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猪多改进、有规律就健康

现在,是竞争的时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败者为寇(bài zhě wéi kòu),出自《庄子.盗跖》,意思是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贼寇。]养殖界也是这样,面对这么多的养殖场,竞争真的是很残酷的。所以要想成功,技术改革是少不了的了,我们要多改革,有规律的去进行养殖,这就大大的增加了胜利的筹码。
七改
  土改良:有的农户养本地土**,喂10多个月才长70~75公斤,经济上很不合算,应改喂三元杂交猪或杂优猪。
  单改复:科学试验证明,用单一玉米喂猪,料肉比为7∶1;用玉米和麦麸混合喂猪,料肉比为5∶1;用玉米、豆粕、麦麸加预混料[预混料是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简称,它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包括各种微量矿物元素、各种维生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后制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配制的混合饲料喂猪,料肉比可达2.8∶1。提倡采用复合原料配制的饲料喂猪。
  熟改生:饲料煮熟后营养至少损失10%,加上剩食放置时间长易变质,容易造成中毒或腹泻。应改熟喂为生喂。
  老改新:不断采用先进技术,改变传统饲喂方法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目前有一种活性微生物饲料已投放市场,用这种饲料喂猪成本低、猪生长快,同时饲料易保存且保质期长,绿色环保,喂法灵活,并能有效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混改分:大、小猪只要分开饲养。若大、小猪放在一起混合饲养,大猪吃得多,容易引起消化**[消化**(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甚至腹泻,小猪抢不上食,饿肚子。
  散改圈:猪在散养时活动量大、消耗能量多、饲料转化率低,而改为圈养后,猪吃饱就睡,可有效提高日增重。
  治改防:不少养猪户存在“重治轻防”的思想,治病时愿意花钱,而防疫时却不愿花钱。应树立“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
  八定
  定时:每天喂猪的时间、次数要固定。定时饲喂不仅能使猪生活有规律,而且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提高猪的食欲与饲料利用率[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
  定量:喂食要掌握好数量,不能忽多忽少,以免影响猪的食欲,造成消化**,降低饲料利用率。定质在配制饲料时,首先要符合饲养标准,要科学地安排精、粗、青饲料的比例,且饲料的种类与比例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不可变动太大,这样可提高猪的食欲,提高饲料消化率与利用率。
  定人:定人饲喂可使饲养员[饲养员是汉语词汇,拼音sì yǎng yuán,解释为饲养牲畜的人。]对猪的习性有详细的了解,同时猪也能适应饲喂方法。需换饲养员时,应实行“老带新”,等新饲养员熟悉一段时间后再换。
  定位:要使猪养成吃、拉、睡定位的良好习惯。进猪前应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并在睡的地方放些垫草,拉的地方撒一些水,吃食的地方撒少许食物。前3天应勤打扫,勤**,一般3天后即可形成“三定位”习惯。
  定期驱虫:一般应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育肥猪可每1~2个月驱虫一次。
  定期防疫:一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定期预防接种。仔猪满月后应接种副伤寒[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冻干弱毒**,隔3~7天再接**瘟、丹毒和肺疫三联苗。除常规预防外,必要时还须接种脑炎、口蹄炎、附红细胞体等**。
  定期消毒:一般应每隔3~7天对圈舍及环境进行一次消毒。消毒可用石灰*[石灰*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常称为石灰水。]、火碱、生石灰粉[石灰粉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白色粉末状物质。]、10%的漂**等。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