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料的料型目前主要有三种,粉状[ ...]料,液体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和颗粒料。粉状料又可分为用户自配的粗粉料[ 工业上塑料成型用的原料主要有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体,部分成型采用单体和预聚体。](简单混合料)和商用细粉料两种。液体饲料则是欧洲国家近十年来兴起的一种饲料形式,目的是为了减少抗生素使用和提高母猪的福利;随着近年来玉米价格的大幅攀升,部分客户意识到自配料与配合料成本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对配合颗料料的需求急剧增加,故而饲料厂开发以应对市场变化。但是对颗粒料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
母猪料的料型目前主要有三种,粉状料,液体饲料和颗粒料。
母猪对粉状料的采食量比颗粒料的采食量大
为什么呢?其原因就是母猪有着硕大的口腔、发达的牙齿、灵活的舌头,粉状料能够**猪的嗅觉、味觉使头期消化液[人体内对食物消化起作用的液体。]的分泌要比颗粒料量多。而且唾液淀粉酶对粉料的利用率也较颗粒料更迅速。
所以母猪对粉状料的食欲更强,当然母猪的食物范围相当广,包括青绿饲料、块根块茎类、谷物籽实等,但成熟的谷物籽太硬,所以颗粒状的食物并不是母猪喜欢的。
如果猪有抢食的习惯,一次大量进食颗粒料的后果很严重:没有被咀嚼的颗料如果在消化道[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存留很长时间,猪的头期消化液分泌不足就会导致消化道蠕动减缓。如果母猪在围产期,食欲下降和便秘的出现就成了必然。
粉状料较颗粒更“新鲜”
粉状料不易保存,在北方,夏季库存时间不能超过15天,因为开包后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面积大,更容易被**;
但颗粒料则不同,因为在经过挤压后和空气接触面积减小,所以贮藏时间更长。就现场应用效果来看,3天以内生产的粉状料更具优势(中间环节越少,对母猪来说越好)。
粉状料较颗粒料适应性更强
对于育肥猪,物料粉得越细,消化率[消化率是指饲料中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称为可消化营养物质,可消化营养物质占食入营养物质的百分比。]才越高,在保证猪不得消化道溃疡的前提下,2.0-3.0毫米的微粒是好的。
但母猪则不同,特别是3胎以内的母猪,饲料要保证猪的瘦肉生长速度,还要锻炼其胃肠功能,使得其高产仔率的遗传优势得以发挥。
在其养分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饲料的粉碎粒度和猪上消化道的功能发挥效果有密切相关,而饲料中的纤维含量则与后肠发酵有关系。
研究表明,粉碎粒度4.0毫米左右对母猪的健康好,而5%~8%的粗纤维[粗纤维(Crude Fiber,缩写CF),是膳食纤维的旧称,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含量更适合改善母猪后肠段微生物的生长,这两个指标对于颗粒料的生产是十分不利的,关键的一点是,对环模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
那么理想的母猪料是什么形式的呢?
为保持母猪的种用性能,我认为母猪料应包括三部分:
一是营养全价的粉状料,为保证其中蛋白质等养分的消化率,其粗纤维水平不超过5%,饲喂方式可以采用湿拌料(水料比2-3:1)或潮喂(水料比1:1以内)。
二是青绿饲料或块根块茎类饲料,可洗净后切碎饲喂,补充部分纤维和维生素,同时可起到胃肠保健的作用。
三是泥土或泥炭饲料,作用是保护母猪的蹄质健康。现代高强度选育的母猪品系之所以群体更新频率高,骨骼发育较差,蹄质较弱是主要原因,往往还未达到5产、6产,就因为关节问题或蹄质问题淘汰掉了。(资料来源:让你养殖更轻松的养得好)
母猪是用粉料还是颗粒料?理想的母猪料是什么形式的呢?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今我国母猪饲养数量虽然很大,但母猪繁殖效率并不高,年均产仔猪数还不到14头。而国外平均水平已达20头以上。母猪问题现已成为目前国内养猪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在此我们共同努力,建言献策,共同将母猪生产管理上升到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