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羊吃什么中药可以预防病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羊要注意预防哪些病?(养殖羊需要预防什么疾病)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羊要注意预防哪些病?

  养羊预防疾病介绍:

  1、羊肠毒血症

  本病是由魏氏梭菌不同血清型菌株感染羊只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饲草、饮水污染,过**料均可诱发本病,发病年龄不等,从几个月到1~6岁均可发生;在常发区,2岁以下的羊,尤其4~12个月的羔羊死亡较多。本病多呈散发,具体可采用如下防治方法:给羊群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四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卫生及消毒,要限制给羊饲喂大量精料,配合日粮中加入磺胺胍,以防感染本病。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可用3%火碱液彻底消毒病羊污染的圈舍,可对病羊服用磺胺脒,首次剂量按0.2g/kg体重,维持量减半。也可应用头孢霉素、卡那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mg,每日2次。

养羊要注意预防哪些病?

  2、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性下痢,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在本病流行地区,怀孕母羊用羔羊痢疾甲醛菌苗预防,第1次在分娩前20~30d内,后腿内侧皮下注射菌苗2ml,第2次在分娩前10~20d内,于另一侧后腿内侧皮下注射菌苗3ml。这样初生的羔羊可获得被动免疫力。

  3、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

  本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特征。防治方法:羊群一但发病定性后,应立即隔离病羊,并进行及时治疗。可选用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素、贝尼尔(血虫净)等药物,一般认为血虫净和土霉素较好,血虫净7mg/kg体重,深部肌肉注射,轻症1次,重症24h后再注射1次,同时用抗菌素如头孢霉素等控制继发感染。除上述治疗外,还应抓住消毒和检疫,并对病死羊做无害化处理。预防本病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尤其要驱除媒介昆虫,并做好针头,注射器的消毒,还要随时消除应激因素。将抗菌药物混于饲料中,可起防病之效。

  4、羊消化道线虫病

  寄生于羊胃肠道内的线虫有很多种,并多为混合感染。尽管这些线虫种类繁多,对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引起的感染及症状极为相似,故统称为消化道线虫感染。防治措施:羊群定期驱虫,一般春秋两季驱虫,严重时可3个月驱虫1次。治疗时可采用下列药物:左旋咪唑,口服剂量每千克体重8mg;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5~6mg。丙硫咪唑,口服剂量每次每千克体重5~15mg。

  5、螨病

  羊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螨病又叫疥癣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往往在短期内可引起羊群严重感染,危害十分严重。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6、羊焦虫病

  病程多数呈急性经过,2岁以下幼羊病势沉重,病期约1周,个别病羊突然发生死亡。体温升高到41℃左右,呼吸浅而快,每分钟60~80次,有时还发鼾声。心跳加快,达120~180次/min,节率不齐。眼结膜开始潮红,继而苍白,并有轻度黄疸,采食减少至废绝,瘤胃蠕动减弱,病重者完全停止,个别病例直至死前仍有食欲。病初粪便干燥,后期拉稀,粪便中混有血样黏液、恶臭,少数羊有血尿。体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肩前淋巴结最为明显。病初肿大如鸽蛋,后如核桃,最大的犹如鸡蛋,多数为一侧大,另一侧小,两侧都肿大者较少,触诊有痛感,初期较硬,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变软,慢慢恢复正常。病羊迅速消瘦,精神萎顿,放牧时离群落后,继而沉郁、低头耸耳、头伸向前方呆立、步态僵拘、步幅缩短、步态不稳。后期虚弱、卧地不起,将头颈伏地面伸直,对周围事物缺乏反应,最后衰竭而死。病愈羊只恢复缓慢,并有脱毛现象。

  7、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是急性瘤胃扩张,充满食物使胃的正常容积增大,胃壁扩张,食糜停滞瘤胃引起消化**的疾病。该病临床特征为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瘤胃坚实、疼痛,瘤胃蠕动极弱或消失。

  8、肺炎

  肺炎是细支气管与个别肺小叶与小叶群肺泡的炎症,一般由感冒或支气管炎症蔓延引起。受寒感冒,机体抵抗力降低,物理、化学因素**可引起,一些特异**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也都可引起。可用磺胺类或青、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天2次,体温高时可注射安乃近,咳嗽时可用氯化胺2~5g,杏仁水2~3ml,灌服。心脏衰弱时可用樟脑磺酸钠2~3ml,肌肉注射。

关于治感冒的古代偏方

关于治疗感冒的偏方,你都知道哪些呢?

羊肚子胀气用什么药

至于如何排气,方法很多,
一,口含臭椿树棍子后驱赶运动
二,前腿站高处,撬开嘴巴,挤压腹部
三,瘤胃穿刺
四,其它特殊手法,制止继续发酵,原理就是改变产生气体的那些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或者直接把一部分微生物杀灭。常见的措施有灌啤酒,白酒,酒精,白酒加捣碎的大蒜籽,香烟丝泡的水,石蜡油,二甲基硅油,**镁,浓盐水,抗生素。

羊流口水是什么病

馋嘴了

如何正确给山羊驱虫

山羊驱虫技术相关如下:

1、母羊在配种前25天驱虫一次,间隔7天再驱虫一次。已怀孕的母羊暂不可驱虫,待分娩后20天左右再驱虫。

2、种公羊驱虫:一般1年驱虫两次(春秋二季),每次驱虫10天后再补驱一次。

3、羔羊的驱虫:羔羊驱虫一般在50日龄驱第1次,90日龄驱第2次,以后每隔3个月再驱一次。

4、育成群羊驱虫:群山羊驱虫一般一年两次。第1次时间在3月~4月进行,10天后再驱一次,因为3月~4月气候温和,是寄生虫较为活跃的时期,很多寄生虫都会随着春季的到来而萌发,容易造成感染。第2次时间可选在秋季的9月~10月驱虫,10天后再驱一次。根据情况,某些寄生虫虫害严重地区,在6月~7月可增加一次驱虫。

5、养羊户一年应给羊驱虫两次,分别在2-4月和9-11月。对短期育肥的羊应在育肥开始时进行驱虫。

6、药物选择:用于驱虫的药物种类很多,其中搭配使用丙硫咪唑片和阿维菌素片效果不错。方法是每隔15天轮换一次。驱虫一般应在早晨6:00-7:00羊空腹时进行,剂量为每10公斤体重用药1片(两种药物药量相同),喂药6小时内禁食。

附 常见山羊驱虫药

1、伊维菌素:主要用于杀灭线虫和体外寄生虫,但使用时注意大羊不要超过说明用量的3倍,小羊不能超过2倍,否则一旦中毒没有特效解药,容易造成损失。如果体外寄生虫(如螨虫)严重,可以用伊维菌素配成溶液喷涂患处,最少7天一次,直到治愈。

2、阿苯达唑:主要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

3、吡喹酮:主要杀灭绦虫和吸虫,可与阿苯达唑交替使用。

4、氯氰碘柳胺钠:主要用于治疗肝片形吸虫,和肠道线虫,一般在确认患肝吸虫时使用。

5、此外春秋两季易感染球虫病,小羊易感染,患病羊只会出现反复腹泻,死亡率较高,可以在春秋两季在羔羊饲料中加些含氨丙啉或磺胺二甲嘧啶的药物预防。但不可长期使用,磺胺二甲嘧啶对一些瘤胃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扩展资料:

一、山羊放牧管理:

(1) 夏秋季因日长夜短,气温高,羊的饮水量增加,需食量增加,此时应一天放牧两次,中午让羊回到圈舍中休息、饮水并适当补盐,具体的时间是早晨7~11点,下午4~8点。

(2) 冬春季昼短夜长,气温低,牧草老化,此时必须延长放牧时间,让羊只多摄入营养,应全天放羊,早9~10点上山,下午5~6点收羊。

(3) 适当轮牧, 缓解草场压力, 减少寄生虫病发生。

二、山羊的越冬管理

(1)山羊越冬管理时间是指每年农历十一月到次年二月上旬。历时3个半月时间,在此期间气温低,牧草枯,所以越冬管理实际就是人为地在越冬期内造就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和补给充分的草料或精料。

(2) 山羊性温怕寒,适宜的温度15~25℃。当温度低于10℃时, 山羊采食量、 采食时间减少, 好动性不明显。当气温低于5℃时,多数羊只停止采食,出现群体取暖或往低洼处避寒。如果哺*母羊在5℃以下,连续受寒两天, 多数母羊停止泌*,这是造成冬羔大量死亡的致命因素,也是多数养羊户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长时间的*雨和下雪结冰时,应停止放牧,转为圈养。

(3) 越冬期气温低、草质差,放牧时山羊摄食量减少,摄入的牧草营养差,而抵御风寒,又要消耗过多体能, 如不人工补料,羊的代谢就会失去平衡而紊乱,膘力下降,体质变差,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升高,造成大批死亡,所以冬季必须补料和调整营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羊养殖技术要点

羊小反刍兽疫病用什么药?

羊流口水,精神不振,不反刍,不吃草应该用什么药物治疗?

这种有两个病会导致这样,但是他们之间也有区别,要细心观察才是。
1,羊口疮,一般是体弱的和2-8个月的小羊,看到流口水后,打开口腔,可以看到嘴唇内侧和舌头上有点点,这个就是了,治疗方案,鱼腥草+抗生素=****,建议鱼金注射液+****,连用3天左右,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喷聚维酮碘,再涂抹冰硼散,两三天就好了。
2,小反刍兽疫,这个和羊口疮的区别就是拉肚子,发病初期口腔发白,这个病要尽快治疗,不然死亡率和传染率都很高。这个病的治疗原则是补充能量+抗生素。现在市面上除了很多治疗这个病的药

兔肝片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兔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Fasciola hepotica)寄生于肝胆管内所引起的。本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对养兔业的危害也十分严重,有时可引起大批兔只死亡,北京地区曾有多起因饲喂水草而导致兔肝片吸虫病暴发的报道。肝片吸虫虫体扁平,呈叶片状,自胆管取出时呈棕红色,固定后变为灰白色。虫体长20—35mm,宽5—13mm。虫体前端呈圆锥状突出,称为头锥I头锥后方变宽,称为肩部;肩部以后逐渐变窄。体表有很多小刺。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其稍后方为腹吸盘。在口吸盘与腹吸盘之间有生殖孔。肝片吸虫的生殖系统特别发达,且为雌雄同体,可自体或异体受精。虫卵呈长卵圆形,黄褐色。前端较窄,有一个不明显的卵盖,后端较钝。卵壳较薄而透明,卵内充满着卵黄细胞和一个胚细胞。虫卵大小为116—132μm×66—82 μm。肝片吸虫的成虫在肝胆管内产卵,卵随胆汁进入肠 道,随粪便一起被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的温度(15—30℃)、充足的氧气、水分及光线的条件下,卵经10—25 d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钻人中间宿主淡水螺体内继续发育(在我国常见的肝片吸虫中间宿主为4种椎实螺,即小土蜗、截口土蜗、椭圆萝卜螺及耳萝卜螺)。

经历胞蚴、子雷蚴和母雷蚴阶段,最后发育为100--1000条尾蚴,尾蚴离开螺体,进入水中,然后附着在水草上,脱去尾部,变成圆形的囊蚴.当兔吃迸了含囊蚴的水草后,囊蚴中的幼虫就在兔的小肠中脱囊而出,钻入肠粘膜,最后穿破肠壁进入腹腔,再经肝包膜进入肝实质巾。幼虫在肝脏中经过一段时问的移行后,进入肝胆管中,约经2个多月发育为成虫。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因感染幼虫的数量、兔体的免疫力、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常见的为慢**例。病兔出现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异嗜,消瘦,虚弱,贫血和黄疸等症状。急**例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病初发热,喜伏卧,粘膜苍白,黄痘,逐渐衰弱,肝区有压痛。病后1~2 d常发生死亡。致病作用及病理变化 肝片暖虫的致病作用及其所致的病理变化常依其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并且与感染的数量有关。当有大量囊蚴感染时,在其初进入兔体时,幼虫穿过小肠壁并再由腹腔进入肝实质,引起肠壁和肝组织的损伤,肝肿大,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出血、有数毫米长的暗红色虫道,虫道内有凝固的血液和很小的童虫。可引起急性肝炎和内出血,腹腔中有血性液体,出现腹膜炎病变,这是导致本病急性死亡的原因。虫体进入胆管后,由于虫体长期的机械性**和毒性物质的作用[http://****nczfj***m],引起慢性胆管炎、慢性肝炎和贫血。早期肝肿大,后期萎缩硬化,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有较多虫体寄生时,可引起胆管扩张、增厚、变粗甚至堵塞,胆汁郁滞而出现黄疸。胆管象绳索样凸出于肝脏表面,胆管内壁有磷酸钙、磷酸镁等盐类沉积,使内膜变得粗糙,胆管内有虫体和污浊稠厚的液体。病兔出现贫血和水肿等症状。再加上虫体本身以宿主的血液和细胞作为营养,结果导致宿主营养**,体质消瘦,出现典型的慢性肝片吸虫病症状。

羊病的防治与治疗和治疗方法

驱虫,肝吸虫病可能大

如何正确给山羊驱虫

山羊驱虫技术相关如下:

1、母羊在配种前25天驱虫一次,间隔7天再驱虫一次。已怀孕的母羊暂不可驱虫,待分娩后20天左右再驱虫。

2、种公羊驱虫:一般1年驱虫两次(春秋二季),每次驱虫10天后再补驱一次。

3、羔羊的驱虫:羔羊驱虫一般在50日龄驱第1次,90日龄驱第2次,以后每隔3个月再驱一次。

4、育成群羊驱虫:群山羊驱虫一般一年两次。第1次时间在3月~4月进行,10天后再驱一次,因为3月~4月气候温和,是寄生虫较为活跃的时期,很多寄生虫都会随着春季的到来而萌发,容易造成感染。第2次时间可选在秋季的9月~10月驱虫,10天后再驱一次。根据情况,某些寄生虫虫害严重地区,在6月~7月可增加一次驱虫。

5、养羊户一年应给羊驱虫两次,分别在2-4月和9-11月。对短期育肥的羊应在育肥开始时进行驱虫。

6、药物选择:用于驱虫的药物种类很多,其中搭配使用丙硫咪唑片和阿维菌素片效果不错。方法是每隔15天轮换一次。驱虫一般应在早晨6:00-7:00羊空腹时进行,剂量为每10公斤体重用药1片(两种药物药量相同),喂药6小时内禁食。

附 常见山羊驱虫药

1、伊维菌素:主要用于杀灭线虫和体外寄生虫,但使用时注意大羊不要超过说明用量的3倍,小羊不能超过2倍,否则一旦中毒没有特效解药,容易造成损失。如果体外寄生虫(如螨虫)严重,可以用伊维菌素配成溶液喷涂患处,最少7天一次,直到治愈。

2、阿苯达唑:主要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

3、吡喹酮:主要杀灭绦虫和吸虫,可与阿苯达唑交替使用。

4、氯氰碘柳胺钠:主要用于治疗肝片形吸虫,和肠道线虫,一般在确认患肝吸虫时使用。

5、此外春秋两季易感染球虫病,小羊易感染,患病羊只会出现反复腹泻,死亡率较高,可以在春秋两季在羔羊饲料中加些含氨丙啉或磺胺二甲嘧啶的药物预防。但不可长期使用,磺胺二甲嘧啶对一些瘤胃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扩展资料:

一、山羊放牧管理:

(1) 夏秋季因日长夜短,气温高,羊的饮水量增加,需食量增加,此时应一天放牧两次,中午让羊回到圈舍中休息、饮水并适当补盐,具体的时间是早晨7~11点,下午4~8点。

(2) 冬春季昼短夜长,气温低,牧草老化,此时必须延长放牧时间,让羊只多摄入营养,应全天放羊,早9~10点上山,下午5~6点收羊。

(3) 适当轮牧, 缓解草场压力, 减少寄生虫病发生。

二、山羊的越冬管理

(1)山羊越冬管理时间是指每年农历十一月到次年二月上旬。历时3个半月时间,在此期间气温低,牧草枯,所以越冬管理实际就是人为地在越冬期内造就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和补给充分的草料或精料。

(2) 山羊性温怕寒,适宜的温度15~25℃。当温度低于10℃时, 山羊采食量、 采食时间减少, 好动性不明显。当气温低于5℃时,多数羊只停止采食,出现群体取暖或往低洼处避寒。如果哺*母羊在5℃以下,连续受寒两天, 多数母羊停止泌*,这是造成冬羔大量死亡的致命因素,也是多数养羊户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长时间的*雨和下雪结冰时,应停止放牧,转为圈养。

(3) 越冬期气温低、草质差,放牧时山羊摄食量减少,摄入的牧草营养差,而抵御风寒,又要消耗过多体能, 如不人工补料,羊的代谢就会失去平衡而紊乱,膘力下降,体质变差,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升高,造成大批死亡,所以冬季必须补料和调整营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羊养殖技术要点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