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人工龙虾洞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怎样避免龙虾打洞(刺激龙虾出洞的方法)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样避免龙虾打洞

砌墙啊,在塘四周先向地底挖1.7米的深度,再砌上砖糊上水泥,几跑不了了

龙虾有多少种?

龙虾

【拉丁文学名】:Pro-cambarusClarkii(Cirard)

怎样避免龙虾打洞

【英文名】: RedSwamp Crayfish 或 Red Swamp Crawfish

【中文名】: 又称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

【分类】: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

【简介】

全世界共有龙虾400多种,北美洲是龙虾分布最多的**,分布在北美洲的有两个科(蟹虾科,螯虾科),12个属,300多种。在300多种龙虾中多数经济价值较低,其中Cambarellus属的种类个体最小,个体重量很少超过lg;个体较大(每尾可达到50-80g)和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龙虾有原螯虾属Procambams,螯虾属Cambarus,太平洋螯虾属Pacifastacus和叉肢螯虾属Orconectes的种类,其中克氏原螯虾占整个龙虾产量的70-80%。

我国是龙虾分布最少的国家之一,仅有四个种,克氏原螯虾,东北螯虾Cambaroides dauricus,史氏拟螯虾C.schrenkii和朝鲜螯虾C.Similis,后三种仅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朝鲜和日本。

【形态特征】

(1)外形

体形较大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颈沟明显。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3对颚足都具外肢。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又称螯虾。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鳃为丝状鳃。

(2)附肢

龙虾头部有触须3对,触须近头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头部外缘的一对触须特别粗长,一般比体长长1/3;在一对长触须中间为两对短触须,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栖息和正常爬行时6条触须均向前伸出,若受惊吓或受攻击时,两条长触须弯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击。

**有步足5对,第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第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发达,并且雄性龙虾的前外缘有一鲜红的薄膜,十分显眼。雌性则没有此红色薄膜,因而这成为雄雌区别的重要特征。

尾部有5片强大酌尾扇,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爬行或受敌时,以保护受精卵或稚虾免受损害。

【栖息习性】

①底栖

龙虾喜栖息于水草、树枝、石隙等隐蔽物中。该虾昼伏夜出,不喜强光。在正常条件下,白天多隐藏在水中较深处或隐蔽物中,很少活动,傍晚太阳下山后开始活动,多**在浅水边爬行觅食或寻偶。若受惊吓,迅速逃回深水中。该虾多喜爬行,不喜游泳,觅食和活动时向前爬行,受惊或遇敌时迅速向后,弹跳躲避。

②趋水

龙虾有很强的趋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在养殖池中常成群**在进水口周围。下大雨天,该虾可逆向水流上岸边作短暂停留或逃逸,水中环境不适时也会爬上岸边栖息,因此养殖场地要有防逃的围栏设施。

③好斗

龙虾生性好斗,在饲料不足或争栖息洞*时,往往出现凌强欺弱、欺小怕大现象。

幼体的再生能力强,损失部分在第2次蜕皮时再生一部分,几次蜕皮后就会恢复,不过新生的部分比原先的要短小。这种自切与再生行为是一种保护性的适应。

④掘洞

龙虾喜欢掘洞,并且善于掘洞。

第一,掘洞深度与速度

龙虾掘洞的深度是决定其危害程度的关键因素。据我们对35例龙虾洞*的实地测量,大多数洞*的深度在50-80厘米,约占测量洞*的70%左右,部分洞*的深度超过1米,我们测量到最长的一处洞*达2.1米。通常,横向平面走向的龙虾洞*才有超过1米以上深度的可能,而垂直纵深向下的洞*一般都比较浅。龙虾的掘洞速度很快,尤其在放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中尤为明显。大丰龙虾试验池甲,放入龙虾经**后观察,在砂质土壤条件下,大部分龙虾所掘的新洞深度超过30厘米。

第二,龙虾洞*的位置

龙虾掘洞的洞口位置通常选择在水平面处,但这种选择常因水位的变化而使洞口高出或低于水平面,故而一般在水面上下20厘米处,龙虾洞口最多。但龙虾掘洞的位置选择并不很严格,在我们试验基地,在水上池埂,水中斜坡,及浅水区的池底部都有龙虾洞*,较集中于水草茂盛处。

第三,生存环境对龙虾掘洞的影响

水体底质条件对龙虾掘洞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底质有机质缺乏的砂质土,龙虾打洞现象较多,而硬质土打洞较少。在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龙虾洞*明显减少。但是,无论在何种生存环境中,在繁殖季节龙虾打洞的数量都明显增多。

【适应性】

①环境要求龙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各种水体都能生存,无论是湖泊、河流、池塘、河沟、水田均能生存,甚至在一些鱼类难以生存的水体也能存活。龙虾耐低氧能力较强,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可以爬上岸进行鳃呼吸以维持生存。水质的PH值在5.8-9范围内,溶氧低于1.5mg/L时仍能正常生存。正常生长要求溶解氧在3ml/L以上。

②水温

龙虾生长适宜水温为24℃-30℃,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32℃时,生长率下降,水温15℃以下时幼体成活率极低。饲养水域昼夜温差不能过大,仔虾幼虾昼夜温差不要超过3℃,成虾不要超过5℃,否则会造成重大损失。

在珠江三角洲及华南沿岸地区,一般均能自然越冬,为防较大寒潮袭击,可将越冬成虾放在较深的养殖池中,并在养殖池西北角搭挡风墙或防寒棚。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2℃-32℃,若保持28℃-30℃,孵化时间可大为缩短。

③PH值

龙虾适宜PH值范围为5.8-9,但在繁殖孵化期要求PH值为7.0左右,溶氧量3mg/L以上。但它的抗逆力很强,能生活在一些生活污水、轻度工业废水中,在农药施用地区的田沟、渠道中也有分布。

【食性与生长】

1、食性

龙虾是偏动物性的杂食性动物,但食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稍有差异。刚孵出的幼体以其自身存留的卵黄为营养,之后不久便摄食轮虫等小浮游动物,随着个体不断增大,摄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植物碎屑,成虾兼食动植物,主食植物碎屑、动物尸体,也摄食水蚯蚓、摇蚊幼虫、小型甲壳类及一些水生昆虫。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幼体可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螺旋藻粉等,成虾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植物碎屑。

2、蜕壳与生长

龙虾是通过蜕壳实现生长的,蜕壳后的新体壳于12-24小时后硬化。在水温25℃-30℃条件下,饲养6-8个月,体重可达60-150克。龙虾生长总的趋势是:从孵化后到体重20克这一阶段内,生长速率是加速度的增长;在达到50-100克的阶段,其生长的速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超过这个阶段,生长速率便呈下降的趋势。因而形成一个倒u字形的生长曲线。蜕皮分长蜕皮和生殖蜕皮两种,幼虾脱离母体后,很快进入第1次蜕皮,换上柔软多皱的新皮,并迅速吸水增长,此乃生长蜕皮,由幼体到成体共蜕皮11次。雌虾性成熟后便开始生殖蜕皮,以后每次交配产卵前都要进行生殖蜕皮。

【繁殖习性】

1、雌雄鉴别

龙虾雌雄有所区别,主要可通过以下方法鉴别:

1)同龄亲虾个体,雌虾比雄虾大;

2)体长相近的亲虾,雄性的大螯比雌性的粗大,且雄性大螯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

3)雌虾的第1腹肢退化,很细小,第2腹肢正常,雄虾第1、2腹肢变成管状,较长,为淡红色,第3、4、5腹肢为白色,这是雌雄之间在外形上最明显的鉴别性特征。

2、性成熟

龙虾在天然环境中6-12个月龄达性成熟,已达性成熟的个体体重一般为30-100克。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般6个月可达性成熟。同龄亲虾,一般是雄虾个体比雌虾稍大。同池塘饲养的龙虾群体,雌雄性比接近1:1。

3、繁殖

龙虾9-12月龄成熟,交配季节一般在4月下旬-7月,群体交配的高峰期在5月。交配时雌虾仰卧水面,雄虾位其上以龙足钳住雌虾前足,步足抱住雌虾将交接器插入雌体,交配时间10-30分钟。交配后3-10小时,雌虾开始产卵,为一次性产卵,产出的卵粘附在腹足的刚毛上。抱卵量约500-1500粒,随个体大小而异。胚胎发育长短与水温高低密切相关,水温较高孵化时间短,水温较低则孵化时间延长。孵化出的稚虾仍附于亲虾的游泳足上,在母体的保护下生长一段时间。在母体的腹部泳足上都附有生长到不同阶段的龙虾幼虾,最大的龙虾幼体体长达1.0-1.1厘米。从第一年初秋龙虾稚虾孵出后,龙虾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都是附生于母体腹部,到第二年春季才离开母体生活。龙虾这种繁育后代的方式,保证了后代很高的成活率。

4、产卵

龙虾属一年多次产卵类型。水温升至20℃以上时,亲虾便开始产卵,产卵季节在粤东地区可持续6个月之久,一年可产卵3-4次。产卵量随个体大小和性腺发育程度而异,一般每次产卵300-1000粒。个体较大的雌虾怀卵量多些。

5、胚胎发育

龙虾受精卵粘附于雌体腹肢进行胚胎发育,5-8周后孵化出幼体。受精卵发育速度与水温高低有关,温度高孵化时间短。受精卵初始卵径达2毫米,随着胚胎发育进展,受精卵在不同发育时期颜色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从初产时的淡*白色依次变为深褐色,出现黑色眼点,最后变为橘红色,此时幼体即将孵出。在32℃水温下,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的上述颜色出现时期依次为:淡*白色1-5天;深褐色12-14天;眼点出现20-33天;橘红色28-35天;破膜而脱离母体35-40天。

6、幼体发育

刚孵出的龙虾幼体体形构造与成体基本相同,平均体长约9.5毫米,仍继续攀附于雌虾腹肢上1-2周,在此期间幼体也会偶尔离开母体活动。刚孵出幼体依靠卵黄囊营养,直到孵化3周后完全**生活为止。在适宜的条件下,50-60天后幼体经5-8次蜕壳,体重长至0.5- 2克,便可放人池塘进行成虾养殖。

【我国的龙虾】

淡水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河虾科、原螯虾属,是螯虾属最具渔业经济价值的一种。该虾适应性强,可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和稻田等水体中,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上海、山东等10多个省(市)和地区,基本上为自然性野生资源。据统计,截止2003年,全国累计出口淡水龙虾产品约22.508万t,创汇11.056亿美元,利用淡水龙虾原料118.92万t,因捕捉淡水龙虾而受惠的农户累计收益约66.7亿元。因出口加工行业兴起带出一批提炼甲壳素产品的生物化工企业,由此生产4万余t甲壳素的终端产品,经济价值140余亿元。

出口产品卖价偏低,比较效益持续低微。出口淡水龙虾产品卖价的最高年份是1995年,虾仁产品卖价6万元/t~7.5万元/t,就是这样的价格还不及美国地产虾仁出厂价的1/2;虾仁产品利润高达3万元/t~4.5万元/t,整肢龙虾产品利润可达1万元/t~1.8万元/t。随着淡水龙虾原料价格的上涨、出口卖价的下降、加工成本的增加,出口加工企业的比较效益大幅度下降。

出口贸易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和风险性相当大,在突破国外技术和贸易壁垒等方面的能力比较脆弱。我国淡水龙虾产品95%以上出口到欧盟和美国,出口量大约各占总量的1/2。十多年来,淡水龙虾产品的出口并非一帆风顺,一直经受着考验,也由此筛选和淘汰了一大批生产企业。主要反映在:①欧盟、美国先后实施卫生注册备案和HAC—CP注册制度后,一批生产企业被淘汰出局。②美国针对淡水龙虾仁不断**反倾销议案。我国国内大部分生产经营企业因不堪30%~120%的高额关税而退出美国市场。美国今年继续执行反倾销税,而且税率高达223.01%,我国淡水龙虾出口市场失去了半壁江山,出口行业受到严重打击,经济损失惨重。③欧美国家对进口淡水龙虾产品实施动态的质量检查制度。由于我国不少小龙虾企业存在产品安全卫生问题,有些被停产整顿、吊销对外注册代号,有些产品甚至引发了对包括淡水龙虾产品在内的动物源性食品全面禁运。

产品的安全卫生问题时有发生,安全卫生隐患依然突出。过去的十几年,出口淡水龙虾产品质量问题可以说年年都有,引发了一系列的外贸质量纠纷事件和**间的贸易摩擦,如美国FDA的“黑名单”、欧盟的全面禁运、人关时扩大抽样检查。追溯出口历史,质量问题的内容也在不断衍化。1999年之前的焦点集中在品质差包装低劣和金**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李斯特杆菌、沙门氏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等细菌卫生指标问题;2000年.2002年,质量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氯霉素上;2002年以来的焦点又集中在硝基呋喃类及其代谢物上。这些问题固然有进口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因素在内,但是,有些产品确实存在安全卫生质量问题。

行业秩序比较混乱,质量水平参差不齐。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生产经营企业之间为了争抢国外客户,低价倾销,倾轧市场;不同省份和地区的企业在安全卫生自控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有些企业源头的安全卫生监控工作还很薄弱,自控体系与官方监控体系之间的衔接不协调;非注册的**工厂活动猖獗,这些厂卫生条件差、管理水平低、产品安全卫生问题多,而且产品基本上都流人国际市场,造成严重的安全卫生质量隐患和问题;部分出口淡水龙虾卫生注册企业为了获得暴利,违反国家质检总局卫生注册编号制度,收购**]二厂或企业的水货出口。

自然资源开发一轰而上,淡水龙虾资源日渐稀少。虽然淡水龙虾的繁殖力比较强,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一度比较多。但是人为掠夺性地捕捞收购和原料大战的力度更强。多年来,大大小小的出口加T企业和**工厂不顾淡水小龙虾的自然繁殖规律,不分规格,无限制地收购,对50 mm以下的幼虾也不放过,虾农无限制地捕捞,甚至在少数地方利用农药诱捕,一网打尽。因此造成淡水小龙虾资源日趋贫竭。2004年8月,很多加下企业已无虾可收或者收购几天的原料才够一天加工。

国内消费市场异军突起,出口行业将面临无米之炊。近几年来,在出口市场的带动下,淡水小龙虾在国内由无人问津逐渐演变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现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食虾风气日盛,许多餐馆已到了无虾不成席的地步。据了解,2004年夏天,仅南京市淡水小龙虾的日消费量就达70t~80t,这个数量是国内2家~3家出口加工企业每日原料需求量之和,而且原料虾收购价远远高于加lT企业,如目前上海、南京等城市就连60mm左右的小虾收购价也高达10元/kg~12元/kg.按此价格收购加工出口,原料成本价就达5万元/t~7万元/t,长此以往,出口行业基本上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

鱼缸里的小龙虾怎么养?

1、鱼缸或水族箱,最好用玻璃的,这样可以根据清楚地看见龙虾的一举一动。要弄一个盖子,防止龙虾跳出鱼缸。铺一层沙子,放一些小石子,更加真实的模拟自然环境,让龙虾适应鱼缸里的生活。不要晒太阳,龙虾性*。

2、小龙虾属杂食性,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都能食用,以植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有植物秸秆、水草、水生植物的根叶、着生藻类、丝装藻类、有机碎屑等。动物性饲料包括水生昆虫及螺丝、河蚌、鱼肉等。

3、最好几只龙虾一起饲养,这样龙虾成活率比较高。

4、龙虾脱壳时,要分开饲养,防止龙虾自相残杀。

5、要帮龙虾洗澡,防止寄生虫。捏着龙虾的甲壳,用牙刷刷洗龙虾的身体,尤其是死角处。

龙虾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龙虾对水体溶氧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来,而且可以借助水中的飘浮植物或水草将身体侧卧于水面,利用身体一侧的鳃呼吸以维持生存。龙虾耐低氧能力较强,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可以爬上岸进行鳃呼吸以维持生存。水质的pH值在5.8~9范围内,溶氧低于1.5mg/L时仍能正常生存,正常生长要求溶解氧在3ml/L以上。龙虾有很强的趋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在养殖池中常成群**在进水口周围。下大雨天,该虾可逆向水流上岸边作短暂停留或逃逸,水中环境不适时也会爬上岸边栖息,因此养殖场地要有防逃的围栏设施。 龙虾的食性很杂,各种鲜嫩的水草、水体中的底栖动物、贝类、软体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及各种鱼、虾的尸体及同类尸体都是龙虾的喜食饵料,对人工投喂的饲料也很喜食。在生长旺季,池塘下风处浮游植物很多的水表面,能够观察到龙虾将口器置于水平面处用两只大螯不停划动水将水面藻类送入口中的现象,表明螯虾甚至能够利用水中藻类。龙虾是偏动物性的杂食性动物,但食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稍有差异。刚孵出的幼体以其自身存留的卵黄为营养,之后不久便摄食轮虫等小浮游动物,随着个体不断增大,摄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植物碎屑,成虾兼食动植物,主食植物碎屑、动物尸体,也摄食水蚯蚓、摇蚊幼虫、水草小型甲壳类及一些水生昆虫。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幼体可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螺旋藻粉等,成虾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植物碎屑。

小龙虾捕捉方法

一、必要的准备工作

1、准备网具和诱饵

在农村很多人使用“一种1米长的多段网格”捕捉龙虾。每次去野外捕捉龙虾,放置4-10个网具即可,如果一次放的太多,容易丢失。

使用的诱饵一般是带有腥臭味道的饵料,比如渔具店里出售的龙虾饵料(或者泥鳅、黄鳝饵料)、开始腐烂的猪杂(猪肺、猪肚等);也可以使用烂土豆、烂红薯等根茎类食物做诱饵,如果是南方,也可使用油菜榨过的干饼。

2、选定捕捉场所

野生龙虾分布广泛,池塘、河渠、溪流均有分布。选择距离居所较近的河塘,可以节省时间,方便取网。

二、哪些地方可以大量捕捉野生龙虾

1、较浅的池塘

因为龙虾经常生活在浅水区域,所以比较浅的池塘里有大量的野生龙虾。这些池塘里的都有很多水生植物、而且通常水质都相当浑浊。如果池塘里水质清澈见底,里面野生龙虾就很少。

2、居民区附近的小河沟

这些附近的小河沟里通常也有大量的龙虾存在。因为城镇居民有时会将很多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倒入河中,使得小河沟里营养比较富足,野生龙虾因而得以大量繁衍。

3、农田周边的沟渠

农田里面水质都很浑浊、而且由于经常施肥,田里都是肥水。由于黄鳝、田鼠等在田坝钻洞,农田里的肥水会经常流到附近的水渠里面,而野生龙虾非常喜爱这里的环境,存在的数量非常多。

三、捕捉龙虾的方法

1、傍晚投放网具

建议大家选择傍晚时候(下午5点左右),到目标区域(池塘、河渠)进行网具的放置。太早的话,一方面白天龙虾不怎么活动,另一方面会被别人无意(甚至是故意)取走你的网具。

2、选择浅水、多草区域

在选好的池塘、沟渠里面下网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水浅、水草相对密集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里面龙虾密集度很高。

3、取网注意事项

(1)尽早取网

在第二天取网的时候,不要起的太晚,建议天刚亮的时候就去,比如5点左右。要不然被起的更早的人“取走”你的龙虾网具和“**战果”,实在划不来啊。

(2)取龙虾的时候防止被蛰伤

野生龙虾都长有粗大的螯,也就是俗说的“大钳子”,和螃蟹一样的厉害。所以在取下捕获的龙虾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避开“大钳子”,以防被蛰伤。用手拿住龙虾的触须,提起来就可以了。

虾都有哪些种类?

清洁虾

清洁虾的颜色非常鲜艳,以鱼类身上的死皮和寄生虫为食。这对鱼类的健康十分有利,因此它们能长时间地附在鱼类身上而不会被主人赶跑。清洁虾主要产自加勒比海。在热带地区我们也可以见到一些其他种类的清洁虾。

螯虾

螯虾是生长在淡水中的甲壳类动物,外形与龙虾极为相似,但体积较小,原产于美国,属杂食性动物。由于它不挑食,且适应力较强,现已经分布在世界各地,大约750余种。螯虾有一对螯,其力量强大,眼睛突起,可看见各个方向的物体;有4对腹足,尾巴可用于滑水,并能朝后跳跃;1对触角,可碰触物体并分辨味道等。螯虾以鱼的尸体及水草等为食。

龙虾

龙虾生活在温暖海洋的多岩礁浅水地带,主要分布在印——西太平洋区。它体长一般20~40厘米,体重0.5公斤左右。我国有8种龙虾,最大的锦绣龙虾体重可达5公斤。龙虾行动缓慢,白天潜伏在海底礁缝隙里,夜间出来觅食。

龙虾包括龙虾和螯龙两类。龙虾全部是海产的,而螯有海产的,也有淡水产的。龙虾没有螯足,螯龙是3对螯足,而且第1对螯足特别粗大,这是与龙虾的主要区别,另外螯龙是和龙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幼螯龙虾体很像成体;幼体和成体差异很小,没有经过叶状幼体期。

龙虾的眼睛是复眼,这对它在跳跃时开阔视野有很大的好处。龙虾的头里面有脑和胃,其结构十分坚硬,并且还有很多突刺。它有腹足除了用来步行以外,其他时候都呈卷曲状态。里侧的多条小腹足,是雌虾孵卵的地方。

螯龙虾和龙虾肉味鲜美,是上等的宴席佳肴。螯龙虾外壳亮丽,可作工艺品。

对虾

对虾的种类不多,只有20多种,但分布却很广。几乎在世界各处的深洋浅海都有它们的浩浩荡荡的洄游大军。

对虾头上长有3对细长的螯足,全身裹着一节节能薄而坚韧的甲壳,身材“魁梧”,比虾类王国的其他成员更显英气。对虾的名称,听起来似乎有点人情味。因此一些人望文生义,猜想它们一定雌雄虾相伴为生、终日形影不离。其实恰恰相反,对虾生性孤僻,雌雄之间很少往来,更谈不上成双成对共度一生了。只是在繁殖季节,对虾才有一段短暂的浪漫插曲。有人曾亲眼观察到日本对虾甜蜜的爱情生活,并生动细腻地做了描述:在一饲育池内放入几尾成熟的雄虾和体姿丰腴的雌虾。开始的几天,雌雄举目有礼。但是一天夜里,一尾雌虾正在蜕皮,这时在它附近一尾雄虾仿佛突然觉察到了异性的存在。它一反常态,缓慢地爬向雌虾,柔和地围着雌虾绕圈子,同时用触角和步足轻轻地抚摸对方,显得温顺又体贴。如果雌虾没有任何表示,雄虾就进一步逼近。此时的雌虾由于刚刚蜕皮,正疲倦不堪,侧躺在池底。雄虾乘机拥抱住纤弱的雌虾进行交尾。交尾时,雌虾静静地依偎在雄虾的怀抱中。

磷虾

这些小虾一样的动物是许多海洋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磷虾在南极海洋富含营养的水域里非常普遍,在这里它们形成很大的虾群,每立方米的海水里含成年虾达6万只。以磷虾群为食的蓝鲸一天要吃2500千克。

在农村田埂上捉黄鳝,怎么分辨哪些是蛇洞哪些是黄鳝洞

黄鳝的洞通常相对紧凑,而且洞非常光滑。蛇占据老鼠洞,老鼠用爪子挖出土壤,所以这些洞在上边缘特别有气泡。

蛇不挖洞。所谓蛇洞实际上是指蛇吃老鼠或其他猎物来占据喜鹊窝,最常见的是蛇占据老鼠洞。我们都知道,虽然老鼠也喜欢在田埂上打洞,但是老鼠洞和鳗鱼洞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老鼠洞选择的地形相对较高,因为老鼠需要储存食物并在洞内繁殖下一代,所以老鼠洞必须保持干燥,所以老鼠洞一般离水面有一段距离,而黄鳝洞地形一般较低,因为黄鳝生长在水中,洞在水中。因此,区分黄鳝洞和老鼠洞的第一点是看这个洞是否在水面以下。如果在水面之上这样的洞基本上不可能是黄鳝洞。

当然,如果发现的孔都在水面下,那么我们应该继续区分它们,因为我们知道黄鳝孔是由黄鳝本身制造的,所以黄鳝孔一般比较紧凑,而且孔非常光滑。如果它是一个蛇洞,因为当蛇占据了老鼠洞之后,蛇会在洞里来来回回,这个洞会变得非常光滑。然而,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黄鳝洞是黄鳝自己钻的。也就是说,黄鳝用力将土壤挤压到边缘。因此,黄鳝洞口的土壤一般有明显的挤压痕迹。如果它是一个蛇洞,因为蛇占据了一个老鼠洞,老鼠用爪子挖出土壤,这个洞在上边特别有气泡,所以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它。同时,由于黄鳝的体型一般比蛇小,如果发现的洞特别大,堤坝一定是蛇洞。

还有一种区分蛇洞和鳗洞的最简单方法,那就是黄鳝洞通常有两个口,一个高一个低,田野的水深通常很低,而蛇洞非常不规则,有时只有一个口,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洞*的结构规律来区分鳗洞和蛇洞。

龙虾养殖适合多大水池.水温在多少度、水位在多深,一年可以买几次、

I、养殖场地
龙虾的生命力极强,可充分利用池塘、稻田和一些荒滩、小坑塘等水体进行养殖,面积以2001一3335m2为宜。由于该虾有掘*打洞的习性,一般洞*的深度在50一80cm,部分洞*深度超过1m,为避免掘*外逃,养殖水体的四周埂宽应在1.5m以上,并在埂上四周设置0.5m高、内壁光滑的防逃墙或防逃板,建好注、排水系统。同时,池塘中间要搭建几条泥埂,泥埂两头不要与池埂相连,埂长约为池长的4/5,埂宽lm以上,埂高出水面5-10cm,为龙虾创造打洞*居的场所。池水深以0.5-1m为宜,最好是中间水深,四周有浅滩。池底放置树根、竹筒等,水面移养水草。
2、放养准备
(1)池塘整理 在虾苗入池前,要认真进行池塘整理,去除淤泥和平整池底,使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尽可能减少水的渗漏。池堤要有一定的坡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池底的中部挖一条水沟或在池塘坡底四周开挖一条沟,主要有利于早期虾苗的培育管理和捕获时操作方便。
(2)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工作好坏直接影响虾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①生石灰消毒:有干法消毒和带水消毒两种。干法消毒,每亩用生石灰60-80千克,全池泼洒,再经3-5天晒塘后,灌入新水;带水消毒,每亩以1米水深计算,用新鲜生石灰125-150千克,要把新鲜生石灰放在水中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
②漂**消毒:将漂**溶化后,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7千克,漂白精用量减半。
③敌百虫消毒:每亩水面用晶体敌百虫500克,再加敌**50克,溶化后全池泼洒。
(3)进水和施肥 注入新水时要过滤,以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入池。同时施肥培育浮游生物,成为虾的直接天然饲料。常用有机肥料施用量为每亩75-100千克,使水色有一定的肥度。此时水位较浅,随着水的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具体要视水色而定。
(4)种植水草 龙虾食性杂,尽管偏动物性,但在动物性饲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吃水草来充饥。龙虾摄食的水草有苦草、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和喜旱莲子草(水花生)等。水草同时是虾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也是虾蜕皮的良好场所。在水草多的池塘养虾,成活率高。
3、幼虾放养
(1)放养的虾苗苗种质量要求
①规格整齐 虾苗要求在0.8厘米以上,虾种规格为2.5-3厘米。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或虾种,要求规格一致,一次放足。
②体质健壮 放养的虾苗、虾种活力要强,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且耐旱的能力较强,离水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死。
③野生虾种需驯养 虾苗虾种系人工培育的,如系购买的野生虾种,需经人工驯养一段时间后,才能放养,以避免相互残杀,提高放养的成活率。
(2)投放方法和注意事项
幼虾投放一般在5月份进行,可将幼虾放进塑料盆内,先往盆里慢慢添加少量池水至盆内水温与池水接近,并按盆内水量加入3%一4%食盐浸浴5分钟左右消毒,再沿池边缓缓放人池中,放养时注意避免曝晒。一般可放养3cm的幼虾1-1.5万尾或重量80-120kg/亩,同时可混养鲢鳙夏花鱼种50-100尾/亩,以调节水质。这样成虾产量可达400-600kg,效益1000元/亩左右。如从外地购运虾苗,离水时间长,有些虾甚至出现昏迷现象,应在水盆中暂养20分钟再投放,可提高成活率。
4、饲料投喂
龙虾是杂食性的,尤喜食动物性饲料,且龙虾生性贪婪,摄食量大,要注意饲料投喂方法。成虾养殖可直接投喂绞碎的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屠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保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5%左右,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4-10%,根据季节、天气、水质、虾的生理状况而调整。6-9月水温适宜,是虾体生长旺期,一般每天投喂2-3次,时间在上午9-10时和日落前后或夜间,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8%;其余季节每人可投喂1次,于日落前后进行,或根据摄食情况于次日上:午补喂一次,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1-3%。饲料投喂需注意天气晴好时多投,高温闷热、连续*雨天或水质过浓则少投;大批虾蜕壳时少投,蜕壳后多投。
养殖期间,应适时施肥。一般在幼虾投放5-7天后。可施发酵的畜禽粪50-60kg/亩。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主施有机肥,施肥次数和数量以适当的水色和透明度为准,水色呈豆绿色或茶褐色为好,透明度以30-40cm为宜;水 质不宜过肥,否则容易缺氧浮头。
具体地讲。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按照龙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搞好饵料组合 稚虾和虾种阶段,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因而应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养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供稚虾和虾种捕食。同时辅以人工投饵。8、9月是龙虾快速生长阶段,则应以投喂麦麸、豆饼以及嫩的青绿饲料、南瓜、山芋、瓜皮等为主,辅以动物性饵料。5、6月份是龙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关键阶段,而8、9月则是龙虾积累营养准备越冬阶段,此时应多投喂动物性饵料,诸如鱼肉、螺蚬蚌肉、蚯蚓以及屠宰场的动物下脚料等,从而充分满足龙虾生长发育对营养的要求。
(2)按照龙虾的摄食特点,科学投饵 龙虾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晚出来活动觅食,龙虾还具有贪食和相互争食的特点,因而在饵料投喂上,通常每天可投喂2次,以傍晚1次为主,投喂量要占全天投喂量的70%。龙虾的游泳能力较差,活动范围较小,且具有占地的习性,故饵料的投喂又要采取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方法,投喂均匀,使每只虾都能吃到,避免争食,促进均衡生长。
(3)按照天气、水质以及龙虾的活动吃食状况,合理投饵,在水温20℃一32℃、水质状况良好的条件下,龙虾的摄食量相当旺盛,通常鲜活饵料的日投饵量可按在池龙虾体重的8%-12%安排,干饵料或配合饲料则为3%一5%。龙虾的摄食强度又直接受水温、水质等环境因素所制约,因而每天的投饵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以及龙虾的活动吃食情况,加以合理调整。总的原则是,天气晴朗、水质良好,龙虾活动吃食旺盛,应多投饵,而高温、*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则应少投饵;大批龙虾蜕壳时,应少投,蜕壳后则应多投饵;龙虾生长旺季应多投饵,发病季节或龙虾活动不太正常时少投饵,从而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5、水质管理
龙虾耐低氧能力很强,且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过肥的水质也能生存。池塘养殖龙虾的水质管理比较简单。
(1)调控好水质 保持池塘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8.5,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每15-20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2;每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量10千克左右,用以调节水质。
(2)调整好水位 池塘养殖龙虾水位不要太深,通常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高温季节和龙虾越冬期水位可深一些。在整个养殖期内,水位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忽高忽低,以免影响龙虾的生长。
6、日常管理
养殖龙虾,日常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
(1)坚持巡塘检查 坚持每天早晨或傍晚巡回检查1次,观测池塘水质变化,了解龙虾吃食活动状况,搞好饵料投喂量的调整;清理养殖环境,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2)注意水质变化 严防水质受到工业污染、农药污染等。当水中溶氧低、水质老化,或遇闷热、连续*雨等恶劣天气时,应减少投饵量或停止投饵;注意观察,若发现龙虾反应迟钝,游集到岸边,浮头并向岸上爬,说明缺氧严重,要及时注水或开增氧机增氧。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洁卫生;定期用生石灰消毒虾池;在虾的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增强虾的免疫能力。
(3)搞好防逃 养殖龙虾的池塘,要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等材料,建好防逃墙。尤其是在汛期、台风季节,要做好防汛工作,严防大风大雨冲垮田埂或浸水引发逃虾。
(4)加强蜕壳虾的管理 蜕壳是龙虾生长的重要标志,搞好蜕壳虾的管理十分重要,为便于加强对蜕壳虾的管理,应通过投饵、换水等措施,促进龙虾群体统一蜕壳。当大批龙虾蜕壳时,应减少投饵,减少人为干扰,一切操作要细心谨慎,创造一个安静良好的环境,促进龙虾顺利蜕壳。大批龙虾蜕壳后,要及时增喂优质饵料,严防因饵料不足而引发相互残杀。
(5)严防龙虾打洞 龙虾有打洞的习性,打洞是为了建立安全可靠的栖息、蜕壳、隐蔽场所,保护好自己。因而在养殖上,一是可以在池埂的坡上铺设一层密眼的塑料网布,既护坡,又防打洞。二是在池塘中栽种较多的水生植物,设置一定数量的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人工洞*,增加龙虾的栖息蜕壳隐蔽场所,从而减少龙虾打洞的机会。

大龙虾的介绍

大龙虾是软甲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龙虾科(Homaridae, 或拟海螯虾科〔Nephropsidae〕,真龙虾)、龙虾科(Palinuridae, 刺龙虾)、蝉虾科(Scyllaridae, 蝉虾、西班牙龙虾[1]、铲龙虾)和多螯龙虾科(Polychelidae, 深海龙虾)动物的统称。某些种类龙虾,尤其是真龙虾及刺龙虾,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也可用作食材,非常广泛。

人工龙虾洞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