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下降明显,在冷**的影响下猪极易患病,影响正常生长,如果能采取确实有效的方法科学地防寒增温,不但可促进猪健康育肥,还能减少各种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发生,使养猪户增收。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冬季养猪防寒、保湿有技巧。

冬天养猪怎样防寒

  初冬应防两**病

  初冬季节,气候多变,温差较大,猪极易患两种疾病。

冬季养猪防寒、保湿有技巧

  1、生猪流感病主要表现是精神萎靡、停食、肌肉疼痛、寒战、咳嗽、呼吸困难,有的便秘或拉稀。猪流感大多是因猪舍[猪舍是饲养猪群的建筑物。]潮湿、气候突变,猪受寒风或体内寄生虫的侵扰,抵抗力下降受流感**与猪流感嗜血杆菌共同作用而致。猪患流感后,要进行综合治疗。

  一是不要随意使用安乃近等治标药退烧,否则,常因体温下降过快而突然死亡,体温过高应使用抗菌素消炎退热。若使用青、链霉素不,应立即改用**灵及磺胺类药物,如兽用复方新诺明等抑制猪流感**与猪流感杆菌的繁殖。

  二是有腹泻的猪不要只注射氯霉素、庆大霉素,应与安钠咖或氨茶碱等强心剂同用,也可服用大蒜或生姜(都要剁碎用),大蒜25kg体重用1头,生姜3-5片,可与煮熟的挂面和汤水同服。病愈后不吃食可用复合维生素B治疗。

  三是有便秘、寒战的猪应喂1-2次50g左右的花生油或人工盐,以排除肠胃内的积食,减少积食对胃肠**及产生消化**性轻烧。

  四是有少数病猪,体温已下降,痊愈吃食,但不几天又不吃喝,暖气,应及时注射胃复安;有些猪精神没有什么变化,有时不振、四肢不好使,属于胃火里热,即慢性胃卡他,可在吃食时每次喂大黄末和芒硝各3-5g,健胃泻火以预防。如已发病,可用胃管投药。

  2、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水肿病此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仔猪出生后不久,肠道中就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寄生。

  当仔猪突然受到寒流的袭击时,其机体抵抗力下降,大肠杆菌即乘虚而入,并分泌大量毒素侵害仔猪机体而发生此病。越是肥胖的仔猪发病率越高。

  冬季幼猪崽如何防寒

  猪崽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3日龄34~30℃,4~7日龄为30~28℃,15~30日龄25~22℃。冬季气温低,应对猪崽采取以下防寒保暖措施:

  1、栏舍应在冬前做好防寒保温[保温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节能技术措施,可以使热量的散发传导速度减慢。]工作,及时修补好门窗,填补好漏风的洞、缝。敞开式农户猪舍,要用编织布或饲料编织袋逢合的挡风布帘遮挡风向的位置,尽量减少透风,防止北风、雨水从外边直接渗透入,以提高猪舍的温度。

  2、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临产时,要专人值班接产,仔猪出生一只接产一只,马上抹干身上粘液,放置在保温栏内或带有稻草等保温材料的箩筐内,上盖麻袋保温,定时放回母猪处喂奶,喂完又放回保温处,2~3天后才让仔猪随母猪身边采食母*。避免因仔猪为保暖紧靠母猪,而母猪在翻身、躺下时不慎压死仔猪。有条件的好在栏舍设保温栏,内置250瓦红外线保温灯保温或设保温垫板,仔猪自由出入。这样对仔猪防寒保暖效果较好。

  3、加强饲料供应,投喂质量好,易消化足量的饲料给母猪,使用权母猪奶水充足,仔猪食得饱。另外,提高补饲,给仔猪提早补喂养高质量的仔猪教槽料、*猪料,使仔猪除母*外,及时补充其它的营养,从而提高仔猪消化吸收机能,增加抗病力、御寒力,仔猪就能健康成长。

  4、及时做好防疫免疫工作,对常见病如伪狂犬病、大肠杆菌病、猪瘟、五号病、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应及时按免疫程序,按时按量进行免疫注射,以及进行常规的消毒工作,一周两次喷洒百毒杀、菌毒敌、酚类、过**氢等消毒药物,防止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低温对猪的影响

  (一)、猪的各阶段生理特点

  1、猪的临界温度[临界温度,使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最高温度。]初生仔猪32℃~35℃,4~10kg仔猪29℃~24℃,断*[亦即断奶。]3~4周后的培育**(育肥猪)25℃~15℃,成年猪下限[下限,指某种事或物的最低限度。]临界温度12℃。但下限临界温度也不是的,一般来讲瘦肉型猪比脂肪型猪高;瘦猪比肥猪高,同时,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2、27~30日龄断*猪,断*后1周,平均采食量低于维持代谢能[“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是对应于生命运动的能量形式,是生物体直接用来建设自身或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形式。]的需要量,呈负能量水平,断*仔猪维持体温主要靠背脂,因此,要求临界温度提高到26℃~28℃,比4~5周龄哺*仔猪提高5℃~3℃。至2周后,临界温度下限可降至24℃。一旦断*仔猪已恢复正常采食,不发生腹泻,每周的下限临界温度可下降2℃~3℃,直至降到正常生长猪临界温度25℃~15℃。

  3.根据猪的代谢率夜间低于白天的生理现象,夜间比白天耗热量小,夜间舍温低于下限临界温度4℃~9℃,并不会影响生长,为节约燃料,可不加温。但若舍温波动达3℃~4℃,对断*仔猪则容易导致腹泻,为使其正常生长,仍要加强保温。

  4.风速对猪的失热率与生长率[亦称生产速度(德Wachstumsgeschwindig- keit)。]有重要影响,一般青年猪比老年猪敏感。20kg猪单饲,风速每秒增加5cm,临界温度下限升高1℃;群饲,临界温度下限升高1℃,风速每秒为21cm。

  5.按占圈面积每m21头,每圈放10~20头20~40kg的猪,可使临界露?下限降低2℃~3℃,补加热量可减少50%~70%。5.据试验,猪的饲养水平若提高1个维持量,可使临界温度下降4℃~5℃。

  (二)、下限临界温度对猪生产的影响

  1.哺*期的仔猪,低于临界温度下限1℃时,则要提高代谢能2%~5%。

  2.同等采食量的2头断*猪,在临界下限温度降低1℃的1头,每天生长率减少1g。断*仔猪在寒冷环境中想取得和在适宜温度下相似的生长率,每下降1℃,每日需增加额外饲料13g。

  3.生长培育**(育肥猪),从气温20℃开始,每下降1℃,每日增重减少15g。在临界温度25℃~15℃的下限温度下,每下降1℃,猪每kg体重每日就要增加3g饲料的代谢能来维持猪的正常体温。1头20kg重的猪要多耗料60g。

冬季猪舍保湿方法

  1、创建高燥环境

  猪舍要建在地势高燥,坐北朝南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排水、防风和保温:猪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表,同时要选用防潮材料,力求地面干燥不返潮:并经常疏通圈舍外四周的排水沟,做到平时无积水,雨停水即干。

  2、加强保温管理

  猪舍低温是湿害的帮凶,极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猪舍如有贼风侵入,地面渍水结冻,不但容易冻伤,而且会引发疾病。因此,入冬后要及早维修好圈舍,堵塞洞口,防止冷风侵入。

  3、做好通风换气

  猪舍除潮防湿有效的方法是通风,即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带走舍内潮湿的气体,吹干地面,另一方面排出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但冬春气温低,要注意解决好通风与保温的矛盾,控制好通风量,舍内风速不应超过每秒0.1-0.2米,并在通风前后及时做好增温工作,力求使通风期间的温度变幅小于5℃,且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4、及时清除粪尿

  猪排泄粪尿是造成猪舍高湿和空气**的重要原因,故应及时清扫猪粪尿水,确保栏干舍燥。好让猪养成定时到舍外排便的习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舍内湿度。

  5、降低饲养密度

  猪密集饲养,有利于舍内保温,反过来,密度过大,又会增大舍内湿度。故入冬后要兼顾保温与降湿的关系,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一般每头育肥猪冬季占栏舍0.8平方米。

  6、辅助吸湿防潮

  冬春季猪喜欢温暖干燥,惧怕*冷潮湿,湿度过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猪易患下痢、肠炎、球虫病等。因此,要采取辅助措旋,如经常使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木炭等,及时吸附地面水分,吸收空篱中的臭气、杀灭细菌,抑制各种病菌的滋生。

  7、早防胃肠疾病

  由细菌、**引发的猪白痢、胃肠炎等也会加大地面的湿度和空气的污染。应抓住猪胃肠病的易感阶段,搞好早期用药预防,使其少发病或不发病,以控制因此而造成的地面潮湿和空气污染,优化圈舍小环境。

  冬季养猪防寒、保湿有技巧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冬季要把猪养好,就要做好猪舍的保温和猪舍内合适的湿度,正确认识通风和保温的矛盾以及湿度和潮湿的区别。首先要明确,潮湿不等于湿度,因为湿度只代表空气中水的含量,而潮湿除了空气外,更多的是地面和墙壁。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