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藻旺对养殖农虾有哪些作用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发酵养虾有什么好处(养虾好不好)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发酵养虾有什么好处
发酵料养虾的好处:
1、料比低、长速快
大量数据显示,长期拌喂发酵料可使饵料系数平均降低0.1;酵饲料中的益生菌、有机酸等功能性物质持续补充进对虾肠道,提高了饲料的转化利用率。另外,发酵饲料改善了饲料营养吸收水平和适口性,具有发酵的酸香味,虾采食又快又多、肠道粗大、生长速度明显更快。
2、有效控制**酸盐
发酵料提高了虾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减少了粪便中氮的污染,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盐的含量;同时,持续补充碳源和益生菌,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
3、水质稳定
定期投喂发酵饲料,相当于向水体中持续补充益生菌和多糖,调节了水体碳氮平衡,稳定了水体菌相。同时,有益菌的分解作用又不断为藻类提供营养,促进藻类生长和稳定,从而保持了水体的菌藻平衡,维持了水质的稳定。
4、提高虾体抗病力
发酵料中的生物酶、抑菌活性肽、有机酸、酚类抗**活性物质、**多矿等,具有强大的益生功能,提高了虾的免疫力。虾活力较好、白膜清晰、体色通透、肠道较粗。
养虾为什么要养藻
嗯,养藻,主要是为了培水,其次是给虾提供天然的饵料。藻相好的话,自然水好,溶氧量充足,利于虾的生长。其次,藻好,饵料充足,虾苗的时候,是饵料的一重要来源。
伊乐藻适合用什么肥料
伊乐藻是养殖虾蟹等水产品的食物和资源环境的水藻,最有效的无机肥料方法就是收购干牛粪,和各种粪类不定时往藻池放,这样有效提高养殖池塘泥土肥沃不污染,粪类也是一些杂鱼的食物,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效率!【摘要】
伊乐藻适合用什么肥料【提问】
伊乐藻是养殖虾蟹等水产品的食物和资源环境的水藻,最有效的无机肥料方法就是收购干牛粪,和各种粪类不定时往藻池放,这样有效提高养殖池塘泥土肥沃不污染,粪类也是一些杂鱼的食物,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效率!【回答】
为什么用EM菌调水来养虾,都有什么好处
水产养殖最重要的就是水质,水质问题的好坏同样也影响这对虾养殖的好坏,好的水质怎么把控,好的水质怎么调节,都是需要技术经验的,同样也有可以改善水质的产品,可以让我们时时刻刻来改善它,预防水质变坏等问题。就想缺钙补钙,缺锌补锌一样,我们缺什么,就是用什么来补。水产EM菌就是像食补一样,慢慢的来补充改善水质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浑浊,长藻多等这些明显问题。
和食补一样,没有经常用药的副作用,同时还可以实时把控,补充缺少的部分,效果比较长久,不过相对于药来讲,调整会慢一些,不过效果确实长久可行的。
针对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低产多病的难题,用EM菌液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全过程进行处理,在老式自然纳潮进水的虾塘,试验组池塘水质稳定,85天养成52尾大规格商品虾,产量达每亩227公斤,比对照组产量(138公斤)每亩净增产89公斤。可见EM菌技术确实是一项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试验处理
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面积为7.5亩,对照组面积为12亩,均选用自然纳潮进水老式虾塘,每池设置两台增氧机,试验期间水温24~32℃,海水盐度为10‰~22‰,两组均投虾苗每亩1.3万尾。
① 清塘处理:试验组先按常规办法清除野杂鱼虾,于放养前2周用EM菌液处理塘底。具体方法:将池塘水排至尽可能低的水位,但必须保持池底湿润,按每亩2.5公斤EM菌液的量泼洒塘底,先泼洒其中的一半,翻耕后再泼洒另一半;一星期后进水,同时按每亩1公斤菌液的量泼洒池塘,然后按常规方法培育水质,适时投放虾苗。
② 水质处理:南美白对虾放苗后每半个月泼洒一次EM菌液,用量为每亩1.5公斤,后期延至1个月泼洒一次。
③ 饲料处理:用好旺农EM菌直接喷洒饲料后再投喂,用量为每公斤饲料喷25毫升EM菌液,每天一次。
在养殖全过程中不施用任何消毒剂。共换水两次,不定期抽淡水补充到正常水位。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清塘及养殖。试验期进行三次水质和底质分析,即清塘前一次,投苗后一个月和投苗后两个月各进行一次。
(2)结果与分析
① 溶氧:由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增氧机,溶氧相差不显著。
② 水质:试验组水色为黄绿色,体现水体中绿藻占多数,能很好地保持水质稳定。对照组水色多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不稳定。
③ 氨氮含量:从三次水质分析看,试验组氨氮由每升0.2毫克上升到0.6毫克,表明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污染程度并不加重。对照组氨氮由每升0.2毫克上升到0.8毫克,甚至达到每升1.2毫克,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
④ 生化需氧量:试验组生化需氧量低于对照组,并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对照组生化需氧量则明显升高,表明水体污染日趋加剧。
⑤ 硫化氢含量:试验组硫化氢污染(0.08毫克/升)低于对照组(0.25毫克/升),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试验组硫化氢污染增加不明显。
⑥ 底质分析:从感观上,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黑化区域明显增大,并且随养殖时间的延长,硫化氢味也逐渐加浓;而试验组有发酵香味,可能由于EM菌群使底质有机残饵、虾粪等发酵的结果。
⑦ 成活率和产量:对照组后期水质污染严重,白斑病暴发,陆续出现死虾,为减少损失,于9月25日起捕,只养殖了70天,规格较小,为每公斤76尾。试验组成活率为79%,比对照组高,并且养殖期间水质稳定,始终未发生过疾病,能养成较大规格,每公斤52尾,因而产量大大提高,产量可达每亩227公斤,比对照组每亩138公斤增产89公斤。
⑧ 饵料系数:试验组饵料系数为1.2,低于对照组的1.4。这可能是EM菌有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提高饵料蛋白质质量的缘故。
通过上述试验,可以肯定的是EM菌可以改良底质,稳定水质,是保证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的重要技术。EM菌液运用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必须将塘底处理、水质处理、饲料处理三项措施结合进行,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虾塘藻类太丰富有什么坏处?
池塘藻类是池塘的主要O2提供者,鱼虾生长最重要的两种物质之一,池塘充分的藻类可以促进鱼虾的新陈代谢,提高生长速度,同时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实践证明藻类与很多病害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对于藻类的控制是对于安全养殖非常必要。
氧在水体控制中的几点作用
氧是水体富营养物质(COD)代谢必须的物质,无论是营养物质的直接**、还是通过好氧菌对富营养物质的**分解,都离不开氧的参与,因此池塘的溶氧对于水质有关键的作用。比如我们在加水前对水进行曝气,就是因为可以增加新加入水的溶氧;当藻类大量死亡时增氧机附近出现大量泡沫时,我们最直接的办法是不间断增氧机进行曝气,**掉水体的营养物质,直到泡沫减少,然后再重新肥水,就能比较好的改善水体状况。
实践证明,溶氧长期比较高的池塘,鱼虾的发病率会明显下降,因此对溶氧的控制(对水体藻类的控制)是大家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
藻结构对水体的具体影响
1、水体的藻结构一般某几种藻类为优势总群,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藻结构。也有单一藻类大量繁殖的状况,当某种藻类大量繁殖时,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藻类都具有产氧功能,包括令养虾户头疼的蓝藻,其实蓝藻中的颤藻、螺旋藻、念珠藻的产氧功能相当强大,包括微囊藻。最大的问题是某些单一藻类大量繁殖过度藻毒素和死亡时导致水体溶氧的迅速降低造成的鱼虾应激性反应。
怎么用水泥池养虾?
1、选种
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为20~50克、雌雄比为1:1的对虾作为亲虾,选后的亲虾饲养在水泥池中,每天按在池虾体重的10%投喂新鲜剪碎的“龙虾”头。红螯螯虾前部外侧呈红色,颜色鲜艳,螯长度超过体长;雌虾的螯基本都呈蓝色,长度小于体长。
成熟的雄虾生殖突位于第五步足基部呈明显的棒状;雌虾的生殖孔开口于第三步足的基部。在饲养亲虾池中放入一些洗净消毒的网片作亲虾的隐蔽物,每天吸污换水,保持光照12I:12D(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
2、产卵
4月下旬亲虾开始交配产卵。红螯螯虾的交配是软壳交配,交配前雌虾要进行生殖蜕壳,在雄虾产出**的12小时内雌虾开始产卵。雌虾产出的卵受精后为深**,粘附在腹足以及尾扇向内卷曲形成的空腹内。一只重为48克的抱卵虾怀卵量为326粒,怀卵量高的-虾抱卵达441粒,低的只有27粒。
3、胚胎发育
红螯螯虾的受精卵为深**,随着胚胎发育逐渐转变为黄橙色、红橙色、浅灰色。将抱卵虾分为4个组作胚胎发育对比试验发现:在19℃条件下红螯螯虾虾卵的胚胎发育极其缓慢;
在21~23℃时,孵化出膜时间为41天,80天有幼虾脱离母体;26℃时受精卵30天孵化出膜,52天幼虾脱离母体;29~30℃时,25天孵化出膜,40天脱离母体。
4、幼体培育
红螯螯虾幼体孵化收集后放入土池中饲养,生长初期幼体主要以有机碎屑及小球藻等单胞藻类为食。水体中有机碎屑、单胞藻类是否丰富对提高红螯螯虾幼体成活率至关重要,如果饵料数量不足会发生自相残杀。
通过对幼虾解剖发现,幼虾肠胃中基本没有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残骸,这主要是幼虾活动能力差对浮游动物不易获得的原因。经7个星期饲养,幼体平均规格可达7.6厘米。
5、在饲料中按比例添加的astaxanthin含量,即在饲料中按比例添加2.0%的astaxanthin藻粉,幼虾:每吨饲料添加0.4~0.8公斤(存活率提高50%) 使用时间:整个养殖期。
成虾:每吨饲料添加0.24公斤(存活率增45%,虾病显著减少)使用时间:捕捞前2个月。产虾:每吨饲料添加0.75~1.5(产卵增40%) 使用时间:产卵前2个月。
滩涂大面积养虾池,放苗密度以(6~10)×10⁴尾/公顷为宜;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放苗密度以(25~50)×10⁴尾/公顷为宜。
扩展资料
对虾可分定居型(如日本对虾、宽沟对虾、欧洲对虾、渤海对虾等)和洄游型(如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前一类栖于沿岸浅海,白昼常潜入沙底内,不作大范围的移动;后一类栖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常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
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渤海、辽宁旅顺、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捕捞季节有春、秋两季,4~6月份为春汛;9~10月份为秋汛。10月中下旬为旺汛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虾
养虾em菌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养虾em菌,推荐使用农盛乐水产em菌液来养虾。据有关报道,针对近年来对虾养殖低产多病的难题,用水产EM菌液在对虾养殖全过程进行处理,在老式自然纳潮进水的虾塘,试验组池塘水质稳定,85天养成52尾大规格商品虾,产量达每亩227公斤,比对照组产量(138公斤)每亩净增产89公斤。可见EM菌技术确实是一项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对虾养殖技术。(1)试验处理: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面积为7.5亩,对照组面积为12亩,均选用自然纳潮进水老式虾塘,每池设置两台增氧机,试验期间水温24~32℃,海水盐度为10‰~22‰,两组均投虾苗每亩1.3万尾。
① 清塘处理:试验组先按常规办法清除野杂鱼虾,于放养前2周用农盛乐水产em菌液处理塘底。具体方法:将池塘水排至尽可能低的水位,但必须保持池底湿润,按每亩2.5公斤水产em菌液的量泼洒塘底,先泼洒其中的一半,翻耕后再泼洒另一半;一星期后进水,同时按每亩1公斤em菌液的量泼洒池塘,然后按常规方法培育水质,适时投放虾苗。
② 水质处理:放苗后每半个月泼洒一次农盛乐水产em菌液,用量为每亩1.5公斤,后期延至1个月泼洒一次。
③ 饲料处理:用农盛乐em菌液直接喷洒饲料后再投喂,用量为每公斤饲料喷25毫升EM菌液,每天一次。
在养殖全过程中不施用任何消毒剂。共换水两次,不定期抽淡水补充到正常水位。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清塘及养殖。试验期进行三次水质和底质分析,即清塘前一次,投苗后一个月和投苗后两个月各进行一次。
(2)结果与分析
① 溶氧:由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增氧机,溶氧相差不显著。
② 水质:试验组水色为黄绿色,体现水体中绿藻占多数,能很好地保持水质稳定。对照组水色多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不稳定。
③ 氨氮含量:从三次水质分析看,试验组氨氮由每升0.2毫克上升到0.6毫克,表明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污染程度并不加重。对照组氨氮由每升0.2毫克上升到0.8毫克,甚至达到每升1.2毫克,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
④ 生化需氧量:试验组生化需氧量低于对照组,并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对照组生化需氧量则明显升高,表明水体污染日趋加剧。
⑤ 硫化氢含量:试验组硫化氢污染(0.08毫克/升)低于对照组(0.25毫克/升),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试验组硫化氢污染增加不明显。
⑥ 底质分析:从感观上,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黑化区域明显增大,并且随养殖时间的延长,硫化氢味也逐渐加浓;而试验组有发酵香味,可能由于农盛乐水产EM菌群使底质有机残饵、虾粪等发酵的结果。
⑦ 成活率和产量:对照组后期水质污染严重,白斑病暴发,陆续出现死虾,为减少损失,于9月25日起捕,只养殖了70天,规格较小,为每公斤76尾。试验组成活率为79%,比对照组高,并且养殖期间水质稳定,始终未发生过疾病,能养成较大规格,每公斤52尾,因而产量大大提高,产量可达每亩227公斤,比对照组每亩138公斤增产89公斤。
⑧ 饵料系数:试验组饵料系数为1.2,低于对照组的1.4。这可能是农盛乐水产em菌液有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提高饵料蛋白质质量的缘故。
通过上述试验,可以肯定的是有效微生物复合菌液可以改良底质,稳定水质,是保证对虾养殖成功的重要技术。农盛乐水产em菌液运用在对虾养殖中,必须将塘底处理、水质处理、饲料处理三项措施结合进行,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em菌液处理对虾养殖全程,由于没有再施用化学药剂,因而生产出来的水产品是比较完全和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并可避免水产品产生所谓的抗药性,一旦出现虾病时用药救治也容易见效。多年连续使用农盛乐水产em菌液的虾塘必定能形成有效微生物菌群的生态优势,达到虾塘环境的良性循环,保证对虾养殖持续发展。
农盛乐水产EM菌液一箱12公斤重,220元一箱。EM菌液拿回去可以直接使用,适合小规模客户和初次使用者。量大的话建议使用水产EM菌种,自己培育EM菌液。一瓶菌种30元,可以培育10公斤的水产em菌液,更经济划算。培育方法也很简单,一瓶菌种加上一公斤红糖再加上十公斤水密封发酵7-10天就可以了。百度上搜下农盛乐就找到他们公司了,购买厂家的em菌就会给您技术手册和光盘的。详 情 咨 询 农 盛 乐技 术 专 家。
希望这些对您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