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病[中医病名。]又称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蓝耳病。猪高热病主要症状:猪的体温一般在39.5到41.5左右,常伴有咳嗽,气喘,食欲下降,分泌,干硬,随着病情的发展猪的耳部,颈部,**发紫色,等症状。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猪高热病有什么症状,猪高热病防治措施:

猪高热病有什么症状

  1、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病程长,一般在5~20天左右,病死率高。

  2、猪场[猪场拼音:解释:1.]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猪场、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的保健的猪场发病严重。

猪高热病有什么症状,猪高热病防治措施

  3、发病猪的体重一般在20~80kg,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高,也有断奶后的仔猪和母猪发病。

  4、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乱用药的猪场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更高。临床症状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患猪皮肤发红,耳后耳边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后全身抽搐而死。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甚至高达90%。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00~110天)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有专家将其归纳为“猪高热病”,这是一种多疾病综合症,采取“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上的“预防为主”方针,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是预防事故的最有效措施。],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猪高热病防治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规模养殖[大型畜牧养殖场下设三大分场和三大科研室。]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散养户和规模较小的猪场,要结合实际,努力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做好驱虫、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圈舍的通风防暑降温及环境卫生等工作。要保证充足的干净饮水,并在饮水里添加保健液,同时在饲料中适当多添加点保健液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提高猪体抵抗力。

  (二)强化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效果

“猪高热病”是一种由猪瘟、猪链球菌[猪链球菌是具有荚膜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症候群。养殖场(户)应加强对猪瘟和猪链球菌病等**的免疫注射,提高整群的免疫水平,对新购进的生猪及时补免,确保免疫效果。

  (三)消毒灭病原,净化环境

每天打扫猪舍及场地,冲洗干净,然后用灭菌威等消毒药对圈舍、过道、天花板及运动场地等喷雾消毒,消灭蚊、蝇,减少疫病的传播;必须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堆积发酵消毒等。

  (四)合理用药,减少损失

  1、**性疾病使用抗菌素药辅以治疗,防止细菌性继发感染。应用维持营养类药物,维持机体耐过疾病,使用清瘟败毒类中药方剂或中成药进行治疗。

  2、临床上确认为原虫寄生的疾病,尽快选用有效的药物给足剂量,并一定遵守疗程的规定使用。对附红细胞体病应用三氮咪、血虫净进行治疗,对猪弓形体则应用磺胺药进行治疗。

小编提醒大家:猪的疾病对养猪生产危害极大,猪的疾病预防要采取综合性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消毒工作,对症治疗等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这样养猪才能获得大利润。关于“猪高热病有什么症状,猪高热病防治措施”就是以上具体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