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水产养殖专用营养素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水产养殖用哪种胆汁酸?(水产用谁家的胆汁酸好)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水产养殖用哪种胆汁酸?
我们鱼饲料厂用的是胆汁酸原粉。
鱼饲料的具体成分是什么?
鱼饲料,顾名思义就是给鱼喂养的饲料。它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矿物质元素如铁、硒、铜、锌等元素。
蛋白质是鱼虾生存的重要营养物质,是构成机体细胞、组织、**的重要组成物质。鱼类正常生长需要饲料中有数量足够、容易消化吸 收、各种氨基酸配比适宜的蛋白质。鱼类摄取蛋白质不足时,生长缓慢、机体免疫力下降、各种氨基酸配比适宜的蛋白质。
鱼类摄取蛋白质不足时,生长缓慢、机体免疫力下降、组织更新缓慢、创伤愈合力差、易患病。摄取的蛋白质过多,消化利用不了的蛋白质就会以氮元素的形式排出体外,既降低了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又加重了水质管理的压力,同时也易引起肠道疾病的发生。
在相对适宜的蛋白质水平条件下,氨基酸平衡不仅会使鱼虾获得较快的生长速度,而且其免疫力也会有所增强。
水产养殖用哪种硅酸钠?
五水偏硅酸钠,水产养殖当中的专用盐类。主要是消毒、杀菌。
其实其作用或者说药品药性不是很强。
要配合或者是间隙性配合其他药物进行使用。
也可单独使用,其计量根据具体要求即可。
沸石粉在水产养殖的作用
沸石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沸石用作饲料添加剂
沸石具备作添加剂预混物的载体和稀释剂的各种基本条件,沸石呈中性pH在7~7.5之间,其含水时仅3.4~3.9%,且不易受潮,与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微量成份混和能吸附其中的水分,增强饲料的流动性。沸石可以按要求加工,一般可在30目到200目之间任意选择。
在饲料中添加3-5%的沸石粉,对水生动物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饲料中的沸石粉与饲料营养成分相混合,可以使动物肠粘膜厚度增加,肠腺发达,使动物的消化功能增强,同时还可以增加胃肠道腺体分泌的消化酶的数量,便于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因此,沸石粉可以提高机体对营养的吸收,提高了饲料报酬。
二龄草鱼饲料中添加5.0%(150目)斜发沸石粉,可使草鱼成活率提高14.0%,相对生长率提高10.8%,饲料系数降低0.28,草鱼肠道蛋白酶活性提高27%,而肝胰脏蛋白酶酶活性不受影响。对血液中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GBT)、肌酐(CR)、胆固醇(CH)和总三酸**脂(TG)等生化指标及草鱼骨肉品质无**影响。
草鱼鱼种和成鱼饲料中添加5.0%沸石粉或添加2.5%沸石粉+2.5%过磷酸钙(化肥)。结果添加5.0%沸石粉组,草鱼的生长、肥满度、背肌成份、血红蛋白以及饲料消化率等项指标均比未添加沸石粉的对照组和添加沸石和过磷酸钙各2.5%组更好。添加沸石粉组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对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等血液指标有影响,对血糖(BG)、红细胞比积(%)、血钙(ca2-),胆固醇(TC)及**三酸脂(TG)等指标影响不显著。鱼膨化饲料中添加沸石粉4%,鲢鱼平均日增重提高5%,同时降低了发病率。
鲤鱼颗粒饲料中添加3-5%沸石粉,鲤鱼的增重率提高了5%,而且鲤鱼的体色及鱼肉品质与天然水域中鲤鱼的相似。
2、沸石用作水质改良剂
沸石粉失去结晶水后,表面疏松多孔,相当于多孔的海面体,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大量有毒物质(如NH3,NH4+,CO2,H2s等),利用沸石这一特性,定期向养殖水体中泼洒沸石粉,就可以起到去氨增氧的效果,同时可以增加水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达到优化养殖生态环境、促进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的效果。
(1)、一般正常饲养期间每立方水体用沸石粉15-25g,最好与生石灰间隔使用更理想,越冬水体封冰前每立方水体用沸石粉25-35g,有利于安全越冬,提高越冬成活率。
(2)、改造池底不能排水晒池或放苗前仍污染严重的虾池,按亩水面50-500kg布撒。
(3)、吸附毒物,依危害物的浓度及吸附能力按亩水面30-50kg布撒。
(4)、改良底质、水质,视氨氮含量及浮游生物量多少而定用量,一般亩水面多用20—200kg,可连用多次,切忌夜间布撒,最好在上午日出2h后布撒在黑化较重的投饵区,或鱼虾群密集的栖身区。
(5)、每亩水深1m使用沸石粉(200目)50kg,可去除水中氨氮95%,净化水质,缓解转水现象。当池水氨氮总量为允许浓度的2倍,即1.2mg时,每升池水撒16rag即可降至安全浓度,使鱼、虾池免受其害,这种降低还可遏制藻类过量繁殖,改善溶氧状态,可交换出被吸附的NHg-N以维持池内生态系统的稳定。用沸石作水质改良剂时,一般海水用量为75—90pmm,淡水用量为25—35pmm。
*酸菌再水产养殖业有什么作用?
*酸菌是一种发酵而成的菌类,主要由发酵糖为原料的一种无牙孢可利用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的大量*酸菌,这种菌椒可以调节长味道的正常菌类维持微生物的平衡及有效的促进动物生长,强效控制内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力,家卫星hhsw198*酸菌不仅在人类上有很大的作用还能用在水产养殖行业,而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的作用为:
1,*酸菌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来降低动物肠道内的ph值,从而来达到控制病菌的繁殖,实现了加强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酸菌还能改良水质,提高虾的存活率、生长速度和健康生长。
3,还能够为水产动物促进钙铁镁的吸收及动物们生态脱壳现象。
4,抑制动物体内的弧菌生长可以有效的排毒解毒。
5,还可以抑制蓝藻的生长,维持藻相平衡,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水产养殖:如何提高小龙虾养殖产量
提高小龙虾养殖产量的具体方法:转自:中国三农网
1、合理的养殖密度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力,又能提高虾的产量、规格和经济效益。如果片面追求产量而提高养殖密度,则会增加养殖管理方面的难度,小龙虾也会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自相残杀。高密度养殖产生的大量残饵和排泄物也会败坏水质,使小龙虾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校池塘环境对小龙虾掘洞的影响较大,在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洞*减少,也会导致小龙虾自相残杀。
2、正确地投饵养殖小龙虾投饵是关键,投饵时应注意饵料的种类、饵料的适口性、投饵量的确定、饵料的投喂方法和饵料的投喂时间5个方面的问题。小龙虾属杂食性动物,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均能摄食。养殖生产中通常投喂一些谷类、草类植物性饵料和活螺蛳等动物性饲料。小龙虾比较贪食,投饵量不足不仅影响小龙虾的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必须确保小龙虾能够摄食到足够的饵料,且饵料新鲜。投饵过量或投喂方法不当会造成饵料浪费和败坏水质。
3、放养规格应基本一致在放养小龙虾时,要注意放养规格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必须采用大、中、小3种规格分池放养。在养成过程中,也要注意小龙虾的规格,若规格大小不一,会出现大虾吃小虾的现象,以致成活率大大降低,影响养殖产量的提高。
4、增加隐蔽物小龙虾生性凶猛,有较强的占地习性,在没有足够的洞*和水草供其隐蔽或隐藏时,自残现象极为严重。利用小龙虾喜欢*居的习性,建立人工洞*可有效防止小龙虾自相残杀。人工洞*可以建在水位以下的坡地上,洞口直径6~10厘米,深15~30厘米。小龙虾还有攀附水草的习性,养殖池中种植或投放水花生、轮叶黑藻、凤眼莲、眼子菜及水浮莲等水草,既可为小龙虾提供隐蔽物,又可增加其生存空间,减少互相残杀。同时水草还可作为小龙虾的食物,降低人工饲料的消耗,节省养殖成本。
5、及时改良水质天然小龙虾经常生活在臭水沟里,不少养殖户错误地认为小龙虾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可以在较差的水质环境条件下生存。事实上,水质条件过差会降低小龙虾的体质和活力。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40厘米,pH值为7.5~8.5,溶解氧3毫克/升以上。为此要加强水质管理,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每15~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浆,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3~5克,以调节水质,增加水中离子钙的含量,提供虾蜕壳生长时所需的钙质。一旦池水老化应及时更换,保持池水“肥、活、嫩、爽”,促进小龙虾及时蜕壳生长。在水温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幼虾即可达到每尾2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
新手怎么养殖水产?
一、养殖场地选择四大家鱼的成鱼养殖通常选择5~10亩左右长方形或多边形鱼塘。养殖青鱼、草鱼最适水深1.5~2m,鲢鱼、鳙鱼1.4~1.6m。鱼塘最佳走向为东西向,通风向阳,进水口与出水口呈对角分布,底部略高于出水口,坡比为1∶100,便于自然增氧。鲢、鳙鱼池池底需有20cm深淤泥,青、草鱼池池底则可以不含淤泥。
二、四大家鱼种苗的识别
刚孵出的仔鱼,一般叫水花,按季节分为“春花”和“夏花”两种,通常春花成活率高于夏花。“四大家鱼”水花识别可归纳为“青驼背”“鲢灰身”“草桔红”“鳙暗黑”。具体识别方法是:青鱼头较尖,身体和鳍为灰黑色,鳞片不明显;鲢鱼体色银白,头比鳊鱼小,胸鳍尖端仅达腹鳍基部;草鱼体色淡黄,吻端钝圆,鳞片清楚;鳙鱼体色黑而稍带**,头大,胸鳍尖端越过腹鳍基部。四大家鱼水花长至一寸时称为寸片,可以用作鱼种。
三、种苗的选择和放养
1.鱼种选择
成鱼养殖中,通常应选择色泽鲜艳、肌肉丰满、个体重无病伤、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鱼种,反之如果体色暗黑、鱼种瘦弱、游动缓慢则不应作为养殖鱼种。
2.鱼种放养前准备及具体做法
(1)放养前准备 放养鱼种的鱼塘分为精养塘和粗养塘两类。没有养过成鱼的粗养塘,要全面清塘和消毒后才能投放鱼种。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要全面清淤,为鱼种提供适宜生活环境。
(2)具体做法 如果主养鲢、鳙鱼,清塘消毒1~2d后即施放底肥,投放磷氮比例一般为5∶2,即每亩养殖池塘投放50kg过磷酸钙、20kg碳酸氢铵,25kg左右的草木灰来培肥水质,如果主养草鱼在清塘7d后方可投放鱼种。如池塘为精养塘,应彻底清淤后再施肥,且仅限于施少量磷肥和草木灰。冬季放养鱼种池水深度不低于1.8m,便于保温越冬;春放时,如有可靠水源,初次注水不应超过80cm深,以便水温迅速升高,促进鱼群摄食饵料。
四、种苗搭配及放养
1.鱼种放养及搭配
鱼种的放养需根据主养鱼种进行不同搭配,在无流水养殖条件下,投放密度不宜加大,以免影响商品鱼规格和品质而降低养殖效益。如果主养草鱼,一般需按16∶7搭配鲢鳙鱼苗(即每亩投放800尾草鱼苗搭配350尾鲢鳙鱼苗)以便收获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鱼种的放养时间
四大家鱼的放养方式和具体放养时间主要由水温确定,在南方一般采取春放模式,即3月5日-3月15日投放鱼种,此时水温为6~10℃,四大家鱼活动能力较弱,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可减少鱼体损伤。
五、成鱼养殖池塘管理
1.清塘、去杂。放养四大家鱼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清塘、除杂、培肥水体,同时搭配好主养鱼种和其他品种放养比例。
具体操作步骤为:抽水—去杂—清淤—播撒生石灰消毒—注水—施肥—投放鱼苗。即先抽干池水,清除野杂鱼及部分污泥,每亩泼洒150kg生石灰。7d后,可注入0.8m深池水,并施250~300kg/亩腐熟粪便作底肥,晾晒12d左右再投放鱼苗,促进鱼苗早开食或增加摄食。
2. 早施饵肥。主要目的是迅速满足
成鱼营养需求。当水温达到6~8℃时,鲢、鳙亲鱼池必须抓紧施肥,以便饵料生物迅速繁殖生长,培肥水质。同时可根据水色,适当追肥。养成“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的活动情况”决定施肥数量的好习惯。
①看水色,关键在于掌握四字原则:即水体的“肥”“活”“嫩”“爽”,首先看水色是否为鲜嫩的淡黄绿色,透明度是否高于25cm,水体颜色是否会在1天中出现多次变化,如出现一日三变或多变就表示水体为鱼种生存的最适养殖水体,就不应再投放饵肥;②看天气,指看是否可能出现闷热或暴雨天气,是否会发生气温突变,避免水温骤变引发鱼群感冒;③看鱼群活动,指观看鱼群是否出现浮头或萎靡不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饵料投放
1. 投饵量及投饵计划
(1)投饵量一般可通过公式计算。即全年投饵量=池塘的鱼产量×饲料百分比×饲料饵料系数×鱼塘面积,计算公式:
Q=PrKA式中:
Q-某种饲料全年的用量(kg);
P-池塘的鱼产量(kg/亩);
r-该种饲
料的搭配比例(%);
K-该种饲料的饲料系数;A-鱼池总面积(亩)。
(2)投饵量确定。一年中各月的投饵计划,主要是根据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鱼类摄食量通常与水温变动成正相关,与饵料系数及鱼类的体重成反相关,即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鱼类生长明显,反之超过或低于适温,则必须减少饵料投放。主要需遵循“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即精青饲料放在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南部属于**带气候,鱼类的适温季节为5月下旬-9月下旬,5月份以前及10月份以后投喂饵料的比例应相应减少,1-3月份则不应投喂饲料。每日投饵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色和鱼类摄食情况而定,具体做法:①颗粒饲料投喂量以鱼群20min内吃完为佳;糊状饲料投喂量以鱼群1h内吃完为最佳;青饲料则应当天吃完,以免污染水质;如果投放青鱼饲料(如螺蛳、蚌、蚬、蛤等)则没有数量和时间限制,以下次投饵前吃完即可。②根据天气确定投饲量:如果水温为适温,天气晴朗且水中溶氧量高,应适当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以免污染水质。③根据水质好坏确定投饲量:如果水体气味清新,清爽,透明度高,且鱼类活动积极应适量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如水质已被污染,应立即捞出**物,开动增氧机,补充新鲜水,以便水质变好。
水产养殖小球藻有哪些作用
1将培养容器或场地清洗干净;
2
接入适合培养的水源半吨,自来水可以提前一天准备好,加入一瓶营养盐,搅拌均匀;
3
加入2瓶超浓缩藻,大概72小时藻长起来后,再接入半吨水,并补入1瓶营养盐;
4、2-3天后可收获藻液。
注意事项:
1、容器或场地保持干净,选择晴天上午接种扩培;
2、使用温度计,每天测量水温2次,温度低于20度或高于30度需及时加温或改善遮*;
3、保证场地有适当光照,小球藻最适光照为5000-10000lx,如是大型的孵化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