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马铃薯[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中毒。]是猪大量采食了发芽、腐烂的马铃薯块根或马铃薯开花或结果前期的茎叶所致的一种中毒病,以出血性胃肠炎[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和神经损害为特征。马铃薯又称山药蛋[土豆、洋芋、马铃薯的别名山药蛋又名土豆、洋芋、马铃薯等。]、土豆、洋山芋,马铃薯含有生物薯素(龙葵碱)、茎叶中的硝酸盐[硝酸HNO3与金属反应形成的盐类。](可达4.7%)、腐烂变质块根的**素。马铃薯储存时间过长、发芽、腐烂后,龙葵碱及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开花前期马铃薯青绿茎叶中龙葵碱含量较高。龙葵素主要在胃肠道[《胃肠道》是2009年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建平、许月梅。]吸收,且当黏膜受损时吸收加快,可**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炎。
猪马铃薯中毒什么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
猪马铃薯中毒症状为食后4~7天出现中毒症状,可据症状分为神经型、胃肠型和皮疹型。严重中毒病猪呈现神经症状,轻度中毒病猪出现胃肠炎症状,如呕吐、腹痛、食欲减退或废绝、流涎、腹泻、粪便混有血液,剧烈持续腹泻可致机体脱水。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反应迟钝,眼睑水肿。初期兴奋不安,走路摇摆,后肢麻痹,呼吸困难,心脏衰弱,全身痉挛,体温正常或偏低,然后昏迷。下腹部皮肤有疹块,眼睑、头、颈部发生水肿,母猪发生流产。
猪马铃薯中毒怎么防治?
(一)发病后应立即停喂有毒饲料。病初可催吐、洗胃及导泻,内服1%的硫酸铜溶液20~50mL或皮下注射阿朴**0.01~0.02g催吐,用0.01%~0.05%高锰酸钾溶液或1%鞣酸洗胃。内服硫酸镁导泻。出现神经症状时应用2.5%的**氯丙嗪l~2mL。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250mL,20%安钠咖2mL,消炎药。皮肤有大疹块者,外用消毒药及涂擦软膏等。
(二)预防新鲜的马铃薯茎、叶、花不宜喂猪,需经晒干或制成青贮饲料[青贮饲料是一类饲料,由含水分多的植物性饲料经过密封、发酵后而成,主要用于喂养反刍动物。]再喂,不宜饲喂过多,腐烂发霉时应丢弃。切除发芽或变质马铃薯,再加热处理,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马铃薯。在加工处理马铃薯时可加入醋酸使龙葵素分解,或加热处理;怀孕母猪不要喂马铃薯。喂量不宜过多,应与其他饲料配合使用。
以上“猪马铃薯中毒什么症状?猪马铃薯中毒怎么防治?”的全部内容介绍了,养殖户以后喂养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止生猪马铃薯中毒,尽量避免因为不科学喂养给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