后进入第二胎配种时正常**率低,经过治疗收不到满意效果,淘汰率高达30-40%,甚至有的养猪场会更高,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该情况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