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池塘草鱼养殖病害防治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草鱼得了水霉病怎么办(草鱼得水霉病会死完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草鱼得了水霉病怎么办

养鱼小常识,简单的“水霉病”治疗方法,两天就有效果

草鱼现在这个季节应该预防什么病虫害

一般草鱼的常见病有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以及赤皮病这三种病。各种规格的草鱼都可发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居草鱼疾病之首,为了有效做好这三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具体介绍如下:

一、病原: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

草鱼得了水霉病怎么办

二、流行规律:流行季节在4-10月份,其中有两个发病高峰,4-6月份主要危害1-2龄草鱼,8-10月份危害当年草鱼鱼种。一般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水温25℃-30℃时为流行高峰期。在池水和池底淤泥中大量存在。当水质和鱼体健康状况良好时它们不能形成优势种群,不能感染鱼类,引发鱼病。当大量投喂劣质饵料,水质恶化或其他原因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它们便大量繁殖,侵入鱼体,从而引发疾病。病原菌可随病鱼的粪便或尸体大量排到水中,污染饵料,在经口感染其他鱼,从而形成草鱼“三病”的大规模暴发。

三、主要症状:病鱼无力地离群独游,头部发黑,鳃盖有半透明小孔,严重时鳃盖烂穿,鳃丝肿胀充血发炎,腐烂带有淤泥,腹部充血发红,鳞片松动脱落,*门红肿突出,轻压腹部有**粘液流出,解剖可见肠内无食物,肠壁充血发炎成紫红色,肝脏土**。

四、病因分析:草鱼“三病”的第一次发病高峰在4-6月份,这时正值春夏之交,白天气温高于水温,随着气温的上升,表层水温逐渐上升,密度逐渐下降;晚上气温低于水温,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表层水温也逐渐下降,密度逐渐增大,导致表层水体密度大于底层水体,从而引起上下水体的对流,底部淤泥中的大量病原菌被带到整个水体,增加了养殖鱼类与病原菌接触的机会,最后导致鱼病的发生。草鱼“三病”的第二次发病高峰在8-10月份,正值夏秋之交,水温和气温的变化情况与春夏之交时一样,所以同样会造成水体的对流,引起鱼病的发生。此外这时经过几个月的养殖,池底积累了大量的残渣剩饵和死亡生物及鱼类的残骸,水质也严重恶化,也容易造成病原菌在水体中的大量繁殖,最后引发鱼病。

五、防治措施:做好池塘环卫工作,保持良好养殖环境,对于池塘环境条件,尤其是底质的改善,还可以采取在池塘中施放生石灰的方法。

草鱼池塘怎么建,要多深的水

1.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2-2.5米,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每10亩池塘配套功率为3千瓦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各1台。草鱼
  2.池塘清整:冬季排干池水,冻晒20天以上。鱼种放养前15天,进水10-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
  3.鱼种放养:春节前后,每亩放规格为200-250克/尾的草鱼种300尾,规格为15-20尾/公斤的鲫鱼种300尾,规格为5-6尾/公斤的鲢鱼种50尾、鳙鱼种10尾。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
  4.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辅投青绿饲料。饲料投喂遵循“前粗后精”和“四定四看”的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连续投喂颗粒饲料一段时间后,应停喂颗粒饲料1周,间隔期内投喂原粮饲料。平时注意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等药物,避免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5.水质管理:正确使用增氧机,6-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1-3时开机增氧2小时,凌晨适时增氧;连续*天应提早增氧。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6-9月,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0厘米左右,每隔15-20天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生石灰10-2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1次。
  6.病害防治:采用“前粗后精、精青结合”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生。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二**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
  7.适时捕捞:适时将大规格成鱼起捕上市是草鱼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一般于7月底起捕1次,在清晨水温较低时起捕。

草鱼养殖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病害,有哪些预防措施?

一、常见的病害
1、肠炎病:细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肠道发红、充血或出血等,并且草鱼的摄食量会明显下降。
建议可内服赛科“君无影”药物进行防治。
2、出血病:**性疾病,小规格草鱼极易发生,主要表现为体表、鳃盖、肌肉、肠道充血等。
建议可用稳立克进行防治。
3、烂鳃病:细菌性疾病,主要变现为鳃组织发黑,有淤泥,鳃丝腐烂。
建议可在鱼塘全池池泼洒生石灰进行防治。内服君无影拌料服喂
4、赤皮病:细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鱼体表局部鳞片有脱落现象,病灶部位发红、出血。
建议可用消毒剂、生石灰以及内服君无影等效果明显。
5、寄生虫:寄生虫病,各种规格的草鱼都有可能发生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鳃丝不腐烂,粘液多,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确认寄生虫类别。
可喷洒对应的杀虫药即可,内服赛科“车静”拌料使用。
草鱼病害的预防措施
1、对旧鱼塘做好彻底地清淤、消毒工作。根据养殖池塘的底质和水质状况,选择生石灰或漂**等药物彻底消毒。
2、把好鱼苗质量关。对亲鱼进行灭活**的注射,引进的鱼苗最好从有质量的保障的苗种基地进行引种。
3、控制鱼苗放养比例。
4、把好饲料质量关,合理投喂。

草鱼的烂鳃病怎么治?

  1.草鱼的烂鳃病症状。病鱼鱼体和鱼头发黑,鳃盖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常成糜烂状或者有一圆型通明的小窗,鳃丝肿胀或者充血发黑,黏液增多,末端残缺等症状。

  2.草鱼带菌鱼是烂鳃最主要的传染源,还有曾经被得过烂鳃病的鱼污染过的底泥和水源也是导致烂鳃发生的源头,水中病原越多、水质越差、底质越差、鱼密度越大,此病就越容易暴发与流行。

  3.对症用药,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生石灰20~30千克或漂**1千克,全池泼洒;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每亩用硫酸铜1.5千克和硫酸亚铁0.5千克,混合后全池泼洒;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可用晶体敌百虫兑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良好。

草鱼怎样驱虫

现在驱杀草鱼绦虫的办法很多,象达唑类、吡喹酮等都可以。但单一使用外用药效果肯定不行

中国主要水产养殖的草鱼品种有哪些

一般分为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黑龙江水系三个品系,未分亚种。新品种有金草鱼/脆肉鲩/鲍肉鲩

草鱼车轮虫用什么药最好

  车轮虫病流行高峰期一般为5~8月,流行水温在23~28℃。指环虫病流行季节在春末夏初,越冬鱼种池在开春后也容易发生,流行水温一般在23~28℃。两种病都会引起鱼苗、鱼种的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50~80%。

  依据以上症状和分析诊断,建议养殖户按以下步骤进行治疗。

  第一步:第一天上午,每亩泼洒包膜VC300克以减少鱼体应激,并解除前面所用药物的部分残留(用药量按水深1米计算,下同)。

  第二步:第二天下午,每亩泼洒车指煞星50~75克,杀灭鱼体上的车轮虫、指环虫。

  第三步:第三天上午,每亩全池散撒二**氯片剂200~250克;第四天再用一次,以防止继发**染。

养草鱼池塘怎么建,要多深的水

1.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2-2.5米,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每10亩池塘配套功率为3千瓦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各1台。草鱼
  2.池塘清整:冬季排干池水,冻晒20天以上。鱼种放养前15天,进水10-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
  3.鱼种放养:春节前后,每亩放规格为200-250克/尾的草鱼种300尾,规格为15-20尾/公斤的鲫鱼种300尾,规格为5-6尾/公斤的鲢鱼种50尾、鳙鱼种10尾。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
  4.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辅投青绿饲料。饲料投喂遵循“前粗后精”和“四定四看”的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连续投喂颗粒饲料一段时间后,应停喂颗粒饲料1周,间隔期内投喂原粮饲料。平时注意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等药物,避免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5.水质管理:正确使用增氧机,6-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1-3时开机增氧2小时,凌晨适时增氧;连续*天应提早增氧。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6-9月,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0厘米左右,每隔15-20天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生石灰10-2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1次。
  6.病害防治:采用“前粗后精、精青结合”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生。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二**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
  7.适时捕捞:适时将大规格成鱼起捕上市是草鱼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一般于7月底起捕1次,在清晨水温较低时起捕。

淡水草鱼怎样消毒

淡水养鱼技术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