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类圆线虫病[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线虫纲(Nematoda)多种线虫引起的一类蠕虫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3~4周龄的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多发生于潮湿多雨的夏季。从世界上的发病行情来看,该病在温热带地区尤为严重。本文就总结了猪类圆线虫病病因、猪类圆线虫病症状以及猪类圆线虫病治疗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猪类圆线虫病病因
类圆线虫病是由兰氏类圆线虫寄生在猪小肠所引起,多流行于雨季和夏季,猪圈卫生**且潮湿时更普遍。1月龄左右奶猪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率高,2~3个月的小猪(又称苗猪[新生哺*苗猪饲养的注意事项,新生哺*苗猪的生理特点,苗猪饲养的关键时期和主要措施,苗猪旺食期的快速增长措施,购买苗猪前的情况调查,苗猪长途运输后管理方案,苗猪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和预防。])逐渐减少,春季小猪(又称苗猪)较秋产的感染严重,常是从猪舍的土壤中经皮肤感染,和从母猪被污染的奶头经口感染。
幼虫寄生于小猪(又称苗猪)肺部,常引起湿疹、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大量寄生时,小肠充血、出血和溃疡;患猪呕吐、腹痛、消瘦、贫血,后因极度衰弱而死。除结合年龄、卫生情况、流行病学因素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外,须检查刚排出的新鲜粪便,发现虫卵方可确诊。
猪类圆线虫病症状
当大量感染时,仔猪表现消瘦、贫血、呕吐、腹痛,后多因极度衰竭而死。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只见发育迟缓。丝虫型幼虫侵入成年猪,常不能发育到性成熟。
类圆线虫主要侵袭仔猪,生后5~8天的仔猪粪便中即可见到虫卵,1月龄左右感染I为严重,2~3月龄后逐渐减少。春产仔猪较秋产的感染严重。类圆线虫的幼虫不带鞘,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其发育和存活,因此,本病在夏季和雨季流行严重。
猪类圆线虫病治疗方法
【治疗】
(1)丙硫苯咪唑。按7-10毫克/公斤体重[体重body weight为 *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拌料一次投服。
(2)左咪唑。按8毫克/公斤体重,拌料一次投服。
(3)噻苯唑。按50毫克/公斤体重,拌料一次投服。对严重感染的猪,按饲料量的0.01%加入,连用14天。
(4)伊维菌素。按0.2-0.4毫克/公斤体重一次注射。
(5)阿维菌素(1%)。按1毫升/30公斤体重颈部皮下注射。
【预防措施】
预防应保持猪圈及周围环境干燥、清洁,经常用沸水或石灰水消毒地面和用具。病猪应及时隔离。带仔母猪的奶头要经常清洗。
和所有的寄生虫性疾病一样,猪类圆线虫病主要从预防入手,注意清洁卫生是关键,因此,养殖户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清扫和洗刷圈舍地面及饮食槽。猪类圆线虫病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的介绍就是以上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