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魏氏[魏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七位的大姓。]梭菌病[由梭菌属(Clostridium) 中致病性菌种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又名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段猪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极高,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猪魏氏梭菌病症状特点,猪魏氏梭菌病综合防治!

  

猪魏氏梭菌病流行病学:

  本病80年代已在我省零星散发,近几年有上升趋势。并且在我国的四川、江苏、吉林、安徽、河南、山东、福建、陕西等省广泛流行过,A型为主要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其它因素协同作用。本病多数在秋末冬初尤其在气候变化异常,*雨潮湿的条件**行且本病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发病。在仔猪和**中发生率高于育肥猪,仔猪可暴发流行,常整窝发病,病死率20%—70%,**和育肥猪呈零星散发,中猪和成猪常突然发病,病程极短,如救治不及时很快死亡,也有不见任何先兆症状突然死亡。

猪魏氏梭菌病症状特点,猪魏氏梭菌病综合防治!

  本病常见于1—3日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发病率要减少,育肥猪、成年猪多发于90—180日龄,很多病例来不及治疗而死亡,且猪场一旦发生本病不易清除。

  

猪魏氏梭菌病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到39—40.5℃,呼吸加快。病程短、死亡快、发病后一般在几分钟、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内死亡。腹部臌胀明显,耳尖,蹄部,鼻唇部发绀,食欲减少,废绝,精神沉郁。

  表现神经症状,乱冲乱撞,转圈,倒地,口流白沫或红色泡沫,四肢划动,全身肌肉颤抖,抽搐,怪叫,**。呼吸困难。也有不具任何先兆症状者突然死亡。

  粪便呈深绿色或褐色。有时见有血便,并有特殊恶臭味,污染*门周围、后肢、尾部皮毛。仔猪表现为红色下痢,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时拉**、黄红色、土灰色稀粪,脱水消瘦,部分猪呕吐,体质弱。

  

猪魏氏梭菌病综合防治:

  1、以防制为重点。采用本地分离的菌株经甲醛灭活后,加Al(OH)3制成灭活菌。对受威胁猪进行紧急接种。或采用多价**注射,克服型不对号的不足,间隔2—4周注射2次,也可明显提高保护力,在疫情严重的疫点预防注射[预防注射(inoculation)亦称“免疫, 通过对个体的态度稍加攻击来提高他对更猛烈攻击抵抗力的方法,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奎尔提出。]后1个月,加强免疫注射,免疫效果更好。

  2、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母猪饲料配方科学。

  3、对怀孕母猪用C型魏氏梭菌福尔马林氢**铝类毒素,在临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5ml,两周后再注射8ml,使母猪产生免疫,仔猪出生后吮吸母猪初*可获得被动免疫,也是预防本病有效方法。

  4、加强产房管理猪舍及周围环境采用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等消毒,接生前母猪奶头清洗消毒,可明显减少本病发生与传播,胎衣、尸体进行无害处理。

  5、药物治疗对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用平时不常用的药物)。

  首先用高 效药物混饲作基础治疗,对有明显症状者静脉注射甲硝唑水溶液可收到明显效果(怀孕母猪会强烈引起平滑肌收缩,导致流产)。

  以上就是“猪魏氏梭菌病症状特点,猪魏氏梭菌病综合防治!”的全部内容!本病目前虽不是常见病,但此病来势凶猛。表现出症状后难以治疗,且死亡率很高。应引起养殖户和兽医技术人员的重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