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牛病防治技术视频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牛病防治羊病防治)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

  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牛肺疫

  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生殖道传染。临床特征为浆液性纤维肺炎和胸膜炎,多为慢性和隐性传染,发病率和死亡都较高和一种传染病。

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2-4周,最长可达四个月。按病情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体温升高40-42C。,呈稽留热,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病不原卧下,常有带痛的短咳,有时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肺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应听到各音和胸膜摩擦音。病畜反刍,瘤胃弛缓,泌*量下降,结膜发绀。亚急性型症状比急性型稍轻。慢性型病牛消瘦,消化功能紊乱,咳嗽疼痛,使役和泌*下降,最后室息而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

  肺充血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病灶出血水肿。肺实质可见到了同时期的肝变,呈现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理石样病变。肺间质水肿、增宽、呈灰白色。胸腔内积有**混浊液体。

  (三)诊断要点

  病畜呈稽留热、咳嗽、肺部有各罗音。肺部出现大理石样病理变化,胸腔积有混浊液体。

  (四) 预防与治疗

  1、为确保非疫区安全,不准从疫区引进动物。对健康牛应用牛肺疫免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微升,精神沉郁,逐渐消瘦,皮毛粗乱,短促的干咳后变为痛苦的湿咳。肺部听诊有干性罗音和湿性罗音。体表淋巴结肿大,体温40-41.5C。,呈弛张热。*汁稀薄含有凝*块或脓汁。呼吸困难,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二)病理变化

  尸体极度消瘦,肺部有大小不一的结节,有粟粒大至鸡蛋大,白色或**,坚实,结节周围有红晕或干酪样坏死。

  (三)诊断要点

  病畜极度消瘦,两侧肺部听诊有不同的罗音,短促干咳。肺部粟粒大或鸡蛋大的结节。

  (四)预防与治疗

  1、对牛群每年应进行1-2次的结核病检疫,发现病应及早处理。健立消毒制度,消除各种传播因素。

  2、犊牛出生一月后用卡介苗(A、C、G)接种,皮下注射。

  3、可选用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扬酸钠治疗。

  三、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经呼吸道,吸血昆虫叮咬或与病畜接触进行传播。多发生于雨量多和气候炎热的6-9月份。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和消化**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病势猛,多为良性经过,无继发病时死亡率约为1-3%。

  (一)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体温40-42C。,稽留3天,故称三日热。皮温不均,阵发生肌肉震颤,精神高度沉郁,鼻干燥,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潮红,肿胀流泪。鼻腔多见浆液性分泌物。病畜不愿站立,强迫行步,步态不稳,肌肉和关节疼痛。呼吸困难,多呈腹式呼吸。流诞呈残状。

  (二)病畜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和点状出血,肿胀,并含有大量泡沫状粘液。肺显著肿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间质气肿。

  (三)诊断要点

  多发生于6-9月份,突然高热,气管和支气管粘膜肿胀,有泡沫状粘液。肺肿大。

  (四)预防与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主要是在夏秋季节注意防暑,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消灭吸血昆虫等。如发病后按以下治疗。

  1、六畜旺注射液,每头每次20-4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2、10%葡萄糖500-1000毫升,10%安那加10-30毫升,维生素C10-20毫升,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

  四、牛恶性卡他性热

  恶性卡他热是由牛恶性卡他热**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以2-4岁的牛多见,羊发病少见。绵羊是带菌者,闰牛和带菌牛是主要的传播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和早春发病率最高,其特征是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发生卡他性炎症,角膜混浊和神精症状,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一)临床症状

  病牛最初高热,体温41-42C。,稽留热。肌肉震颤,寒战,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皮毛松乱,食欲和反刍减少,饮欲增加,瘤胃弛缓,泌*量下降,心博动和呼吸加快。鼻镜干燥,眼脸肿胀,流泪,眼结膜充血,角膜混浊,鼻孔流出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口腔粘漠充血,坏死或糜烂。并流出臭味唾液。脑和脑膜发炎,昏睡。腹泻,粪便呈水样恶臭,混有粘液。

  (二)、病理变化

  眼、鼻、口、咽和皮肤发生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充血或出血。真胃和肠粘膜充血、出血,糜烂和溃疡。脾轻度肿大,肝、肾、心发生严重变性。

  (三)、诊断要点

  根据散发特点,持续高热,眼粘膜变化,角膜混浊肿腹,溃疡。全身淋巴结肿大和神经症状,腹泻,粪便恶臭。

  (三)预防与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因绵羊有传播本病的可能,所以,禁止**同群放牧和同圈饲养,发病后如下方法治疗:

  天牧双骄粉针和注射用链霉素,每次按每公斤体重0.2-0.5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同时使用败血康,每头每次10-40亳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五、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不同品种的羊均可感染,以一岁以内,膘情好的多发。发病季节多在初春和秋末。其特征是死快,真胃和十二支肠出血水肿和坏死。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一)、临床症状

  突然发生,往往不出现临床症状,急性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羊离群独处,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疼痛感,排出黑色稀粪,磨牙。体温一般正常,饮食欲废绝。发病后通常数分钟至数小时痉挛而死,很少延长一天以上的病例。

  (二)、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膨胀,剖开有恶臭,天然孔流出血样液体,可视粘膜充血呈兰紫色。胸腹腔及心包积液,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肝肿大,呈土**。真胃和指肠出血水肿和坏死。

  (三)、诊断要点

  羊快疫由于病程短,缺乏特征病状,要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解剖变化综合判定。

  (四)、预防与治疗

  1、由于病程短,来不及治疗,所以应注射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苗进行预防。对病死羊应深埋,对用具,圈舍用20%漂**或3%烧碱液消毒。

  2、0.5%高锰酸钾溶液250毫升,灌服,每天一次。

  3、非常粉针和注射用硫酸链霉素,每公斤0.2—0.5万单位,败血康10—20毫升,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

  3、来一针注射液,每头每次2—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六、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主要是B型产气荚膜杆菌引起初生羔羊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发生于7天以内,以2-3天发病最多。病羔是主要传染源,病源随粪便排除,污染羊圈,用具母羊体表和*头,健康羔羊经消化道,脐带或伤口传染。其特征是剧烈腹泻和神精症状,死亡率很高,给羊业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临床症状

  潜伏期1-2天。病初羔羊精神萎顿,垂头弓背,不吮*。腹胀腹痛,腹泻,粪便呈粥样或水样,颜色呈灰白色,**或黄绿色,恶臭。病羔虚弱脱水,眼球下陷,皮毛粗乱,卧地不起而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

  真胃内有未消化的凝*块,小肠充血,发红,溃疡,肠子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肺充血或瘀血。

  (三)诊断要点

  7日龄以内羔羊下痢,很快死亡,即可诊断为羔羊痢疾。

  (四)预防与治疗

  1、搞好圈舍清洁卫生,做好羔羊的防寒保暖,防止受凉。吃足初奶并合理哺*,防止饥饱不均。圈舍和用具可用万毒杀5%来苏儿消毒。

  2、神针999注射液,每头每次3-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3、肠炎宁注射液,每头次3-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七、蓝舌病

  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性传染病。不分品种,年龄均容易感染,由各种库蠓传播,多发生于夏季和早秋季节。其特征是发热,口腔、鼻腔和胃肠粘膜发生溃疡性炎症。病程为6-14天,发病率为30-40%,死亡率2-30%,有时可高达90%,多由于并发肺炎或胃肠炎而死亡。

  (一)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3-8天,体温升高40.5-41.5C。。厌食、精神萎顿,落后于羊群。口流涎,上唇水肿,口腔粘膜充血后发绀呈青紫色。口腔唇、齿龄、颊、舌粘膜糜烂,致使吞咽困难,口腔来恶臭。鼻流粘液性分泌物,鼻腔周围结成干痂,阻寒空气流通,引起呼吸困难,和鼻干声。病畜喜卧,不愿走动,强迫行走,出现跛行或用膝行走。消瘦无力,有的便秘或腹泻,粪中带血,多并发肺炎和胃肠炎而发支死亡。

  (二)病理变化

  主要见于口瘤胃、心、肌肉、皮肤和蹄部。口腔糜烂出现深红**,舌齿龄、硬腭、颊粘膜和唇水肿,舌发绀,故称蓝舌病。瘤胃有暗红**,皮下和肌肉出血,心肌、心内外膜、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粘膜有小点出血。

  (三)诊断要点

  根据口和唇肿胀糜烂,舌发绀,跛行以病理变化即可作出诊断。

  (四)预防与治疗

  1、鸡胚化弱毒疫菌和牛胎肾细胞致弱的组织苗进行预接种。对圈舍定期进行消毒,杀灭吸血虫,防止本病的传播。

  2、天牧双骄粉针和注射用硫酸链霉素,每公斤体重0.5-2万单位,败血康每头每次10-40毫升,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

  八、前胃弛缓

  前胃弛缓是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异常发酵引起的一种消化**综合症。其临床特征为厌食,瘤胃蠕动力减弱,反刍减少。本病主要发生牛、羊,特别是舍饲的发病率较高,占前胃疾病75%。严重影响**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力,给养牛(羊)业带极大的危害。

  (一)临床症状

  急性前胃弛缓,患畜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反刍减少甚至停止,咀嚼无力,嗳气增多,瘤蠕动暗减弱。体温、脉搏、呼吸一般正常。慢性的病畜,逐渐消瘦,全身衰弱无力,皱毛粗乱,鼻镜干燥,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最后因衰竭而死。

  (二)病理变化

  瘤胃和瓣胃胀满,皱胃下垂,内容物干燥。瘤胃和瓣胃粘膜有出血班。

  (三)诊断要点

  根据病畜食欲减退,反刍异常,前胃蠕动减易,消化功能发生障碍。病畜精神沉郁,鼻镜干燥。

  (四)预防与治疗

  1、加强饲营理,注意饲料保营,饲料的多样化,不要随意更换饲料。

  2、食欲旺注射液,牛每头每次10-30毫升,羊每头每次5-1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3、清热健胃散,牛每头每次50-100克,羊每头每次20-50克,拌入饲料中口服或灌服。

  九、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是因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或采食了大容量易发酵的的饲料,在瘤胃内菌群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臌胀。本病多发生于牛、羊,春夏秋牧草旺盛季节,特别是放牧的家畜容易发生本病。

  (一)临床症状

  本病多发生在采食过程中或采食后突然发病,腹部急剧臌大,肷窝部突出,按压腹壁紧张富有弹性,叩诊呈臌畜,听诊瘤胃蠕动音消失。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嗳气停止。腹痛病畜起卧不安,后肢踢腹,拱背摇尾。呼吸困难,结膜发绀,心跳加快,站立不稳,最后倒地不起,室息而死。

  (二)病理变化

  瘤胃粘膜有出血班,角化上皮脱落。肺充血,肝和脾脏被**呈贫血状态,浆膜下出血。

  (三)诊断要点

  采食发大量易于发酵饲料,采食中或采食后突然发病,瘤胃臌胀,呼吸困难,即可作出诊断。

  (四)预防与治疗

  1、注意饲草保营,防止发霉变质。饲料注意合理搭配,防止饥饿和过食。

  2、为发排出气体,可将舌拉出或在口腔内含一个木棒,促进胃中气体排除。

  3、用鸭血或鸡血,将杀后取血直接灌服,防止继续发酵。

  4、土烟叶一斤,煎水1000毫升,灌服,阻止继续发酵。

  十、胃肠炎

  胃肠炎是畜禽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是胃肠粘膜及其层组织的炎症。由于胃和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紧密相关,胃或肠的器质性损伤和机能紊乱,容易相互影响。因此,胃和肠的炎症多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

  (一)临床症状

  病畜精神沉郁,饮欲增加,食欲废绝。可视粘充血并发黄染。口腔干燥,气味恶臭,舌面皱缩。腹痛,喜卧回头顾腹。马、猪、犬病初出现呕吐。腹泻。腹泻,粪便呈水样,混有粘液或未消化的饲料,恶臭。*门松弛,排粪**,呈现里急后重。病畜急剧脱水,眼球下陷,腹部卷缩。呼吸浅表,心博动加快。最后因脱水,心力变竭而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

  肠内容物混有血液,恶臭。粘膜出血,水肿,组织坏死和脱落,遗留下烂班和溃疡。

  (三)诊断要点

  根据全身症状,食欲紊乱,腹泻和粪便中的病理性产物即可作出诊断。

  (四)预防与治疗

  1、加强饲养营,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注意饲料的保营和调配,防止霉变饲料饲喂家畜家禽。

  2、泻痢停散,每头每次10-40克,猪5-20克,拌入饲料中饲喂或灌服。菌不怕可溶性粉每头每次牛10-50克,猪5-20克,拌入饲料中饲喂或灌服。

  3、鸣牌止痢王注射液或消肿解毒王注射液,每头每次牛10-40毫升,猪5-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十一、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之一,人和其它畜禽均能感染。肝片吸虫体扁平,外呈叶片状,从胆管中取出时呈棕红色。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珠肝炎和胆囊炎,并发生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尤其对幼畜危害相对严重,发育**或引起大批死亡。

  (一)临床症状

  夏未和秋季发病率较高。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腹泻。可视粘膜苍白,严重贫血,逐渐消瘦,生长发育弛缓,病畜被毛粗乱,眼脸、胸腹下水肿。腹泻,粪便呈粥样,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病畜极度衰竭而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

  肠壁和肝组织损伤,肝肿大,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引起慢性胆襄炎,慢性肝和贫血。

  (三)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粪便及剖解等综合进行判定。

  (四)预防与治疗

  1、注意动物饮水和饲草卫生,定期对圈舍消毒和动物进行驱虫。

  2、硫双二氧酚,牛每公斤40-60毫克,猪羊每公斤80-100毫升,鸡每公斤150-200毫克

牛不吃草 牛嘴流黏液怎么办 大家写的详细点

你问的问题很含糊,是牛生病不吃草,还是只吃料也喝水就是不吃草。下面是按牛生了病不吃草来解答的,希望有帮助。牛是草食动物,一般情况下牛患了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两种病都会食欲降低,反刍减少或停止,磨牙,有时臌气,瘤胃蠕动次数减少,腹痛不安,腹围增大,手压瘤胃充满、结实,并有痛感,粪便干硬并有恶臭,体温呼吸正常。发病原因是吃了难以消化的饲料及霉坏、过冷饲料或蛋白质、维生素缺乏或暴食暴饮都可引起此病。防治方法:1.停止饲喂难于消化的饲料可喂些优质青干草和青饲料,精料停喂,多饮盐水;2.药物治疗:①给于健胃药苦味酊50-100毫升,大黄酊40-80毫升,姜酊20-50毫升,橙皮酊30-60毫升,碳酸氢钠30-100克或人工盐50-150克内服;②硫酸镁100-300克,石蜡

求养牛技术资料,养牛知识,牛病防治知识

养牛首先要搞好牛舍建设,因地制宜建造冬暖夏凉的牛舍,冬季要做好 保温,使舍内持在5℃以上。每天定时清除粪便,中午通风换气,刷拭牛体,定时牵到舍外晒太阳,增强体质,有利于增膘。在此可以使用自动刮粪板系统,可以实现清粪时间控制、清粪周期控制、刮板行程控制、温度控制、手动控制等。

其次务必选养良种牛。选择优良品种的牛进行养殖是获得好效益的关键,因为良种牛不仅肉质 好、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卖相好,发病率也低。要改变多年一贯制搞级进杂交的做法,积极引进利木赞、西门达尔等品种进行三元杂交,不断提高改良效果和经济效益。千万不要以为本地牛已经很优良,而不注重进行品种改良,要不断改良所养品种,牛价贵时要搞品种改良,牛价贱时更应搞品种改良,有条件的要尽量推广冷冻**配种新技术。尤其应注意,不能用**公牛配种,因为**公牛虽然体高力大,但遗传性不稳定,极易造成近亲繁殖, 后代退化,经济效益低下。

其三科学饲喂。养牛应尽量让牛吃好吃饱青绿草料,同时补饲其它必需的营养饲料。提 高养牛效益,要从犊牛培育抓起,特别是要搞好第一、二个冬春舍饲期补饲使其在18~24个月龄体重达300公斤左右出栏,也可经短期强度育肥后 体重达500公斤以上出栏。稻草和麦秸通过氨化后粗蛋白含量可提高,不仅能降低饲养成本,也能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因此,要大力推广普及秸杆青贮、 半干贮和氨化等秸秆处理新技术,推广秸秆养牛

第四,要搞好驱虫和防病。牛在放牧时由于采食牧草和接触地面,体内外常感染多种寄生虫,如牛 消化道内极易出现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和食道口线虫等;牛体外极易感染螨、蜱、虱、蝇、蛆等体外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吸收营养、释放毒素,使 牛生长发育受阻,可使日增重下降35%,饲料转化率下降30%;牛皮蝇蛆使皮价降低一倍多,寄生虫严重时会造成死亡。可见,驱虫是养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农户养牛可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0月进行两次驱虫, 育肥牛在育肥开始时要进行驱虫。目前,驱虫药物种类很多,左旋咪唑、敌百虫等均可应用,但抗虫谱狭窄,效果不尽人意。阿福丁(虫克星)为驱虫 首选药。该药是近年来研制生产的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新型抗寄生虫 兽药,可同时驱除畜禽体内线虫和体外螨、蜱、虱、蝇蛆等寄生虫。剂型有针剂、片剂、胶囊和粉剂四种。其中粉剂价格适中,使用方便。用法用量: 灌服或拌匀于饲料中饲喂。每10公斤体重用1克;驱虫最好安排在下午或 晚上进行,使其在第二天白天排出虫体,便于收集处理。投药前最好停食6~ 12小时,只好给饮水,以提高药效。将牛体内外的各种寄生虫驱尽后,科学饲养、增膘效果显著。 预防牛体疾病也是养牛取得较高效益的关键之一,防病没搞好,种学饲 养将前功尽弃。预防牛病,除了搞好牛舍、牛体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保 证牛饲料及饮水卫生安全、驱虫等工作外,可以使用牛体刷进行清洁工作。如果没有足够的兽医技术,还要与当地兽医保持经常联系,搞好疫病的预防和疾病的治疗。

怎样预防牛患炭疽病?

对病牛及可疑病牛要严格隔离。死亡的病牛尸体严禁剖检和食用。尸体粪便及被污染的饲草要焚化,或深埋。病牛用过的栏舍和用具都要用10%烧碱水、20%漂**溶液、0.1%碘溶液或者0.5%过氧乙酸进行消毒。

每年春末夏初注射一次炭疽无毒芽孢苗,成年牛1毫升,犊牛0.5毫升。或用Ⅱ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不论大小牛一律1毫升。免疫期1年。不满1个月的幼牛,怀孕2个月的母牛,瘦弱、发热及其他病牛不宜注射。

牛球虫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牛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引起的一种肠道原虫病。临床上以出血性肠炎为其特征。该病多发生于春、夏、秋三季,尤其多雨年份,在低洼潮湿的牧场放牧易发生。

该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

(1)加强消毒。在流行期间用3%~5%热碱水或1%克辽林对地面、牛栏、饲槽等进行消毒,每周一次。粪便和垫草必须无害化处理。

(2)注意隔离。成年牛多为带虫者,故与犊牛应分开饲养,犊牛哺*前*房要洗拭干净。

(3)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氨丙啉,每天每千克体重5毫克量连用21天。

(4)对病牛用磺胺二甲嘧啶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内服。每天1次,连用3~7天。若配合使用酞酰磺胺噻唑,效果更好。

人感染****是什么**

牛**性腹泻—粘膜病

牛**性腹泻—粘膜病、也叫牛**性腹泻或牛粘膜病,是牛**性腹泻—粘膜**引发的一种传染病,多成隐性发病。多发于六月零一下的犊牛【不分品种、性别、年龄高发于6—8月犊牛】。急**例多成群体性发病、以口腔以及消化道粘膜发炎、糜烂、腹泻为特征。

肠炎型:高烧可达42度、肠道以炎症表现为主特征(痢疾后重、伴随脱落肠粘膜),个别病 例伴随呼吸困难、咳嗽。兽药精品厂家批发

眼型:呼吸症状明显以喘为主要表现、眼结膜前期流泪、随之发展眼结膜发炎、呈现结膜炎、最后失明,体温一般在41—41.5度左右,鼻腔内流出浓稠状脓性分泌物,口腔内有时流出黏性分泌物,最多数患病牛犊、逐步消瘦、后衰竭而死亡。

腹泻稀薄如水、混有粘膜和血液、恶臭。

妊娠母牛感染本病可诱发流产、木乃伊胎货引发畸形胎,还能诱发卵巢炎发生、不孕。

治疗方案:

口服补液盐饮水、头孢配合瘟毒清分别注射或输液 四黄散拌料

对于眼型可以采取、自制血清疗法:兽药精品厂家批发取患病牛只字体全血5ml、注入自体颈部皮下【诱其自身产生抗体】 此方案只针对于眼型发病!!!

【对于眼部发生结膜炎病变的牛只可选用恩诺沙星滴眼液或消炎类滴眼液,患部眼滴进行治疗】

羔羊痢疾

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急性毒血症、引发剧烈腹泻以及小肠发生弥漫性出血性溃疡为病变主要特征。

本病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发的初生羔羊【7日龄以内,2~3日龄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诱发因素:母体营养(孕妊后期增加**以及矿物质),兽药精品厂家批发,**常见传染病外部环境条件(羔羊的出生体重决定自身免疫力、以及出生后能否及时喝上初*),几包不菌、不定时饲喂对幼龄动物影响明显。

母羊产前免疫、羔羊初生后12小时内灌服土霉素做预防。

治疗方案:可用本公司四黄散灌服有效预防,以及发病治疗。

羊肠毒血症

多发于一岁龄一下的绵羊、高发于气温逐步升高季节气候(春夏交接季节)、多发于圈养养殖区、一膘情好的羊高发。

发病羊表现:突然发病、常伴有胀气、腹痛、典型肠炎症状,发病羊只表现呆立、要么表现“狂奔”,死前肠鸣以及腹泻加重、呈水样粪便(血水样常见)全身震颤、口鼻流沫。

牛百叶干病防治方法

牛百叶干病的治疗1、灌服500毫升豆油或石蜡油,润滑瓣胃。

2、对已发病牛,病初可用硫酸钠或硫酸镁500~800克,液体石蜡1000~2000毫升,水5000~1万毫升,一次灌服,以促进胃内容物排出。

3、对病期长、病情严重的,可用长针头在右侧第十肋骨前缘与肩端水平线交叉处,或稍下方,往瓣胃内注入100%的硫酸钠或硫酸镁液1000~3000毫升,若同时注入500毫升左右液体石蜡或植物油,效果更好。为恢复瓣胃功能,可配合使用维生素B1和安溴合剂。病后期必要时,可配合使用强心、补液和洗胃治疗法,并可静脉注射5%氯化钠溶液20毫升,以强心利尿。

4、对病情不很严重的病牛,也可选择中药治疗。取芒硝120克,滑石、大戟、当归、白术、二丑各30克,大黄60克,甘草6克,混匀研细,加猪油500克,温水调服。连服数剂,效果也很好。

牛百叶干病的预防1.不能长期饲喂单一、质量不好、太坚韧难以消化的草料,如枯老的植物茎秆、农作物秸秆(豆秆、麦秸)。

2.要注意饲料配合,避免长期、大量饲喂精料和糟粕类饲料,如酒糟,粗饲料过少或粉碎太细;粗硬或不易消化的饲料,及细碎、粉状坚实的饲料如带壳的燕麦、米糠等。特别是长期给牛饲喂用铡刀铡得过短的饲草,都会导致这个疾病的发生。

3.避免饲喂含有泥沙的饲草饲料,要不然泥沙就会沉淀在瓣胃瓣叶之间,进而造成发病。

4.避免饲草饲料中混有塑料薄膜、塑料包装袋、布片等异物。

5.冬季要保证牛有充足的饮水。

牛病防治技术视频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