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养猪户都会反映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在断奶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长障碍,例如仔猪被毛粗乱、不吃料、消瘦甚至出现死亡等现象。那么仔猪断奶后体弱多病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是一些关于喂养断奶仔猪的五个方面,希望能给广大朋友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断奶仔猪的饲喂
仔猪在断奶前约每小时哺*一次,每次哺*量不大。断奶后饲粮由液态变为固态,加上环境的变化,断奶后2天内仔猪对饲料的消耗量极少。因此,在仔猪出生7天后,就应该用优质的教槽料[教槽料(俗称:代*料、人工*),是一种为代替全*而配制的饲料,其主要原料是*业副产品。]让仔猪自由舔食。断奶后,采取“少量多餐”的饲喂方法,每天喂5-6次,少喂勤添,断奶后继续饲喂原来的教槽料或优质的保育料1-5周。这样可以及早提高仔猪胃肠对饲粮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个国家或地区采取有效适应措施的能力,体现资源和制度等方向的综合实力。],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如果仔猪断奶后出现腹泻,要限饲2天。断奶仔猪要保证平均每4-5头有一个喂料口,每20-25头有一个饮水器[特性品种:饮水器 颜色:白色+蓝色 规格:170mm×50mm(长×宽) 货号:D012详细描述1. 设计简单、大方,包装精美。]。
二、保持环境的稳定
仔猪断奶后1-2天很不**,经常嘶叫寻找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特别是在夜间。为了稳定小猪的不**情绪,减轻应激损伤,尽量采用不调离原圈、不混群的“原圈断奶法”。仔猪到断奶日龄时,把母猪调回空怀母猪舍,仔猪仍然留在产房饲养一段时间,等仔猪适应后再转入保育舍。保持原来的环境与原来的同窝仔猪,能极大地减少断奶应激。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降低了产房的利用率,建场时需要增加产房产栏数量。
规模化养猪场大多施行流水作业,仔猪断奶后立即清扫[清扫,亦作“ 清埽 ”。]消毒,转入新的待产母猪。仔猪大多混群后再重新分群,可按照体重大小、强弱进行分群分栏,同栏群仔猪体重相差不应超过2公斤。把各窝中的弱小仔猪合并成小群进行饲养,合群仔猪会有争斗、夺位次的现象,必须要适当看管,防止咬伤。
三、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湿度
仔猪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差,如果在低温季节断奶,会加剧仔猪的寒冷应激,断奶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0-30日龄为22-24℃,30-40日龄为21-22℃。仔猪在刚断奶时适宜的温度为22-24℃,但断奶后初几天温度需保持在28℃左右。为了保持适宜温度,冬季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温,尽量安装暖气、保温灯、保温伞、热风炉等取暖设备。在炎热的夏季则要通过喷雾、通风等方法进行防暑降温。可根据仔猪的行为来考虑温度是否合适,如果仔猪扎堆,说明温度低;如果仔猪散睡的地板上相隔很远,说明舍温过高。
断奶仔猪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猪场内湿度过大可增加寒冷与炎热对猪的**影响。潮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可引起仔猪多种疾病。
猪舍内外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猪舍内有害气体对猪的毒害作用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累加性,要通过对栏舍内粪尿等有机物的及时清除处理,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产生,通过加强通风换气,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保持空气清新。
四、**管理
新断奶转群的仔猪吃食、卧位、饮水、排泄[排泄是指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把所产生的不能再利用的(尿素、尿酸、二**碳、氨等)、过剩的(水和无机盐类) 以及进人人体的各种异物(药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区还没有形成固定位置,要加强**训练,让猪群形成理想的睡卧排泄区,这样既可以保持栏内卫生,又便于清扫。仔猪培育栏尽量为长方形,在中间走道一端设自动食槽,另一端安自动饮水器,靠近食槽一侧为卧睡区,另一侧为排泄区。
训练的方法:排泄区的粪便暂时不清扫,诱导仔猪来排泄,其他区的粪便及时清除干净,当仔猪活动时对不到指定地点排泄的仔猪用小棍轰赶并加以训斥。当仔猪卧睡时,可轰赶到固定区进行,经过1周的训练,可建立起定点卧睡和排泄的条件反射。
五、设置玩具
断奶仔猪经常出现咬尾、吮吸耳朵与包皮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刚断奶的仔猪还想试着吮*的造成,也有因为饲料营养不全、饲料密度过大、通风**等引起的。防止的方法是在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的同时,为孩子设立玩具,分散其注意力。玩具分放在圈内的球与悬挂在空中的铁环两种。球易脏,铁球和铁链较好,悬挂高度以仔猪仰头可咬到为宜。这样不仅可预防仔猪咬尾等恶癖,也满足了仔猪好动玩耍的习性。
总结:断奶是养猪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以后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养猪人一定要重视这个工作,才能让猪场有更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