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鱼苗池下苗注意什么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冬天可以放鱼苗入塘养吗(养鱼冬天可以放鱼苗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冬天可以放鱼苗入塘养吗

近年,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鱼产量逐渐提高,在渔业养殖过程中,因为养殖密度大、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病害渐多,用药也成为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几种常见的事故需要注意,避免因用药不当造成重大损失。

一、用药不规范造成伤害事故:笔者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使用强氯精(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十几斤的的强氯精粉剂倒入一个容器,加水时发生**,当时幸亏躲闪及时,未伤及脸面,但一件单色衣服被溅起的药物染花了,从此不能再穿。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在容器加适量水,再分次加入药物,化匀后泼洒。

鱼苗怎么养饲养方法介绍

1.投喂饵料 刚孵出的鱼苗,体长0.2~0.3厘米,靠吸收体内卵黄囊中的营养生活。孵出后2~3天,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殆尽,鱼的消化系统已初步发育完全,鱼鳔中充满气体,鱼苗开始向各方向游动、觅食。对这些刚开食的鱼苗,应酌量投喂轮虫、纤毛虫类的浮游动物,即“洄水”。若无“洄水”,可投喂熟蛋黄,方法是用1~2层纱布将蛋黄包住,挤碎,然后将纱包置于水面上轻拍,边拍边移动,使蛋黄均匀悬浮于水中,供鱼食用。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这样喂养7~10天后,鱼苗渐大,可停止喂蛋黄,改喂活水蚤。鱼苗长到1厘米以上时,可投喂各类轮虫。

冬天可以放鱼苗入塘养吗

2.换水 鱼苗孵化后,每日吃剩的食料积存水中,日久**则会影响鱼苗生活,因此需要换水。换水要采用脱水的方法,即换水时,将鱼和比较清的老水一起倒入新水中。第1次脱水约在孵化后10天至半个月后进行,以后每隔半月进行1次。经过 3次脱水的鱼苗,全长已达2厘米左右,应进行换水。由于鱼的抵抗力较弱,换水温差以保持在4℃内为宜。

3.选鱼与分池 在鱼苗的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各种养殖鱼的特点,不断地择优去劣,以保证培育出优良品种。一般1尾留种亲鱼,大约要经过4~5次选择,才可达到要求。选择的标准与方式如下: 第1次选鱼,孵化10天至半个月,鱼苗体长1.5厘米左右,即可开始选择,主要淘汰单尾、畸形尾及尾柄不正者。选鱼后,留下的好鱼按每平方米约150尾的密度,进行分池放养。 第2次选鱼,当鱼苗长至2厘米以上时,尾鳍已形成。凡不具3尾、4尾的鱼一律淘汰。 第3次选鱼,淘汰背鳍发育不全的鱼。留下的好鱼按每平方米约120尾的密度,分池放养。 第4、5次选鱼,鱼苗已长成幼鱼,可结合品种特征,以形态为主,进行选择。如龙睛,左右眼球应大小一致;水泡眼的泡宜大,左右对称等等。

鱼塘里的鱼,现在一天喂养的次数是早中晚三次,(现在鱼塘里全是鱼苗),我想知道一天喂几次合适

鱼苗一般每日投喂量是存塘吃食鱼的5%,每天没有具体的投喂次数,主要是要将鱼喂到八成饱就行了。一般养鱼的人都是喂两次或四次每次定点定时,你如果是新手就喂两次,上午9点左右,下午5点左右这样投喂时饵料浪费少,每次鱼吃的大部分不太进食就行了!

鱼苗放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待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放鱼苗。检查毒性是否消失的方法是:通常在池内放一口小网箱,用数十尾鱼苗放入网箱内,半天后若鱼苗活动正常,就可放鱼苗。

(2)池内如有蛙卵、蝌蚪或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要用网拉掉。

(3)选择在晴天的上午,并在池塘的上风头投放。

(4)每个池子应放同一批繁殖的鱼苗,规格应整齐,体格健壮,无伤病。

(5)操作小心,动作轻快,尽量避免把鱼苗弄伤。

锦鲤幼鱼怎么养

幼鲤也是锦鲤,与大锦鲤养法差不多,只是空间问题,除了成年鱼要繁殖需要讲究环境布置。

只是小鲤因为未成年,所以抵抗力适应力等都会低一些。

A所以供氧和过滤更需要注意,喂食也更需要注意(有规律有节制地喂食),因为锦鲤没有胃,靠直肠消化,幼鲤的直肠当然更容易消化**和易得肠炎。

B所以若小鲤病了,用药量也要比成年锦鲤用药量少一些,对于锦鲤的常见病,上网搜索就会有很多,我不黏贴过来了,最重要是发现锦鲤不进食或不爱游动离群等异常情况时立刻要对症下药。

下面谈谈我个人对锦鲤的一些粗见。

养锦鲤有两大主流,一:池养,二:缸养。(缸养建议*缸,因为锦鲤身上就是一副艺术画,水草会被锦鲤吃光光的,其他假山什么的占用了空间,加些碱性的珊瑚石或火山石不是为了装饰,而是碱性能令锦鲤的色彩更好,身体也更健康)

池养主要难度在于不是每个人家都有池养空间及合理条件。

缸养主要难度在于供氧过滤,换水需要慢慢换,因为缸不像池那样接触地面并水量较大,换水容易造成水温变化大,导致锦鲤感冒体质减弱。

锦鲤属于活泼好动的观赏鱼,需氧和食量和便便都比较大,供氧过滤系统甚为重要。

供氧方面随便在水族买就OK啦,但是过滤建议使用副缸过滤,将主缸的水抽到副缸里过滤,像汽车机油/汽油过滤器的原理一样,副缸里的过虑系统采用双壁型过滤(迟下我会在我的百度博客贴图一篇我自己制作的过滤系统,有空看看帮忙提提意见)。换水只需每五天换去副缸的水,保持供氧的话30多天左右并且会产生硝化菌。这样对锦鲤的健康活泼有帮助。

缸养锦鲤一般设立顶盖,防止活泼锦鲤跳出,虽然侍养锦鲤密度不大的话一般不会出现跳缸情况,但是锦鲤的**早就以鲤跃龙门而闻名,所以鱼跃这门武功绝对有遗传。盖能太低会**水雾形成水珠,难打理,锦鲤跳起来也会撞伤。池养当然不设立顶盖,只需要例如有棵树或桥能遮挡一下太阳。

喂食要控制,不能吃太多,鱼很少饿死的。控制在10分钟左右吃完,没吃完的要捞出来,避免污染水质,而且喂食要有规律,因为锦鲤没有胃,靠直肠消化,吃太多或进食无规律都会有可能造成肠胃炎或消化**。喂食控制好的话,锦鲤与人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好一些,我总结了一个结论:饿另锦鲤更活泼热情,饱有可能令锦鲤生病,饿一些的锦鲤会更热情,犹如家犬欢迎主人归来。

小鱼苗怎么放进池塘拜托各位了 3Q

在包裹那里,就是下面的工具栏那里找,放种子的那里,上面一点有一个“鱼苗”,点击就行了

春季什么时候适合投放鱼苗

年后一两个月,正是春季投放鱼苗的好时机。

春夏是水产养殖的放苗高峰期,养殖户要注意以下几点,保证苗种下塘成活率。

1、晴天下塘。最好选择在连续晴天的上午下塘,此时鱼苗适应最快,成活率也最高。

2、壮苗下塘。下塘前,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流动活泼的良种鱼苗下塘,方可提高成活率。

3、安全下塘。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已经彻底失效,要先试放几十尾鱼苗入塘内的网箱,观察一昼夜,看鱼苗活动,浮头情况有无异常,如出现焦燥不安、浮头挣扎、四处串游现象,说明清塘药物还有残留,应待其药效完全消失后方可放苗。

4、“无害”下塘。由于鱼苗较小,抵抗敌害生物的侵害能力较弱。鱼苗下塘前,必须用密眼网对全塘拉网1~2次,将塘中的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野生杂鱼等可能危害鱼苗的生物清除,确保下塘鱼苗的安全。

5、适时下塘。过早鱼苗太弱,生命力较差,此时下塘的成活率不高。反之,过迟鱼苗由于卵黄囊已被吸收完,体质变差,容易死亡。应在鱼苗孵出4~5天,能自由游动、摄食食物时及时下塘,这是最佳时机。

6、开食下塘。放苗的头天下午每万尾鱼苗投喂2只熟蛋黄,用纱布包裹,捏碎,洗成蛋黄汁喂鱼。当天上午再喂一餐,蛋黄增至4个,中午即可出苗下塘。

7、同批下塘。每次下塘的鱼苗,必须是同批培育的同一品种的鱼苗,严禁将规格大小不同的、品种不同的鱼苗混杂投放,否则会严重影响鱼苗成活率。

8、调温下塘。对从外地运来的鱼苗,尤其是尼龙袋充氧运来的鱼苗,由于袋中水温与池塘水温相关较大,可将尼龙袋先敞开袋口,把袋放入池塘,并适当放些塘水,数十分钟后,待袋内外温度基本一致时才能放苗入池。

扩展资料

鱼苗培育,也称“发塘”。它是指把鱼苗经20天~25天饲养,长到了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鱼苗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鱼苗发塘率一直很不稳定。

影响发塘率的原因

1、鱼苗数量与运输成活率是影响发塘的原因之一。有些育苗单位为贪图利益,故意克扣鱼苗数量,也有的是抽样估计数量不足,很少有达到100%,有的还不到70%,所以这种本来数量不准的鱼苗即使其它措施十分完善,也难以满足下塘数而影响发塘率。

另外,由于鱼苗经长途运输,而不注意途中换水等措施,造成下塘后鱼苗发塘率下降。

2、鱼苗质量问题。一是买到劣质苗;二是拿过时的老苗,这两种苗发塘率都很底。

3、放养方法不当是影响发塘率的关键。鱼苗长途运输大多采用尼龙袋冲氧和汽车运输,而尼龙袋里的水环境会随着密封后时间的逐渐延长而变化。首先是温度,密封装箱后外界的干扰很小,而袋里的温度因鱼类的代谢物分解和鱼类呼吸,温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少许增高。

这种情况一般在运输途中不会引起死亡,但是到达目的地后,当地渔塘里的水环境与鱼苗运输用水的水质有很大差别,因此如放养不当就易因水环境突变使鱼下塘成活率下降,甚至大批死亡,死亡时又因鱼苗个体较小很难当时发现。

放养时未试水,池水毒性未消失也是造成发塘率低下的原因,另**大风天气,放养地点不当,如在渔池下风处放养,鱼苗易被风浪聚在堤岸边水面,体质稍差的鱼苗很难顶水游泳,有许多鱼苗因风浪太大而搁浅死亡。

4、鱼苗下塘时敌害生物影响发塘率。鱼苗下塘后往往因施肥时间不当而使大型桡足类提前大量繁殖,还有龙虱幼虫和松藻虫等,它们可直接危害鱼苗或吞食鱼苗;

另外青蛙蝌蚪不但可直接吞食鱼苗,还与鱼苗争食争氧;再一种是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有少数渔塘由于清塘措施不到位,鱼苗下塘时还有许多青苔,鱼苗一旦进入就很难逃脱。

5、天然适口饵料不足。鱼苗孵出3天后,内源营养基本消失,开始摄食外界人工培育的适口天然饵料———轮虫,所以,鱼苗下塘时育苗池中都应有充足的适口天然饵料,否则鱼苗就会在短时间内消瘦死亡。

解决的办法

1、选择诚实守信的场家买苗,买苗时要多次打样以缩小误差值,保证拿苗数量,途中运输要加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远距离运输,装袋时每袋可溶入青霉素40万单位,以抑制袋里的鱼苗耗氧和代谢,确保运输成活率。

2、选择鱼苗孵出4天~5天后,鱼票充气游泳能力强,规格整齐优质鱼种放养。

3、鱼苗下塘前要检查清塘药物的毒性是否完全消失。

检查方法:(1)将几十尾苗放入池塘内网箱中半天到一天,观察鱼苗活动是否正常;

(2)测验池水酸碱度,用生石灰清塘将酸碱度降到9以下时,说明毒性已消失;

(3)观察池中有无水蚤,有则表示毒性消失。

4、鱼苗下塘前用密眼网拉空塘1次~2次,看是否有野杂鱼、蛙卵、水生昆虫等敌害混入,若发现野鱼或敌害生物,须重新清塘,如发现大型蚤类或蚌壳虫,可用晶体敌百虫0.3ppm全池泼洒,然后亩施3.5公斤~4.5公斤尿素肥水,鱼苗下塘时,鱼体用青霉素10万单位/万尾消毒。

5、下塘时温差不超过5℃。放养时应先把袋子放水池中10分钟后等温度相近再打开,打开后先灌少量池水进袋,然后抓紧袋口晃几下,使池水与袋里的水充分混合,约10分钟后再贴着水面倒入网箱,下塘前每10万尾鱼苗喂一个熟鸡蛋黄浆。

放养时要先在发塘的上风头离池边1米处贴着水面让鱼徐徐游出。切忌悬空倒鱼。

6、按池塘中天然适口饵料的生长规律与鱼苗生长发育中食性转化相适应的原则,及时培育水质,确保轮虫高峰期鱼苗下塘,鱼苗下塘后投饵施肥,调节水质等管理措施也要紧紧跟上,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大家都比较重视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苗

饲养锦鲤鱼苗如何喂食

先说下渔场小鱼苗吃食:锦鲤鱼苗下塘前,每万尾锦鲤鱼苗投喂蛋黄2个~3个,进口奶粉50克,葡萄糖20克,方法是锦鲤鱼苗放入1吨以上的暂养池内,将蛋黄加入进口奶粉葡萄糖用水稀释,经40目聚乙烯网布过滤后,均匀洒在暂养池内内,再等60分钟后放入池中。池汤养殖锦鲤还要休息水温问题:锦鲤鱼苗运到池口时,注意氧气袋与鱼池水温不能相差±3℃,若温差过大,应将氧气袋放在鱼池水面上,待袋内水温与鱼池水温接近时,再缓慢将锦鲤鱼苗放入池中。如遇有风浪应选择上风离岸2米~4米处放苗。

鱼苗池下苗注意什么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