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阜南县甲鱼养殖场图片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怎样建甲鱼养殖池(甲鱼养殖池塘怎样建造)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样建甲鱼养殖池

首先,新建池应在池底保持一定量的泥土或铺一定量的沙,否则甲鱼入池后由于没有遮蔽物而活动频繁导致水质长期浑浊。其次,新建池在放苗前应先培养好水色,以便甲鱼入池后有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减少甲鱼的活动,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培养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对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利用水体二**碳及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达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改良水质,稳定水环境,同时亦可起到遮蔽作用而减少互相撕咬。但超量则易导致浮游植物衰老死亡而引起水质剧变。

水体溶氧应充足 虽然甲鱼是肺呼吸动物,对水体溶氧要求不高,但其养殖水体仍应保持4毫克/升以上的溶氧,这是因为甲鱼大量含丰富蛋白质的排泄物和跌落水体中的饲料如不能有氧分解,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酵解,易造成二**碳、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积累,引起水体恶化。

怎样建甲鱼养殖池

扩展资料

甲鱼苗的选择及放养

苗的选择:要在正规的养殖场进行订购或者在当地水产市场进行选购,也能在网上订购,但要注意一定不能在小商贩手上进行购买,因为商贩手中的甲鱼苗大小不一致,来源渠道也不清楚,购买后的甲鱼容易生病造成死亡。

放养:不管从哪里买回来的甲鱼苗都不能立即放入养殖池中,要先通过网箱暂时养殖15天左右,观察甲鱼的情况,可以先将一部分的甲鱼放如养殖池中的网箱中养殖15天左右。

若甲鱼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或者异常就能进行大型的放养,放养的密度根据养殖池大小及其他因素而定,每亩可以放2-3龄的幼甲鱼100kg-150kg。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技术

养甲鱼赚钱吗?

是可以赚钱。目前水产市场有很多人养甲鱼的人并不多,鱼和虾相对较多,不过技术难度相当大,甲鱼的功效药效,就不讲了,市场价格相当高,对养甲鱼的人来说,应该是市场需求量大值得一养。

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共有20多种。中国现存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斑鳖、鼋,其中以中华鳖最为常见。

甲鱼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上等筵席的优质材料,还可作为中药材料入药。其具有诸多滋补药用功效,有清热养*,平肝熄风,软坚散结,对肝硬化,肝脾肿大,小儿惊痫等作用。

甲鱼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所以在养鳖池的周围或中心要有足够面积的陆地沙滩以便它进行陆上活动。甲鱼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甲鱼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甲鱼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所以养鳖场或养鳖池的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甲鱼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繁殖都是很不利的。

甲鱼怎么养 在家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甲鱼可以当宠物养吗,有什么需要准备的东西吗?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甲鱼是肉食性得,喂它吃些小鱼小虾,当然是用剪刀剪随后喂它的,其他的小虫什么的也可以的,比如花鸟市场里买的面包虫,不过有一只也不必买了,因为小甲鱼食量很小的,比如米虫什么的都可以的,反正只要它吃就可以喂。 甲鱼是冷血动物,温度低的话几乎没什么活动能力的,也不可能进食的,弄个小盆,放一点点水,最好是淘米水,然后放在*暗的地方让它过冬,只要挺过这个冬天,来年开了春,天气逐渐转暖了,大概到4月中旬后,它就又开始恢**力了,这时可以给它大量进食了,只要吃得多,长起来很快的,可有意思了。

第一点,环境,最最重要的一点,鳖跟乌龟不一样,鳖喜欢躲起来,或者钻沙钻土里它才有安全感才会适应环境,我养它的第一年在网上买了黄沙供它换,换水的话就跟淘米一样把沙淘淘,一个月换一次沙,因为当时只是小苗子,容积也不需要太大,它有的躲,能吃东西就好,大了以后就给它买躲避台了,不用沙,因为它现在太大了,开始不适应,会有趴沙的动作,后来现在渐渐适应了

第二点,水,直接用自来水的话它会容易生病,我都是头一天接一桶水,晾着,第二天给它换,排氯气

第三点,冬天,天气就要转凉了,鳖是有冬眠的习性的,每年10月底就不太吃东西了,因为水温开始下降了,我怕它太小,挨不过第一个冬天,所以买了加热器(图三)让它暖和着过冬,从第二年开始就没用加热器了,铺上沙放一层薄薄的水给它湿润身体就好,一星期或者时间长一些换个水也不要紧,所以冬天最闲。对了,夏天暴晒也不好哦,它也怕热的

外塘甲鱼养殖池如何建

鱼池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和排灌方便,远离人畜车道的地方营造。鱼池面积以0.5~1.5亩,水深1~1.5米为宜。池内四周用石块,水泥砌成60度斜坡,便于甲鱼爬行。池内底部和岸边铺一层0.3米的细沙;并在池内遮*处堆筑一个超出水面0.5米左右的沙床,以供甲鱼活动和产卵。

池内四周筑防逃堰,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封住,以防甲鱼外逃。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分别建池,把亲鳖,幼鳖和成鳖分开在三种池中养殖。成鳖池还应根据鳖龄不同和个体大小分开饲养,减少大小鳖的互相残杀。

鳖为无情的动物,公咬母很残忍。亲鳖池岸上应设一个或几个产卵场,产卵场的土质要求疏松,但要保证挖洞而不塌陷,便于亲鳖钻洞产卵,池底还要有疏松的上层,便于鳖在软泥中栖息和过冬。幼鳖池要大些,池底铺10厘米厚的细沙,在池于的周围,要设一个场地,让幼鳖休息。

扩展资料

适合鳖生存的养殖环境,是养殖丰收的关键。养殖环境的养殖工程之关键是用最省力、省经费、省时间的办法,以最快速地排除养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粪便、残饵和污秽物。良好的养殖工程是促进水体自我净化,良性循环的关键。

养鳖池按鳖的生物学特性来设计。养鳖池具有栖息场所,晒背台 冬眠摄食场所及防逃防害设施亲鳖池还具有产卵场所。养鳖池分为稚鳖池,动鳖池,成鳖池,和亲鳖池。还建有完善的排灌水系统管理房、仓库、饲料、加工房和生产用具室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态甲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工养殖甲鱼技术

甲鱼在家怎么养

甲鱼养殖要注意哪些问题,甲鱼养殖注意事项

饲养环境
甲鱼通常生活于水深0.3~4米的泥土中,有时吃丝状藻类和小型动物。对在池塘水质底质有着比较高的要去。
雌雄鉴别
在外表色彩上,雌、雄无显着差异,而在体重上相差很大。当雌性个体重1000克,雄性个体重达250克时可鉴别性别。雌性个体重达可达 1000克~2000克,腹甲平坦,泄殖腔孔在背甲后部边缘内;雄性个体重不超过500克,四肢的爪较长,尾较长,泄殖腔孔的位置在背甲后部边缘之外的尾部。雌性体型宽,尾短,泄殖腔孔离尾基部较近;雄性体型较窄而长,尾长而粗,泄殖腔孔离尾基部较远,爪长。
食性
甲鱼属杂食性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动物性饵料,如鱼、猪肉、动物内脏、蚌、螺及血虫(摇蚊幼虫)、红丝虫(水蚯蚓)、黄粉虫(面包虫)、蝇蛆等。也食菜叶、米饭、瓜果等植物。甲鱼摄食时间无选择性,昼夜均食。饥饿状态下有抢食行为,且发生大吃小的现象。
喂食
甲鱼虽为杂食性,但偏食动物性饵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以家禽、猪等动物内脏及蝇蛆、面包虫为主。适当搭配瓜果、蔬菜及混合饲料,以增强其体内营养物质。在春、秋季添加维生素E粉、抗生素,以提高龟的怀卵量和增强龟的体质。日常喂食中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
定时喂食的时间固定,一般春、秋两季为10时~14时,夏季以7时~9时或18时~19时为宜,当气温过高或过低,龟均有少食或不食的现象。
定点投饵的地点应固定,这样便于观察龟的吃食情况、活动情况。当饲料投喂后,健康的龟能爬到食台前觅食。那些反应迟钝或不食的龟应注意观察,严重者应分开饲养。
定质 饲料必须新鲜、无异味,下脚料应先洗净,再剔除多余的筋、皮等物,以免消化**。
水质管理
甲鱼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且喜欢在清澈的水体中。因此水质的好坏非常重要。夏季每10天~15天换水1次。若水色为褐绿色或蓝绿色,表明水质过“肥”,应及时全部换水。6月~9月,因温度较高,换水宜在喂食后3小时~4小时进行。冬季,龟冬眠期可少换水或不换水。

甲鱼套养生态养殖方法

泥鳅与大闸蟹或草鱼套养的方法,请点击下面文章观看:

【养殖天地】红烧、清炖、爆炒、粉蒸,套养大闸蟹或草鱼,泥鳅好吃又发财!

一、泥鳅与甲鱼混养

1.池塘条件

仿生态养殖甲鱼池面积2~3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塘四周用石棉瓦、砖墙或水泥预制板作为防逃墙。防逃墙高度应在1m左右。每个池塘放置用木板或水泥预制板做成的食台2~3个。

2.苗种放养

放养前做好彻底清塘消毒 培肥水质等工作。甲鱼苗种要求行动敏捷、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规格100~200克/只,亩放200~300只,下塘前用10~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分钟。或用3%~4%的食盐溶液进行浸浴消毒5~10分钟。

鳅苗可选择本地优质青鳅亲本自繁,4月中旬,挑选性腺发育较好的青鳅亲本,每亩5~10kg,雌雄比例1:2,打完催产针后放入池中自行产卵,待产卵结束后取走亲鳅,卵在塘中孵化为鳅苗;也可放养**泥鳅大规格鳅种,4月底至5月初,每亩放养5厘米以上鳅种3~5万尾。养殖期间甲鱼投喂45~48%蛋白配合饲料,每天下午投喂一次;泥鳅可选用全价配合饲料,也可使用自配饲料。

3.收获

**泥鳅生长较快,7月就可长至50尾/kg,10月就可达10~15尾/kg;青鳅生长较慢,9月用地笼捕捞上市,可亩产泥鳅500~600kg。

二、稻田套养泥鳅

1.稻田条件

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加高加宽田埂,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10cm。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插秧前重施底肥,每亩施鸡、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2.鳅种放养与稻田管理

在栽秧后隔10天,待秧苗返青后放养规格为5cm以上鳅种,亩放15~20kg。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鳅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厘米以上,养殖中期,此时正是高温季节,田水深度应保持在10cm以上。养殖期间3~5天换水一次。投喂麦麸、米糠等植物性饵料,投饵一般在傍晚进行,一次投足。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

3.收获

收获时先将池水抽干,在池底挖1~2个集鱼坑或排水沟,池水抽干后,泥鳅大部分便集中在集鱼坑或排水沟中,然后用手网捕捉。也可采用冲水捕捞,在靠近水口的地方,铺上网具,从进水口放水,因泥鳅有逗水特性,待一定时间后将网具提起捕获。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