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猪场的产房[产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chǎn fáng,是指妇人分娩的居室。]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产后[产后指的是孕妇分娩以后的一段时间。]三联症、无*或少*、采食量不佳及掉膘严重等状况都令管理者们头疼不已。我们之前讨论过母猪的产房之殇,非常清楚产后感染以及过分失重是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的根源,但即使是非常的猪场,这些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因为仅仅通过营养调控管理的方法难以奏效,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母猪产房管理要点及保健[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案。
母猪产房管理要点
一、产房环境控制
(一)宗旨
产房要求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条件,一方面哺*母猪要求母猪较低的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其适温度为18-20℃;另一方面,新生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要求较高的温度,其适温度为35℃。保证母猪和仔猪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我们产房每天都要面临的挑战。
(二)办法
1、在仔猪出生后7日龄内要尽量使产房接近地面的温度在26.7℃,并保持此温度。
2、从第10天开始直到断奶,产房温度按设计要求下调,分娩[分娩,特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后第二周下调2℃,第三周3℃,第四周保持在28℃。
3、母猪洗浴入产房后,至少用3天时间温度逐渐达到产前标准,以便于使母猪适应产房环境,减少热应激,这有助于减少死胎的发生。
4、高低温度计的放置位置应接近仔猪活动的高度,使温度计的读数更接近现实,以便更准确的掌握温度变化,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5、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对各种形式补热设备的合理使用,尽可能的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
6、仔猪出生后70%的体能损失是通过辐射和传导散失的,所以产前补热房间、地面、墙壁、顶棚和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二、产房操作规程
(一)产房的冲洗和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
断奶后的产房是相对脏区,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其步骤是:
1、彻底清扫产房。
2、用高压冲洗机冲洗产房。
①润湿;②冲洗包括:水泥地面,漏缝网,料槽,中间挡板,四周墙壁,粪沟顶棚以及常用工具铁铲,铁锹等。
3、消毒:①火碱喷雾,刷栏,床位等;②火碱浸泡保温箱和育仔板。
4、干燥。
(二)产房的准备
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做好以下准备:1、消毒脚盆内有消毒水;2、仔猪补料槽清洗过;3、每栏有准备好的保温设备;4、通风设备运转正常;5、饮水器有充足水量;6、有高低温度表;7、准备好所有表格;8、按产房佳温度渐渐提高产房温度。
(三)冲洗母猪
洗猪是减少仔猪拉稀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母猪进入产房前必须经过以下洗猪步骤:
1、用温水湿润,打上洗猪皂;
2、用刷子刷去母猪身上的脏物及粪便,关键部位是*门周围、四肢、下腹部(尤其是*房);
3、清水冲洗;
4、2%碘酒消毒(关键部位同上);
5、后再次用清水冲洗,洗完的怀孕母猪转到产房。
(四)母猪喂料规则
1、母猪的正确喂料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减少母猪疾病,增强母猪繁殖力。
①母猪分娩时不要喂料;②如果母猪剩料,则不要增加喂料量;③体况差的母猪喂其需要量;④只有母猪吃完料时,才增加给料量。
2、对产房厌食母猪的处理:
在产房的哺*母猪如果饲喂不当,很容易发生“顶食”,见到这种情况应该:
①清除料槽里剩料,停止给料一顿,下次应喂给上次给料量的一半;②只有当母猪吃完料时,才逐渐加料;③同时分析不吃的原因,是否患有其它疾病,如果有病,应加以治疗。
(五)产前准备
1、产房温度:DRT=27℃,湿度:65-70%
2、分娩卡上注明预产期;
3、分娩前三天每天检查母猪*房,并将保温灯放在分娩栏后;
4、准备接产用工具;
5、分娩前用1‰高锰酸钾清洗母猪*房及*门,并按摩*房。
(六)母猪临产症状
1、不想吃料;2、呼吸加快;3、腹部膨大下垂,*房有光泽,两侧*头外涨,用手挤压有*汁排出,初*出现后12-24小时内即将分娩;4、*门红肿,行动不安;5、有做窝现象;6、频频排尿;7、破水。
(七)接产
母猪给予分娩照顾将能减少在生产时或生产后数小时内小猪夭折的数目,例如解除覆盖仔猪的胎膜及弱小的急救,小心照顾同时可以减少生产后头几天的其它死亡,因此分娩时必须做到:
1、有专人看管。2、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其耳、口、鼻的粘液掏除并擦净,再用抹布将全身粘液擦净。3、断脐,并用2%的碘酒消毒。4、给仔猪补热,保证仔猪温暖。5、帮助仔猪吃上初*。6、抢救假死仔猪。7、必要时助产。8、记录。
(八)难产的处理
1、怎样判断难产:母猪长时间剧烈阵痛,但仍产不出胎儿,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门紧张,上个仔猪生下后30-60分钟内不见仔猪出生。
2、难产常用工具:碘酒(2%),助产手套,注射器及针头,催产素,青霉素等。
3、难产的处理:
①消毒*门;②用肥皂清洗手臂,并用2%的碘酒消毒;③戴上手套,掌心向上慢慢进入*道内,抓住仔猪双脚或上颌部;④母猪努责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动作要轻,母猪产道收缩时停止向外拉;⑤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⑥观察母猪的反应,并用青霉素治疗母猪。
母猪难产的概率只有1%,初产的母猪较容易发生难产。人工助产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迫不得已,不进行人工助产,难产的另一种处理方法是注射催产素,注射量是每一百公斤体重注射1毫升,具体方法是:
①消毒*门和手臂;②戴上手套并消毒;③检查骨盆口有无胎儿,若有则禁止使用催产素,若没有方可按注射量使用。
三、**管理
(一)、让母猪和仔猪有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
1、正确调节窗户和门的开关;2、正确运用保温箱;3、每天检查每栋产房的环境,防止贼风侵入;
4、需要时给母猪的脖颈滴水,防止热应激。
(二)、维持产房内防疫制度;
1、总是从产房内相对干净区到脏区工作;2、执行全进全出制;3、对产房彻底清毒;4、产房门前设置消毒盆;5、遵守洗猪和断奶程序;6、灭鼠;7、及时处理每天的垃圾;8、及时处理有可疑传染病的病猪。
(三)、作好母猪和仔猪的治疗工作:
1、每天观察每头猪,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2、对拉稀的仔猪,发现一头治疗一窝;3、每头病猪保持完整的记录。
(四)、完成每天的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工作,对仔猪进行适当的调圈:
1、仔猪出生后12-24小时之内必须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2、仔猪出生48小时后进行调圈。
(五)、准确及时的记录:
1、保证产房表格的完整性和持续性;2、完成每天的记录工作。
(六)、保证产房清洁:
1、产房每天都要进行清扫,过道一般不要用水冲,要保持干燥;
2、产房使用工具等应放置在固定地点,药品工具等不得乱摆乱放;
3、过道每天要清扫,及时清理垃圾。
(七)、产房的设计及管理
产房分成六个单元,可容纳五组母猪,每间产房有14个(根据自己猪场的设计需要)产栏,六间产房轮流周转使用。产房的六个单元是根据全进全出,四周断奶制,以便于从干净区到脏区而设计的。全进全出保证仔猪断奶日龄的整齐度,简化了记录,从干净区到脏区的流程减少了不同日龄仔猪之间相互接触而感染疾病的机会。
母猪产房“四加一”保健方案及应用
以上几个产房问题在猪场是普遍存在的,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对母猪的健康和产能产生负面影响,是引起母猪产后感染和过分失重的直接原因,因此我们在管理上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积极应对。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产房“四加一”保健方案,将之应用于猪场,取得了良好的保健效果,尤其表现在控制母猪生殖道炎症、促进母猪正常采食、防止掉膘、提高母猪泌*及减少繁殖障碍等方面。
“四加一”保健方案中“四”是指4种药物,包括镇痛剂、生理调节剂、抗生素及清宫剂,它们共同对母猪的产仔过程及产后健康进行保护,更加全面地控制了母猪的产后感染;“一”则是1种抗应激保健剂,它降低了应激及负反应对母猪的危害,同时提高了母猪的产能。
产房“四加一”保健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为:母猪产仔时使用镇痛药物“母乃安”(主要成分:穿心莲等),产程1针,产后第2d和第3d各1针;产仔输液时在糖盐水中加入生理调节剂“佳能”(主要成分:复合维生素B)20mL;产仔当天及产后第2、3d各肌注“产炎康”(主要成分:甲磺酸培氟沙星)1次,抗菌消炎;母猪产后24h内子宫灌注“净宫宝”(主要成分:黄芪、当归、白术)50—100mL,彻底清宫。母猪产前7d至断奶阶段,在母猪日粮中添加“青春宝”(母猪抗应激预混合饲料)0.4%,起到抗应激,提高采食,增加泌*,减少掉膘的作用。
通过以上整体方案的应用,母猪的分娩状态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母猪更加镇定,起卧不安的现象减少,呼吸均匀;胎儿娩出变得容易,母猪产仔更顺利,产程缩短,平均产仔时间减少1.35h:母猪产后食欲正常,采食量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初*充足,产后高温或食欲下降的母猪相对减少68.3%;母猪全期泌*量提高了22.1%,哺*期采食量提高了18.3%,哺*期失重相对减少9.8kg。整体方案的实施使母猪产房阶段“无炎症’’和“不掉膘”成为可能,从而能够保障母猪正常的繁殖周期,减少非正常淘汰,使得大部分母猪产房阶段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善,母猪群体可持续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母猪产房管理要点及保健方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要养好分娩舍猪群,首先要弄明白母猪临产、哺*阶段以及仔猪在哺*和断奶阶段的生理特点以及管理要点,结合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以及本地区和本场猪群的疫病情况等,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防疫保健程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安排各项生产工作,大限度的提高分娩舍的各项生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