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
保持猪舍安静 让猪养成一天24小时内除进食排粪尿外,其余时间均基本处于睡眠状态的习惯,以利于增重。(2)注意防暑保温 冬天猪舍要闭塞窗洞,防止贼风和穿堂风侵袭,并加垫褥草;夏季要搭设凉棚,敞开窗洞,多喂青料,地面洒水降温,以防中暑。
**与卫生 从小就加强猪的**,使其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使猪吃食、睡觉和排便固定,这样能够保持猪圈清洁卫生,有利于垫土积肥,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猪圈应每天打扫,猪体要经常刷拭,这样既可减少猪病,又有利于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配种期每天补喂一枚鸡蛋。每餐不要喂得过饱,以免猪饱食贪睡,不愿运动造成过肥。②单栏饲养,保持圈舍与猪体清洁,合理运动,有条件时每周安排2~3次驱赶运动。③后备公猪达8月龄,体重达120千克,膘情良好即可开始**。
自然养猪场户(特别是从外购猪苗的场户)要建立专门的隔离观察舍(栏、圈)和专门的病猪隔离舍(栏、圈)。新进猪应在隔离观察栏内饲养至少10天以上,统一防疫、驱虫,稳定后的健康猪只按体重大小分圈进入发酵床养殖。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喂食 (1)喂食量:小猪(30kg以下)按照体重的5%给料,中猪(30-60kg)按照体重的4%给料,大猪按照体重的3%给料。
夏季育肥猪身体热量高,造成猪高温应激,应提供每头猪合适的猪舍面积,适当减少猪舍内育肥猪的数量,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保持每头育肥猪的占地面积在1-2平米左右。及时清除猪舍内的粪尿,经常通风换气,创造一个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干暖舒适的猪舍环境。
养猪快速育肥技术
1、要提高育肥速度,提高出栏率,必须选择适宜的育肥方法。(1)“吊架子”育肥法 此法是整个育肥期有明显的阶段性。精料集中使用在小猪阶段和催肥阶段,而在中间阶段,则尽量多用青粗饲料来生长骨骼和肌肉,拉大骨架。由于此法育肥期长,经济效益差,一般已不使用。
2、因此保持一个充足的饮水是保证猪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在养猪时,要注意随时保持不断的清洁饮水,最好是能够为其提供0.5%左右的盐水。这样对猪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也能够保证其快速育肥。夜间补饲 想要猪快速育肥的话,那么饲料肯定是不可缺少的。
3、环境控制 ①温度和湿度: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是育肥猪的主要环境,直接影响其增重速度。不同阶段的猪对温度要求是不一样的。体重11~45千克的猪,最适温度是21℃;45~100千克的猪,最适温度为18℃;135~160千克的猪,最适温度为16℃。
4、喂饲时,应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并做到少喂勤添,一般每顿食分3次投给,让猪在半小时内吃完。饲槽内不要有剩料,然后再投喂青料,喂饲时要洗干净,可不切碎,让猪咬吃咀嚼,把更多的唾液带入胃内,以利于饲料的消化。
5、喂小苏打将小苏打加到缺乏赖氨酸的猪饲料里,可以弥补赖氨酸的不足,并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促使猪长肉多,增重快。喂糖精用适量糖精喂猪增重效果较好。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有哪些?
工厂化猪场管理工艺需要有较高的现代管理知识和组织技能,在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哺*、幼猪保育、生长肥育等五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是母猪的配种、分娩哺*和幼猪保育这三个环节。 (1)配种母猪 工厂化养猪要求全年保持均衡配种和产仔,按计划常年成批生产,保证每周有一定数量的母猪**配种。
-、工厂化养猪的技术规程工厂化养猪的核心是集约化饲养,并采用流水式生产工艺,全场按-星期的生产节律组织生产,即每星期-定数量的母猪在配种、-定数量的母猪在产仔,同时有-批生猪进入保育舍、肥育舍,而另-批肉猪则体重达到100千克出栏上_。
猪舍规划与建设:详细讲解了现代化猪舍的设计理念与施工要点,确保仔猪成长环境的科学合理性。良种选择:强调了优质品种在工厂化生产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如何挑选和培育适合工厂化环境的优良猪种。饲料配制:精心编排的饲料配方,兼顾营养均衡与成本效益,为仔猪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
从配种、妊娠、分娩到保育、育成、育肥,形成全进全出的生产流水线。为当地和上海提供**和商品猪。猪种大都是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经过实践摸索,制订出-套饲养管理规程,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于养猪场育肥阶段多少天开始和猪场育肥工作流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