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猪场怎么放牧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建设现代化养猪场(现代化养猪场建设方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建设现代化养猪场

一.现阶段建设养殖场的模式误区

1、养殖小区模式:乡镇、村庄在养殖场的建设规划上,往往有着集中、连成片的原则,规划出了大小不等、规模不一的养殖区,养殖区虽然方便了集中管理,但是却忽视了疫病的防控风险和粪污无公害化处理的方法。

2、养殖场的功能区域划分:前者养殖场功能区域未划分,或划分不明确,划分不科学。办公区域与养殖区域未隔离,办公区域与养殖区人员流动大,易造成疫病传播。养殖场内净道和污道未分离,易造细菌、**的交叉传播。阶段饲养区域划分不明确,各生长阶段畜禽混合养殖,防疫、转群、出售时易造成其他群体的应激,易引发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何建设现代化养猪场

3、场地建设及设施设备采购:养殖户为节约建设成本,在建设环节降低质量要求,采购低价质低的设施设备,虽然当时节约了成本,但实际使用成本和养殖成本却增高了。

二。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场的建设的原则

1、选址

符合当地**规划要求,符合动物防疫条件:选址首选背风向阳的缓坡地,利于粪污废水的排放。交通便利,能够方便运输车辆的进出。水电通畅,饮水标准合格,电力供应稳定充足,以便满足养殖设备、饲料加工设备用电。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6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800米以上。

2、建设布局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布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场区周围建有围墙;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消毒室,所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如需饲料发酵,饲料发酵场所可建在圈舍旁边,但必须保持干净卫生、并定时消毒饲料发酵场所。

禽类饲养场、养殖小区内的孵化间与养殖区之间应当设置隔离设施,并配备种蛋熏蒸消毒设施,孵化间的流程应当单向,不得交叉或者回流。

3、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具有的设施设备

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配备**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有相对**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4、驻场兽医等人员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有与其养殖规模相对应的职业兽医,防患于未然。

那个阳光养猪场怎么玩儿?

阳光养猪场玩法步骤介绍:

1、打开游戏进入后,点击下方的【快速购买】。

2、点击后,可以购买到小猪,滑动相同的小猪,可以合成升级。

3、升级后,可以获取金币奖励,也可以选择金币翻倍,来快速收集。

4、在游戏界面,点击右下方的【商店】进入。

5、进入后,也可以购买到指定等级的小猪。

6、选择【任务】进入,在任务界面,也可以领取金币或者福气值。

阿联酋迪拜,中国沙漠化及原因

截至2003年,中国荒漠化土地有26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9%,涉及1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而且每年以3436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据介绍,中国已治理10%的沙化土地,到2010年,中国要力争实现基本遏制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到2020年,中国将整体上实现沙化土地的逆转;到2050年,争取使凡能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那么造成中国荒漠化问题的原因在哪里,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防治?中国荒漠化防治专家马文元研究员在接受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荒漠化是地球上最为普遍的土地退化形式,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地球上荒漠化的潜在发生范围约517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0%,其中荒漠化土地为3620万平方千米。中国荒漠化的潜在发生范围约330万平方千米,遍布于中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4.6%。其中80%的土地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荒漠化。
在谈到造成中国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时,马文元研究员认为,随着沙尘暴的日益频繁,土地荒漠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张,除气候变化因素外,主要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造成的,主要可归纳为“六滥”——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滥用水资源及滥猎,并且通常是多种因素同时加成作用,使中国的土地荒漠化趋势日益扩大。

1.滥垦。由于人口增长和短期利益驱动,许多地方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砍林除草,又没有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维护工作,导致土地荒漠化,更加速生态脆弱地区沙化进程,“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墚”情况频繁发生。

2.滥伐。因为沙化地区主要能源为燃烧薪材,随着人口的增加,居民大量砍伐林木,甚至连用来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也不能幸免。

3.滥牧。由于长期超限利用,比如沙漠化地区草场超载率达到50%,部分地区甚至高达300%,不但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每年以两三千万亩的退化速度扩大,而且草原生产力也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30%~50%。草原“50年代没腰深,60年代没臀,70年代没膝,80年代没脚脖子”的顺口溜形象地说明这种困境。

4.滥采。每年春秋两季,大批人员涌入内蒙、甘肃等地开采经济价值高的甘草、发菜和中药材,加上各式采矿工程大面积毁林除草,破坏植被,导致大片森林、草场沙化。

5.滥用水资源。由于中国仍以大水漫灌方式灌溉,严重浪费水资源,而西北和华北地区干旱少雨,加上水资源未合理分配与管理,河流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缺水,大面积植被枯死,土地沙化。而当地居民又超量放牧羊群,更加速了草场退化、沙化速度,目前沙化面积已达6万平方千米,为沙尘暴提供无尽沙源;另外,由于水资源不够使用,大量超采**水,也导致地面植被枯死,地面植被因此大面积死亡,土地退化。

6.滥猎。富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因为栖息地被破坏或遭大量盗猎,数量锐减,使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生物链失衡,间接造成沙化。如青海原本专吃野鼠的猎物非常多,后因大量被盗猎,鼠害泛滥,草原被大面积啃食,导致土地荒漠化。


阿联酋沙漠中的绿洲的资料
在干旱少雨的光秃的大沙漠里,也可以找到水草丛生、绿树成荫,一派生机勃勃的绿洲。这绿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高山上的冰雪到了夏天,就会融化,顺着山坡流淌形成河流。河水流经沙漠,便渗入沙子里变成**水。这**水沿着不透水的岩层流至沙漠低洼地带后,即涌出地面。另外,远处的雨水渗入**,也可与**水汇合流到这沙漠的低洼地带。或者由于地壳变动,造成不透水的岩层断裂,使**水沿着裂缝流至低洼的沙漠地带冲出地面。这低洼地带有了水,各种生物就应运而生、发育、繁衍.于是形成了绿洲。沙漠里的绿洲,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于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生长。绿洲往往形成奇丽的风光。

沙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一部分半湿润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而使绿色原野逐步变成类似沙漠的景观。沙漠化的结果产生沙漠化的土地。地球上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有38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亚洲占32.5%,非洲占27.9%,澳大利亚占16.5%,北美和中美洲占11.6%,南美洲占8.9%,欧洲占2.6%。我国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15.5%我国沙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东部地区的半干旱草原地带,新疆、甘肃和内蒙西部的沙漠地带的外围。在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地带。其中沙漠化现象较严重的是:西北的乌鞘岭、贺兰山以东,中蒙国界线以南地区;华北的长城以北地区;东北的嫩江下游和白城以西地区;沙漠化三环境退化的现象,它在不停地发生和发展着。现在,我国沙漠化仍以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年来,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公顷土地发生沙漠化。

产生沙漠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干旱(基本条件)、地表形成的松散砂质沉淀物(物质基础)、大风的吹扬(动力)等。人为因素有过渡放牧、过渡垦殖、过渡樵柴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植被破坏,风沙活动加剧和沙丘形成。

沙漠化的过程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三个阶段。发生阶段是潜在性的沙漠化,仅存在发生沙漠化的基本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并形成松散的流沙沉积等;发展阶段是地面植被已经被破坏,发现风蚀、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着风沙活动的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形成阶段是地表广泛分布着密集的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

沙漠化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滋生能力退化,造成农牧生产能力降低和生物产量下降。

怎样安排猪场的建筑布局?

对特种野猪养殖场的生产区、饲料供应区、生活办公区、隔离区,要统筹考虑,综合分析,合理安排,合理布局。既方便养猪生产的日常管理,又有利于猪场的防疫和疾病控制。

(1)生产区是特种野猪养殖场的主体,应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应着重考虑。

**舍、配种舍和运动场应相连,便于**的日常管理和配种。应设在猪场的上风头,防止母野猪的气味对公野猪造成**,影响公野猪的正常生活。母野猪的空怀舍、妊娠舍、哺育舍、仔猪保育舍、育肥舍应尽量相近,便于日常管理。

育肥野猪舍应设在下风头和育肥野猪出栏口相接。装猪台应设在墙外,避免外来车辆对猪场造成污染和疾病的传播,也方便育肥野猪的出售和防疫。圈舍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密,纵排应不小于8米,横排应不少于10米。合理的距离不仅有利于猪舍夏季的通风和冬季的采光,还有利于猪场对疾病的控制。(2)生活办公区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接待室、样品参观室等,一般设在猪场的上风头,生产区和生活办公区之间应设立一道2米高的矮墙,避免闲杂人员进入生产区。生活区因有大量的外人进出,院子应用水泥做成硬化地面,便于消毒。(3)饲料供应区包括车库、粮食储存库、饲料加工调配车间、水电设施、卫生后勤消毒池等。后勤供应区应紧靠生产区,方便生产。粮食储存库应建在猪场的围墙的外端,设外开门,以便于场外运粮车辆不进入饲料加工区而方便卸料入库。(4)隔离区包括隔离猪舍、兽医室和尸体解剖室,位置应设在猪场的下风头。猪场沼气池也应设在尸体解剖室周围,便于病猪粪便及病、死猪的处理。隔离区应设隔离墙,墙体高度应在3米以上,进、出口应设卫生消毒池,内放2%的氢**钠溶液,以避免疫病传播和对环境造成污染。(5)场区排水设施排水设施是为及时排除场区内雨水和生活污水以保证场地干燥。一般在道路两侧设置明沟或暗沟排水,明沟应有5%~6%的坡度,暗沟排水系统如果过长,应增设沉淀坑,以免污物淤塞。(6)消毒设施为保障猪群防疫,应在猪场大门附近、门口分别设行人、车辆消毒池,两侧设置**室和值班室。生产区各猪舍的位置需考虑配种和各猪群日常生产管理方便,合理安排猪舍相互之间的位置,一般顺序是:种公野猪舍—空怀母野猪舍—妊娠母野猪舍—哺育母野猪舍(产仔舍)—仔野猪保育舍—生长育肥野猪舍—装猪台。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养殖场(猪场)的合格管理者?

基本上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良好的竞争意识和成本意识-------规模化猪场要比照散户标准,去全面降低成本,这点主导着规模化猪场改进猪场经营方案的方向,特别要重视饲料成本和引种来源。2,熟悉猪场管理程序---------场地建设,母猪生产管理,仔猪进、出、存栏、断奶等喂养和管理,免疫保健,母猪生产管理,**养殖管理,猪场收支财务管理等,这个可以边做边学。3,熟悉并重视消毒和防疫————-优化免疫、水质处理、温差控制、定时带猪消毒等,最好自己也精通一些。4,勤奋和基本的心理承压能力---------养猪是件辛苦的行业,需要跑市场关注行情,以及承受一定行情波动及其他以外事故带来的风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养猪业行情是每三四年一个大的起伏,只有逢俏不赶逢侈不丢才能挣到钱,而这必须要有好的心理承受力作后盾才行。

养猪场应该如何布局?

自动化养猪场该怎么建,怎么布局,一起去看看吧

猪场饲养员的工作怎么样?

养猪场饲养员的工作其实是比较辛苦的。

所以一定要能够坚持。

养猪场选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猪场场址的选择,应根据猪场生产特点、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方式及生产集约化程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位置、交通、电力、物质供应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设计。

(1)地域与地形地势

猪场应选地势高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的无疫区内,土壤通透性好,**水位低,无洪涝威胁,通风良好,切忌把大型养猪场建到山洼里,以免因污浊空气的积聚,导致场区常年空气环境恶劣。

选址首先要确定面积。要综合考虑生产、管理和生活区的实际需要与今后扩建、加工、屠宰、粪便处理、牧草种植与发展的需要,要充分留有余地。

(2)猪场场址的生物安全性

猪场场址的选择必须符合人畜相处的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要求。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为了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必须距离村镇居民点、集贸市场以及工厂或其他畜禽场1000米以外。要避免人畜争地,可选择荒坡闲置地。最好选择场址周围有广阔的种植区域,可保证较大的粪污吸纳量及建设配套的排污处理设施场地,使有机废弃物经过处理达标后能够循环利用。禁止选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人口密集区、水源保护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区、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及国家规定的禁养区。

出于防疫考虑,新建猪场不宜选在发生过疫病的旧场或附近疫情复杂的地方。

(3)交通便利

在保证交通方便的情况下,应合理确定猪场场址与交通道路的距离。要求猪场距铁道和国道的距离不少于2000~3000米,距省道不少于2000米,县乡和村道不少于500~1000米,与居民点距离不少于1000米,与其他畜禽场的距离不少于3000~5000米。周围要有便于生产污水进行处理以后(达到排放标准)排放的水系。猪场通过专用道路与公路相连,避免将养殖区连片建在紧靠主要公路的两侧,避免噪声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如果利用防疫沟、隔离林或围墙等屏障将猪场与周围环境分隔开,则可适当减少这种间距,以方便运输和对外联系。

(4)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满足场内猪群饮用、绿化、防火及生活等的需要。场址的选择应远离化工厂,以免水源受到污染。场内饮用水必须经过卫生检验后才能使用。

一般来讲,饮水品质涉及三大指标,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在建场之初就必须进行抽样检查和定期抽样控制,以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标准,避免水质的污染。

怎样建个养猪场?

一.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区。**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母猪**。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
3.猪舍的类型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
(1)公猪舍
公猪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内设走廊,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圈一头。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猪圈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也有用单圈饲养,一圈一头。舍温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或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风速为0.2米/秒。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
①地面分娩栏: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
②网上分娩栏:主要由分娩栏、仔猪围栏、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保温箱、支腿等组成。
(4)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风速为O.2米/秒。可采用网上保育栏,l~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5)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
这三**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而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猪栏
1.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这几**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因此,面积一般都相等,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2.妊娠栏
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1米。小群栏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栏栅式或综合式结构,不同的是妊娠栏栏高一般1~1.2米,由于采用限制饲喂,因此,不设食槽而采用地面食喂。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7~15平方米。
3.分娩栏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猪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2.2米,宽度为1.7~2.0米;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一般为0.6~0.65米,高1.0米。仔猪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栅间距5厘米。
4.仔猪培育栏
一般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或金属编织镀塑漏粪地板,后者的饲养效果一般好于前者。大、中型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这种保育栏能保持床面干燥清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保育猪栏。仔猪保育栏的栏高一般为0.6米,栏栅间距5~8厘米,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小型猪场断奶仔猪也可采用地面饲养的方式,但寒冷季节应在仔猪卧息处铺干净软草或将卧息处设火炕。
5.育成、育肥栏
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1~1.2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头式等。由于*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结构见。它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和虑网组成。
3.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
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分为固定饲槽、移动饲槽。一般为水泥浇注固定饲槽。 图中A与B的饲槽一致,都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猪采食。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种类、年龄而定。较为规范的养猪场都不采用移动饲槽。集约化、工厂化猪场,限位饲养的妊娠母猪或泌*母猪,其固定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见限位产床、限位栏部分。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它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方形落料饲槽有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一般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

圆型自动藩料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底盘也可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养猪场怎么放牧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