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住肉孢子虫病[ ...]是由住肉孢子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住肉孢子虫广泛寄生于各种家畜(马、牛、羊、猪、兔等)、鼠类、鸟类、爬虫类和鱼类,偶尔也寄生于人。因此,它也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住肉孢子虫于1865年首次在猪的舌肌和心肌中发现的。猪住肉孢子虫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以下为您介绍。

猪住肉孢子虫病的治疗方法

猪住肉孢子虫病的病原

寄生于猪的住肉孢子虫有3种:1.米氏住肉孢子虫2.猪人住肉孢子虫3.猪猫住肉孢子虫。

猪住肉孢子虫病的方法

住肉孢子虫寄生于宿主[《宿主》是斯蒂芬妮·梅尔继《暮光之城》之后创作的另一套小说“宿主系列”第一部,第二部《灵魂》及第三部《猎人》也已完成故事大纲。]的肌肉,形成与肌肉纤维平行的包囊,多呈纺锤形、椭圆形或卵圆形,色灰白至*白;小的包囊肉眼难于观察到,只有几毫米,甚至不足1mm,大的可达数厘米。囊壁由2层组成,内壁向囊内延伸,构成许多中隔,将囊腔分成若干小室。在发育成熟的包囊,小室中包藏着许多肾形或香蕉形的慢殖子,又称为南雷氏小体或囊殖子,其大小为lO~12?m×4~9?m,一端稍尖,一端偏钝。

住肉孢子虫的发育必须在两个不同种的宿主体内完成。猪的3种住肉孢子虫的中间宿主是猪或野猪;其终末宿主是人、犬、猫等。终末宿主(如犬)在吞食了中间宿主的包囊之后,囊壁被消化,慢殖子逸出。慢殖子再钻入小肠黏膜的固有层,直接发育为大配子体[配子体(gametophyte)在植物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产生配子和具单倍数染色体的植物体。](雌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雄性配子体)。小配子体又**成许多小配子,然后大配子和小配子结合为合子。卵囊壁薄而脆弱,常在肠道内自行破裂,因此,在粪便中常见到的虫体为含子孢子的孢子囊[孢子囊是植物或真菌制造并容纳孢子的组织。]。孢子囊或卵囊被中间宿主猪吞食后,子孢子经血液循环到达各脏器(如肝等),在脏器血管的内皮细胞内进行2~3代裂殖生殖,产生大量裂殖子,然后裂殖子进入血流在单核细胞内增殖,后转入心肌或骨骼肌细胞内发育为包囊。再经1个月或数月发育成熟。

猪住肉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

1.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情况在世界各地的屠宰场[概念   屠宰场,就是大规模有效率地**家畜的地方。]中,猪的感染率[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常用指标之一。]为0.2%~96%,美国商品母猪的感染率为3%~18%;野猪为32%。我国各地的调查为:广州7.76%,西安10%~30%,甘肃武威71.1%~80%,福建40%,湖南和云南8.6%~76%,***44.9%,北京18%。各地猪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动物的饲养管理模式有关;另外,感染率也随年龄增长而有增高的趋势,成年动物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幼龄动物。

2.感染源终末宿主粪便中的孢子囊和卵囊是猪住肉孢子虫病的感染来源。终末宿主一次感染,可持续排出孢子囊和卵囊十几天至数月。孢子囊和卵囊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极强,在4℃下可存活1年之久。

人群感染住肉孢子虫是由于食人未煮熟的猪肉(或牛、羊肉)引起的。

猪住肉孢子虫病的症状

住肉孢子虫有明显的致病性。从住肉孢子虫分离到的住肉孢子虫毒素对家兔和小鼠的毒力很强,可引起肌细胞变性,肌束膜产生炎性反应。有人试验,给小鼠注射含住肉孢子虫的鲜肉匀浆,小鼠可在12h内发生死亡。

人工感染猪住肉孢子虫试验表明,以低剂量1.5万个孢子囊感染时,在临诊上未见明显症状;以2.5万个孢子囊感染时,猫只呈现食欲不振和精神沉郁;用5万个感染时,体重下降11%~27%。当用大剂量200万~300万个孢子囊感染时,患猪呈现呼吸困难、肌肉震颤、运动困难、耳部和头部出现紫斑,并出现全身贫血、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凝**等症状,于感染后12~15天发生死亡。当给妊娠3~15周的母猪感染200万~800万个孢子囊后,孕猪出现厌食、发热、肢体僵硬、运动困难等严重的临诊症状,感染猪于9~14天发生流产并死亡。

猪住肉孢子虫病的防治措施

对住肉孢子虫病的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有人报道使用常山酮、土霉素、氨丙啉、莫能菌素等抗球虫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由于目前尚无的治疗药物,对该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预防的关键是切断住肉孢子虫的传染途径。严禁犬、猫及其他肉食兽接近猪场,避免其粪便污染饲料和水源。各屠宰场和兽医站均应做好肉品的卫生检验工作,对带虫肉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用生肉喂犬、猫等终末宿主;因人也可能感染住肉孢子虫病,故应注意个人的饮食卫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品。

猪住肉孢子虫病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此病的发生,减少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