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养猪多被饲养在猪舍[猪舍是饲养猪群的建筑物。]中,这就要求猪舍要有一个理想的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环境[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以满足猪群对于环境的需求。通常猪舍环境内的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湿度[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光照[①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及密度[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等因素,都会单独或共同影响猪群的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而养殖户要想提高养殖收益,这些影响因素都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标准进行建设,以实现利润增产。

 

 猪舍环境对猪的影响

  

1、温度

猪舍环境对猪有什么影响?如何做好猪舍环境控制?

  猪属于恒温动物,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才能有效提高养殖效益。温度较低的话,那么猪每日的增重会有明显下降,饲料成本则会因此提高,尤其是对于初生仔猪而言,仔猪的抗冷能力是比较差的,容易被冻死。当然温度也不能过高,会导致公母猪的繁殖能力都会下降。

 

 2、湿度

  湿度对猪的生长也是非常重要的。湿度大,猪的抗病力减弱,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猪只[猪只,词语,读zhū zhī, 猪的总称。]易患疥、湿疹和呼吸道疾病。而且高湿度的环境还会导致饲料发霉,对于猪只的健康影响十分不利。

  

3、光照

  一个适宜的光照环境能够有效的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猪只的生长能力。但光照不宜过强,光照过强的话,对猪体是会造成较大伤害的。容易出现日射病[日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受损。]、光敏性皮炎等。

 

 4、密度

  密度控制对猪来说也是直接影响其生长的关键因素。如果养殖过密的话,那么会导致猪舍内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猪的生长,降低生长速度。而养殖密度过小的话,则会导致猪舍空间浪费,猪体热量散发过快,从而影响猪体的增重。

  

猪舍环境的控制要点

  

1、温度

  猪的饲养适宜温度范围,取决于猪的品种、年龄、生理阶段、饲养条件等多种因素。如初生仔猪一周内温度应控制在32℃-35℃,以后每周降低2℃,保育猪舍温度控制在22℃-27℃,肥育猪舍温度保持在17℃-20℃、产房的温度不能超过25℃。

  

2、湿度

  猪舍湿度应控制在65-75%的范围内为宜。湿度大时可在走道撒石灰,栏舍撒米糠、木屑等来吸湿;禁止冲栏,猪舍卫生要做到勤铲勤扫。

  

3、光照

要控制好光照时间及强度,根据猪舍面积设计合适的猪舍窗户,也可在猪舍周围种植一些植株用于遮挡光照,如果自然光照不足的话,那么要及时人工补光。

  

4、密度

  体重15-30㎏0.8-1.0㎡/头;体重30-60㎏1.0-1.5㎡/头;体重60-100㎏1.5-2.0㎡/头。饲养密度还需要根据舍内温度适当调整,寒冷时密度稍大些,高温时密度稍小一些。

  总的来说,猪舍环境的影响因素多而杂,甚至还包含许多化学因素在里面,因此猪舍环境的控制并非那么简单,首先在建造猪舍的时候就得考虑这些环境因素。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