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泰国罗非鱼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罗非鱼吃什么长的快(罗非鱼吃什么食物长得快)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罗非鱼吃什么长的快

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也可以投喂各种饲料。

在饲料喂养罗非鱼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

罗非鱼的饲养要每天投饵2次,投饵量以30分钟内能吃完为度。

罗非鱼吃什么长的快

罗非鱼每天应投喂适当的青饲料(红萍、黑麦草等),青饲料掌握在池鱼体重的0.3~0.5%左右。饵料最好是采用颗粒饵料,饵料贮存时间不要超过15天。每隔3~4天应把流水池的排污底阀打开,进行彻底排污。

扩展资料:

罗非鱼有较发达的胃,可分泌胃酸,它能消化其他鱼类不能利用的一些藻类。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其次是浮游植物,再次是浮游动物和少量的底栖动物,如水蚯蚓和摇蚊幼虫等。

罗非鱼成长过程中,其食性也不断的变化。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随着鱼体长大,逐渐转为以植物饲料为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非鱼

罗非鱼怎么煎好吃??

罗非鱼还有其他名称吗?我在成都青石桥海鲜市场上问 没有这这种鱼

罗非鱼、也称 非洲鲫鱼 、越南鱼 学名

慈鲷科 (丽鱼科)Cichlidae 口孵非鲫属 Oreochromis 鱼类

下图为 莫桑比克口孵非鲫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俗称 䲞鱼、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罗非鱼

在1954年前后传入到中国南方,作为一种淡水塘养鱼类,因其形似鲫鱼,原产非洲,称为非洲鲫鱼,简称非鲫。又一度因自越南传入,而称之为越南鱼。1981年郑葆珊在《广西淡水鱼类志》中将此鱼称为罗非鱼,属丽鱼科。罗非鱼得名自越南语中鱼的发音为“罗非”,可能是广西养鱼者对此鱼来自越南的称呼。

吉富罗非鱼成鱼收获与运输应如何操作?

吉富罗非鱼很容易应激,主要在捕捞和搬运等环境变化过程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死鱼。捕捞和搬运前停止投喂饲料2天,第一次捕捞的池塘,要特别小心,提前1~2天炼网(密集)后方可操作。捕获上网的鱼尽快搬上运输车,不能像鱼苗一样用吊池吊养,特别是在高温天气时做此操作极易死鱼。特别注意调节运输的水温和透明度不能突然变化过大,并把运输车内的水温用冰缓慢降温至20~23℃。在第一次捕捞运输安全后,后面的鱼应激问题大大减少。一口池塘操作2天后应暂停几天,适当投料恢复鱼体质,若连续操作鱼体不但受伤,体重也会急剧下降。一个养殖场若有多口池塘,应轮流操作(图9)。

图9 吉富罗非鱼捕获

请介绍下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属于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原产于非洲约旦的坦噶尼喀湖,现已广泛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引进,是联合国推荐养殖的优质水产养殖品种。
尼罗罗非鱼体型似鲫鱼,体型侧扁,背鳍而高,磷大,体色黄棕色,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纵条纹。喜高温、耐低氧、高盐度,海、淡水中均能生活。杂食性,成鱼喜食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抢食力强,生长迅速,雄鱼生长速度大于雌鱼。性成熟早,繁殖力强。


尼罗罗非鱼是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尼罗河引进我国。生活习性:尼罗罗非鱼是热带鱼类,适宜的温度范围16℃-38℃,最适生长水温24℃-32℃,在30℃时生长最快。致死温度上限为42℃,下限为10℃。14℃-15℃食欲减退。10℃完全不摄食。
尼罗罗非鱼耐低氧性较强,在水温22℃-25℃时,0.7毫克/升溶氧量,仅表现出微弱的浮头,但仍能摄食;在溶氧量为2.24毫克/升时摄食旺盛。为保持正常生长,水体中溶氧量必须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低于0.1毫克/升窒息。氨氮1毫克/升以下。PH值在7.5-8.5之间。
该鱼属广盐性鱼类,能适应较大盐度范围的变化,可以从淡水中直接移入盐度为15‰的海水中,反之亦然。若从较低盐度(15‰以下)开始,逐步升高盐度,经短期驯化,最后能在30‰盐度的海水中正常生长,在40‰的盐度下仍能生存。
尼罗罗非鱼一般生活于水底层,随水温变化早晨游向中,上层,中午接近水表层游动,傍晚在中、下层活动,夜间与黎明静止于水底。幼鱼喜集群游泳,成鱼遇敌害或拉网时先跳跃后潜入水底软泥,露嘴于泥外而不动。
食性:幼鱼期,几乎全部摄食浮游动物——轮虫卵,桡足类、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类,随着个体的 生长逐渐转为杂食性。其食物种类,在天然水体中完全取决于水体中天然饵料的种类及数量,通常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主,也摄取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甚至小鱼、小虾,有时也吃水草等。成鱼期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其中蓝藻占70%,一些对于鲢、鳙等鱼类较难消化利用的藻类,该鱼都能较好地消化利用。 繁殖特性

  尼罗罗非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4-6个月,温度高,营养条件好,则生长快,成熟早,反之则成熟晚。初次性成熟个体重150-200克,雄鱼成熟稍早,个体也大。经过越冬的鱼种,由于温长越冬期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其成熟年龄一般都已达到或超过6个月,所以当水温适宜并改善饲养条件后,体重只有50克左右的个体,也能成熟产卵,可见性腺的发育与成熟,除与个体生长有关外,年龄也起决定作用。

  雌、雄比例,在幼鱼群中为1:1,在成鱼群中约为1.2:1,28厘米以上的鱼,为0.47:1。在广东、福建一带,1年产卵3-4次,每次间隔30-40天。在长江流域,1年产卵2-3次,每次间隔30-50天。第二天产卵量多于首次产卵量。尼罗罗非鱼的怀卵量,因个体大小而不同,体重100克的个体,怀卵量为800-1000粒;体重200克的个体,怀卵量为1200-1500粒,最多可达2000粒以上。

  尼罗罗非鱼的繁殖,除温度条件外,其他生态环境不会成为限制性条件,当水温达22℃-32℃范围时,长年都可以产卵。当水温超过38℃或低于20℃时,很少甚至不产卵。产卵周期为30天左右,但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最短的产卵周期只有15天左右。在土质鱼池中,产卵前,通常雄鱼先挖坑做窝,但鱼窝并非为产卵的必备条件,在水泥池或水族箱中,不具备做窝的环境条件,也能正常产卵和受精。该鱼的生殖行为比较特殊,**的雄鱼体色显得特别鲜艳,并忙碌地挖坑筑巢,当鱼群中有成熟的雌鱼时,便前往逗引,最终结成伴侣。产卵时位于雌鱼旁,当雌鱼产完1次卵,回头含卵时,雄鱼即排精。精卵一齐被雌鱼含入口腔。这样的过程要重复5-6次以上,产卵才告结束。受精卵在雌鱼口腔中孵化,当水温25℃-30℃时,约100小时,鱼苗便可孵出,刚出膜的鱼苗嫩弱,仍在雌鱼口腔中继续孵育,约5-6天,鱼苗活动能力增强,母鱼将小鱼吐出,但略有惊动,母鱼又将其含入口内,出膜后10天,母鱼才放心让它们离开,过**生活。

  养殖技术

  1.鱼苗繁殖:选择体质健壮、无伤、具有该鱼典型特征的纯种做亲鱼。雌鱼以250克(最小不应小于150克)的1龄鱼,雄鱼以400克以上(最小不应小于250克)的1龄鱼;或雌鱼达350-400克以上的2龄鱼,雄鱼达750克以上的2龄鱼,选择面积约1333平方米(2亩)左右的鱼池,水深0.8-1米,池塘清整消毒后每667平方米施基肥300-500千克,待池水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且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就可投放亲鱼,把选好的亲鱼按4-5:1的雌、雄比例,每667平方米投放600-800尾,当水温达22℃后的7-10天即可见到鱼苗。

  2.鱼种培育:鱼池面积1333-2000平方米(2-3亩),水深1米,池底平坦,经清塘和施基肥,已培育浮游生物,每667平方米放养8万-10万尾鱼苗。鱼苗是从亲鱼产卵池中用网捞取沿池边集群游动的鱼苗,或拉网方法捕取,鱼苗规格在2-4厘米;太早拉网鱼苗体质嫩弱,伤亡大;太晚拉网,鱼大受惊潜入池底不易捕到。经15天饲养,体长可达3-4厘米。然后将这一规格鱼苗放入鱼种池进行二级培育。长至6-7厘米后再入成鱼池养成商品鱼。在0.5-1.5厘米阶段,应投喂豆浆、豆*粉;体长2-3厘米的鱼苗每天每万尾投喂1.5-2千克米糠;体长3-5厘米的每天每千尾喂米糠1-1.5千克。这时亦可投喂适量芜萍或小浮萍或粉碎过筛的颗粒饵料粉。5厘米以后则喂以1-1.5毫米小颗料饵料。注意及时杀灭水蝎、红娘华、水蜈蚣、松藻虫等。此外,须定期注入新水。

  3.商品鱼饲养:尼罗罗非鱼可在海、淡水池塘、网箱、工厂化温流水和稻田中养殖。

  (1)池塘养殖:池塘面积不超过3333-6667平方米(5-10亩),水深以1.5-2米,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20厘米,注、排水方便,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也可用废坑、洼地、小水塘和沟渠等养殖。可混养也可单养,目前都采用混养方式。混养的鱼类通常有草鱼、青鱼、鲢、鳙“四大家鱼”及鲤、鲫、鳊等,每667平方米放尼罗罗非鱼夏花鱼种200尾,其他鱼种400-600尾,在不增加施肥和投饵的情况下,可增产15%-20%。如适当增加施肥与投饵,增产幅度可达50%以上。单养也能获得好效果,每667平方米投放夏花鱼种2000-4000尾,饲养4个月,平均体重150-300克,每667平方米产量300-350千克;增加施肥和投饵,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800千克以上。如放养春片鱼种,单养或混养,其增产幅度还可提高15%-20%以上,且商品鱼规格也可提高1倍以上。池塘饲养该鱼创高产比四大家鱼较为容易,在肥料和饵料较为充足情况下,高产可达500千克以上。

  (2)网箱养殖:江河、湖泊、水库、海湾、河口等水体都可用网箱饲养该鱼。网箱设置地点应选择在背风朝阳、水体微流、水质清新、水深5-10米的库湾、湖汊或海湾,切勿置网箱于急流或洪水入口处。箱底距水底应不少于2米,水透明度1.2-2米,溶氧量5-8毫克/升。网箱排列与流水方向成直角。网箱行距3米、箱距2.5米,每8-10只网箱1个单元,每个单元相距30米。网箱总面积不得超过水域总面积3%,以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每排网箱须打桩固定,网箱大小一般在10-30立方米,网箱高2米为好。以天然饵料为主的,放养量为200尾/立方米,人工投饵的1000尾/立方米。50克以下的鱼按体重5%投饵,50-100克的鱼按4%投喂,100克以上者按3%投喂,每2周调整1次。每日检查网箱是否破损,框架是否松动。定期洗刷网箱。20世纪80年代末,网箱养殖罗非鱼产量仅25-50千克/立方米,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达到97千克/立方米。目前,网箱养殖产量可达150千克/立方米左右,山东省水库小何种网箱养殖产量为180-220千克/立方米,规格为500克/尾。为水库养殖拓宽了途径。

  (3)海水饲养:海湾、咸水池和海滩围垦的排水渠等都可用来饲养该鱼。滩涂鱼池,面积以6667-13333平方米(10-20亩)为宜,水深在1米以上,开挖鱼沟、鱼溜。该鱼在15‰的海水中生长最快,100%存活。从淡水移入海水或从海水移入淡水,必须经过驯化。驯化前2-3天停止喂食,如在肥水池中,应移至清水池中暂养2-3天后才驯化。驯化从5‰-10‰盐度的海水开始,经过7天移入15‰盐度的海水中饲养。每隔1天升高盐度3‰-5‰,直至完全适应海水。驯化期间,尤其在初期不得喂食,避免内脏脱水和消化**引起的死亡。可以与虾、鲻鱼、梭鱼混养。

  (4)稻田饲养:在不增加肥料和不投饵的情况下,每667平方米产量25千克左右,且可使稻谷增产,该鱼在鱼稻共生中所起的作用,比其他鱼更为突出。稻田饲养罗非鱼,对解决丘陵山区人民吃鱼难和增加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5)工厂化流水饲养:任何能形成一定流量适合养鱼的,均可作为流水养鱼的水流,但最理想、最经济的是利用工厂温排水养鱼,不需附加动力设备,就能实现池水自动交换,可以长年生产,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这种养鱼方式,主要依靠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质30%左右,日投率5%-7%,产量25-50千克/立方米·月。

  4.越冬:罗非鱼越冬是一项技术性强,难度大、投资大的工作,最好结合利用工厂余热水、地热水或**水越冬,既经济,效果又好。凡冬季水温在16℃以下的地区都必须采取保温措施越冬保种。选择体质健壮的纯种鱼越冬,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8℃-20℃,,在此温度范围内,可保证鱼正常摄食,又使水质保持良好,有较充足的氧气,并可提高越冬量。在一般情况,越冬保种,不需要更高的温度,但不能低于16℃,低于这个温度会降低鱼的体质,易感染疾病。越冬前鱼体须用10毫克/升漂**或2%-3%食盐溶液浸洗5分钟,越冬池亦需消毒。水深1米的鱼池,每立方米水体放入200-250克亲鱼30-40尾,4-5厘米鱼种300-400尾。按0.5%-3%投饵,溶氧量保持在2毫克/升以上。定期排除粪便、残饵并更换新水。
现在该品种在养殖中已经被其他优良杂交种取代例如:吉奥 奥利亚 吉富 奥尼。尼罗罗非鱼一般用于品种选育的亲本。

生吃罗非鱼会得那些寄生虫病,请高手解答。

生吃罗飞鱼会得那些寄生虫病吗?我本人认为凡是生吃鱼,或者肉的东西都会有寄生虫的。毕竟没有经过高温消毒。这些东西还是做熟了在吃为好。

泰国的宠物市场在哪里?

早就歇业了,搬到温江国色天香附近。

罗非鱼是福寿鱼吗?

罗非鱼就是福寿鱼吗?不是的话,两种有什么分别?

罗非鱼就是福寿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又叫:南鲫、越南鱼、吴郭鱼、福寿鱼、金凤鱼。为一种中小形鱼。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

泰国烤鱿鱼

泰式酸辣鱿鱼

材料

鱿鱼、小番茄、柠檬、青椒、红椒、鱼露、泰式甜辣酱

做法

1、鱿鱼放水中浸泡并清洗,水中加少许白醋,然后捞出沥水,撕去鱼皮、去除内脏。

2、在鱿鱼表面打花刀,然后改刀成块。

3、锅中水烧开后,将鱿鱼下锅汆烫20秒即可捞出。

4、柠檬一刀切两半,将柠檬汁挤到一碗中,然后加入一勺鱼露、1大勺甜辣酱搅拌均匀。

5、锅中放一勺油,油热后,倒入事先切好的辣椒和番茄翻炒。

6、加入步骤(4)调好的料汁,然后放入鱿鱼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泰国罗非鱼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