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真菌菇养殖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院子里怎么种蘑菇?(院子里怎么种蘑菇最好)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院子里怎么种蘑菇?

一、选择菌种蘑菇的品种繁多,每个品种都有它们的营养价值,如果想家庭种植蘑菇,首先需要给蘑菇选择菌种,蘑菇对生长环境要求并不高,所以能够一年四季播种,平时可以从养殖的蘑菇中分离出菌种,也可以直接上市场购买菌种。挑选菌种要注意以下事项:1.菌袋要厚实坚固不易破裂,透明利于观察菌丝生长。2.菌料密度应在450千克/立方米为宜,是水密度的近一半,放在水中应该有一半的体积漂在水面上,挑选菌种时,既要看重量也要看体积,重量大而体积小,说明掺水过多。3.以棉籽壳为主料的菌料比较好,颜色为黑褐色,发菌正常的菌丝体颜色纯正、鲜亮、均为白色。出现绿色则是绿霉病,不能使用。二、盆土要求在种植蘑菇前,还要给蘑菇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广口花盆,再选择一份适合生长的土壤,蘑菇喜欢生长在肥沃度高、透气保水的土壤,可以用蘑菇土、腐殖土、田园土按照6:2:2的比例混合,然后可以开始家庭种植蘑菇了。三、开始种植蘑菇的一切工作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种植了,其实家庭蘑菇种植技术并不难,需要将准备好的土壤放在太阳下暴晒两天杀菌,然后将菌种撒在土壤上,适量的浇点水,铺盖一层卫生纸、或报纸,将表面用水喷湿,放在*凉处养殖,温度控制在23~25℃,等待5~7天蘑菇就会长出来了。四、采摘蘑菇蘑菇不喜欢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停止生长,需要将它摆放在*凉处养殖,每隔1~3天浇一次水,如果温度过高需要每天浇2~3次水,蘑菇属于真菌植物,它的生长速度很快,可以每隔一周采摘一次蘑菇,如果管理养殖的好,采摘的部位还会继续生长蘑菇。注意事项:1.采摘覆土家庭蘑菇每次采摘蘑菇时,不能乱采摘,可以采大的,留下小的继续生长,而且采摘时,不要伤到周围的幼菇,采摘后还有清理残留根和死菇,然后及时的覆土,填平采摘留下来的菇坑,不然会导致采摘后不会继续生长蘑菇了。2.控制温度家庭蘑菇耐寒不耐高温,它适合生长在23~25℃的环境下,如果低于5℃,会使蘑菇缓慢生长,低于0℃会停止生长,所有冬季时,最好将室内温度控制在5℃以上,不能超过32℃,不然会使菌丝衰竭,影响蘑菇自然生长,所以夏季高温时,需要将它摆放在通风良好,*凉处养殖,还需要及时的浇水。三、病虫防治白腐病白腐病属于真菌病害,是蘑菇很容易患上的病害,发病初期会使蘑菇上呈现白色的小斑点,然后迅速扩散,使蘑菇大面积腐烂,导致蘑菇无法继续生长,需要放在通风环境,加强管理,然后将发病的蘑菇全部采摘掉,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退菌特600~800倍液等药剂防治。

真菌蘑菇的做法?


用料
调料 :1勺料酒,2勺生抽,1勺老抽,1勺蚝油,白糖1茶勺,盐0.5茶勺,淀粉1勺,胡椒粉适量
香菇 50克 菌菇 150克只,胡萝卜 1/3根,青椒 1个黑木耳 7朵,咸肉 50克
做法步骤
步骤 1
调一个酱汁--1勺料酒,2勺生抽,1勺老抽,1勺蚝油,白糖1茶勺,盐0.5茶勺,淀粉1勺,胡椒粉适量。
步骤 2
泡发的黑木耳,胡萝卜,青椒,切丝
步骤 3
菌菇类切条,开水放入菌菇焯水备用,咸肉切片
步骤 4,起锅,冷油煸炒肉片至变色,放入胡萝卜,黑木耳,青椒,煸炒变软,加入菌菇,煸炒出香气,加入调料,外加三勺清水,煸炒均匀即可

求蘑菇的种植技术

蘑菇是栽培最普遍的食用菌,其肉质细腻,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色香味俱全的营养菜肴。蘑菇可利用冬季各种闲置房舍进行栽培,取材容易,成本低,不与粮食作物争地,收益大。因此,栽培蘑菇可使农民冬闲人不闲,充分利用农副业的各种副产品,增加经济收入。此外,蘑菇栽培结束后废弃的培养材料,是一种肥效很高的有机肥。下面壮乡新农来分享蘑菇的种植技术。

真菌菇打汤做法?

院子里怎么种蘑菇?

1、肉,鲜菇和葱洗净,准备豆腐一盒。2、盒装豆腐撕掉上面那层塑料纸,倒扣在盘中,把四个角各剪一个口,用刀轻轻一拍豆腐就脱离了包装盒。3、肉剁碎,葱切碎,把肉放入碗中,放入料酒,生抽,胡椒粉和两勺生粉搅拌匀。4、锅中烧水,水烧开,用勺子将肉团成团。5、团好的肉丸煮开后再煮两分钟。

如何种植蘑菇?

准备菇房:提前整理好菇房,里面还要设置好菇床,备好窗户、卷帘等。堆制养料:养料的主要成分是麸皮、稻草、家畜粪便、玉米杆等,通常在7月份前后堆制养料。消毒杀菌:菇房以及养料都要消毒杀菌,处理好之后才可进行接种。接种覆土:等降温到25度可接种,可用*播法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期严格控制温度、湿度。

如何养殖羊肚蘑菇?

01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技术要点羊肚菌属于低温高湿型真菌,在我国低温潮湿的西南地区最适宜羊肚菌的生长,四川省和云南省是野生羊肚菌的高产地区,每年的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50%。羊肚菌子实体通常在春天萌发,由于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样,萌发的时间也存在差异,萌发时间一般在三到六月,一般气温较高的地区萌发的早,气温低的地区萌发的相对晚一些,部分高寒地区者会延迟到七月。子实体出土后7-10天就能发育成熟,这时就可进行采收。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土壤要求肥沃,透气性好,并且易于保湿。为避免羊肚菌受涝害而造成损失,要采用畦作的方式进行栽培。先用松土机把耕地进行翻松,翻松深度在20cm以上,然后作畦。一般畦面宽100cm,排水沟宽30cm。羊肚菌栽培在畦面上,畦面挖两道种植沟,种植沟之间的距离是50cm,沟深6-10cm,沟宽20cm左右。种植沟内铺培养料厚度为2-3cm。培养料是羊肚菌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培养料制作方法是用杨树、栎树、果树等树的木屑用水浇湿后在进行高温灭菌制作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氮元素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有助于羊肚菌菌丝、菌核以及子实体的生长。把菌种撒在培养料上。撒播菌种之前把菌种放在盆里搅拌均匀,以便播撒菌种。播种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菌丝在3℃到25℃内均能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至18℃,低于3℃或者高于25℃菌丝生长停止或者死亡。菌种的播种量为每亩200千克,播种时要均匀准确地把菌种撒在培养料上。播完菌种后就可以覆土了,覆土厚度为3-5cm,覆土结束后即可浇水。菌丝要求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50%-70%。羊肚菌菌丝的生长要避光保湿,而子实体的生长要弱光保湿,光线过强或者湿度不够都不利于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所以必须搭建人工遮阳棚,遮阳棚分为平棚和拱棚。02平棚的建造平棚的棚顶平整,棚内面积大,棚高2.5m。棚上加盖遮光率为75%的遮阳网。羊肚菌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菌丝体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70%的土壤环境下均能生长。土壤相对含水量超过70%菌丝停止生长,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0%菌丝体生长放缓,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60%-65%。为了控制土壤湿度,喷灌时使用的喷头雾化效果要好,不产生强水流,浇水时不冲刷土壤。有了遮阳网和喷灌设施的平棚,还不能完全适应羊肚菌的生长,当春天羊肚菌子实体出土后,平棚内光的强度对羊肚菌来说依然较高,不适宜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为了给羊肚菌子实体出土后降低光照,还需要在建好的平棚内撒一些小麦种,小麦比羊肚菌子实体萌发的早,而且植株比较高,能起到给羊肚菌进一步遮*的作用。小麦播撒密度不能太大,以免影响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按每亩2千克播撒麦种就可以了。这里的小麦只起到给羊肚菌遮*的作用,并不收获。平棚的优点是成本低,空气流动性好,便于田间操作,缺点是只适应面积大,而且平坦的地块,遮光效果不够。03拱棚的建造拱棚又称矮棚,顶部高1m,两侧各1m。同样加盖遮光率为75%的遮阳网。加装喷雾补水装置。作畦方式类似于平棚作畦方式。播种方式和平棚一样,但苗床上是不用撒小麦种的。当春季气温升高,光照增强时,可以在拱棚上铺设稻草,给羊肚菌子实体进一步遮*降温。拱棚的优点是建造方便,可根据地形地势建造在不规则、不平整的地块,缺点是建造成本较高,田间管理没有平棚方便。建好棚,播完种,羊肚菌菌种就要过冬了,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是观察棚内土壤的湿度,如不下雨的情况下,要每周浇水一次,整个冬季当温度在3℃以上时,羊肚菌菌种的菌丝就会在土中慢慢的发育。当第二年二月后,随着气温的回升,羊肚菌菌种的菌丝发育变快,出菇期一般在三月份,到三月后菌丝长出羊肚菌的子实体,进入到到出菇期管理。04羊肚菌出菇期的注意事项温度控制。羊肚菌子实体在10℃至18℃内均能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至15℃,温度低于10℃或者高于18℃时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放缓。在平棚内生长的羊肚菌子实体由于空气流通好,出土较快。光线很重要。光线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子实体的发育阶段,光线起到重要作用,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适度的散射光是生产优质羊肚菌必不可少的条件,羊肝菌子实体有向光性,往往是朝光线方向弯曲生长。散射光的强弱对子实体的色泽也有一定影响,光线比较强颜色就比较深,光线弱则颜色浅,出菇期将光照控制在三分阳七分*最为适宜。出菇阶段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50%-70%,这样羊肚菌才能顺利生长。除了土壤湿℃外,菇棚内也要保持湿润的环境,空气相对湿℃在85%-90%时对出菇最有利。拱棚种植羊肚菌还要注意通风,羊肚菌是好氧真菌,足够的氧气是保证羊肚菌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同时空气中二**碳浓度不高于0.3%,所以出菇期期间要在早晨,傍晚或*天时适当打开一部分遮*网,给拱棚内的羊肚菌子实体通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羊肚菌可以和杂草共生,日常可以不做锄草工作,原因是第一锄草难度较大,容易伤害到土里的菌丝,影响其生长。第二因为杂草可以为子实体的生长起到遮*的作用,松土和锄草一样可能会破坏羊肚菌的菌丝,影响出菇。当羊肚菌子实体的菌盖表面充分伸展,显现出羊肚状凹坑的时候就可以采收了,不过羊肚菌子实体有的单生,有的同生,而且整个生长过程有不规则的延续性,要随长随采,保证新鲜,在采收的同时,由于有许多子实体萌发或出土生长,要小心不要碰伤正在生长的子实体。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