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通常情况下又叫做巴氏杆菌病、锁喉风,带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表现为患病的猪容易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染。],并且在咽喉部位及其周围出现急性[急性,指急性子性格;发病急、变化快的。]炎性红肿,或者表现为肺部、胸膜纤维蛋白炎症。
猪肺疫虽然分步较广,但是单独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不高,一般都是有其他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引发而来的,通过现在中西医的发展情况来看治疗和预防的难度不是很大。
急性猪肺疫的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是什么?
猪肺疫分为急性、急性和慢性,急性死亡较为迅速,可以持续1~2d,主要表现在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败血症的症状不是很明显,初发时体温较高,有干咳、脓性眼屎以及便秘现象,后期出现紫斑伴有腹泻症状。
急性猪肺疫可以持续4~6d。慢性猪肺疫病情持续时间可达2星期左右,主要表现是食欲不振,呼吸不畅,精神萎靡,体温较高。
猪肺疫的流行特点:
猪肺疫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1~3d,从发病率上来看,小猪和即将养成熟的猪发病率较高。患病的猪会在身体各个**中带有猪肺疫的病菌,并且通过肠道分泌物和排泄物[排泄物指一生物的消化系统中任何排泄的固体或液体,通常指人类的。]将病菌排出体外,病菌会通过呼吸等途径传播到健康猪的体内,导致传染。当健康的猪体质较弱时发病率更高。
猪肺疫的预防方案是什么?
从根本上来说,预防猪肺疫的方法就是养猪场[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的环境,注意通风,猪的排泄物及时清理,降低养猪的密度,从而提高猪的抵抗力。
同时猪群应该按时注射**,种公猪必须2次/年注射灭活苗免疫,种母猪则要在配种之前进行**注射,育肥猪正常情况下就是1个月左右注射1次。对于已经患病导致死亡的猪要深度掩埋或者用火烧毁,防止对其他猪出现二次传染。
总是,猪肺疫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稍有不慎就会对饲养场造成重大损失,但是也可以通过中西医的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要了解猪肺疫的流性特点和临床症状,明确猪肺疫的病理变化,在诊断方面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对猪进行一个初步判断,然后通过实验室的方法进行确切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