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的猪价可以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虽然中途有下跌过两三天,但是很快就止跌反涨了。看着如此好的形势,养殖户的补栏心理也逐渐增强。受生猪价格和能繁母猪影响,目前的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价格也呈现了上涨的趋势。这个季节正是仔猪水肿病[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高发时期,因此养猪户一定要重视起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仔猪水肿病的防控知识。
那造成猪水肿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1、通常情况下,猪水肿病的产生与仔猪的断奶应激有关,我们知道仔猪在断奶前后,由于饲料和环境的剧烈变化,如果在加上仔猪的饲养管理不当或者猪舍内的卫生条件不好,也会导致猪水肿病的发生;
2、仔猪饲料中的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或者矿物质[矿物质(mineral),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元素的缺乏,也会造成仔猪的胃肠道紊乱,使得病原性的大肠杆菌增殖较快,引起猪只[猪只,词语,读zhū zhī, 猪的总称。]的肠道中微生物菌群失衡,也会造成猪只水肿病的发生;
3、在仔猪断奶之后,饲喂大量的精饲料[精饲料又称精料,是相对于粗饲料而言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猪只水肿病的发生,起机理也是仔猪的肠道不适,引起猪只的胃肠功能紊乱,诱发发病;
4、饲养环境的变化,如果产房的保温通风管理不当,使得仔猪受凉造成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也会诱发病原菌在肠内的大量增殖和产生内毒素[革兰氏*性菌,(如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等)的菌体中存在的毒性物质的总称。],这些内毒素被猪只吸收后诱发过敏性的反应,也会引起猪只水肿病的发生。
如何判断是猪水肿病呢?
一般情况下,猪水肿病常发生与断奶前后的仔猪,病程时间较短,常常是突然死亡,临床症状是猪只的体温不高,四肢运动不协调,左右摇摆,同时猪只的眼睑、头部及脸部出现水肿状。解剖时会发现猪只的肠间膜和淋巴结水肿,胃壁特别是胃大弯部显着水肿。
那该如何防控猪水肿病的产生呢?
1、做好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特别是防止仔猪营养**或者是营养过剩,还需注意各种饲料原料[饲料原料是指在饲料加工中,以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矿物质为来源的饲料。]的搭配是否合理,不能只饲喂精饲料,适当也需添加部分富含粗纤维的饲料,注意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
2、在哺*母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硒和维生素可有效的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发现病猪时,可在同窝未发病的仔猪饲料中添加适量抗菌药物加大黄苏打、电解**拌料进行饲喂2-3天,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3、一般情况仔猪出现水肿病的症状之后较难以,但早期病猪可采用饥饿疗法,暂时停饲,并隔离饲养,给予病猪充足的饮水,同时添加适量的矿物质泻盐,必要时可灌服,加速猪只排除毒素,此外还可使用庆大霉素+****(6-10mg)肌注或者是使用水肿病的特异性高免血清治疗。
以上就是仔猪水肿病的病因以及防控措施,尽早的进行诱食和补饲,有利于帮助仔猪更顺利的断奶,减少应激的产生。养猪户无论在补栏还是出售的时候都要注意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补栏的要做好全面的检查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