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山东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视频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仙桃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求技术指导,货源供应,合作共赢,谢谢?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仙桃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求技术指导,货源供应,合作共赢,谢谢?
你可以去联系一下他们那里的对虾养殖户,他们应该可以教你,但是你应该请他们吃点东西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怎么检测弧菌
弧菌培养基
高位池养殖南美白对虾1亩应放多少苗
这个问题要根据虾塘类型、虾苗淡化方式、淡水还是海水来回答:
先说虾塘类型:普通土塘:A海水土塘7至9万苗,自己淡化应按10万尾/亩,从虾苗标粗厂引进则看你是否养殖多造虾一般低温阶段3万、5万不等,高温7万即可,;B淡水土塘5至7万苗,自己淡化应按照8万尾/亩,从淡水淡化标粗厂引进则5.5万尾/亩为好。
高位池养殖:部分海水淡水,30万尾/亩即可。如果自己淡化应在40万尾/亩。
大棚养殖:4万尾/亩为好,淡水3万尾/亩为好。
工厂化养殖:50万尾/亩至60万尾/亩,自己淡化还应增加,看自己的养殖水平了。
正常情况是:自己淡化的成活率为60%至70%,虾苗标粗厂引进,除去运输距离的远近和虾塘的可适应性,成活率一般90%以上。
喜欢养动物,植物,就是有生命的东西,花鸟鱼,喜欢买很多很多来养殖的人,是什么样的女生啊?
有爱心,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爱,这样的女人做老婆不会错。
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的15项指标是什么?
养南美白对虾,每天的总投饵量是多少?如何来确定投饵量?祥细点。
每天的总投饵量?那要看情况,比如密度、虾苗存活率、料台情况等
养殖前一个月,我这边气温不稳定,有点低,要控料,正常下来从开口料到1号料,第30天的时候,一亩地一天喂到25斤
然后气温差不多稳定了,开始缓慢的增加,到第45天以后,开始加大用料量,根据料台的残饵,半个小时吃光的第二天加1/4,一个小时吃光的加1/5,2个小时能吃光的少加一点或者保持
到第60天以后,按照1万尾苗4斤量算,开始猛加量,能吃多少就加多少,只要两个小时能吃光第二天就加,第75天就卖虾了,最后按照1斤料一斤虾计算
想搞养殖养什么好
可以考虑养羊、养猪、养鸡鸭鹅等
南美白对虾怎样养殖
一、 调控水质 由于南美白对虾是海水虾,所以对池水中藻类的要求特别高,一般最适应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藻类是虾塘中的良性生物群落,有固氨、氮的净化作用。常讲的养虾要管好一池水,一个重要点就是采取措施使用水色调节至这一颜色。我市面上常用的方法是施有机肥,像颗粒鸡粪10-15公斤/亩.米。 南美白对虾适的PH值为7.8-8.5,若池水PH值低于7.5则需轻施工生石灰1.5-2.5公斤/亩.米,施用天数视PH值变化而定,一般在晴天上午9-10时施。 南美白对虾长至5厘米后,除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外,最好施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促进生长。但像东太湖地区,由于一般池性偏酸,每下雨一次后,须立即泼洒生石灰,同时配以光合细菌,以调节PH值,改善水质。二、严格投饲 由于南美白对虾饵料系数较低,一般为1.5-2.0,所投饵不宜过多。在对虾体长小于2厘米前,若不考虑池内的基础饵料(红虫),则日投饵料店量为150克/万尾,以后随时着虾的逐渐长大,投饲量也逐渐增加,以投饲后2小时全部吃完为标准。 投饲管理要做到相对合理,既要吃饱、吃好,又要兼顾养殖环境和节约成本,一般坚持: 1.勤投少喂(每天不少于4次); 2.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 3.水温高于32℃,水质变劣时少喂; 4.对虾大量蜕壳的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 5.池内竞争性生物(蝌蚪)多时适当多喂(今年这个问题较普遍)。 投饵量的多少、时间均要灵活掌握,一般养殖前期池内基础饵料较多,可少喂;中期应投优质对虾专用料;后期为了促生长,像我们吴江地区应适量投喂一些轧碎,清洗后的新鲜螺蛳,以改善海水虾淡养过程中壳薄、色淡的问题。
三、 适时增氧 对南美白对虾而言,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养殖要求3-5毫克/升,因此特别要重视增氧问题。所以我们提倡在白对虾3厘米以后开始开启增氧机,从起始的每天2小时逐渐增加开启时间,对虾长至6厘米以后,每天至少要开10小时,特别是晴天中午的5小时更重要。又因我市是淡水养殖,一般池水水质不十分差的情况下,尽量不换水或少换水,强化投饲管理,以光合细菌得以调节,同时延长增氧机的开启时间,这样既改良了水质,又对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活力,提高成活率有益处,这一点去年在东太湖得到了良好的验证。当然,每5亩配3KW的增氧机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色泽、提高运输成活率,最好在后期适当施些食盐以调节盐度。
四、 防病 南美白对虾(特别是巴西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但不是说不得病,象**性、细菌性及其它营养性、真菌性疾病都有要做到积极预防,及时治疗。象常规的烂尾、黑鳃 、褐斑、红腿等只要采用普遍的杀菌消毒剂即可。这里提的重点是**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病虾形体消瘦,甲壳变软,体色变深;胃不饱满,活动差,附着物增多,黄鳃、肿鳃,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感染后对虾不一定发病,但环境压力可诱发**,细菌的原发**染也可引起**感染。对虾**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但淡水养殖切断了垂直传播――这一**传播的重要途径,使发病率大大降低,应做到以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