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猪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双眼眼睑耳边缘发红,皮下满布针尖状小出血点,四肢划动呈游泳状,病程持续3天左右死亡,而且死亡病例可见双耳、眼睛呈玫瑰色;腹部下条状发红;*门、*头青紫等,而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屡配不孕、流产、死胎多等,说明猪患上了蓝耳、猪瘟混合感染病,下面是综合治疗方案。
小猪蓝耳、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分析
1、建议更换免疫效果好的猪瘟**。
2、建议增加蓝耳**免疫。公母猪使用灭活苗、小中大猪使用弱毒苗,从源头上改善生产猪带毒、散毒情况。
3、建议猪场每年两次主动减群措施,将断奶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销售。控制蓝耳病高发,降低哺*猪、保育猪死亡。
4、脉冲式给药预防继发感染、防止耐药产生。
(1)哺*仔猪在1、7、21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做三针保健,提高仔猪断奶后成活率。断奶前后仔猪饲料中添加九鼎“鼎诸康”0.5kg/t连续一周。
(2)哺*母猪饲料中全期添加0.5%“鼎母安”。怀孕中期母猪按1.5kg/t添加“肺安肠康”,连续一周。育肥猪按1.5kg/t添加“氟苯尼考粉”,连续一周。
(3)怀孕后期母猪每日口服阿司匹林5克,防止流产。
(4)发病猪饮水给药:鼎诸康300g+维多康500g+葡萄糖10kg投入1t水中。
(5)康复期猪采用人工*喂养一周,待恢复后用相应阶段饲料。
5、做好蓝耳驯化工作。将后备母猪与蓝耳抗体检测合格的老母猪混群饲养40天,以提高后备母猪免疫力适应能力,提高猪场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