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大雁 鹅养殖技术大全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大雁养殖需要注意哪些东西?(大雁养殖技术方法)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大雁养殖需要注意哪些东西?
大雁养殖技术发布: 大雁又称野鹅,是鸭科雁属中的鸿雁、灰雁、豆雁和黑雁等的总称,大型候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性温驯,易于饲养;采食量小,草食性强,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为2.5:1,一般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4—5千克,重者可达8—10千克。
大雁集肉、蛋、绒、药用于一身,其胸腿部肌肉发达,肉纤维虽比野鸭粗,但肉味鲜美,烹调后味香肉嫩。蛋白质高达20.98%,脂肪为10.62%,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大雁翎可制羽毛球、羽毛扇及羽毛笔,羽绒可防寒保暖。目前,大雁养殖刚刚起步,沿海城市及全国一些野味市场都是供不应求,1只青年种雁600—800元,雏雁100— 150元,养殖大雁前景良好。
1 大雁的生活习性
大雁适应性强,属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或沼泽地,采食一些无毒、无特殊气味的野草、牧草、谷类及螺、虾等。有时也在湖泊中游荡,喜欢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强,善争斗。春天10—20只一起小群活动,冬天数百只一起觅食、栖息。宿栖时,有大雁警戒,发现异常,大声惊叫,成群逃逸。群居时,通过争斗确定等级序列,王子雁有优先采食、交配的权力。
2 繁殖特点
2.1 产蛋
野生大雁性成熟需要3年,为一雄配一雌的单配偶制,而且终生配对,双亲都参与幼雁的养育。人工饲养时,8—9个月达到性成熟,公母比例为 1:2—3。
大雁在春季**,水中交配。求偶时雄雁在水中围绕雌雁游泳,并上下不断摆头,边伸颈汲水假饮边游向雌雁。待雌雁也做出同样的动作回应,雄雁就转至雌雁后面,雌雁将身躯稍微下沉,雄雁就登至雌雁背上用嘴啄住雌雁颈部羽毛,振动双翅,进行交配。交配后共同戏游于水中或至岸上梳理羽毛。雌雁交配后10天开始产蛋,间隔2—3天产 1枚蛋。年产蛋量第一年为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可达25枚,蛋重每枚150克。
2.2 孵化
小规模的雁场可以让大雁自行孵化,也可用母鹅代孵。大规模雁场,需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期为 31天。选择大小适宜、蛋形正常、颜色符合品种要求及表面清洁的新鲜种蛋,用甲醛熏蒸法(每立方米加15克高锰酸钾、30毫升甲醛,室温为24℃— 27℃)消毒后,放在孵化室(22℃—24℃)内预热6—8小时后即可入孵。
入孵前期温度为38.3℃—39.0℃,中期为 37.5℃—38.0℃,后期为37.0℃—37.5℃。相对湿度为75%—80%。每2—3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为90度,翻蛋时动作应轻、稳、慢,以免引起蛋黄膜血管破裂,尿囊绒毛膜与蛋壳膜分离,引起胚胎死亡。孵化后期每天凉蛋2—3次,凉蛋温度为 25℃~27℃,室温过低,会因“闪蛋”而影响发育。孵化过程中需进行2次照蛋,分别在孵化后第8天和第28天,检出无精蛋和中死蛋,二照后将胚蛋移入出雏机。第30天开始出雏,第31天结束。
3 雁舍条件
雁舍要求冬暖夏凉,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可分为育雏舍、育肥舍和种雁舍。育雏舍应保温防潮;育肥舍要设置棚架,旁边设有食槽和饮水器;种雁舍应较大,舍外有陆地和水上运动场,运动场周围设高1.8—2米的围网。陆地运动场应干爽不积水,铺5厘米厚的砂土,种上树木或作物遮荫;水上运动场的围网直通水底,网孔以大雁头不能钻出为宜。还应有植物丰盛的草地供放牧。
4 雏雁的培育
4.1 “潮口”与开食
雏雁第1次饮水称为“潮口”或“开水”。当雏雁行走自如并开始啄食垫草时,将0.01%高锰酸钾水溶液倒入平底的水盆中,水温为18℃—25℃,水深以刚好淹没雏雁爪部(大约1—2厘米)为宜,让雏雁自行饮水,一般为3—5分钟,以浸脚不湿毛为度。若因故推迟“潮口”,应在饮水中加0.8%— 1.0%的食盐,并控制饮水量,避免雏雁暴饮而引起中毒。
“潮口”后便可开食,开食料可用清洗并经过浸泡的碎米和切碎的菜叶。碎米需浸泡2小时,菜叶要切成细丝状,比例为1:2—3。开食时间大约为 30分钟,以吃至八成饱为宜。开食后要定时饲喂,少喂勤添。1—3日龄不要喂高脂肪饲料,4—10日龄,可在饲料中加一些煮熟的蛋黄、优质鱼粉或脂肪含量低的植物性蛋白饲料。
4.2 保温防湿
雏雁怕寒,忌潮,应注意保温。1—7日龄温度为30℃—26℃,8—14日龄为26℃—24℃,15—30日龄为24℃—20℃,冬季或夜晚可提高0.5℃— 1.0℃。垫料定期凉晒或更换。
4.3 分群防压
雏雁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剔除病、弱雏,防止雁群扎堆压死。15日龄前每群大小为30—50只,密度为15—20只/平方米;15日龄后每群大小为 80—100只,密度为8—10只/平方米。
4.4 放牧与下水
若气温适宜,雏雁4日龄就可放牧,初牧应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采取“迟放早收,时间短,路程近”的原则,白天放牧5—6次,晚上回舍饲喂2—3次。气温低时可在10—15日龄初次放牧。
雏雁7—15日龄后,选择清洁的水塘第1次下水,水温为20℃—30℃,一般在下午3—4时为宜。放水几分钟后,赶至岸上让其梳理绒毛,毛干后即可赶回育雏室。
5 中雁的饲养管理
1月龄至性成熟的大雁称为中雁或育成雁。此时采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正是骨骼、肌肉、大羽的迅速生长时期。
5.1 放牧
中雁放牧前应进行断翅,割去一侧掌骨和指骨部分或切断指伸肌和腕桡侧长伸肌,一周后伤口愈合者便可放水放牧。放牧地要有足够数量的青绿饲料和谷物饲料,放牧时间选在早晚,中午赶至池旁树荫下休息,每次吃饱后都应放水。放水条件差的,可割草饲喂,另行放水。
5.2 补料
留作种用的中雁,应以放牧为主,适当增加精料,减少粗料,促使大雁提前达到性成熟。补料以糠麸为主,掺以甘薯、瘪谷和少量花生饼,并加1%—1.5%骨粉,2%贝壳粉和0.3%—0.4%食盐。
5.3 育肥
留种剩下的中雁及商品雁统称为育肥仔雁,其消化能力已趋于完善,需经短期育肥达到膘度及最佳体重。采用上棚育肥和圈养育肥均可,主要通过充分饲喂、控制光照、保持环境安静及限制大雁活动等方法,达到快速生长和沉积脂肪的目的。育肥饲料中,玉米70%,豆饼15%,叶粉10%,麦麸4%—5%,食盐0.3%—0.5%。白天喂3次,晚上喂1次,密度为3—5只/平方米。放牧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放牧与补料结合育肥。仔雁经过15—20天的育肥,体重达到上市标准即可出栏。
6 种雁的饲养管理
6.1 繁殖准备期
大雁开产前1个月为繁殖准备期,仍以放牧为主,并根据雁的体质、脱换新羽的状况,适时补料,为产蛋做准备。补料以精料为主,大约为55%— 60%。公母分开饲养,公雁每天补3次,母雁每天补2次,接种禽出败菌苗。
6.2 繁殖期
繁殖期采取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的原则,日粮中粗蛋白质为17%—18%,每天喂2—3次,晚上加喂1次,适当补充矿物质饲料。充分放水,尤其在公雁性欲较强的上午,让种雁尽情在水面上游玩交配。驯化种雁定巢产蛋,每天早晨将未产蛋大雁留在舍内,产蛋后,再进行放水、放牧。
6.3 停产期
母雁产蛋至7月份后,产蛋减少,羽毛干枯,公雁性欲下降。进入停产期,将精料改为粗料,转入以放牧为主的粗饲期,可全天放牧,不予补料。但若放牧条件差或连雨天,应适当补饲。冬季,将白菜、玉米秸粉及青草粉等拌入20%—30%的玉米面维持饲养,保持体重不下降即可。严冬季节应喂热食,饮温水,严禁饲喂霉变饲料。 安徽省定远县开金大雁种苗养殖基地
养鹅能赚钱吗
养鹅能赚钱,但是需要过硬的养殖技术和良好的销路。
从养鹅的前景来说,养鹅能赚钱。鹅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鹅全身是宝,羽绒、肥肝、鹅掌、鹅舌、鹅脖、鹅翅、肠、筋、胃、血等都是很值钱的畅销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鹅肉营养丰富,肉质好,蛋白质含量高达17.6%~18.2%,赖氨酸含量比鸡肉高30%,鹅体脂肪含量仅11%左右,低于猪、牛、羊肉,而鹅脂肪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比猪、牛、羊都丰富得多。鹅肥肝的营养价值特别丰富,是国际餐桌上的佳肴珍品。
鹅羽绒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1吨鹅羽绒可创汇2万美元,而我国目前的鹅羽绒产量仅能满足市场需求和现有加工能力的1/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鹅产品的需求和出口量将大幅度增加。
鹅对环境适应性强,养鹅设备简单、投资小。养鹅所需的流动资金也比较少,主要是苗鹅、饲料及保健费用。养鹅耗精饲料少,试验表明,每0.8~1.1公斤精料和5公斤左右的青草可转化0.5公斤的鹅肉。养鹅生产周转短,中型品种70~80日龄可长3~4公斤。按照当前市场价格8~9元/公斤,农户饲养一只商品鹅可获纯收入8~12元左右,最高可达15元。**拔毛技术的应用使养鹅的收入更加可观。
扩展资料:
养鹅的技巧:
一、选好苗。用于进行育肥饲养的苗鹅应选择具有先进炕孵技术的,按防疫、消毒程序实施生产的炕坊,品种特征明显、生长发育好的个体。
二、育好雏。育雏期间,要严格按有关技术切实掌握好育雏阶段的温度、湿度、密度、分群、开水、开食等关键工作,确保雏鹅的成活率。
三、分好批。每亩牧草可养商品鹅100-120只,但切不可一次性饲养,否则会造成牧草前期太小鹅不够吃,后期草老鹅不能吃的矛盾。合理的批次是冬鹅饲养量占30%,早春鹅饲养量占40%,迟春鹅饲养量占30%。
四、补好料。牧草养鹅也需补充精料,精料要求营养全面,一般每只商品鹅约需4-5千克的精料,最好使用颗粒饲料,要实行阶段饲喂。
五、做好防疫。十分重视消毒工作,鹅养殖场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制度。要按程序对鹅进行防疫,对种鹅未进行小鹅瘟注射或种鹅防疫时间较长的种蛋孵出的苗鹅,应在出壳24小时内注射小鹅瘟**,10-14日龄时注射副粘**和禽流感**。育雏期应给防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钦水,迟春鹅在25日龄和45日龄分别用广谱驱虫药进行驱虫。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脱贫这一年在咱村养鹅,操心少挣钱多!
人民网-滚丢阿养鹅赚了钱
养鹅方法 养鹅技术
老张带大家看看他的自动饮水功能是怎样做的,真方便,经济又实惠怎么养鹅?
为什么要养鹅?怎么养鹅?
为什么要养鹅?大鹅养殖攻略
一、选好品种,进行经济杂交,取长补短 。要想养鹅,须选择好的品种。可利用本地母鹅产蛋多、耐粗饲、抗病强的优势,引进莱茵鹅做父本进行杂交,其后代既保留了本地鹅的特点,又有莱茵鹅生长速度快的优势。这种杂交鹅的后代8周龄育肥后,平均体重3.6公斤以上,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二、发展羽毛深加工,能促进仔鹅羽毛生长。有些肉用仔鹅经育肥后体重虽已达到上市标准,但羽未长全,不能出售,导致饲养周期延长。如采取禽类废羽加工成的羽毛粉(其粗蛋白含量在80%以上)在雏鹅羽毛生长过程中配喂2%左右,可有效地促进羽毛的生长。
三、发展无菌笼养苍蝇育蛆业,代替价高的蛋白质饲料 。蝇蛆类是一种利用价值极高的有害昆虫,干蝇蛆含蛋白质62%,脂肪10--15% ,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2.3倍,蛋氨酸是鱼粉的2.7倍。据试验,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鲜蛆喂鸡,产蛋率提高17-25%,喂鱼增产22%,喂鹅生长速度提高19.2--42%,且节约饲料20-40%。苍蝇繁殖速度惊人。据测算,一对苍蝇一个夏季能繁殖2000亿个蛆,可积累纯蛋白600多吨。一个畜禽养殖场配上一个蝇蛆养殖场,就等于建了一个昆虫蛋白饲料生产厂,养殖蝇蛆后的粪便,既无臭味,又是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蝇蛆养殖既不需要任何防疫措施,也不需要现代化厂房,不产生有毒物质,不污染环境。只需十几平方米,就可日出鲜蛆30公斤,是变废为宝技术简单的新型产业,国外养殖场大都设有养蛆车间。种植优质牧草喂畜禽,用畜禽粪便养蝇,用蝇蛆喂畜禽,再将养蝇蛆之废料做牧草优质机肥,可形成高效益的良性生态循环。
四、科学搭配饲料养鹅。目前有的家庭饲养少量鹅时,所用饲料还是以青菜、米饭两者构成,结果,鹅生长发育较慢;或采用舍养结合放牧的方法,让鹅在鹅舍附近放牧,利用天然饲料、水稻田的遗谷、鱼塘中的水生物等,这也因为营养不够全面而生长不快;此外,不少地方饲料品种极不稳定,有啥吃啥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或者饲料品质较差。这些问题会使肉鹅生不一致,饲养周期长,耗料多,成本高,种鹅繁殖率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购买全价颗粒饲料,或使用预混饲料自配鹅用全价饲料。预混饲料一般由专业生产厂家配制,是根据鹅的生长发育需要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把鹅所需各种添加剂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其它必需的微量添加成分按不同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的总汇,有时还会应养户要求或生产情况加入少量预防用的药物如抗菌素等。在使用上,农户先准备好几种常用的饲料,如豆粕、玉米、麸皮等,再按不同生长阶段添加一定比例的预混饲料,便可保证鹅的生长发育需要,所以,在使用上带来很大的方便,质量上有保证。预混饲料在鹅日粮中的比例是很小的,常用的有1%的和4%,例如4%的,在雏鹅日粮中,玉米占62%,麸皮占6%,大豆粕占28%,预混饲料只占4%;在大鹅日粮中,玉米占65%,麸皮占11%,大豆粕占20%,预混饲料只占4%。
养鹅技术
1 放牧养鹅
放牧养鹅是农家短、平、快的致富途径。东北有大量天然牧场,生长着众多的鹅喜食的野生牧草,如水稗草、苦卖菜、蒲公英、鸡眼草、鹅冠草等,营养成分高,污染少。每年4~5月份雏鹅开始放养,至9~10月份即可出栏,每只出栏鹅仅耗料4~5千克。辉南县王福海放牧养鹅700只,共耗料3000千克,出栏体重达4.5千克左右,按现价出售净利1万余元。
2 种草养鹅
在个别放牧条件较差的城镇地区,可种草养鹅。经过试验,长白鹅每只投喂50千克鲜草,再补喂2千克精料,10周龄体重可达4千克。一般牧草亩产量为5000~8000千克,即每亩牧草可喂养大鹅100只以上,按每亩牧草400元计算,精料按1.25元/千克计算,其直接成本不超过15元/只。
3 秋季养鹅
过去,农民一直习惯于春育秋售,而实际上冬秋养鹅效益更高。可采用种植饲料玉米,及时青贮,青贮后喂鹅,解决冬季的鹅用青、精饲料问题。每亩饲料玉米可产青玉米秸6000~7000千克,按每只鹅每天平均食用0.75千克青贮玉米计算,每亩饲料玉米青贮后供100只大鹅食用90天,每年春季毛鹅紧缺,因其羽绒品种好,毛鹅收购价格要比秋季高出1.5倍左右。秋冬季节养鹅每只纯利高达15元以上。
养殖肉鹅防疫流程。
养鹅使用防疫程序,做全这些,小鹅轻松长大大雁养殖技术有什么,大雁怎么养殖
大雁养殖技术发布: 大雁又称野鹅,是鸭科雁属中的鸿雁、灰雁、豆雁和黑雁等的总称,大型候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性温驯,易于饲养;采食量小,草食性强,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为2.5:1,一般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4—5千克,重者可达8—10千克。大雁集肉、蛋、绒、药用于一身,其胸腿部肌肉发达,肉纤维虽比野鸭粗,但肉味鲜美,烹调后味香肉嫩。蛋白质高达20.98%,脂肪为10.62%,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大雁翎可制羽毛球、羽毛扇及羽毛笔,羽绒可防寒保暖。目前,大雁养殖刚刚起步,沿海城市及全国一些野味市场都是供不应求,1只青年种雁600—800元,雏雁100— 150元,养殖大雁前景良好。
1 大雁的生活习性
大雁适应性强,属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或沼泽地,采食一些无毒、无特殊气味的野草、牧草、谷类及螺、虾等。有时也在湖泊中游荡,喜欢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强,善争斗。春天10—20只一起小群活动,冬天数百只一起觅食、栖息。宿栖时,有大雁警戒,发现异常,大声惊叫,成群逃逸。群居时,通过争斗确定等级序列,王子雁有优先采食、交配的权力。
2 繁殖特点
2.1 产蛋
野生大雁性成熟需要3年,为一雄配一雌的单配偶制,而且终生配对,双亲都参与幼雁的养育。人工饲养时,8—9个月达到性成熟,公母比例为 1:2—3。
大雁在春季**,水中交配。求偶时雄雁在水中围绕雌雁游泳,并上下不断摆头,边伸颈汲水假饮边游向雌雁。待雌雁也做出同样的动作回应,雄雁就转至雌雁后面,雌雁将身躯稍微下沉,雄雁就登至雌雁背上用嘴啄住雌雁颈部羽毛,振动双翅,进行交配。交配后共同戏游于水中或至岸上梳理羽毛。雌雁交配后10天开始产蛋,间隔2—3天产 1枚蛋。年产蛋量第一年为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可达25枚,蛋重每枚150克。
2.2 孵化
小规模的雁场可以让大雁自行孵化,也可用母鹅代孵。大规模雁场,需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期为 31天。选择大小适宜、蛋形正常、颜色符合品种要求及表面清洁的新鲜种蛋,用甲醛熏蒸法(每立方米加15克高锰酸钾、30毫升甲醛,室温为24℃— 27℃)消毒后,放在孵化室(22℃—24℃)内预热6—8小时后即可入孵。
入孵前期温度为38.3℃—39.0℃,中期为 37.5℃—38.0℃,后期为37.0℃—37.5℃。相对湿度为75%—80%。每2—3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为90度,翻蛋时动作应轻、稳、慢,以免引起蛋黄膜血管破裂,尿囊绒毛膜与蛋壳膜分离,引起胚胎死亡。孵化后期每天凉蛋2—3次,凉蛋温度为 25℃~27℃,室温过低,会因“闪蛋”而影响发育。孵化过程中需进行2次照蛋,分别在孵化后第8天和第28天,检出无精蛋和中死蛋,二照后将胚蛋移入出雏机。第30天开始出雏,第31天结束。
3 雁舍条件
雁舍要求冬暖夏凉,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可分为育雏舍、育肥舍和种雁舍。育雏舍应保温防潮;育肥舍要设置棚架,旁边设有食槽和饮水器;种雁舍应较大,舍外有陆地和水上运动场,运动场周围设高1.8—2米的围网。陆地运动场应干爽不积水,铺5厘米厚的砂土,种上树木或作物遮荫;水上运动场的围网直通水底,网孔以大雁头不能钻出为宜。还应有植物丰盛的草地供放牧。
4 雏雁的培育
4.1 “潮口”与开食
雏雁第1次饮水称为“潮口”或“开水”。当雏雁行走自如并开始啄食垫草时,将0.01%高锰酸钾水溶液倒入平底的水盆中,水温为18℃—25℃,水深以刚好淹没雏雁爪部(大约1—2厘米)为宜,让雏雁自行饮水,一般为3—5分钟,以浸脚不湿毛为度。若因故推迟“潮口”,应在饮水中加0.8%— 1.0%的食盐,并控制饮水量,避免雏雁暴饮而引起中毒。
“潮口”后便可开食,开食料可用清洗并经过浸泡的碎米和切碎的菜叶。碎米需浸泡2小时,菜叶要切成细丝状,比例为1:2—3。开食时间大约为 30分钟,以吃至八成饱为宜。开食后要定时饲喂,少喂勤添。1—3日龄不要喂高脂肪饲料,4—10日龄,可在饲料中加一些煮熟的蛋黄、优质鱼粉或脂肪含量低的植物性蛋白饲料。
4.2 保温防湿
雏雁怕寒,忌潮,应注意保温。1—7日龄温度为30℃—26℃,8—14日龄为26℃—24℃,15—30日龄为24℃—20℃,冬季或夜晚可提高0.5℃— 1.0℃。垫料定期凉晒或更换。
4.3 分群防压
雏雁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剔除病、弱雏,防止雁群扎堆压死。15日龄前每群大小为30—50只,密度为15—20只/平方米;15日龄后每群大小为 80—100只,密度为8—10只/平方米。
4.4 放牧与下水
若气温适宜,雏雁4日龄就可放牧,初牧应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采取“迟放早收,时间短,路程近”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