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殖中粪污收集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殖场内大量的动物粪便怎么进行收集和处理?(动物粪便如何处理)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殖场内大量的动物粪便怎么进行收集和处理?

一般来说,养殖场内的动物粪便处理方式可以概括为了人工清粪以及机械清粪,或者两者结合,但是人工清粪耗时耗力,机械清粪前期投入大,且容易发生机械故障,维修成本高。尽管如此,也只是解决了粪便的收集工作,粪便的运输还是一大问题。如今市面上有一种可以运输粪便的艾迪机器凸轮转子泵,可以达到远距离、高粘度运输,粪便通过管道运输,不仅能保持地面的干净整洁,且工作效率高,减少了人工成本以及前期投入,是一种新型的粪便运输方式。

育肥养牛场粪污处理方式有哪些

一、人工清粪。

即人工利用铁锨、铲板、扫帚等将粪便收集成堆,人力装车运至堆粪场或直接施入农田,是小规模牛场普遍采用的清粪方式。饲养员定期对舍内水泥地面上的牛粪进行人工清理,无需设备投资、简单灵活,但工人工作强度大、环境差,工作效率低。

养殖场内大量的动物粪便怎么进行收集和处理?

二、半机械清粪。

半机械清粪将铲车、拖拉机改装成清粪铲车,或者购买专用清粪车辆、小型装载机进行清粪。目前,铲车清粪工艺运用较多,是从全人工清粪到机械清粪的过渡方式。清粪铲车由小型装载机改装而成,推粪部分利用了废旧轮胎制成一个刮粪斗,更换方便,小巧灵活。饲养员开车把清粪通道中的粪刮到牛舍一边后集中运走。

三、刮粪板清粪。

新建的规模牛场主要使用刮粪板清粪,该系统主要由刮粪板和动力装置组成。清粪时,动力装置通过链条带动刮粪板沿着牛床地面前行,刮粪板将地面牛粪推至集粪沟中或牛舍一边。这种设备投资不高,当牛舍长度在100米至120米和200米至240米时,设备的利用效率最高,设备的耗电量不超过18度/天,仅需对转角轮进行润滑维护(间隔2周至3周)。此清粪方式能随时清粪,机械操作简便,工作安全可靠,刮板高度及运行速度适中,基本没有噪音,对牛群的行走、饲喂、休息不造成任何影响。刮粪板不需要专门的安装基础,无论是新建的还是旧牛舍,设备的安装都非常方便,可称为最适合牛场的“低碳”污粪处理系统。

猪场的粪污怎么处理?

妥善处理猪场粪污,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还能将其作为资源利用变废为宝。猪粪通常有两种利用方式:一种是直接用做肥料或鱼饲料,另一种是通过发酵生产沼气。尿和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猪粪是极好的有机肥,但其施用前应进行堆肥腐熟。可自然堆肥或采用发酵塔、发酵池堆肥。固态或液态粪污均可用于生产沼气,但需修建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照明、发电、供热或做燃料利用,沼液、沼渣仍可作肥料。粪污处理的工艺和方式主要有固液分离、多级沉淀、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生物降解。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是根本解决猪场污染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户散养猪的粪污处理方法?

一、发酵床
发酵床养猪已经推行了几十年了,至于实用价值却众说纷纭,不过对粪污处理效果确实好。猪舍内铺设30~50公分的稻壳、锯末等作为发酵床垫料,并接种em菌种,猪粪尿排到发酵床上便可通过微生物进行分解发酵,从而实现养猪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化养猪场污染环境的问题。
当然不少猪场用过后感觉不实用,冬天发酵效果差、夏天床体温度高以及人工消耗大等。冬天发酵效果差主要因为温度低影响发酵菌的活性,夏天床体温度高主要因为分解发酵过程中会产热,人工消耗大主要因为为了提高发酵效果需要定期翻料。要想提高发酵床的实用性,必须做好冬季保温、夏季降温工作,另外可购买一台手推式旋耕机进行翻料。
二、固液分离
采用固液分离机对猪场粪污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再对固体、液体分别处理,可较大程度上降低处理难度。小型固液分离机市场售价多在1~2万元/台,每小时可处理10~20立方的粪污,存栏在5000~10000头的猪场这样一台机器便可以。
脱水后的粪污含水量一般在40%以下,可直接进行堆积发酵处理,等20~30天完全发酵腐熟后便可作为有机肥,粮食作物、蔬菜、果树以及牧草等均可施用。液体污物则需要先排进沉淀池,进行5~10天的沉淀与发酵,然后再将其排到莲藕或其他水生植物种植池塘。
三、沼气池
沼气池对猪场粪污的处理效果相当不错,通过发酵将粪污转化为沼气、沼液以及沼渣。沼气可用于猪场日常生活与生产,极大的节省了猪场日常开支;沼液可用于回冲猪舍对蚊蝇有一定驱赶效果,还可用于浇灌农田且不会造成烧苗;沼渣则富含氮、磷、钾与多种微量元素,为不可多得的有机肥。
一般存栏数量在500头的猪场,建设一个100~120立方米容积的沼渣、沼液自动分离式沼气池即可,造价在5~8万元。现在猪场环保设施建设可获得一定的**补贴,有些地区甚至会全额补贴,当然具体还需要到当地畜牧与环保部门咨询。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