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育肥很关键,肥育的仔猪如何进行饲养?
1、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驱虫时间;选用科学方法;恰当的驱虫药;搞好猪舍卫生;加强饲养管理。为了强化仔猪的胃肠道功能,在育肥前还要做好洗胃、健胃工作。正好虫卵变成虫又需要7天左右,当然要根据虫的种类。所以驱虫药需要连续饲喂7天。
2、采取四定一改饲喂:即定次数、定时间、定喂量、定饲养标准,改湿拌料为干粉料喂猪。饲喂次数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来确定,仔猪一般日喂5-6次,中猪4-5次,大猪3次;饲喂时间每天要相对固定;饲料喂量每次要保持均衡;饲养标准要根据猪的体重和生长阶段,调配不同的日粮营养标准。
3、肥育猪舍的光线只要不影响采食和便于饲养管理操作即可。不宜给肥育猪强烈的光照,以免影响肥育猪的休息和睡眠。育肥猪的饲养密度圈养密度若猪群体过大,密度过高,可导致猪只生活环境变差,猪只间冲突增加,采食减少,影响生长,且猪群发育不整齐。
4、生长肥育猪在进入猪舍之前,要做好栏内的消毒工作。要选择优良,健康的仔猪。要做好仔猪的预防接种和驱虫等工作。要将体重大小相似的猪分为一群,这样可避免强争食现象。同时要使猪排便、睡觉、采食和饮水形成条件反射。
天热猪要怎么养才不生病
1、防疫驱虫。一直以来,由于药物不能彻底的****,致使烈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较差,另外,寄生虫总是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却在人猪都不注意之时,**地吸走猪只的营养,甚至是夺走猪只的生命。因此,一个精明的养猪人都会制定出科学地防疫驱虫表,定时给猪群进行防疫驱虫工作。 卫生消毒。
2、首先是饲料营养蛋白质降低,粗纤维增加,配置合理性饲料促进猪只健康成长。青饲料应当每日添加足够量,补充维生素,防止猪便秘。夏季气温升高,保证充足水源,水流量控制在每分钟5-3升最佳。适量加入一些电解**防止应激过大,同时加入一些藿香正气水避免中暑。
3、加**生及饲养管理,及时清理粪便,定期消毒灭菌,减少微生物滋生,降低患病率。圈舍内通风干燥、夏季多给猪饲喂一些青绿多汁的青菜绿草,补充多种维生素,饲料科学合理配比,提高猪体质,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率。
4、猪圈本来就是细菌滋生较多的,而有的地方的养猪圈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也不为过,这样子的养殖环境,猪不生病都难,因此一定要保证猪圈通风,同时还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适当的提高猪饲料的营养,做好安全措施。
5、天气炎热时,猪栏可以常冲洗,一起到清洁卫生的作用,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温的效果。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一早一晚最好不要冲洗。上午10时后、下午4时前冲洗比较合适,这段时间气温较高,冲洗后地面、猪身也容易干,对猪只各方面的影响不大。
育肥一百斤以上的猪,多长时间驱一次虫最理想?
对于育肥超过100斤的猪,驱虫之间的间隔是120天驱虫一次。许多农民对驱虫有误解,特别是一些养猪小户或者一些小型零售商。有些人认为驱虫无效,他们白白花费更多的钱。有些人认为驱虫时猪粪中没有昆虫,也不知道虫是否已被驱除。驱虫对猪的影响很大。首先,如果您不驱虫,则会患上寄生虫病。
肉猪最好除虫时间在猪仔在45~60日龄时完成第一次除虫实际效果比较合适,间距60-90天再除虫一次。由于这时,肥猪采食量较为小体重不大可以较小一点项目投资获得很大的经济发展获益。
其次,在进行第一次驱虫后的第100~150日龄期间再进行驱虫一次即可。由于很多家庭养猪户对猪驱虫认识不够,导致猪体内很多种疾病的发生。这就使得生猪生长缓慢、身体瘦弱,甚至有病死的可能。所以来说,现在给生猪驱虫也是管理生猪的一种喂养方式。
不同年龄、不同种类的猪驱虫的时间要点有:新进仔猪: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生长育成猪:2月龄和4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后备猪:外引猪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成年公猪:每季度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斤的育肥猪需要驱虫,对育肥猪驱虫要选择适宜的时间,一般是在小猪长到40-50斤时进行第一次驱虫。给猪驱虫前必须停喂一顿,大概于傍晚6-8点将药物与少量精料拌匀,让猪一次吃完,如果猪不吃,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盐水或糖精。平时一定要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这对提高驱虫的效果至关重要。
另外,还可用敌百虫按每公斤体重用药80毫克~100毫克。应注意药量不能过量或者不足,以免影响效果。把握恰当的驱虫时间。仔猪在45天~60天时进行第一次驱虫效果比较好,以后每隔60天~90天驱虫一次。驱虫宜在晚上进行。选用恰当的驱虫方法。
文章分享结束,为什么养猪要驱虫呢和养猪不驱虫,到头一场空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0K,关于为什么养猪要驱虫呢和养猪不驱虫,到头一场空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