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水花 鱼苗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求教如何养殖锦鲤水花,养着玩(锦鲤水花的养殖技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求教如何养殖锦鲤水花,养着玩
锦鲤是冷水鱼类,一般在夏季比较炎热的地方养锦鲤,水深最好有半米或更深。家庭养殖使用传统的长方形鱼缸,还不如采用一个圆形的大塑料盆养殖。
锦鲤和金鱼一样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不严,适温范围为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差骤然超过2℃~3℃,锦鲤会出现不适,最适水温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锦鲤是杂食性鱼,养殖密度不可过大,可以投喂人工合成颗粒、饵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蛤、蟹肉、芜萍,浮萍等均可。最好定时投喂饵料,避免使鱼产生应激反应。
锦鲤水花养殖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为了维持水里面的生态系统平衡,水质良好等等。1.2米*0.6米*0.8米的鱼缸大概能放1万尾锦鲤水花苗,投喂的话一天大概需要半个蛋黄,但是,这样的饲养密度持续半个月之后就要酌减,要么淘汰一部分减小密度,要么将小水花苗放大点的塘子里边,总之锦鲤小鱼苗饲养在锦鲤养殖中算是比较难的,因为小鱼苗通常都比较脆弱,要养活锦鲤鱼苗,除了在小鱼苗吃食上有所注意外,其他的还应该注意:1)饲养小鱼苗要将容器(鱼缸/鱼池)彻底清理干净;
2)和大锦鲤饲养一样,合理的饲养密度;
3)因为小鱼苗比较脆弱所以还要注意细心管理;
4)等鱼苗长到一定的阶段后,要分开养(其实也是为了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赛选出好的鱼苗)。
养锦鲤水花鱼苗,养殖密度多大
如果您是一直都不换地方养的话,一次最多养2000左右。草鱼、鲤鱼容易缺氧,密度太大容易死亡。七星鱼一亩可以养5千到2万左右不会缺氧。水花鱼苗培肓夏花成活率多少
一、放养前准备1、池塘条件 鱼苗池面积一般以2-4亩为宜,深度1.-1。2米,池塘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池底平坦,池埂坚固结实、不渗漏。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水方便。
2、池塘清整和消毒 放养前20天左右排干池水进行暴晒,杀灭池底的有害微生物,加速一些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底质的肥力。清除池埂周边的杂草和池塘中的杂物,对池埂进行加固处理,以便于拉网操作。暴晒5-6天后,进行干法消毒,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
3、加注新鲜水 消毒一周后加注新水,进水口用60目网片布过滤,防止有害生物随水带人。第一次加水不要过多,30--40厘米即可,这样有利于快速肥水及永质调控。
4、培肥水质 一般来说,经过暴晒和消毒的池塘注水后7一10天就会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水色呈茶褐色。水色的深浅与天气有关,天气晴好,水色变深,反之则较浅。对于清瘦的水质,在鱼苗下塘前可增施经腐熟处理的有机肥,水质培肥后,含有较多的浮游生物,特别是鱼苗开口饵料生物,就可以放养鱼苗。
二、鱼苗放养
1、放养规格 鱼苗脱膜后2-3天,体长约7-10.5毫米,体重约2毫克,此时鱼体带有卵黄囊,腰点(鳔)还没形成,无法灵活游动。(水花)
2、放养时间 鱼苗放养时间宜选择在晴天上午,最好能有连续几天晴好天气,这对提高鱼苗成活率非常关键。
3、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100万一110万尾水花为好,池塘条件较差、水质不肥要减少放养数量。
4、放养方法 水花一般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打开袋口前应放在水面泡20-30分钟,以缓冲水温,防止温差过大引起鱼苗应急反应。放养时,让水花鱼苗随水贴水面流入池中,切忌悬空跌落入水中。
三、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
浮游动物是鱼苗的开口饵料,刚开始只能摄食小型浮游动物,以后随着生长,可以摄食较大的浮游动物。此阶段以泼洒豆浆为主,豆浆的作用实际上是肥水,因为鱼苗还无法摄食豆浆颗粒。
当鱼苗长至1.5厘米左右时,开始发生食性转变,逐步由肉食性过渡到杂食性(肉食性鱼类除外)。鱼体游动能力显著增强,活动范围由下塘初的“贴边”向池塘中间扩散。此阶段泼洒豆浆也要由“溜边”改为向池塘中间泼洒,黄豆用量每亩每天4.5-5公斤,分2-3次磨浆泼洒。
鱼体长至1.8厘米时,鱼苗已变为杂食性为主,要加大豆浆投喂量,每亩每天5-6公斤,分2次全池泼洒即可。
泼洒豆浆应密切关注鱼类生长动态及天气变化情况。池鱼密度大,应适当调整投饵量。天气晴好,鱼苗活动强,应加基;*天多云,则应减量;雨天可以少喂或不喂。
2、水质管理
鱼苗以浮游生物作为开口饵料,因此需要保持水质的肥度,即保证有足够的饵料生物。培育浮游生物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增减泼洒豆浆量控制,这也是主要的、有效的方式;二是通过追施有机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鱼苗培育阶段需要25-30天,期间要加注4-5次新鲜水,一般每次加水15-20厘米,最后水位控制在1.2米以下,便于以后拉网操作加水一方面扩大了鱼苗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改善了水质,促进鱼体生长。在鱼苗培育后期,加水后可可以看到鱼体猛长,所谓的“寸水寸鱼”。
还有就是特别注意敌害!!包括蝌蚪/杂鱼/蜻蜓幼虫等等
本人准备今年养殖一批锦鲤水花怎么样呀.给那建议
锦鲤食量较大,放养密度以稀一些较好。大面积水泥池养殖,每平方米以3--5尾为宜,适当搭配草、鲢、鳙等进行混养。锦鲤是杂食性鱼类,可将剩饭、剩菜、果皮等,加入10%左右的动物内脏、福寿螺、蛆蛹、蚯蚓等动物性饲料混合制成颗粒投喂。其饲料蛋白质含量应达35%左右、脂肪5%--8%。应坚持“四定”投喂,一般每天投喂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投喂量视水温、天气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而定。大致为鱼体重的2%--10%,以在20--10分钟之内吃完为宜。坚持每天巡查,及时捞出剩饵残渣,夏季每2--3天换一次水,春、秋季每4--5天换一次水,换水量为原池的1/3--1/2。保持水质的清爽。高温*雨天气要注意增氧,防止泛池的发生。冬季可将锦鲤移入室内,室内水温保持在2--10℃,适当投给易消化的饵料,保证安全越冬。
锦鲤水花养殖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为了维持水里面的生态系统平衡,水质良好等等。1.2米*0.6米*0.8米的鱼缸大概能放1万尾锦鲤水花苗,投喂的话一天大概需要半个蛋黄,但是,这样的饲养密度持续半个月之后就要酌减,要么淘汰一部分减小密度,要么将小水花苗放大点的塘子里边,总之锦鲤小鱼苗饲养在锦鲤养殖中算是比较难的,因为小鱼苗通常都比较脆弱,要养活锦鲤鱼苗,除了在小鱼苗吃食上有所注意外,其他的还应该注意:1)饲养小鱼苗要将容器(鱼缸/鱼池)彻底清理干净;
2)和大锦鲤饲养一样,合理的饲养密度;
3)因为小鱼苗比较脆弱所以还要注意细心管理;
4)等鱼苗长到一定的阶段后,要分开养(其实也是为了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赛选出好的鱼苗)。
下雨天放水花鱼苗可以吗
一、池塘清整:清塘清整是养鱼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起到防止决堤逃鱼和防治鱼病的作用。一般在冬季成鱼起捕后,排干池水,清除池内杂物及过多的淤泥,加固池埂。然后曝晒、冰冻。在鱼种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化水全池泼洒,进行彻底消毒,同时还能起到施肥作用。
二、施足基肥:
清塘消毒后5--6天,即可施基肥,使鱼种下塘后有充足的饵料食物。一般每亩施发酵的粪肥250---500kg,瘦水池和新建池多施;肥水池及老鱼池可少施或不施。用推耙把粪肥搅拌在淤泥中,这样肥效持久,然后注水。春放鱼种可分次注水,先注约70---80cm,待水色转浓后,再逐渐加注新水;冬放鱼种一次性注水到最大深度。注水后即可放养鱼种。
三、鱼种来源:
成鱼塘所需的鱼种,一般尽可能选用自育的鱼种;这样既可做到有计划地生产鱼种,在种类、数量和规格上满足放养的需要,并可避免长途运输鱼种而造成鱼体受伤或 死亡,提高放养成活率,同时也是高产的保证。如果自育鱼种不够或没有,则应就近购买,并按优质鱼种的标准严格选择。鱼种运输一定要带水运输,各种操作要细心谨慎。
四、鱼种选择:
鱼种要从体质和规格两方面严格选择。体质要求健壮、肌肉肥满、体表光滑、鳞片完整,体色和眼睛明亮,无病和伤痕。规格要求整齐.尽可能放养大规格鱼种。一龄鱼种多选择13cm以上,二龄鱼种应选择250g左右放养。
五、合理混养:
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和天然饵料及人工饲料,增加放养密度,因此是提高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各种鱼类混养搭配的比例,主要是根据鱼类的不同生活习性、食性和鱼池条件、饵肥来源等情况来决定。水质较肥的池塘,以鲢鳙为主,搭配一些草鱼及其它鱼种,鲢鳙鱼比例4:1;若池塘水质较差,而青饲料供应充足,应以草鱼为主,适当搭配鲢鳙及其它鱼种。每亩产500kg成鱼的池塘,应放养鱼种1200---1500尾;每亩产500kg以下的池塘,放养鱼种500---1000尾。主养鱼占60%--70%,配养鱼占30--40%,鲢、鳙鱼之间的比例为4:1。食性相近或相同的鱼应尽量少混养或不混养,以防两种鱼争食而影响生长。
六、放养时间:
放养鱼种应提早进行,一般在水温6—10℃时候进行,此时鳞片紧密,活动力弱,鱼体不易受伤,放养成活率高。具体放养时间,根据当地气候确定,可采用秋放(10月底——11月初)、冬放和春放(3月中上旬)。秋放的好处是可以免去并塘越冬的手续,又可使鱼种提早适应成鱼塘的环境,春放的好处是使成鱼池排干水后可以冬休。
七、鱼种消毒:
鱼种消毒可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放养成活率。鱼种下水前用3%---4%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或用10ppm漂**或8ppm硫酸铜浸洗15--20分钟。
八、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前要“试水”,即在鱼种放养前3--5天,取几条鱼放人待放鱼种的池塘,看鱼在水中能否存活,待确定鱼能在池水中存活后方可放鱼。严防池水毒性未消失放鱼种。鱼种放养时温差不能相差较大(超过3℃),否则会出现鱼感冒。放养应选择晴天进行,避免雨、雪寒冷天气鱼种在捕捞出水和运输中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