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染。]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人、畜的一种经创伤[创伤为机械因素加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或**的破坏。]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锁口风。对养猪业危害极大,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下猪破伤风的症状,猪破伤风怎么防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猪破伤风的症状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人、畜的一种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锁口风。该病的特征是病猪全身骨骼肌或某些肌群呈现持续的强直性痉挛[痉挛是指肌肉突然做不随意挛缩,俗称抽筋,会令患者突感剧痛,肌肉动作不协调。]和对外界**的兴奋性增高。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各地呈零星散发。猪只发病主要是**时消毒不严或不消毒引起的。病死率很高,造成一定的损失。
猪破伤风病原
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tetani)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为两端钝圆、细长、正直或略弯曲的大杆菌,约为0.5~1.7µm×2.1~18µm。大多单在、成双或偶有短链排列;无荚膜,在动物体内外能形成芽孢,其直径较菌体大,位于菌体一端,形似鼓槌状或羽毛拍状。有鞭毛,能运动。该菌为严格厌氧菌,适生长温度为37℃,适pH为7.0~7.5。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狭窄的β溶血环。在厌氧肉肝汤中,呈轻度浑浊生长,有细颗粒沉淀。
破伤风梭菌在动物体内及人工培养基内均能产生痉挛毒素、溶血素和非痉挛毒素。痉挛毒素是一种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毒,是引起动物特征性强直症状的决定因素,是仅次于肉毒梭菌毒素的第二种毒性强的细菌毒素。以9-11~10-11g剂量的痉挛毒素,即可以致死一只豚鼠。它是一种蛋白质,对酸、碱、目光、热、蛋白分解酶等敏感,65~68℃经5min即可灭能,通过0.4%甲醛灭活、脱毒21~31天,可将它变成类毒素[类毒素(英文:toxoid;anatoxin),又称减力毒素,变性毒素。]。用做预防注射的破伤风明矾沉降类毒素,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制成的类毒素,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有效地预防破伤风发生。溶血毒素和非痉挛毒素对破伤风的发生意义不大。
破伤风繁殖体对一般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不强,煮沸5min死亡。兽医上常用的消毒药液,均能在短时间内将其**。但芽孢型破伤风梭菌的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能存活几十年,煮沸l-3h才能死亡;5%石炭酸经15min,5%煤酚皂液经5h,O.1%**经30min,10%碘酊、10%漂**和30%过**氢经10min,3%福尔马林经24h才能**芽孢。
猪破伤**行病学
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粪便中有该菌存在,施肥的土壤、尘土、腐烂淤泥等处也存有该菌。各种家养的动物和人均有易感性。实验动物中,豚鼠、小鼠易感,家兔有抵抗力。在自然情况下,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各种创伤感染,如猪的去势、手术、断尾、脐带、口腔伤口、分娩创伤等,猪破伤风以去势创伤感染为常见。
必须说明,并非一切创伤都可以引起发病,而是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由于破伤风梭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所以,伤口狭小而深,伤口内发生坏死,或伤口被泥土、粪污、痂皮封盖,或创伤内组织损伤严重、出血、有异物,或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等情况时,才是该菌适合的生长繁殖场所。临诊上多数见不到伤口,可能是潜伏期[潜伏期是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创伤已愈合,或是由子宫、胃肠道黏膜损伤感染。该病无季节性,通常是零星发生。一般来说,幼龄猪比成年猪发病多,仔猪常因**引起。
猪破伤风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的1天,长的可达数月,一般是1~2周。潜伏期长短与动物种类、创伤部位有关,如创伤距头部较近,组织创伤口深而小,创伤深部损伤严重,发生坏死或创口被粪土、痂皮覆盖等,潜伏期缩短,反之则长。一般来说,幼畜感染的潜伏期较短,如脐带感染。猪常发生该病,头部肌肉痉挛,牙关紧闭,口流液体,常有“吱吱”的尖细叫声,眼神发直,瞬膜外露,两耳直立,腹部向上蜷缩,尾不摇动,僵直,腰背弓起,触摸时坚实如木板,四肢强硬,行走僵直,难于行走和站立。轻微**(光、声响、触摸)可使病猪兴旮睦增强,痉挛加重。重者发生全身肌肉痉挛和角弓反张。死亡率高。
猪破伤风病理变化
解剖无可见的病理变化。
猪破伤风怎么防治
猪破伤风的诊断
根据该病的特征性临诊症状,如体温正常,神志清楚,反射兴奋性增高,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并有创伤史(如猪的去势等)等即可确诊。没有特异的剖检变化可供诊断。
猪破伤风的治疗
1、及时发现伤口和处理伤口这是特别重要的环节之一。彻底清除伤口处的痂盖、脓汁、异物和坏死组织,然后用3%过**氢或1%高锰酸钾或5%~10%碘酊冲洗、消毒,必要时可进行扩创。冲洗消毒后,撒入碘仿硼酸合剂。也可用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20万IU,在伤口周围注射。全身治疗用青霉素或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早晚各1次,连用3天。以消除破伤风梭菌继续繁殖和产生毒素。
2、中和毒素早期及时用破伤风抗血清[抗血清(antiserum)是一种含有多**抗体的血清。]治疗,常可收到较好疗效。根据猪只体重大小,用10万~20万IU,分2~3次,静脉、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天1次。
3、对症疗法如果病猪强烈兴奋和痉挛时,可用有镇静解痉作用的氯丙嗪肌肉注射,用量100~150mg;或用25%硫酸镁溶液50~lOOmL,肌肉或静脉注射;用1%普鲁卡因溶液或加0.1%肾上腺素注射于咬肌或腰背部肌肉,以缓解肌肉僵硬和痉挛。为维持病猪体况,可根据病猪具体病情注射葡萄糖盐水、维生素制剂、强心剂和防止酸中毒的5%碳酸氢钠溶液等多种综合对症疗法。
猪破伤风的防制措施
防止和减少伤口感染是预防该病十分重要的办法。在猪只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管理,消除可能引起创伤的因素;在去势、断脐带、断尾、接产及外科手术时,工作人员应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注意术部和器械的消毒。对猪进行剖腹手术时,还要注意无菌操作。在饲养过程中,如果发现猪只有伤口时,应及时进行处治。猪只发生破伤风,大多数是因民间的**方法,常不进行消毒或消毒不严引起的,特别是在公猪去势时,忽视消毒工作而多发。
此外,对猪进行外科手术、接产或**时,可同时注射破伤风抗血清3000~5000IU预防,会收到好的预防效果。
由于该病危害大,防止和减少伤口感染是预防该病的主要的办法,猪只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管理,消除可能引起创伤的因素。以上就是猪破伤风的症状,猪破伤风怎么防治的具体介绍,希望你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