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殖河坚鱼注意事项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观赏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观赏鱼饲养的技术要点)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观赏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水虎鱼
水虎是南美地区出产的一种脂鲤,发展至今成为水族爱好者的观赏鱼也已有一段时间了,它的英文名字叫“PIRANHA”,意思是“有牙齿的鱼”。这也可以看出水虎不同于其他鱼类的特点,因此,水虎鱼饲养也不像其他鱼一样随便就可以敷衍,只有细心照料水虎鱼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特点。
水虎鱼分群养的P属和单养的S属两大类,每属有很多种。最便宜的是P属红肚水虎鱼,这种鱼非常皮实,对水质要求不严。
一、过滤
由于加拉辛水虎饲养在弱酸性的水质中,当水出现浑浊现象时,就说明过滤系统出现了问题。经检查泵体是否工作正常,硝化系统是否崩溃等,导致过滤系统不堪重负,比较普遍的解决方法是加装滤筒,在原有的过滤系统上组合过滤。
二、温度
加拉辛水虎饲养对温度不是太过挑剔 22到29度都没有问题,在生病时暂时升温到31度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夏季炎热的地区,就要注意温度的调节。
三、水质
水虎整体PH值在6-7之间,和其他观赏鱼不同的是加拉辛水虎类的鱼对环境的耐受力比较强,当环境不适宜时不会马上生病,但会在体色上表现出来。所以注意观察加拉辛水虎的体色变化,可以间接的知道水质是否变差。
四、喂食
加拉辛水虎虽然什么都吃,但是在饲料选择上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致将加拉辛水虎饲料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活饵料,加拉辛水虎人工饲料以及动物性饲料。活饵料有丰年虾、红虫、面包虫、水蚯蚓和小鱼和泥鳅等等。加拉辛水虎人工饲料的话就有很多,颗粒、薄片,牛心汉堡颗粒等。还有一种就是自制的动物性饲料了,不过这个主要是那种相当职业的玩家一般干的,比如说牛心汉堡、鸡心、鱼虾肉酱等。
五、混养
最后是大家最关心的混养问题。由于鱼只间存在竞争,食欲的问题应该说得到了最大程度解决;同时,由于混养本身要求的大空间,鱼只的活动空间也有相当保证;P属的猛烈摄食和大胆行径给予S属最大的带动作用,S属的饲养自然也相对省心不少。但这种方式由于难度相对较大,混养的搭配成功存在很大运气的成分,而混养不成功导致的相互攻击也是相当血腥而惨烈的,所以还不能被普遍接受为主流的方式。
此外混养的S属鱼种的选择上也必须有所考虑,以印第安武士、黑食等相对稍微温和的鱼种为主,辛古等领域性过于明显的鱼种最好避免。由于这种饲养方式的成本、风险、费用等等都相对较大,S属水虎的饲养在国内也尚不成熟,目前尝试这种饲养方式的还是国外的玩家为主。
鱼塘养殖鲈鱼需要注意什么?
【幼苗养殖需要注意的事项】:入箱时注意温差,温差如果大于3度,幼苗直接入箱会造成大批量死亡。
鱼苗入箱后即时消毒,同时内服增强抵抗力药物。若镜检有寄生虫的须及时杀虫。
入箱3小时后即可开始投喂,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每天投喂5到6次。
每隔5到7天须过筛分箱。
【成鱼养殖注意事项】:
通过约4到5次过筛分箱,鱼苗基本达到3寸以上后即可开始进行成鱼养殖,这时每箱投放鱼苗2500—4000尾。
成鱼养殖期间,投喂量保持在1%左右,最大不超过2%,投喂次数以日投2次为宜,有条件的可以全程在饲料中添加鲜鱼,如此在保证鱼长势良好的情况下也能减少病害。
【鲈鱼的简介】:
中文里共有四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鱼,属于降海洄游鱼类,最为著名。大口黑鲈,也称加州鲈鱼,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河鲈,也称赤鲈、五道黑,原产新疆北部地区。 本词条着重介绍其中的第一种海鲈鱼(日本真鲈、花鲈),另外三种鲈鱼将在词条最后加以介绍、区分,以免混淆。 日本真鲈,商品名为海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鲈鲛,地方名有寨花、鲈板、四肋鱼,等等。 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及日本的近岸浅海;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河口,亦可上溯江河淡水区。 国内以东海舟山群岛、黄海胶东半岛海域产量较多,为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 东海、 渤海较多。
【营养价值】:
鲈鱼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维生素B2、烟酸和微量的维生素B1、磷、铁等物质。鲈鱼能补肝肾、健脾胃、化痰止咳,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还可以治胎动不安、产后少*等症。准妈妈和产后妇女吃鲈鱼,既可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另外,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铜是维持人体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功能发挥的不可缺少的矿物质。
【外形体态】:
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
【食用价值】:
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 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鲈鱼多为清蒸以保持营养价值。
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热带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热带鱼正确养殖方法1.室内水族箱要避免为阳光长时间直接照射,否则在水草茎叶上、水族箱壁上、底质上都要孳生毛茸茸的蓝绿色或蓝黑色低等着生藻类,把一箱鱼糟踏得索然无味,甚至只能造成肮脏的感觉。为避免这种不愉快现象的发生,天晴时应拉上窗幔,或用绿色透明纸挡住射向水族箱的阳光。一般说来,在洁净的及养鱼较少的水族箱中,这类藻类都不多。
2. 热带鱼生活的水温一般在20~30℃为宜。但不同种类的热带鱼对水温要求也有差异。如孔雀鱼、红剑鱼、黑玛丽等鱼种可以忍耐10℃左右的水温而不死亡,而燕鱼、虎皮鱼等水温低于18℃时就会死亡。绝大多数热带鱼对水温及其敏感,水温变化±2℃与就会得感冒,水温长期上下波动不稳定,鱼就会患各种疾病,因此,要尽量地保持水温的恒定。
3. 热带鱼的照明设备以日光灯为主,此外还有卤素灯、水银灯等。单一水族箱的照明,有时也可采用水下彩光灯,它是一种玻璃质全封闭小型灯管,可直接放在水下吸附在玻璃缸壁上,其灯管可发出不同的色彩,如红色、蓝色、绿色、白色灯,造景效果较好。
4. 热带鱼的饵料有鱼虫、水蚯 蚓、纤虫、黄粉虫、小活鱼、颗粒饲料等。热带鱼品种繁多,大小悬殊,因此不同品种热带鱼的饵料选择也不同。热带鱼多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小型品种也可驯化为以颗粒饲料为主,而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鱼类很少。
5. 热带鱼的投饵量应根据鱼体大小和数量多少来决定。家庭饲养热带鱼,一般每天只需投饵 1—2次,其投饵量以5—10分钟内吃完为宜。大批量饲养热带鱼时,每天需要投饵2—3次;繁殖时期的种鱼,—般每天投饵3~4次。
6. 换水是改变水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换水的工作量较大,尤其是水族箱小有景物时,工序复杂繁琐。换水前,将水族箱小所有电器的电源切断,将鱼和景物全部取出,放去水。水族箱冲洗干净后,将景物全部放好,放入新水备用。
鱼缸养鱼要注意什么
养鱼笔记第一季06:配置鱼缸时要注意什么水产养殖如何管理
一、努力改善养殖环境。1、提升池塘水位。针对池塘养殖水位偏低,外河水源较差的状况,采取隔三差五少量多次逐步添加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逐步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间进行。
2、增加水体溶氧。有增氧设备的可在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遇到*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如无增氧机的可采用潜水泵在池内打循环水(时间在下午3时前,切忌在傍晚进行),增强水体的对流与交换。
3、生物调控水质。目前各类养殖品种已进入生长的黄金时期,但在摄食旺盛的同时,其排泄物也显著增多,加速了水质的恶化。为此建议选择由多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生物制剂泼洒,调控水质,具体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4、外河网围养蟹的应捞投水草遮荫,减少强光直射,降低水温,如出现缺氧现象可采取用挂机船螺旋桨推水增氧,增加水体流动。
二、严格科学投喂管理。
1、要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切忌投喂霉变质劣的饲料。
2、饲料投喂量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防止残饵**水质。
3、在河蟹养殖中投喂的鱼饲料一是要保证新鲜,以防出现内脏病害和污染水质。
三、积极做好病防工作。
1、采用二**氯、二溴海因、漂**或生石灰等药物进行水体的定期消毒工作,防治病害的发生。
2、在饲料中可间隔一段时间添加适量的Vc、免疫多糖或内服药物,以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力。
3、发现病害,应及时诊断、治疗切莫病急乱投医。在用药时一定要遵照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选用优质、高效、低毒的药物,并减少用药量,做到合理施用,谨防用药过量造成药害事故。
关于养鱼的知识、技巧、常识
看你名字很有意思,菜鸟也飞飞,呵呵,高手都是由菜鸟练成的,相信不久你也是高手。水质差,是因为没有进行认真的处理,现在,自来水也可以处理成海水,养殖海水鱼和珊瑚,所以,关键是方法。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如何养水,就是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培养适合水生动物的益生菌,让“死水”变成“活水”。
通常,我们饮用的自来水为了达到净水的目的,在出厂的时候添加了“氯”这个物质可以**水中的各种细菌,如大肠杆菌,因为氯可以慢慢在空气中挥发,并且加入的量是以人为标准而设定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烧开后饮用,但这个量对其他水生动物是致命的,所以,如果未经过处理是不能直接用来养鱼的。
氯可以用曝气的方法促其快速挥发,也可在阳光下慢速挥发干净,这是物理方法,还可以用化学物质中和它,如明矾,添加适量的明矾是可以中和自来水中的氯的,水族店卖的除氯水里面也是经过加工的明矾类物质。
光除氯只能满足最基本的养鱼要求,只能保证鱼放入水中后“不死”,但这些动物吃喝拉撒都在水中进行,再无毒的水也会被污染了,排泄物中含有大量尿酸等有害物质,还有食物残饵因自然**变质,也会释放各种毒素,水不久后还是不能适合水生动物的需求了,怎么办?
还好有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简单说是一种益生菌,他们在水中找适合的场所寄生后开始大量繁殖,他们最主要的作用是将水中的毒害最大的硝酸盐吸收后,将他们转化成**酸盐,**酸盐基本无毒,所以,没有硝化细菌是无法饲养水生动物的。
硝化细菌怕光,喜欢黑暗,需要高氧环境,需要寄宿的空间,如陶瓷环或生化棉。硝化细菌是活性细菌,在缺氧环境下最多可以存活6小时。
说这么多,那么,该用什么具体方法处理水呢,我们根据硝化细菌的特点给他们营造适合的空间,就可以实现养水。例如,市场上销售的水妖精(可以上网差图片对照观看),就是最好最有效的硝化细菌培养装置,只需一个水妖精和一个小气泵就可以做到。初期可以添加硝化细菌菌源进去,以后就基本可以做到一劳永逸了。
通常我们看到的过滤装置,如过滤桶、上层过滤、背部过滤、侧面过滤,不管哪种过滤,他们过滤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硝化细菌。
关于紫外线杀菌,是为了**藻类菌或其他细菌才使用的,它的光线也可以**硝化细菌,所以,新手慎用。
关刀鱼要注意什么
关刀鱼食性杂,食量大,生长速度快,当年鱼苗(3cm—4cm)养殖4个月,体重可达0.6kg以上。该鱼性成熟较晚,饲养3年—4年,体重达3kg以上可以进行繁殖。繁殖季节为4月—9月,属一年一次性产卵鱼类。黑鱼的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技术现简述如下一、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1.养殖设施:土池塘、水泥池等。水深要1-2米。提水设备齐全。
2.水源:河水、水库水、**井水等均可,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
3.面积:为了方便生产管理和销售,鱼池的面积宜小些,最好1亩左右,最大不要超过2亩。
4.最好有进排水口。在池周边须设40-60厘米的网拦等防逃设施。
5.在池的四周水面种上水草(一般以不超过鱼池面积的20%为宜),作为隐避物,便于遮挡阳光、避暑、捕食,同时还能净化水质,调节水温。
6.在投放鱼种前必须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
二、黑鱼养殖技术。
1.鱼种放养:①鱼种规格:选用10厘米以上(最好10-14厘米,60克-100克)当年鱼种,鱼种要规格一致,无伤无病。②鱼种来源:最好选择当地生产的鱼种。③放养时间:当年最好在9月至10月上旬为好,可摄食恢复体质,提高越冬成活率。年后放养应在3-4月。④消毒:下塘前必须严格消毒,一般采用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或10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0分钟。⑤放养密度:水深在1.2-1.5米,50-60克左右鱼种每亩投放8000-9000尾,80-100克鱼种每亩投放5000-6000尾,若平均水深降低则放养量相应降低。
2.饲养管理:投饵要坚持“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在投喂前以击拍声为“信号”形成“感官”反应,把黑鱼集合到食场周围,容易形成抢食局面,提高摄食量,减少饵料浪费。饵料种类以鲜动物饵为主,主要是海淡水小杂鱼、虾为主。淡水中有餐条、麦穗、沙里爬、幼鱼白、小鲫、小马非、鱼旁鱼皮、青稍、小青虾等,海水的有沙丁、青(黄)鱼古等各种小杂鱼。在吃食旺季,鱼饵量大约为鱼重的8%左右,高者可达10%以上。吃食淡季为3-4%。投饵方式采用“慢、快、慢”投喂效果好,饲料浪费少,大部分鱼吃饱后跑掉即可停喂。天气的好坏、气压高低、水质孬好,鱼的摄食量是大不一样的。
黄颡鱼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适度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如下。一、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主养鱼产量指标在150千克/667平方米以上时,须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机械设备。养殖黄颡鱼成鱼的池塘大小均可,面积一般在0.2-0.3公顷或0.7公顷以下。池塘的大小和形状要有利于操作管理。要求池底平坦,便于捕捞。淤泥10厘米左右,水深保持在1.5米-2米,有单独的可控制进排水口。
鱼种放养之前需对池塘清整消毒。注意将池塘底部整平,并在排水口端的底部挖出50-60平方米的洼坑,比四周低20-30厘米,以备干塘捕鱼之用。放种前,按养殖常规鱼的方法使用漂**或生石灰清塘消毒,再根据塘口情况每667平方米施放100公斤-200公斤发酵过的有机肥,在池塘水体中培育出大量的浮游生物后投放黄桑鱼应尽量选择人工繁育的鱼种,这既可保证品种纯度,也可提高成活率,网簖干塘捕捞的小规格黄颡鱼也可作为鱼种放养,尽量避免鱼种的途径运输和鱼体受伤,以提高鱼种下塘的成活率。
黄颡鱼种的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至4月,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饲料供应及鱼种规格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可放规格为5厘米/尾的黄颡鱼种3000-5000尾,规格较大时,可适当减少放养尾数。鱼种放养前可使用20x10-6或30x10-6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消毒10-15分钟。为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资源,每667平方米水面可混养10-15厘米的白鲢鱼种200-400尾。同时,可放养1龄草、鲂鱼种100-200尾。禁放鲤、鲫等底层鱼类。主养品种放入半个月后,陆续放养搭配品种,以利于主养品种的生长。
三、饲料投喂。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螺、小鱼虾等水生动物为主,也能摄食部分水草、腐屑等饵料。人工饲养时可将小鱼虾、螺蚌肉、畜禽加工厂下脚料、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与豆粕、菜粕、花生饼、豆渣、麦粉等植物性饲料粉碎后,搅匀后做**工配合饲料投喂。
黄颡鱼对饵料的要求是:粗蛋白质含量在35%-45%,动物拖把蛋白的含量比例为(3-5):1,脂肪含量5%-8%。养殖户在自配饲料时应注意在饲料中添加1%的无机盐及适量的多种维生素。在高温生长旺季可适量添加抗生素类药物,每月投喂1-2个疗程,以防细菌性疾病。
鱼种刚下塘时摄食量较少,3-5天后能养成集群摄食的习惯。正常吃食后,4月份以前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生长旺季每天饲料投喂量为存塘鱼体重的4%-6%。每天可分上、下午2次投喂,下午水温溶氧高于上午,可适量多喂,下午水温溶氧高于上午,可适量多喂,有利于鱼类的生长。饵料投喂时注意“四定”、“四看”。
四、日常管理。搞好水质管理能促进其快速生长和提高饵料转化率。鱼种刚下塘时,保持水深50-60厘米,有利于水温的提高和饵料生物(如技角类、桡足类)的繁殖。每隔5-7天加注新水1次,高温季节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产量指标较高和有条件的池塘,应适时开动增氧机。黄颡鱼虽不易泛池,但低溶氧和恶劣的水质会抑制生长和提高饵料系数。平均每隔15-20天可使用15-2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或使用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剂量与常规鱼类相似。黄颡鱼为无鳞鱼,它对孔雀绿、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等药物较敏感,防病时要慎用。平时要勤巡池塘、勤观察生长情况、勤捞杂草污物、勤做记录。
在我们广东有一种鱼叫做鹃鱼的,书名叫做什么鱼?
如题 娟鱼、绢鱼 指向鲤科 Cyprinidae 倒刺鲃属 Spinibarbus 鱼类
下图为 光倒刺鲃 Spinibarbus hollandi , 俗称 青棍、坑坚、光眼鱼、黄娟鱼、粗鳞鱼、军鱼、砖鱼、河坚鱼、青鳟、鲣钟、青娟、娟鱼、石娟、石鲩
体形近长筒形,尾部侧扁,头宽,吻钝,腹部*白,眼中等大,眼眶上缘具金**荧光,上颌及口角各具须1对,鳞片较大,背鳍前方有一根平卧前伸的倒刺。
属江河鱼类,喜生活在流水环境中,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的干支流中。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耐低氧、抗病力强、易养殖等优点。其肉质细嫩,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生长环境要求水质清新,分布于长江、钱塘江、闽江、九龙江、珠江、元江、**岛及海南岛等诸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