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竹鼠一直消瘦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竹鼠不吃东西.畏缩一团.该喂什么药(喂食竹鼠最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竹鼠不吃东西.畏缩一团.该喂什么药

竹鼠有中华竹鼠,银星竹鼠,大竹鼠,小竹鼠。 竹鼠喜在安静、清洁、干燥、光线适当、空气新鲜的环境,以夜间活动较频繁。其活动规律可分活动周期和休息周期。其性喜暖,生活温度为-8--35℃,最适温度为8-28℃。喜躲于光线很弱的角落,若置于太阳下直晒时,就奔跑不息,显得不安。当人向它吹气时,立即露出锋利粗大的门齿,同时发出“呼呼--”的鸣声**。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4-5个月龄,体重lkg以上开始性成熟,6个月龄后进行繁殖,一般年繁殖10只以上。幼鼠饲养3个月体重达0.5kg ,5个月可达1kg以上,最大的2-3kg。 1.1幼鼠   指离*后3个月龄内的竹鼠。需投喂新鲜、易消化、富含营养成分的饲料。如胡萝卜、甘薯、竹笋。瓜皮等多汁饲料,以及玉米、麦麸、干馒头等精料。同时在日粮中添加鱼粉、骨粉、食盐、维生素、生长素,以提高饲料消化率,并促进幼鼠的生长发育。食物种类必须保持相对稳定,若有变更,应有过渡期。幼鼠日采食14-17g,每天投喂2次,上午少喂,下午多喂。根据幼鼠的体重、体质强弱分池饲养,每笼4-5只。体弱的应单独饲养,促进幼鼠体质恢复。   1.2成年鼠   成年鼠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体重1.2-1.5kg 。应定时定量投喂,早晚各1次,每只日投喂秸秆150-200g ,精料15-20g。基础日粮常年无需变更,若变更应有一个过渡期。成年鼠牙齿长得快,需要在笼内放置一根竹杆或硬木条供其磨牙。 每天检查竹鼠的粪便是否表面光滑,呈颗粒状,好像是药用胶囊。注意其毛色是否光亮,活动是否活泼,如果有意外应及时处理。 常见疾病:1.竹鼠断牙齿竹鼠开始出现食量减少,竹子剩余很多.检查牙齿根部有松动且淡**的断裂.有些牙齿由黄变成白色.过后几天咬竹子便会松动而脱落.因牙龈发炎脓肿不吃东西.最后身体消瘦到死亡. 治疗方法: 1:生理盐水清洗发炎部位,涂抹人用西瓜霜粉.连用两天. 2:3斤的竹鼠,肌肉注射头孢八万个单位.小点的减半.一天一次,连打三天.(头孢药性稳定,副作用少) 3:全场竹鼠用牛黄解毒片拌饲料投喂,连用一个星期. 4:在饲料中添加钙粉,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按包装上的说明适量添加. 5:该**可能有传染性,应该全场用消毒液消毒.每天一次.另外在兽药店买杀蚊剂全场喷洒,以防止蚊虫叮咬而造成相互交叉传染.全场竹鼠仔细体检,有病症的要分离出来观察治疗.所有清扫用具分开使用并消毒. 6:以上方法两天为一个疗程,隔四天后全面检查筛选.有牙齿松动的要动手术拔掉,见有出血的可用云南白药或头孢胶囊涂抹.因为不拔掉长不出新牙.若长牙不整齐要修剪. 7:很多竹鼠出现断牙的症状后就会不吃东西.这时候就要买葡萄糖加奶粉,用针筒滴喂,少量多次.尽量调浓点. 2.竹鼠拉稀的 防治方法 一、要保持竹鼠池的通风、清洁、干爽,投放的食物新鲜。二、上春投放的竹子比较多水份,容易造成拉稀,尽量少投放竹子,多投放木类的食物,如鸭脚木、五指毛桃等食物。三、竹鼠拉稀严重的应该用土霉素、青霉素搅拌精食料,并投放比较少水份的粗食料。

竹鼠的牙齿为什么变白了呢?

一般是得了***,不信你东西把嘴皮往下弄,看看牙根部是否有炎症。用过痒水消毒,在涂上阿莫西林,早晚各一次,三天就好了!

野生竹鼠如何养

  野生的竹鼠在家庭如何养?

竹鼠不吃东西.畏缩一团.该喂什么药

  野生竹鼠的合群, 竹鼠生性孤独,除交配外,平时很少群居。为了便于人工集约化管理饲养,这就要将竹鼠进行合群。

  合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鼠池内放入几只老鼠,任竹鼠去撕咬,咬死了再放新的老鼠,如此反复,待它习惯了,见多不怪,便能与老鼠和睦相处,这时再将其它经同样方法训练过的竹鼠进行合群。另一种方法是:在鼠池的四周各放一块大镜子,不管竹鼠走到哪里,它都会看到一个和自己一样气势汹汹的镜中影子。如此将镜子放置了3~5天,待它不再向镜子进攻时,野生竹鼠就可以合群饲养了。

  野生竹鼠的家庭驯养, 野生竹鼠的疗伤, 刚从山上捉回或在市场收购的野生竹鼠,应先仔细检查是否有伤,并根据伤势轻重区别对待。如只伤皮肉,可擦些红汞水或来福*尔等消炎类药物,一般2~3天伤口就会结痂痊愈。对骨折性重伤,可用红背菜加枸杞菜捣烂,置于新瓦背上用文火加热,边加热边拌和适量的白酒,然后趁热敷于骨折处,并包扎好,隔两天换一次药。野生竹鼠自身的免疫功能较强,对骨折性重伤,敷药一星期后,可基本恢复正常,中途无需特殊管理。 野生竹鼠的驯食 野生竹鼠野性较强,对突然改变环境会有一个反抗过程。如一捉来就马上大量投食,大多数竹鼠会绝食死亡。驯食的最好方法是:刚捉回家时,应让它在黑暗处单独关几天,等它饿极了,再投喂少量的多汁类食物,如红薯、米板等,使它饥不择食。投量始终给它保持半饥饿状态,如此连喂3~5天,以后再逐渐增喂它平时爱吃的芭芒或竹根。

  竹鼠病因分析

  人工养殖的竹鼠一般不容易患病,但由于房舍设备环境条件不适宜,或受冷受惊吓,饲料管理不当,营养比例失调,养殖技术不到位,经验不足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失调,造成细菌性,**性疾病,最常见疾病为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1、竹鼠为胸腹式呼吸的动物。腹膜炎,膈肌炎,瘤胃积食及急性肠膨胀等可造成胸式呼吸,而胸膜炎,胸膜肺炎及肋骨疾病等则可出现腹式呼吸。先吸后呼,吸气时间短而呼气时间长。吸气延长见于上呼吸道狭窄,呼气延长见于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断续性呼吸见于细支气管炎,胸膜炎及伴有胸腹部疼痛的疾病;潮式呼吸(呼吸由强变弱并暂停,然后再如此重复)多见于脑炎,心衰,肺炎,尿毒症和某些中毒病;间歇呼吸(呼吸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比潮式呼吸更严重,是病危的表现)常见于脑膜炎,脑炎,尿毒症及蕨中毒等;深长呼吸(呼吸显著变深长,节律明显减慢,是病危的表现)见于各种脑膜炎,酸中毒,酮中毒,尿毒症和糖尿病等。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鼻腔,喉,气管狭窄性疾病和咽淋巴结肿胀等;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细支气管炎和慢性肺气肿等;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呼气都困难)见于肺炎,胸膜炎,心脏疾病和某些中毒病。

  2、应注意竹鼠呼出气体的气味,温度及鼻液的量,性质,黏度,色泽,异味,异物等。鼻液量多且较清亮多见于呼吸道急性炎症和某些传染病如流感,鼻炎,恶性卡他热等。鼻液量不定,带有脓汁和恶臭味且在咳嗽或低头时流出则多见于额窦炎症,肺脓肿,坏疽性肺炎,液化性肺结核等。鼻液中混合有血液可见于鼻黏膜外伤,肺及喉头气管出血,炭疽病,巴氏杆菌病,某些寄生虫病及中毒病等。鼻液中混有气泡则见于肺水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炎。混有饲料残渣则见于咽炎和食道阻塞。

  竹鼠患病后的体现特征

  竹鼠如有以下特征时要注意,应及时隔离观察治疗,很有可能是患病了:

  一、身上遍布黄豆至玉米粒大小的疱疹,甚至化脓;

  二、行走无力,少吃少动;

  三、发烧时有眼屎、流泪,身体热尾巴冷;

  四、膀胱炎或内伤,可能出现血屎;

  五、患胃肠炎则拉稀,*门周围粘有稀粪,有时粪便带血患;

  六、有些竹鼠表面上看不出有病,但身体干瘦,皮肤苍白;

  七、身上不见有伤痕,但手摸可触及肿块;

  八、精神不振,被毛无光,不吃不动,蜷缩一隅。

  竹鼠常见病的防治

  (1)外伤,是饲养竹鼠最常见,发生最多的一种疾病。常常由于互相抢吃、受惊吓、争窝室而互相咬伤,或运输时被铁笼勾伤,捉拿方法不当而造**为误伤。治疗方法:发现外伤要及时涂擦药水蓝天碘酒、锅底灰、万花油等,人用的外伤止血药均可使用。创口较大、较深、出血较多时,要撒敷云南白药以止血消炎。创口不能用纱布包扎,也不能涂药膏或胶布,否则竹鼠会将包扎物撕扯掉;

  (2)严重外伤或脓肿,竹鼠发生脓肿多由于打架致伤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而引起,常见于竹鼠的头部、腹部、四肢及尾根部有黄白色化脓肿块,触压外硬内软。治疗方法:切开脓肿,排除脓液,冲洗消毒创口,用氯霉素片研粉拌花生油涂擦,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消炎,防止创口重新感染;

  (3)胃肠炎,主要是由于饲料不洁和发霉变质而引起,病鼠精神沉郁。减食或不吃,*门周围沾有稀粪,晚间在窝内呻呤,日渐消瘦,最终脱水死亡。治疗方法:停食1-2餐后,将土霉素(如使用人用药物的话,用量为1/4到1/6这样)1片(0.5克)研抹拌精料喂服,每天2次;或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每次0.4-0.5毫升,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严重时可在大腿肌肉内侧注射氯霉素,每次0.5-0.6毫升,每天1次,连续注射2天可痊愈;(此病到中后期后比较难治疗,故大家在喂养的过程注意经常性的细致观察,前期可使用一两天的烧木柴的锅底灰掺精料喂食)

  (4)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春夏季,病鼠腹大,触摸有波动感,母鼠常被误认为怀孕,剖检可见腹中有大量凉粉状(透明胶状)浸出物。治疗方法:采用新霉素和先锋霉素治疗,每次大鼠注射0.5毫升,幼鼠减半;

  (5)感冒,是由于气候突然变化,竹鼠被风吹雨淋受寒而引起。病鼠呼吸加快,畏寒,流清鼻涕,减食或不吃,体温下降,严重时体温上升,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并发肺炎。治疗方法: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每次0.3-0.5毫升,每天2次,病重者肌肉注射10万-15万单位青霉素,每天3次。并发肺炎时,须用青霉素、链霉素交叉注射,用药技术较复杂,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6)中暑,夏天运输竹鼠如温度高达32度以上,在车厢里通风不畅,或暴晒20-30分钟后,加上缺乏多汁饲料,体内水份得不到补充,就会发生中暑。急救方法:将病鼠移到荫凉处,用湿沙将其身体埋住,只露出头部,经10-15分钟,竹鼠就会苏醒。如找不到湿沙,可将竹鼠放到冷水里浸泡,让其露出头部,防止大量饮水,否则即使中暑解除,该鼠也难养活。另外也可在竹鼠鼻孔涂擦清凉油。

  (7)产后脱宫,有的母鼠产第一胎时,由于用力过度,较容易导致产后子宫脱出,如未及时发现,子宫会发黑并发出难闻气味,最终母鼠会将其咬断,从而这只母鼠失去繁殖能力。急救方法:如产后两三天内不断听到仔鼠在叫(无奶吃),这时就应该检查一下母鼠的状况了,确定为脱宫后,有两种方法治疗。第一种,用黄豆炒熟后放到猪胆泡里面让炒过的黄豆吸收猪胆的汁液,半小时后拿出稍晾干便磨成粉掺到食料里喂食,两到三天后子宫会自行纳入体内;第二种,发现脱宫后,用清凉油每天涂抹宫头三到四次,涂抹后母鼠会不断的**,几天后也会慢慢恢复。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适合产后三天左右的,如产后四天以上才发现的话,治好的可能性就降低很多了,基本可以宣布它已经成为两性鼠了.

  如何让竹鼠多产仔

  一、科学建造繁殖池  竹鼠又称竹狸,竹鼠繁殖池有两种,综合使用繁殖效果才好。一种是产仔窝池,分为内池和外池。内池长、宽、高分别为30、25、70厘米,上面加盖,这样构成了竹鼠的窝。外池长、宽、高分别为70、50、70厘米,构成母鼠采食及运动的场所。内外池中隔着的水泥板底部有一个直径12厘米的圆洞相通,以便母鼠怀孕后移进产仔窝池饲养。另一种是配种大池。长、宽、高分别为1.5米、2米、0.7米(面积要求在2平方米以上),在池内一侧建有一条30厘米宽的保温槽,槽的隔板下面开有两个直径为12厘米的洞,与大池相通,另外,保温槽上加盖板,供竹鼠在内休息。每池可饲养3公12母。实践证明,原来采用1公1母(或2母)放在小繁殖池饲养,虽然也能配种繁殖,但每胎产仔数没有群养群配的产仔数那么多。  二、二次选种与重复配种 首先,购种时尽量选择优良个体。然后通过自繁自养,选留那些年产仔4胎以上,每胎产仔4只以上的后代,并留30~35日龄断奶、体重超过250克的优良个体做种。通过二次选种,母鼠繁殖率和产仔数都可提高80%以上。母鼠产仔后和仔鼠断奶后各有一次最佳配种时间。第一次称为“血配”,野生竹鼠驯养成功后需要繁殖到第三代,只有完全适应家养,血配才易成功。技术不熟练或刚刚驯养1~2代的野生鼠种,要紧紧抓住仔鼠断奶后的配种机会。母鼠断奶后立即放回大池群养,让3只公鼠轮流与其交配,达到重复配种的目的,可增加产仔数50%以上。  三、公母比例要适当  从理论上推测,1公配2母或3母最适合。但实践证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这个推测有误。由于多数饲养者没有在小鼠阶段进行配对组合,公母往往到了成年才临时组合。因竹鼠有较强的记忆力,不是原来配偶同群饲养的,往往在一起生活2~3个月才互相适应而交配。产仔后公母又分开,断奶后公母重新配合又需要一段时间才适应。所以一公配多母的适应时间长,不利于繁殖。初学饲养者1公配1母一年可保证产4~5胎;1公配2~3母的,一年多数只能得2~3胎,而如果是多公配多母群养,则很快就能适应,繁殖率和产仔数可大大提高。  四、精心保胎,适时断奶 竹鼠怀孕后流产或哺*20天后常会吃仔,这都是由于饲料中水分不足引起的。竹鼠怀孕1个月后,要补喂多汁鲜嫩的青饲料,产前10天到仔鼠断奶(一般竹鼠产后30~35天断奶),每天喂20~30克凉薯、红薯或马蹄。同时在精料中添加骨粉和多种维生素。 五、精心配料,保证营养 每天要供应精料200~250克、粗料2~3种。精料(一般采用肉用全价小鸡料)20~40克。精料拌稀饭加点盐和矿物质饲料添加剂。粗料要求80%是新鲜的。喂干粗料或发霉变质的粗料,竹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会停止。  六、粗料充足,鲜嫩青料不间断 竹鼠喜吃植物性食物。白天躲在洞里啃食,若投放的粗料少,竹鼠常有饥饿感,即使精料充足也会影响繁殖。所以一般下午下班前投喂青粗料,到第二天早上清扫窝室时,若还见有少量剩余的鲜青粗料,才算供料合理;如果池内只见些啃不完的老竹竿(那是供竹鼠磨牙的,营养价值很低),说明青粗料不足。鲜嫩青料供应不足,竹鼠采食不饱,繁殖也会停止。  七、清洁卫生  有些专业户饲养竹鼠,不注意清洁卫生,竹鼠的窝池潮湿*冷,竹鼠几乎找不到干的地方睡觉。这样下去,饲料再好也不会配种繁殖。 八、环境安静,温度适宜  搬动、喧哗、强光和噪音**,人为惊扰等,竹鼠都会停止配种一段时间,即使能配种,受孕率也很低。竹鼠繁殖适宜的温度是8~28℃,遇高温天气时,可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使其正常繁殖。当气温高于35℃,要采取综合的降温保护措施,否则母鼠会口渴、吃仔或中暑死亡。气温低于5℃时,产仔室和保温槽内垫草要加到10~15厘米厚,这样冬天产仔才能确保成活。

  竹鼠配种新方法的介绍

  最近出现了一种比较新的竹鼠配种方法,值得广大竹鼠养殖户一试。

  这种竹鼠配种方法具体实施方法:

  一般母鼠一年是四胎,新的方法是只要三胎,仔鼠断奶后,不急于将公鼠拿回与母鼠配种,而是让母鼠和公鼠充分休养保持旺盛的精力后再配种。

  这种竹鼠配种方法的特点:

  据说可以提高单窝产仔数及提高仔鼠的体质,这一新的方法确实值得一试,广大养殖户可以少量试养。

  适合的竹鼠养殖模式:

  适合公母比例为1比1的养殖模式。

  关于竹鼠种苗的选择

  关于竹鼠种苗的选择,竹鼠之家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些常规做法:

  一、鉴于目前竹鼠种苗比较缺乏,凡是健康无病、无伤的公母鼠都能作种。

  二、优良的种鼠基本条件是:母鼠,中等肥瘦,奶头显透且长而大,腹底毛短且稀的,性情温顺,不挑食,采食能力强,成年个体重1200克以上;公鼠,腰背平直,身体强健,不过肥,**显露突出,耐粗饲,不打斗,成年个体重1300克以上。

  三、公母比例按1公2母为一组,但因目前种鼠比较缺乏,自然搭配很难配组,只能先按1公1母配对,待引种后通过繁殖,去劣存优,逐步实现1公2母甚至3母的配组,建立起高产的优良种 群。

  四、关于公母鉴别问题,主要从三方面看:

  1、看奶头,后腹两边如有两排奶头便是母的,没有成排奶头则是公的;

  2、看*户与*门的距离,近者是母鼠,远者是公鼠。

  3、看粪便,母鼠粪便两端比较圆滑且基本一样大,公鼠的粪便两端则比较尖一点且两端不一样大。

  关于竹鼠养殖夏天防暑降温问题

  夏季炎热潮湿,我们南方省市的气温都达到了三十几度。

  对于竹鼠养殖,防暑降温工作非诚重要,竹鼠之家下面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

  一、首先讲的是三个温度(室内)概念,28度、32度、35度;竹鼠在8到28度这个温度范围对于繁殖是比较有利的,当室温达到32度以上时,80%的鼠不会进行配种,当温度超过35度时,竹鼠就会有中暑死亡的危险;

  二、室温28度以上时就该适当添加多汁饲料了,如果一日喂两餐而且是分精粗料的话就应该是中午喂粗料,晚上喂精料,主要是考虑到中午的气温比较高;

  三、室温达32度以上时要加大多汁饲料的投喂,比如皇竹草、西瓜皮、苷蔗、马蹄、红署等等,同时要注意整个场地的通风,走道内应在中午时定时喷洒一些水;

  四、室温达35度以上时,竹鼠很容易中暑死亡,除了多增加多汁饲料外,整体的降温也要展开,具体做法如下:

  1、如果室内墙边装了电风扇的话应该马上开启,不能对着窝室直吹;

  2、有条件的可以在屋顶洒一些水,室内的走道也要洒;

  3、同时窝内撒上一些沙子,再喷上水。

  4、通过以上措施,竹鼠应该可以度过闷热难度的三伏天了;

  5、除了以上方法外,如果你资金充足,可以为竹鼠们装上空调。

竹鼠最容易得什么病

竹鼠又名灰竹鼠、竹狸、竹根鼠等,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安微、贵州、云南等地。竹鼠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病,但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也会发病。饲养条件差,饲料单一,多种维生素缺乏,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会发病。

本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春、夏季多发,秋、冬季节少见。不同年龄的竹鼠均可感染,但以幼年竹鼠最易感。

可用单种或多种抗生素联合治愈。链霉素与青霉素配合效果较好;磺胺在药敏试验中仅中敏,但实际生产中配合等量的小苏打效果也较好。

气温过高也会引起中暑,表现为严重口渴,大量喝水或者昏睡。气温过高时要注意通风降温,可开电风扇降温。可适当喂些雪连,每只竹鼠喂10 g~50 g,每天只喂1次,注意不能多喂,否则引起拉稀。

气温过低时,容易引起感冒。要注意防风保温,可用彩条布等盖住竹鼠舍,并在竹鼠舍内垫些干稻草。寒冷季节可增加高能量的饲料,如玉米,豆粕(炒熟)等。

出现临床症状的竹鼠,立即进行隔离,并用链霉素和青霉素各4 000单位/kg混合肌注,每日2次,直至康复。死亡的竹鼠焚烧处理,以免病原扩散。

对竹鼠舍及周围环境作彻底的消毒。对竹鼠舍消毒,是先把竹鼠转移出来,用火焰消毒,待气味消散后放回。对周围环境用100 g/L的生石灰*喷撒或者用1∶300的消毒威消毒。

在精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和复合维生素,并添加1 g/kg的土霉素,增加粗饲料(玉米芯、甘蔗、竹根、橡草杆等),减少精料。注意保证饲料的质量,不喂霉变的饲料,预防发病。

如何从表象来辨别竹鼠是否生病

体型比例失调。头小教干枯臀尖肚大。或全身干枯瘦小。

2.眼睛凹陷、无神,有眼屎或分泌物。眼脸颜色不匀、肿胀。耳不对称,耳垢明显

3 被毛竖立杂乱且分布不匀。绒毛稀少可见皮肤。肚皮绒毛较厚且脏乱。

4.牙色灰白。色杂,牙釉质色淡、齿型不正。牙龈红肿或溃疡。

5.皮肤颜色惨白、或深红,有褶皱。

6.鼻镜潮湿,鼻色不红润饱满。且脏。鼻有奶白色或淡**鼻液流出。

7.四肢瘦小干枯,爪细小或变型。后腿行走成外八字、臀部贴地。

8.对外界反应迟钝,用嘴吹气无反应。

9.尾细长干枯,行走拖地。尾湿。

10.站立不直或不能直立。行走背弓。

通过咨询湖南云山生态竹鼠了解到,如果你看到竹鼠出现以上情况,都可以表明竹鼠生病了。最容易看出竹鼠是否生病的就是竹鼠粪便,看看是否饱满、颗粒大,还有颜色来区分。

竹鼠一般会生什么病

竹鼠一般会得牙齿过长,错牙,腹泻癞痢伤寒感染,长疮,感冒等症状。

其实竹鼠是一种抗病能力极强的哺*动物,大部分是因为人为的因素,或者管理方法不当,竹鼠才会生病的,如果是因为饮食或者管理方法不当通过理,也是没有什么大碍的。通过及时地进行处理,也是没有什么大碍的。

竹鼠牙齿过长、错牙:这就需要平时注意检查,防止牙齿长歪或者过长,从而影响竹鼠进食。出现这些都可以通过用专用的钳子剪平。方法:用左手抓住竹鼠的颈部毛皮,用右手拿钳子以离唇0.3厘米处剪平即可。20天左右以后复查,如不平就再剪平。

竹鼠腹泻瘌痢:喂食的食物不干净,可以使竹鼠产生腹泻,而且有些异味。治疗方法:大家可以把它单独隔离,并喂以土霉素及消炎抗菌的药就行,喂法:可用小碗把药化开,放入鼠窝内,它自行会吃,因为生病的竹鼠最喜欢喝水了。也可化开后拌食物喂食或喂牛奶时在里面加入土霉素。

竹鼠伤寒感染:那是由于冷热天气交替,竹鼠受寒所发生的肺部炎症,大多属于细菌感染,其发病时,轻者只是鼻孔流出清淡的液体,不怎么吃食物。可用青霉素,及抗生素喂食,这种病很少见,天气急剧变化时,注意给鼠窝添加干草,不能让窝内太过潮湿,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隔离。并注射0.6毫升庆大霉素,或安乃近1毫升。

竹鼠长疮:竹鼠全身某个地方部位会长出瘤子,瘤子成熟后就会自行溃烂。如果是这种症状一般不需特别处理,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痊愈。

竹鼠的感冒:竹鼠感冒的原因大多是**和霉菌、细菌的感染,其治疗方法一般的治疗方式是为患病竹鼠口服抗生素。另外感冒还没好之前,要注意竹鼠窝室的保温与温度变化的控制。

竹鼠春夏交接的疾病防治:春季湿度大,雨天多,细菌繁殖快容易导致竹鼠拉稀,感冒等病发生,要多打扫卫生。

竹鼠食欲不振,消瘦无神,是什么病?

寄生虫

竹鼠越来越瘦怎么办

影响到竹鼠健康成长基本因素有:养殖环境、食物、温度,都会影响到竹鼠健康,从而也会是影响到竹鼠越养越瘦的原因。那么既然知道这些基本因素了,就一个一个来找突破点,分析竹鼠越养越瘦的原因。

竹鼠养殖qq群号

很多啊,全国各个省份各个城市基本都有,不过比较出名一点的应该是竹鼠先生,我也在里面

竹鼠一直消瘦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