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叉尾鱼养殖技术百科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叉尾鱼养殖方法?(叉尾鱼怎么养殖)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叉尾鱼养殖方法?
养殖叉尾鱼之前,要挑选体质好的鱼苗,然后将池塘清理干净才能养殖。鱼苗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水温要保持在10℃以上。平时要密切注意水质情况,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池水溶氧应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定期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时应当清除,以改善生态环境。
叉尾鱼养殖技术?
1、叉尾鱼的养殖技术:选择优良鱼苗,将池塘清理干净。2、冬季需加强培育措施,保持适宜水温。3、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4、病害防治:斑点叉尾**主要危害夏季温度高时的鱼苗鱼种,预防需密切关注水质、放养密度和水温。5、肠道败血症会导致鱼苗死亡,可用生石灰将池塘消毒、及时清理淤泥、鱼苗下水前用盐水溶液浸泡等方式进行防治
叉尾鮰鱼的养殖条件?
1、鱼塘条件鱼塘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塘埂坚固,不渗不漏。鱼苗下塘前先抽干池水,挖去塘底淤泥,晒塘20天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或渔安宝)75kg~100kg/亩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鱼苗放养前10天,应投放发酵的有机肥(粪肥、饼肥均可,用量视鱼塘底质而定,一般100~500Kg/亩),以培养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2、适时下塘鱼苗下塘前,注意观察鱼苗能独游;只有当鱼苗发育到鳔充气,能自由游泳,能摄食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过早下塘容易造成大批死亡。若是长途运输的鱼苗,可以先搭小网箱把鱼苗放进去暂养后再下塘,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的鱼苗,时间比较长,血液内二**碳含量高,可以先暂养半小时左右,并在箱外划动池水,以增加箱内水体溶氧,让鱼苗血液中过多的二**碳排出体外;等暂养箱中的鱼苗能集群在网箱内逆水游动,方可下塘。3、饱食下塘鱼苗下塘前先喂食,可以有效提高鱼苗下塘后的觅食能力,以及成活率。传统方法是将鸡鸭蛋煮熟,然后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裹后在盆内漂洗出蛋黄水,均匀泼洒入鱼苗暂养箱内,鱼苗饱食后,可肉眼见鱼体有一条白线,方可下塘。4、饲料投喂鱼苗刚下塘4~5天不投喂饲料,摄食塘中的浮游动物,当鱼苗长到4.5cm以上时,开始逐渐投喂配合饲料。投喂初期要进行驯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鱼盘在投饵处拨水,**鱼苗,然后撒一小把饵料,每隔半分钟重复一次,每次驯食10~20分钟,每天2次驯食,持续4~7天,即可使斑点叉尾鮰养成群体摄食习惯。配合饵料每天投喂2次,投饵率3%~5%,蛋白质含量应为40%左右。5、日常管理要求PH值6.5~8.3,溶氧大于3mg/L。饲养期间每隔7~10天换注新水1次,水深随鱼体增长而加深,逐渐加深至1.5m左右;定期用浓度为0.5mg/L二**氯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
叉尾鱼几月份养?
叉尾鱼苗一般可养殖4个月就可以上市。它的养殖周期比较短,生长较快,很快就可以上市,所以它的养殖成本也不会很高。
2、叉尾鱼喜欢集群摄食,昼伏夜出。在野外它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比如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种子和小杂鱼虾。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它比较喜欢30%-38%的粗蛋白饲料。
叉尾鱼吃什么长得快?
叉尾鱼实际上是无鳞鱼。他长得有一些像鲶鱼或黄辣丁。这种鱼类属于肉食类鱼类。但人工养殖的也比较杂食。这种鱼要想它长得快还是要投喂动物性饲料,动物性饵料。像蚯蚓啊,面包虫啊这些。但估计真正养殖投喂这些上面说的成本比较高。估计还就是喂一些虾壳鱼类晒干打成的粉状饵料在4,5,6月份生长期最为迅速。
叉尾鱼一亩能养多少斤?
1000-1500斤目前叉尾鱼的市场价格大概是一斤8.5元到9.5元,按照我们现在的产量,每亩产1000-1500斤,每亩利润在6000-8000元左右。专家建议,在叉尾鮰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水质管理、水底改底和鱼苗的病害防治等环节,把养殖风险降到最低,争取效益最大化。
叉尾鱼的生长繁殖?
斑点叉尾鮰属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20千克以上,当年鱼体长可达13-19.5厘米,2龄鱼可达26-32厘米,3龄鱼为35-45厘米,雄鱼的生长速度快于雌鱼。(五)生殖:斑点叉尾鮰雌雄性比约1:1,其标准性成熟年龄为3龄,体重1-4.5千克,从生产角度讲,亲鱼以4-5龄,体重2.5-3.5千克者为好。体重4.5千克的亲鱼可产卵约30000粒。产卵季节在湖北地区为5月底至7月底,广东等南方地区为5月初至7月初,产卵水温为20-30℃,在水温23-25℃,孵化时间约6-7天。刚孵化的仔鱼体长约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