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猪”,世界上优秀的腌肉型猪种,原产丹麦,由当地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育成。]对于养殖户来说肯定非常的熟悉,因为长白猪在世界的分布广泛,几乎各国各地都有长白猪的养殖,且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么对于长白猪来说长白猪的特征有哪些呢?以下就通过本**个介绍,并带有长白猪图片,以供大家参考鉴赏。
长白猪图片
长白猪分布范围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1964年开始从瑞典批引进,在长白猪有美系、英系、法系、比利时系、新丹系等品系。生产中常用长白猪作为三元杂交[杂交(hybridization;cross;crossing)定义:两条单链DNA或RNA的碱基配对。](杜长大)猪的父本[父本是参与杂交的亲本之一,在动植物中是雄性个体或产生雄性生殖细胞的个体。]或母本。在现有的长白猪各系中,美系、新丹系的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比利时系后代体型较好,瘦肉率[瘦肉率就是指猪含有的瘦肉量,瘦肉在整个中所占的比率。]高。
由于长白猪在世界的分布广泛,各国家根据各自的需要开展选育,在总体保留长白猪特点的同时,又各具一定特色,我国通常就按照引种国别,分别将其冠名为××系长白猪,如丹系、法系、瑞系、美系、加(加拿大)系、台系、等。其实这种命名法也不尽科学,尽管来自同一国家,但是来自不同的育种公司(场),在体质外貌、生产性能方面各具特点和差别,不能用××系一概而论,因此在引进猪种时,不仅关注**来自什么国家,也要了解来自什么场家,如果无法了解,需要对**进行现场考察。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上个世纪[《上个世纪》是由作者小凉山创作的浪漫言情小说。]60年代,我国从北欧国家瑞典引进了长白猪,之后又陆续从荷兰、法国、美国等国引进长白猪,自那时起,养猪界就将来自不同国家的引进猪种冠以××(国名)系,上个世纪80年**始,国家实施“菜篮子”和瘦肉型猪项目开始及至现今,每年几乎都有不同的场家从各国引进长白猪。
长白猪图片
长白猪的特征
长白猪外貌特征
长白猪体躯长,被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头小颈轻,鼻嘴狭长,耳较大向前倾或下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腿臀丰满,整体呈前轻后重,外观清秀美观,体质结实,四肢坚实。
长白猪生产性能
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为85~94千克,后备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为80~90千克,生长肥育期日增重600~800克,饲料利用率[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3.0~3.5。体重90千克时,屠宰率72%~74%,腿臀比例30%~33%,瘦肉率65%左右。母猪6—7月龄开始**,初产母猪产仔数8~9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1~12头。
长白猪种用价值
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外貌特征。
外***发育正常,无遗传疾患和损征,有效*头数6对以上,排列整齐。
**个体或双亲经过性能测定,主要经济性状,即总产仔数、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00千克体重**背膘厚的EBV值(估计育种值)资料齐全。
**来源及血缘清楚,档案系谱记录齐全。
健康状况良好。
长白猪杂交利用
长白猪与我国地方猪种均有较好的配合力。用长白猪作父本,与北京黑猪、上海白猪、湖北白猪进行二元杂交,肥育期日增重可达600克左右,胴体瘦肉率达54%~62%。在三元杂交中,多以长白猪为父本与本地母猪交配,其杂交后代与第二父本杜洛克交配效果佳,三元杂交商品猪日增重可达600~800克。
长白猪品种评价
长白猪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用其作父本和母本与其他进口猪种和我国地方猪杂交,效果良好。其缺点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的长白猪四肢纤弱,经常发生跛腿,特别是易出现环境应激综合征,严重时产生渗水性灰白肉(即PSE肉)。
长白猪图片
长白猪的特征,长白猪图片就介绍到这里,以上介绍了长白猪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种用价值、杂交利用以及品种评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长白猪相关知识请关注下方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