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母猪的过程中,母猪肢蹄病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时母猪肢蹄病是集约化程度高、大型养猪[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与种质、营养、环境卫生及病原微生物等多种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肢蹄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其在猪场的发生率却很高,一般可达5%~10%,再加上本病率较低,往往导致母猪过早淘汰,给养猪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那么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母猪肢蹄病发生的原因,母猪肢蹄病预防措施[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母猪肢蹄病发生的原因

  种质因素:由于某些品种本身的种质特征决定猪易发生肢蹄病,如杜洛克猪的蹄壳耐磨程度较差,某些传统品种品系的长白猪,其胫骨轻细,肢蹄不够发达,往往会导致承受力不足引起母猪肢蹄病的发生。

  营养因素:母猪日粮营养缺乏或过剩,营养素之间不平衡,均可导致肢蹄病。当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或缺乏,会引起母猪肢蹄无力,甚至后肢瘫痪;初生仔猪缺硒可引起培育过程中的后备母猪肢蹄偏软;饲料中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缺乏会影响钙、磷的吸收,易造成**骨软化、跛行,而缺乏维生素H则易引起肢蹄损伤、蹄裂;后备母猪在培育过程中供给过高的蛋白质日粮则可引起软骨病;泛酸缺乏则可引起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等。

母猪肢蹄病发生的原因,母猪肢蹄病预防措施

  设备因素:目前绝大多数的养猪场都采用的是高床限位栏和铸铁漏缝地板,这种设施极易对母猪肢蹄造成损伤,并加速其磨损;有的猪场单体母猪栏的栏架下横杆离地面过高,这样虽便于清扫,但母猪卧地时四肢易越过栏杆过多,站起时往往会造成肢蹄扭伤等。

  管理及病理因素:管理方面如频繁转群、并圈,猪舍内卫生状况差、粪便清理不及时,配种时地面坡度大、公猪体重过大,猪相互欧斗无人看管,猪的饲养密度过大、缺乏光照、拥挤等;病理方面如口蹄疫[口蹄疫Aftosa(属一类传染病)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链球菌病、猪丹毒杆菌病及嗜血杆菌等均可引起母猪肢蹄受损跛行进而遭到淘汰。

母猪肢蹄病预防措施

  1.精心选种选育,选种引种时要选择四肢强健、高矮适中、站势良好、行走有力、无肢蹄病(包括无卧系)的**;查看系谱,拒绝引进有遗传**的**;在本场选种留种时,严防近亲交配。

  2.加强营养供给,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给母猪提供与之对应的营养丰富而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供应量,特别要适当补充生物素、维生素D和**酸钠维生素E。饲料中钙、磷比例适当,必需氨基酸配比平衡,有条件的可以让母猪适当晒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严禁饲喂霉菌污染或变质的饲料。

  3.改善地面结构,目前多数猪场怀孕母猪舍的地面基本上都是水泥地面。因此,要求地面既不能太粗糙,也不能过于光滑,地面摩擦系数以0.2~0.4为宜,并且要确保一定的坡度,前后落差15~20厘米,污水能很顺畅地流到猪舍后面的粪沟内,不能有积水。有的猪场地面采用全漏缝地板,可使地面达到保温、防积水和坚固的效果。

  4.合理加强运动,设置大栏进行群养,每栏4~5头母猪,每天饲喂3次。比较先进的猪场可以采用电子自动饲喂系统饲喂,每栏30头母猪,每天饲喂2次。此外,在场内设置露天运动场,采用黏土地面,让断奶后母猪能够得到的运动。

  5.对症治疗,①细菌感染。轻者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2万~3万单位,或每50公斤体重注射1支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一种白色粉末,半衰期约为61.3分钟。]钠,或注射头孢噻肟钠,并结合肌肉注射萘普生[萘普生(Naproxen)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为PG合成酶***。],缓解疼痛症状。蹄部化脓溃烂者,用双氧水清洗干净后,涂上龙胆紫水,防止再感染;也可以用青霉素和普鲁卡因分点注射,进行封闭治疗。②**性疾病。主要是做好口蹄疫和乙型脑炎的**免疫,发病后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③风湿性肌肉疼或风湿性关节炎。肌注或静脉注射萘普生注射液,或肌肉注射对乙酰氨酚注射液,同时配合头孢菌素或者阿莫西林进行治疗。④缺钙。由于缺钙引起的母猪肢体软弱无力,可每头静脉滴注10%葡萄糖水溶液500毫升+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0~150毫升,或用生理盐水500毫升+维生素B1200~400毫克。

  总之,母猪肢蹄病作为规模化猪场的常见病之一,其形成的原因虽然较多,但基本上是可防可控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加上对影响因素的正确判断,再根据发病原因,标本兼治,则往往能取得不错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另外,定期采集母猪血液样本和饲料样本,到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可对猪群抗体水平、健康状况及营养是否均衡等了然于胸,并根据检验结果对不足之处做适当调整,尽量使猪场母猪运行在人为可控的佳状态,以期获得大的经济效益。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