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道沟镇:采取方案建造生猪养殖强镇

相关报道得知:对于如今的宣恩县[宣恩县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沙道沟镇可以说是喜悦连连。2012年1-7月份,全镇的生猪[生猪,即生活着的猪,对未宰杀的除**以外的家猪的统称。]共计出栏[出栏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ū lán,意思是1.猪、羊等其他动物长到屠宰重量叫出栏。]近4.9万头。同比上涨23.03%。该镇还采取方案建造生猪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强镇。
“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相对低迷,随着下半年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生猪价格将会走高,完成全年10万头的生猪出栏数还是没有问题的。”该镇一领导说。
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创建生猪养殖大镇的目标,以深化治庸问责为契机,以实施“4450”生猪养殖模式为切入点,以培育培强生猪养殖大户、养殖小区为着力点,以畜牧专业[专业就是指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描述职业生涯某一阶段、某一人群,用来谋生,长时期从事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合作社[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为依托,加大项目投入、生猪品改和疫病防控力度,激发了全民养殖生猪的热情,为实现生猪养殖大镇创建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镇多措并举壮大生猪产业。打造样板,示范带动。该镇先后在洗白溪、龙潭、水田、老岔、四道水等26个村培育了316户“4450”生猪养殖示范户[【词目】示范户【读音】shì fàn hù【释义】指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型户、样板家庭。],在上洞、官庄、两河兴建规范化养殖小区3个,培养饲养生猪50头上的大户333户。
加大投入,以奖代补。该镇建立“**引导、农**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今年该镇整合资金28.5万元,对新发展的“4450”生猪养殖户按每户5000元的标准落实奖励补助,目前共有35户获得奖励。
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拼音题名pin zhong gai liang,责任者唐志才著...],优化服务。改进饲养方式,加大品种改良。目前该镇建立人工授精站7个,引进良**18头,母猪存栏达5311头。同时,畜牧兽医人员实行保姆式服务,随叫随到。龙头带动,良性发展。
畜牧专业合作社外接市场、内联养殖户,成为牵起养殖户与市场之间的红线,不仅活跃了市场,也化解了养殖户产品销售的风险,激发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目前该镇共组建了官庄守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洞坪诚信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酉水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等3家畜牧专业合作社,带动1000多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龙潭村村主任瞿绍文今年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4450”生态养猪场[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计划年出栏肥猪1000头,饲养母猪100头;上洞坪村10组村民田凤均自2007年办起家庭牧场以来,5年来他累计投资70多万元,现在扩大到600多平方米共有32间猪舍的标准化生态养猪场,还办起了饲料加工厂,引进“大约克”公猪一头,常年出栏肥猪300多头。
据了解,去年该镇生猪出栏77879头,实现生猪收入1.26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84%。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