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草鱼烂鳃用漂白粉挂袋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草鱼烂鳃应该用什么药治啊 谢谢(小草鱼烂鳃病用什么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草鱼烂鳃应该用什么药治啊 谢谢
草鱼烂鳃治疗: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20~30公斤,或漂**1公斤,全池泼洒;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每0.067公顷用硫酸铜1.5公斤和硫酸亚铁0.5公斤混合泼洒;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每0.067公顷用晶体敌百虫100~150克,兑水全池泼洒。
【简介】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草鱼,鲤科。体延长,亚圆筒形,体长大1m余。体青**。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齿梳状。栖息水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3-4龄成熟,在江河上游产卵,可人工繁殖。生长快,最大个体达30kg左右。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肉味美,鱼胆有毒。
【病害防治】
采用“前粗后精、精青结合”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生。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二**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
草鱼的烂鳃病怎么治?
1.草鱼的烂鳃病症状。病鱼鱼体和鱼头发黑,鳃盖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常成糜烂状或者有一圆型通明的小窗,鳃丝肿胀或者充血发黑,黏液增多,末端残缺等症状。
2.草鱼带菌鱼是烂鳃最主要的传染源,还有曾经被得过烂鳃病的鱼污染过的底泥和水源也是导致烂鳃发生的源头,水中病原越多、水质越差、底质越差、鱼密度越大,此病就越容易暴发与流行。
3.对症用药,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生石灰20~30千克或漂**1千克,全池泼洒;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硫酸铜1.5千克和硫酸亚铁0.5千克,混合后全池泼洒;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可用晶体敌百虫兑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良好。
草鱼的烂鳃病怎么治?
1.草鱼的烂鳃病症状。病鱼鱼体和鱼头发黑,鳃盖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常成糜烂状或者有一圆型通明的小窗,鳃丝肿胀或者充血发黑,黏液增多,末端残缺等症状。 2.草鱼带菌鱼是烂鳃最主要的传染源,还有曾经被得过烂鳃病的鱼污染过的底泥和水源也是导致烂鳃发生的源头,水中病原越多、水质越差、底质越差、鱼密度越大,此病就越容易暴发与流行。 3.对症用药,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生石灰20~30千克或漂**1千克,全池泼洒;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硫酸铜1.5千克和硫酸亚铁0.5千克,混合后全池泼洒;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可用晶体敌百虫兑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良好。草鱼的烂鳃病怎么治?
1.草鱼的烂鳃病症状。病鱼鱼体和鱼头发黑,鳃盖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常成糜烂状或者有一圆型通明的小窗,鳃丝肿胀或者充血发黑,黏液增多,末端残缺等症状。2.草鱼带菌鱼是烂鳃最主要的传染源,还有曾经被得过烂鳃病的鱼污染过的底泥和水源也是导致烂鳃发生的源头,水中病原越多、水质越差、底质越差、鱼密度越大,此病就越容易暴发与流行。
3.对症用药,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生石灰20~30千克或漂**1千克,全池泼洒;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硫酸铜1.5千克和硫酸亚铁0.5千克,混合后全池泼洒;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可用晶体敌百虫兑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良好。
鱼病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先选址,然后找一个合适的地点,找挖掘机来挖,一般深度在1.5米,宽度是长度的十分之一即可。注意事项:
新开挖的鱼塘塘底无淤泥,水质瘦,浮游动植物繁殖量少,产氧能力差,有的水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盐或有毒物质,对鱼类**大,易发生鱼病。因此,新开挖的鱼塘要想当年获得高产,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清塘消毒。为清除危害鱼体的重金属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在放养鱼苗之前必须用清水浸泡洗塘,浸泡数天后排掉,曝晒数日后再重复浸洗一次。在放养鱼种前7-10天用生石灰彻底消毒,一般干塘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化浆全池匀洒,或带水按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
二、施足基肥。当第3次浸泡池塘灌水时应同时施入基肥,以提高塘水肥度,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和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天然饵料。基肥应以猪、牛等畜禽粪肥为主,一般在鱼苗下塘前7-15天按亩500-600公斤施肥。
三、投放鱼种。鱼苗下塘前,要求水深1.5-2米左右,水色以灰白色为好,一般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水质不能过肥,否则会引起鱼苗浮头死亡。鱼种投放应做到:草食性鱼为主,肥水性和杂食性鱼为辅,鱼种一般宜在冬季放养,鱼苗规格要求达到16.5厘米以上,水体较深的应达到20厘米以上。
四、施肥投饵。追施以人粪尿、化肥等为主,应坚持少施,勤施,一般每亩追粪肥150-250公斤。对养殖非滤水性鱼类的池塘,还需要按“四定”原则投喂配合饲料、青饲料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水色呈茶褐色为宜。
五、防治鱼病。经常对鱼体、饵料台、工具等进行消毒,一旦发现鱼病,应及时对症采取措施治疗,平时在饲料中加喂一些大蒜、维生素、有益微生物等,均可预防常见鱼病。新挖池塘养鱼普遍水浑,影响鱼的呼吸和浮游生物的繁殖。应每10-15天按每亩池塘每次20-30公斤泼洒一次生石灰,这样既可沉泥清水,又可预防鱼病。
六、加强管理。新挖鱼塘鱼类的溶氧等生态环境不佳,应加强早晚巡视,勤注新水。勤处理池塘中的杂草、残饵等,在*雨连绵或天气闷热时,易浮头甚至泛塘,应尽早采取措施。
草鱼 腮部发白一般是什么症状?该如何防护以及怎样治疗? 急!!!
常见鱼病的防治:(1)细菌性烂腮病:主要危害草鱼。症状:鳃丝腐烂发白,末端软骨外露,常带有污泥,腮盖“开天窗”。治疗方法:全池外泼含氯消毒药,如每亩1米水深用漂**1.3斤或强氯精3~4两。(2)细菌性肠炎病:主要危害草鱼。症状:肠壁充血发炎,*门红肿,2龄以上的大鱼患病严重时,更有腹水,肠壁呈紫红色。肠内无食物,有***粘液。治疗方法:外泼含氯消毒药。同时每100公斤鱼每天用肠炎灵10克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5天。(3)赤皮病:主要危害草鱼。症状:鱼体两侧及腹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鳍基充血、鳍条裂开为“蛀鳍”,常和烂鳃、肠炎病并发。防治方法:进行综合预防,严防鱼体受伤。治疗方法同细菌性烂腮病。(4)暴发性鱼病:主要危害鳞鱼、鲫鱼、鲢、鳙鱼等。主要症状是鱼腹部及全身充血,鳞片脱落,肌肉腐烂。防治方法:目前正在探讨中。如下方法有一定效果,供参考:外用生石灰或漂**全池泼洒,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15~20公斤或漂**1.3公斤。内服**灵:每公斤精饲料中加药2片,溶水后拌饲投喂,连续3天。(5)锚头鳋病:主要危害鲢、鳙、草鱼。症状:锚头鳋寄生在鱼的头部、眼、皮肤、鳍、鳃及口腔时,寄生处红肿发炎;当大量寄生在体表时,鱼体上好似披了蓑衣。治疗方法:每亩1米深用晶体敌百虫7~9两或强效杀虫灵4~5两全池泼洒(以上两种药淡水白鲳禁用),每隔1周左右泼药一次,连泼2~3次。草鱼的烂鳃病怎么治?
1.草鱼的烂鳃病症状。病鱼鱼体和鱼头发黑,鳃盖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常成糜烂状或者有一圆型通明的小窗,鳃丝肿胀或者充血发黑,黏液增多,末端残缺等症状。2.草鱼带菌鱼是烂鳃最主要的传染源,还有曾经被得过烂鳃病的鱼污染过的底泥和水源也是导致烂鳃发生的源头,水中病原越多、水质越差、底质越差、鱼密度越大,此病就越容易暴发与流行。
3.对症用药,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生石灰20~30千克或漂**1千克,全池泼洒;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硫酸铜1.5千克和硫酸亚铁0.5千克,混合后全池泼洒;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可用晶体敌百虫兑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良好。
家养的鱼身上有溃烂是怎么回事?能治好吗?
草鱼的烂鳃病怎么治?
1.草鱼的烂鳃病症状。病鱼鱼体和鱼头发黑,鳃盖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常成糜烂状或者有一圆型通明的小窗,鳃丝肿胀或者充血发黑,黏液增多,末端残缺等症状。2.草鱼带菌鱼是烂鳃最主要的传染源,还有曾经被得过烂鳃病的鱼污染过的底泥和水源也是导致烂鳃发生的源头,水中病原越多、水质越差、底质越差、鱼密度越大,此病就越容易暴发与流行。
3.对症用药,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生石灰20~30千克或漂**1千克,全池泼洒;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硫酸铜1.5千克和硫酸亚铁0.5千克,混合后全池泼洒;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可用晶体敌百虫兑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良好。
我鱼塘的草鱼得了烂鳃病,怎样治疗?
草鱼烂鳃病:又称“乌头瘟”,是鱼类在高温季节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确保渔业养殖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做好该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现就该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症状:主要危害1—2龄草鱼。鱼鳃瓣受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刺伤,或拉网等机械损伤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灰白或白色,鳃瓣边缘附着污物或大量粘液;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的或不规则的透明小天窗,又叫“开天窗”。
二、防治措施:
1.第一天(晴天)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0.7克/立方米(5:2)全池泼洒或用杀虫灵泼洒。
2.第二天至五天投喂烂鳃灵或肠鳃灵等。
3.第三天及五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漂**、氯杀灵等。(胜利镇 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